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3 ( 2024 ), Article ID: 83093 , 9 pages
10.12677/ML.2024.123190

基于语料库的李白诗歌两种英译本 译者风格研究

高新媛,李芳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4年2月4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12日;发布日期:2024年3月22日

摘要

李白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作的诗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本研究以许渊冲和大卫·辛顿(David Hinton)李白诗歌英译本为对象,从词汇、句法和韵律层面比较分析两译本的译者翻译风格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大卫·辛顿译本在标准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和平均句长等方面呈现出更高的数值,表明其译文词汇丰富度和信息量均更为丰富。在韵律层面,许渊冲更倾向于保留韵体诗风格,而大卫·辛顿则偏向自由诗形式。本研究同时指出,译者的翻译风格受译者身份背景、翻译目的和方法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对语料库译者风格研究做出有益探索,并促进李白诗歌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

关键词

李白诗歌,许渊冲,大卫·辛顿,语料库研究,译者风格

The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yles i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i Bai’s Poetry

Xinyuan Gao, Fang 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Feb. 4th, 2024; accepted: Mar. 12th, 2024; published: Mar. 22nd, 2024

ABSTRACT

Li Bai, a renowned romantic poet in China, is highly esteemed for his literary contribution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translation styles of Xu Yuanchong and David Hint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i Bai’s poetry. Through contrastive analysis at the lexical, syntactic, and rhyming level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David Hinton’s translation exhibits a higher standard type/token ratio, vocabulary density, and longer average sentence length, indicating richer lexical variety and informational content. Regarding rhymes, Xu Yuanchong tends to preserve the traditional rhyme schemes, while David Hinton leans towards a freer poetic form. Furthermore, the study highlights that the translators’ style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backgrounds, translation purpos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y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this study aims to contribute to corpus-based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tyles and facilitate cross-cultural exchange and dissemination of Li Bai’s poetry.

Keywords:Li Bai’s Poetry, Xu Yuanchong, David Hinton, Corpus-Based Study, Translator Style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李白(701~762年)是中国唐代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豪放奇绝,彰显了对自然景物、人生豪情壮志的追求,饱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浪漫主义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在中华文化圈中广泛流传,更远播欧美,为西方读者所熟知 [1] 。李白诗歌的英译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1915年,美国著名诗人庞德(Ezra Pound)曾选译19首中国古诗进行翻译,命名为《华夏集》(Cathay),其中就包括了7首李白的诗歌。英国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以译研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李白的诗歌风格,并翻译了李白的23首诗歌。美国诗人兼译者大卫·辛顿(David Hinton)于1996年翻译出版的《李白诗选》(The Selected Poems of Li Po)选取了98首李白诗歌进行翻译。国内翻译家许渊冲也在《许渊冲英译李白诗选》一书中选译了李白的100首诗歌。英译活动不仅促进了李白诗歌的经典化,而且推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目前,国内对于李白诗歌英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译本的历史价值以及翻译策略的研究上 [2] [3] [4] ,而针对不同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极少。为考查李白英译本中外译者的风格差异及成因,本研究选取李白诗歌同时期国内外两个英译本(许渊冲译本和大卫·辛顿译本)进行译者风格研究,以进一步促进李白诗歌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

2. 文献综述

译者风格,又称译者的翻译风格,是指译者在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应用以及翻译文本的语言应用等方面所表现的个性化特征 [5] 。在实践中,译者风格深受个体的文学素养、语言感知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每位译者在面对原文时,通过自身独特的认知和体验,选择特定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从而赋予译文以独特的审美和语言特色。译者风格研究是翻译文体研究的一个侧面,从历时角度看,其大体经历了修辞文体观、语言文体观、叙事文体观和语料库文体观四个阶段的变化 [6] 。自Baker率先提出译者风格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后,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迅速发展 [7] 。目前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说、典籍等文学作品上。如祝朝伟、李润丰通过自建庞德翻译作品语料库和庞德原创作品语料库,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比较庞德的翻译作品与原创作品,归纳总结了庞德在中国典籍英译中的译者风格 [8] 。朱珊以《狂人日记》莱尔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两个版本的译者翻译风格,并结合译者时代背景、翻译标准和策略、翻译目的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究了译者风格成因 [9] 。张继东和朱亚菲通过自建《追风筝的人》英汉平行语料库,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语言特征和非语言特征两个层面对比考察了李静宜和李继宏两译本所呈现的翻译风格 [10] 。国外学者Mastropierro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聚类分析译者语言风格的研究方法,通过自建语料库对美国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疯狂山脉》两个意大利译本进行译者风格分析 [11] 。Bosseaux以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海浪》的两个法语译本为例,从词汇和句法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探讨了这两个译本在文化词汇和专有名词上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12] 。通过对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当前文学作品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方面,而诗歌体裁的译者风格研究相对较为匮乏。鉴于这一现状,本文旨在拓展该领域的研究,以语料库工具为基础,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李白诗歌,并对中外两个代表性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译者的风格差异并结合译者的身份背景、翻译目的等信息分析其成因和意义。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李白诗歌许渊冲译本以及大卫·辛顿译本,研究方法主要依靠语料库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下将进行详细说明。

3.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有两个,其一是200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白诗选》,许渊冲译本(以下简称“许译本”),其中收录了100首李白诗歌。许渊冲(1921-2021)是中国有名的翻译大家,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其对李白诗歌的译著在国内代表性很高,收录于《大中华文库》中。其二是1996年New Directions出版社出版的The Selected Poems of Li Po,大卫·辛顿译本(以下简称“辛译本”),其中收录了98首李白诗歌。大卫·辛顿(1954~至今)是美国著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和诗人,专注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他曾荣获美国诗人协会的哈罗德·莫顿·兰登翻译奖,以其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翻译风格而受到广泛认可。两位译者都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译著代表性较强,故选取上述两位译者进行译者风格对比研究。

3.2. 研究方法

经过筛选,两译本中共同出现的李白诗歌共24首。本研究首先对共同出现的24首诗歌进行文本提取并分别自建语料库,利用CLAWS词性赋码工具对文本进行分词和标注,使用语料库检索和统计分析软件WordSmith8.0以及AntConc3.5.7对语料进行特征检索和统计,并从词汇、句法和韵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词汇和句法层面借助WordSmith8.0和AntConc3.5.7从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词频、平均句长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韵律层面,由笔者采用手动标记方法统计两译本中韵律使用情况。本研究通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结合的方法,通过数据对比和具体案例结合,分析二位译者风格特征的异同以及译者风格差异形成的原因。

4. 译者语言特征对比及成因分析

译者的语言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译者的翻译风格。从译者的语言特征中,可以观察到译者在翻译时的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以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对其进行成因分析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译者风格的差异。下面将从词汇、句法以及韵律几个方面展开统计分析。

4.1. 词汇层面

本文将从词汇丰富度、词汇密度以及词频三个方面展开对词汇层面的统计分析。

4.1.1. 词汇丰富度

文本的词汇丰富度通常可以通过类符/形符比来衡量,这一比例可以反映出文本所包含的词汇数量以及词汇的变化程度 [13] 。标准类符/形符比(STTR)以千字为单位,计算类符/形符比,再得出平均值,STTR越大,译者使用的词汇就越丰富,反之则词汇越单一 [14] 。通过对词汇丰富度的分析,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和表达偏好,为揭示译者个体风格和翻译效果提供有益线索。运用WordSmith8.0中Wordlist功能对文本进行统计,其结果如表1所示。

Table 1. Types and tokens in two translations of Li’s poetry

表1. 李诗两译本的类符形符

表1可知,许译本的形符数高于辛译本,表明许译本的字数多于辛译本。但辛译本的STTR比值高于许译本,表明大卫·辛顿在翻译李白诗歌时运用的词汇量更加丰富,词汇复杂程度更高,阅读难度更大。而许渊冲的译本词汇使用则相对缺乏变化,词汇量范围较窄,词汇变化也较小。大卫·辛顿是一名美国本土诗人,母语是英语,对英语的熟练程度相对许渊冲较高,因此在翻译中国诗歌时,大卫·辛顿的选词体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特点。

4.1.2. 词汇密度

词汇密度是指实词在总词数中所占的比例,用来衡量文本的信息量。实词是指包含具体意义的词汇,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而虚词则是指用于构建语法结构的词汇,包括介词、代词、连词和冠词 [15] 。句子中的实词越多,词汇密度越高,文本中的句子所承载的信息越丰富。常用的词汇密度计算公式为:词汇密度 = 实词数/总词数 × 100%。首先运用CLAWS工具对文本进行词性赋码,再将分词标注后的文本导入AntConc3.5.7语料库检索统计工具中,统计得出许译本和辛译本各自实词数量,再分别计算得出两译本词汇密度见表2

Table 2. Vocabulary density in two translations of Li’s poetry

表2. 李诗两译本的词汇密度

通过分析标注后的文本得出许译本的词汇密度为53.84%,艾译本的词汇密度为59.33%。Laviosa对英语原语语料库和译语语料库的研究结果表明:原语的词汇密度为54.95%,译语的词汇密度为52.87% [16] 。经观察发现,二者的词汇密度均高于译语词汇密度,许译本的词汇密度与原语较为接近,而辛译本词汇密度则明显超过原语和译语的数值。这表明二者使用实词数量均较高。汉语古代诗歌重意象,常以景抒情、以物抒情,与其它文学作品相比较,意象类词汇出现频率较高。这也是诗歌译本整体词汇密度偏高的原因。两位译者对比之下,辛译版本文本信息量更丰富,阅读难度更高。许渊冲在翻译诗歌时主张采用“三美”原则,注重“形美”和“音美” [17] ,在具体实践时,就会为了满足音韵协调和对仗工整对原诗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取舍。而大卫·辛顿在翻译时注重了对意象的还原和保留,他认为李白诗歌中传达了一部分中国道教思想,而这一思想正是通过诗歌对自然界中意象的描写来表达的。他在译本序言中曾指出,李白在诗歌意象的运用上并没有解释出潜层含义,而是通过直接描述意象的方式进行表达 [18] 。因此他在翻译时,大多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因此词汇密度更高。下面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进行分析。

例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许译:

Seeing Meng Haoran off at Yellow Crane Tower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

For River Town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辛译:

ON YELLOW-CRANE TOWER, FAREWELL TO MENG HAO-JAN WHO’S LEAVING FOR YANG-CHOU

From Yellow-Crane Tower, my old friend leaves the west.

Downstream to Yang-chou, late spring a haze of blossoms,

distant glints of lone sail vanish into emerald-green air,

nothing left but a river flowing on the borders of heaven.

由例1可以看出,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原诗第一句“故人”一词,许渊冲在翻译时译为“My friend”,省略了“故”的含义,而大卫·辛顿在翻译时则译为“my old friend”,保留了“故”一字的含义。在末尾一句诗“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对于“天际流”的翻译,许渊冲采用了意译的方法,用“endless”一词表示河水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的画面;而大卫·辛顿则采用直译的方法译为“a river flowing on the borders of heaven”将“天际”的字面含义表示出来,因此译文中的实词数量更多,词汇密度也更高。

4.1.3. 词频

词频,指各词形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在语料库翻译研究中,词频统计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确定文本中各个词形出现的频率。通过词频统计,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原始文本和译文中的词汇使用风格,并进一步探讨作品的文体特征 [19] 。词频统计对于研究译文的用词风格有很大的帮助。利用WordSmith8.0中的词频统计功能,各自统计出许译本和辛译本排名前十的单词及相对应的频率见表3

Table 3. Word frequency in two translations of Li’s poetry

表3. 李诗两译本的词频

在英语翻译语料库(Transitional English Corpus)中,前十个出现次数最多的词依次为“the”,“and”,“to”,“of”,“a”,“in”,“I”,“he”,“was”,“that” [20] 。观察表3可发现,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个词频最高的词比较,许译本中出现了7个,辛译本中出现了6个,且都包括“the”,“and”,“to”,“of”,“a”,“I”。这表明两位译者的译文都符合英语翻译语料库的词汇使用特点。

此外,由于诗歌体裁文体特殊,成俊飞和周启强曾对汉语诗歌英译语料库和英语诗歌母语语料库的高频词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英语诗歌更重视抽象思维,好用无灵主语,喜用名词概念化。而汉语诗歌英译时更喜欢采用人称代词做主语,体现在汉语诗歌英译语料库中“I”排在词频第一位,而在英语诗歌母语语料库中,“I”并没有出现在词频前十的行列中 [21] 。观察表3,许译本和辛译本排名前十的词频中均出现了“I”,这与上述二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对比发现,辛译本中“I”的词频相对许译本较低,这表明辛译本更加接近英语诗歌的用词偏好。下面以《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为例进行分析。

例2: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许译:

On Hearing the Flute in Yellow Crane Tower

Since I was banished to the riverside town,

Looking westward, I’ve found no house I’d call my own.

Hearing in Yellow Crane Tower the flute’s sad tune,

I seem to see mume blossoms fall in the fifth moon.

辛译:

DRINKING WITH SHIH LANG-CHUNG, I HEAR A FLUTE ON YELLOW-CRANE TOWER SING

Leaving Wu-ch’ang alone, an exile sent wandering away,

I gaze west toward Ch’ang-an, home nowhere in sight.

On Yellow-Crane Tower, there’s a jade-pure flute singing

in this river town, this fifth month, Plum Blossoms Falling.

在例2中,许渊冲在翻译该诗时,四句译诗中有三句出现“I”一词,可见许渊冲在翻译时倾向于增加人称代词来补充主语。相比之下大卫·辛顿只在翻译第二句时补充了一次主语,这也反映出大卫·辛顿在翻译诗歌时依旧保有西方的抽象思维,译文更接近英语母语诗歌的用词特点。

4.2. 句法层面

句子个数是指文本中包含的句子数量,而平均句长则表示翻译文本中句子的平均长度。尽管句子长度并非完全等同于句子复杂度,但在整个语料库中,句子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句法结构的复杂程度。通常情况下,平均句长较短意味着句子信息内容较少,文本的句法结构较简单,而平均句长较长则意味着句子信息内容较多,文本的句法结构较复杂。通过WordSmith8.0统计得出许译本和辛译本各自句子数量和平均句长数据见表4

Table 4. Total number of sentences and average sentence length in two translations of Li’s poetry

表4. 李诗两译本的句子总数和平均句长

可以发现,两译本在句子数量和平均句长上数值差异均较小。经统计,李白诗歌原文句子数量为198,可以发现两译本数值与原文数值较为接近,这表明两译本在翻译时都忠实于原文,保留了原诗的句子结构。在平均句长方面,两译本数值同样较为接近,但许译本句子数量稍多于辛译本,辛译本平均句长较许译本相对略长,这也表明辛译本句子信息内容较许译本更丰富。这与词汇密度研究的结果也相吻合。大卫·辛顿在翻译时较多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诗的内容,而许渊冲由于遵从“形美”和“意美”的原则,对原诗中的内容适当取舍后翻译,这也是导致二者译文平均句长略有不同的一部分原因。

4.3. 韵律层面

押韵是指诗句中末尾的韵脚相同,是音韵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音韵在诗歌中起到了增色添彩、提升语言节奏的作用,韵律可以使诗歌更具音乐感和美感 [22] 。然而,由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韵在不同语言的诗歌中表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诗歌研究中,分析译者如何处理原诗的韵很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翻译风格。基于此,笔者分别对许译本和辛译本中出现的诗歌尾韵数量和韵式进行标注和统计,结果见表5

Table 5. Rhymes in two translations of Li’s poetry

表5. 李诗两译本的韵律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位译者在对原诗韵律的处理上风格差异明显。许渊冲在翻译李白诗歌时,注重还原诗歌的韵律。24首诗歌中有23首都采用韵体诗的形式进行翻译,且常见的押韵方式为“ababcdcd”和“aabbccdd”,尤其对于双行韵韵式更加偏爱;而大卫·辛顿则没有注重还原诗歌的韵律,风格显得更为自由,大部分译诗采用无韵体的诗歌形式,更偏向于意译。下面以《戏赠杜甫》为例进行分析。

例3: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许译:

Addressed Humorously to Du Fu

On top of Hill of Boiled Rice I met Du Fu,

Who in the noonday sun wore a hat of bamboo.

Pray, how could you have grown so thin since we did part?

Is it because the verse-composing wrung your heart?

辛译:

TEASING TU FU

Here on the summit of Fan-k’o Mountain, it’s Tu Fu

under a midday sun sporting his huge farmer’s hat.

How is it you’ve gotten so thin since we parted?

Must be all those poems you’ve been suffering over.

例诗《戏赠杜甫》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第一、第二和第四行分别押韵韵母“u”。考虑到原诗韵律的特点,许渊冲在翻译时采用“aabb”的方式,前两句以“Du Fu”和“bamboo”结尾,后两句以“part”和“heart”结尾,一定程度体现了原诗的韵律美。而大卫·辛顿在翻译时则没有受到原诗韵律的限制,翻译较为自由,重在把握原诗的字意和内容。许渊冲是国内著名翻译家,从事翻译工作寄希望于将国内诗歌文化传播到国外,因此在翻译时更加侧重传达原诗的形式美与意象美。他指出,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即求真是低标准,求美是高标准 [23] 。而大卫·辛顿身为美国现代诗人、翻译家,他对中国古诗的形式美敏感度较低,更加关注其中意象与内容的传达,他倾向通过选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将李白的情感和意象转化成英文读者能够理解和感受的形式。他曾指出中国古典诗歌已经成为美国现代诗歌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论及对中国古诗翻译目的时也曾谈到:“我翻译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诗歌的目的,是为美国当代诗歌创立一个新的传统,即诗人们的‘声音’应该是清晰一致的” [24] 。大卫·辛顿所说“声音”更多指内容而非形式,因此两位译者在翻译李诗时的韵律选择方面具有较大差异。

5. 结语

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通过自建李白诗歌许渊冲译本和大卫·辛顿译本语料库,客观分析了两译本语言风格的差异以及译者翻译风格的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由于译者身份背景、翻译目的等信息的不同,两个译本在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词汇层面,相对于许译本,辛译本在标准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方面的数值更高,反映出辛译本信息更加丰富,阅读难度更大。在词频方面,两位译者的用词都符合英语翻译语料库的用词特点,相比之下,辛译本更加接近英语母语诗歌的用词偏好。在句法层面,两译本在句子数量和平均句长方面的数值差异不大,反映出两位译者一定程度上都遵循了原诗的句法特点。在韵律层面,许渊冲在翻译时多采用韵体诗的形式传达原诗的韵律美,而大卫·辛顿倾向于以自由体诗的方式传达原诗的内容。两位译者在翻译时的风格差异与两位译者的身份背景、翻译目的等信息息息相关。许渊冲作为国内著名的翻译家,对古诗的文化具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更倾向于传达出李诗中的潜在内涵以及韵律美感。而大卫·辛顿作为一名美国诗人和翻译家,对英语掌握水平更高,因此译文复杂程度更高。在翻译李诗时,倾向于以直译的方法保留原诗中的内容和意象。试图通过李白的诗歌向读者展示中国古典哲学思维及中国诗人眼中独特的世界观 [24] 。这两位翻译家在其翻译实践中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底,为跨文化翻译领域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本研究通过对李白诗歌两种不同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对比分析,为促进中国诗歌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了有益参考。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翻译,可以进行国内外译者共同合作翻译的方法,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发挥译者的价值,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文章引用

高新媛,李 芳. 基于语料库的李白诗歌两种英译本译者风格研究
The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yles i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i Bai’s Poetry[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3): 190-19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3190

参考文献

  1. 1. 吴永昇, 郑锦怀. 李白诗作在19世纪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27(5): 89-95.

  2. 2. 石春让, 戴玉霞, 梁丽群. 第一部李白诗集英译本的百年出版传奇[J]. 出版科学, 2023, 31(4): 97-103.

  3. 3. 石小梅. 小畑薰良英译《李白诗集》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 24(2): 117-121.

  4. 4. 张珏. 庞德《华夏集》中李白诗词翻译研究[J]. 语文建设, 2015(5): 59-60.

  5. 5. 胡开宝, 谢丽欣.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内涵与路径[J]. 中国翻译, 2017, 38(2): 12-18+128.

  6. 6. 黄立波. 《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中叙述话语的翻译——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 37(1): 72-80+99.

  7. 7. Baker, M. (2000)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 Target, 12, 241-266. https://doi.org/10.1075/target.12.2.04bak

  8. 8. 祝朝伟, 李润丰. 基于语料库的庞德中国典籍英译译者风格探析[J]. 外语教学, 2023, 44(4): 75-82.

  9. 9. 朱珊. 《狂人日记》译者风格: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外国语文, 2021, 37(5): 119-128.

  10. 10. 张继东, 朱亚菲. 基于语料库的《追风筝的人》两译本风格对比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5): 50-57+58.

  11. 11. Mastropierro, L. (2018) Key Clusters as Indicators of Translator Style. Tar-g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30, 240-259. https://doi.org/10.1075/target.17040.mas

  12. 12. Bosseaux, C. (2001) A Study of the Translator’s Voice and Style in the French Translation of Virginia Woolf’s The Waves. CTIS Occasional Papers, 1, 55-75.

  13. 13. 杨惠中. 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53.

  14. 14. Scott, M. (2004) WordSmith Tools Version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54.

  15. 15. Biber, D., Johansson, S., Leech, G., Conrad, S. and Finegan, E. (1999)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62.

  16. 16. 刘克强. 《水浒传》四英译本翻译特征多维度对比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17. 17. 祝一舒. 翻译艺术与求美之道——兼析许渊冲文学翻译“三美”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3(1): 96-104+147.

  18. 18. Hinton, D. (1996) The Selected Poems of Li Po. New Directions, New York, 14.

  19. 19. 肖维青. 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J]. 外语研究, 2005(4): 60-65.

  20. 20. Olohan, M. (2004) 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Routledge, London, 78.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640005

  21. 21. 成俊飞, 周启强. 从语料库视角比较汉语英译诗歌与英语母语诗歌[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3, 44(1): 102-105.

  22. 22. 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05: 104.

  23. 23. 许渊冲. 新世纪的新译论[J]. 中国翻译, 2000(3): 3-7.

  24. 24. 卢颖. 孟浩然诗歌英译本比较研究——评保罗•克罗尔的《孟浩然》与大卫•辛顿的《孟浩然山水诗歌》[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 37(3): 29-3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