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2, 1, 25-30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2.12004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ss.html) Singlish: Linguistic Transfer and Chinese Elements Weiping Dai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Email: dwping@cup.edu.cn Received: May 2nd, 2012; revised: Jun. 4th, 2012; accepted: Jun. 12th, 2012 Abstract: As one of English varieties, Singlish differs from British or American English as it is heavily in- fluenced by Chinese in particular, Malay, and Tamil in general. There are varied factors of linguistic transfer in terms of phonology, vocabulary, sentence pattern, and gramma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lve into the transfer of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inglish. Keywords: Singlish; Transfer; Variety; Chinese Elements 新加坡英语:语言迁移与华文元素 戴卫平 中国石油大学外语学院,北京 Email: dwping@cup.edu.cn 收稿日期:2012 年5月2日;修回日期:2012年6月4日;录用日期:2012年6月12日 摘 要:作为众多英语变体中的一种,新加坡英语与英、美等所谓标准英语明显不同,主要原因在于 受普通话、广东话、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以及马来语、泰米尔语的影响。本文从新加坡英语中的 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探究具有华语和中华文化元素的新加坡英语及其语言迁移的深层机理。 关键词:新式英语;迁移;语言变体;华文元素 1. 新加波英语 “英语在国际化的同时,又出现了本土化倾向。 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新加波英语的出现就是英语本 土化的最好例证[1]。” 新加坡是中、港、台之外唯一以华人为主,且华 人占大多数的国家。“新加坡现有人口 400 多万,其 中以华人比例最大,占77.4%,马来人次之,占14%, 印度人占7.2%[2]。” 人际交往与语言接触属于二位一体的存在。“语 言就是人,人就是语言。语言的接触就是人的接触和 交往,语言的影响就是人的影响[3]。”由于人种复杂, 新加坡的语言背景自然也复杂起来。上述三大族及其 他种族的语言又分为很多方言的语支,如以华语为母 语的华人,其方言就多达十几种:福建话、潮州话、 广东话、海南话、客家话、福州话、上海话、兴化话、 福清话、广西话等。其他语言如马来语和泰米尔语, 也可细分为多种语支[4]。 受华裔的母语影响,新加坡英语中掺入很多汉语 (确切地说是我国南方 方言)的词汇及语法,非英语成 分很大,具有很强的混合语的特征。随着一代又一代 的新加坡人以母语的形式学习这种英语,使它的语 音、语法、词汇逐渐定型,最终形成现在这样一种成 熟的英语变体。严格意义上讲新加坡英语已不是标准 英语,而是形成了特有的Singaporean English,也称 为Singlish(新式英语)。 新加坡英语在新加坡的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5 ![]() 新加坡英语:语言迁移与华文元素 地。很多诗人和作家认为新加坡文学汲养于新加坡英 语,它能够表达到的幽默效果是标准英语所不能的。 新加坡诗人 Alvin Pang 认为没有新加坡英语,诗歌和 戏剧中的人物对话就缺少了神韵。新加坡英语在新加 坡作家笔下生辉,并被一些作家奉为是“标准英语不 可匹比的表达生动的语言”[5]。下面摘选一段新加坡 作家 Catherine Lin 的文字,这段汉语化的新式英语的 确表达得很生动: “Yes, Madam, quite big family—eight children, six sons, two daughters, Big family! Ha! Ha! No good, madam, in those days, where got family planning in Singapore.” (太太,没错,是一个大家子——有八个孩 子,六个男孩,两个女孩。好多人的一个大家!哈哈! 不好。过去,新加坡不搞计划生育呀[6]。) 2. 中华语言文化元素与新式英语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积淀中最集中、 最直接、最全面的反映。一种语言从一个地方移植到 另一个地方后,必然会受到当地文化和语言的影响。 英语在新加坡本土化的过程中,受到本地主要居民华 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在语音、词汇、语法、 句法等方面与“标准英语”或“内圈英语”有不同程 度的差异,具有华文特色的新式英语[7]。 2.1. 语音、节奏 新加坡英语中,清塞音、塞擦音/p/,/t/,/k/,/tʃ /既可以发成送气音,也可以发成不送气音。比如:英 语pore 的发音既可以近似普通话的“坡”(送气清音), 也可以近似普通话的“波”(不送气清音),而 bore 的 发音则近似于吴语中的“跑”或闽南话中的“无”(浊 音)。 不在词首或词尾的塞音发延长音。这和汉语入声 的发音很像。如:better/bɛt:ə/,enter/ɛnt:ə/,听起来前 一个音节较短,两个音节之间有停顿:“beh-(顿)-ter”。 在稍慢语流中,辅音韵尾不脱落,但清浊不分。 如peace = peas、let = led。其中塞音只成阻,不爆破, 和粤语、闽语、客家话中的入声发音一致。 新加坡英语中双元音/ei/day 和/ou/low 完全转化 为单元音,其他双元音发音也比较近似于汉语双元音 的发音,即:跨度较小,流动不太明显。闽南语中有 鼻化元音,借入新加坡英语的借词一般也保留,如虚 词hor,发/hɔ~/。 英语中的齿音/θ/和/ð/ 在汉语及其各方面都是空 缺的,因而在接触英语时就做出了某些变通。例如: 1) I’ll see you three o’clock this afternoon. (three发音为 /tri:/); 2) You must put the theory into practice. (theory 发音为/tiɔri/) 新加坡英语在节奏上类似于汉语中的南方方言, 属音节节奏,即每个音节长短相同,每个字都像“蹦” 出来的一样,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机关枪节奏。而英 国英语为重音节奏,即音节的长短取决于轻重音。由 于这些节奏特点,英国英语的语调幅度就显得比较 宽,语调种类也较多,表达丰富,为新加坡英语所不 及。例如: 1) 新加坡英语将某些单词中的主重音、次重音等 所有音节都重读: 英国英语: uni’versity;popu’lation;新加坡英语: uni’ver’si’ty;‘po’pu’la’tion。 2) 英国英语的词重音有区分词类的功能,而新加 坡英语则没有: 英国英语:re’cord( 动词),’record( 名词); in’crease( 动词),’increase( 名词),新加坡英语: re’cord(动词、名词);in’crease(动词、名词)。 2.2. 词汇及表达法 在新加坡,大多数新加坡人与我们同源同种,因 此孔夫子的道德文化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们注重家 庭责任,看重亲属关系。譬如,在新加坡采用的 “Medisave account”制度,就反映了这种观念。 Medisave account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医疗保险公积金。 新加坡有工作收入的人都必须缴纳这种公积金,它不 仅可以用来支付本人的医疗费用,还可用以支付其亲 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的医疗费用。 “Graduate Mother Scheme”表达法中的“Graduate Mother”为具有大学学士学位的已婚妇女。新加坡政 府鼓励优生的措施之一就是推行这一计划,旨在让具 有大学学历的妇女早婚多育。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依据 华人“父母智商高,子女的智商也会高”的传统理念。 语言反映世界,表现在反映现实存在、思维和文化。 “Medisave account”、“Graduate Mother Scheme”所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6 ![]() 新加坡英语:语言迁移与华文元素 反映出的观念和做法,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是没有 的,因此,美、英、加、澳的英语中也就没有“Medisave account”、“Graduate Mother Scheme”这样的语言表达 法。 新加坡人使用的英语,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 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标准英语,一类是非正式场合所 用的口语化英语。在新加坡,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非 都说标准英语。新加坡是多语言并存的国家,一个人 往往具有操多种语言和方言的能力。即使是在同一个 语言社团内部,由于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或使用 的原因,人们会根据社会语境的变化而选用不同的语 言代码进行交际,从而产生语言的变体。 一个语言社团的内部用于非正式场合的变体被 称为“低级变体”[8],它的社会地位比较低,是非正 式交往时所使用的语言(比如用于家庭生活)。例如, 新加坡英语口语中常见的:no head no hail 没头没尾、 Kiasu/kiah su 怕输,争先恐后的行为(闽南话)、ang pow 红包(源于闽南话)、ah?啊?、Ah Beng阿明(缺乏文 化修养的华族男子)、aiyah!哎呀/哎哟,哦,不!(福 建方言)、ang moh洋人(来自于闽南语中“红毛”,最 初指荷兰人)、shiok 酷!(福建方言)、wah!哇!(福建 方言)、chinchai 随便、keksim使生气(粤语“激心”)、 kongsi 公司、towkay 老板、cheam 深奥,晦涩难懂(粤 语“ 深 ”)、hamsap好色(粤语“咸涩”)、char kway tiao 炒粿面、pakto 拍拖,谈恋爱等。这些词语使新加坡 英语这种英语变体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来自汉 语的借用词还呈现出英语词汇的派生现象,如形容词 kiasu 派生出抽象名词kiasuism(反映了新加坡人不甘 落后的普遍心态),pakto 派生出抽象名词 paktology(意 指男女约会或男女手拉手并肩而行),cheam 衍生出 cheamology(深奥,晦涩难懂)。还有一些虽然是纯正 的英语词,其组合却受华语的影响,比如 eat snake 吃 蛇,即旷课(来自闽南话,用来比喻偷懒涣散、矿工、 旷课)。 当然,夹杂太多汉语借词的新式英语会让讲标准 英语的英语国家人理解起来非常费解。据参考消息报 道[9],《剑桥英语大百科全书》的主编戴维·克里斯特 尔坦言他在新加坡的一家商店里听到一种无法识别 的语言,这让他非常惊讶。作为语言学家,加上他本 人又很好奇,克里斯特尔问他们讲的是什么语言。他 们说是英语。克里斯特尔说不对,他们说就是英语。 原来,那是混合了中文和英文的新加坡式英语。克里 斯特尔听不懂,是因为句子里混入了太多独立的中文 字,听起来更像中文。 很多源于汉语的新加坡英语词语可用于正式场 合。这部分词语包括源自于英语的单词和合乎语法规 则的表达法,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能被 英语的使用者理解和接受,比如新加坡人所广泛使用 的red packet(红包)和take steamboat dinner(吃火锅)。 这些表达法在所谓的英美核心英语中不可能见到,也 很难在核心英语中找到相应的对等词,是纯粹为适应 当地的生活需要和多元文化语境的需要而产生的新 英语,它们反映了新加坡的社会文化,为新加坡英语 所独有。这类语言变体属于高级变体,可用于正式的 属于外围社团的场合,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体现高 雅的文化。在正式场合,新加坡人所说的英语几乎接 近于标准英语,使用的是高级变体[8]。而在非正式场 合,英语也与其他的本地语言一道,被用于人们的情 感生活和日常交往之中。比如说,在超市里所使用的 英语明显地有别于大学课堂里教授用于讲课时所使 用的英语。 2.3. 语法特点 2.3.1. 虚词 新加坡英语中的一些虚词和汉语中的同类词汇非 常相似,其中的许多虚词更是直接借自闽南话或粤语, 表示疑问或感叹。新加坡英语中的虚词的声调非常固 定,不 能改动,这一点也和中国南部方言的虚词相似。 1) Mah:用来表示一句话的内容很明显,和汉语 “嘛”相似。一般以低平声调拼出,表示说话者认为 某事是很明显的,对方应该不经明说就该明白的,过 多使用还会有不尊敬的含义。例如:a) But he very good at sports, that’s why can play soccer mah! 他体育 不错,所以球踢得这么好嘛!b) A: Aiya, why so late! 哎呀,为什么那么慢!B: I had to wait for him mah. 我 得等他嘛!(指对方应该知道的)。 2) Ha:说话时以低而慢慢升高的声调,表示强调、 轻责、劝说等语气。例如:a) Drop it ha! 丢掉啦!(表 示强调);b) Why so late ha? 为什么总是迟到啦?(表 示轻微责问);c) Give me some another one ha. 再给我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7 ![]() 新加坡英语:语言迁移与华文元素 一些吧。(表示劝说)。 3) Lor:相当于汉语“罗”,用来强调表示某个事 态,同时还带有“事当如此,不可改变”的口气。例 如:If you don’t do the work, then you die-die lor! 你不 做工作,那就死定罗!(口气略带调皮)。 4) Leh:相当于闽南话“咧”,用于软化祈使句、 疑问句中过硬的口气。例如:a) Give me leh! 给我啊! b) How come you don’t give me leh? 你怎么不给我啊? c) The tickets are seriously ex leh. 票实在很贵啊。 5) Hor:相当于闽南话“乎”。例如:Then hor, another person came out of the house. 然后呢,还有一 个人也从房里出来了。Hor作语气助词,有向对方征 求同意的含义:This shopping center also very nice hor. 这家购物中心也挺好的是吧。 6) Ar:相当于闽南话“矣”,一般不能和有褒义 的句子结合:This boy ar, always so naughty one! 这个 男孩啊,老是这么调皮!Ar 也可作语气助词,加重疑 问句的语气:How come like that one, ar? 怎么这样啊? 7) Meh:相当于粤语中的“咩”,近似于普通话中 的“ 难道 ”,用来表示带惊讶语气的疑问。例如:They never study meh? 难道他们不学习吗?You don’t like that meh? 难道你不喜欢吗? 2.3.2. 动词“to be” 新加坡英语中副词very、so、not 等代替 to be、 not to be的用法,与汉语用法相仿,即略去系动词。 例如:1) This house very nice. 这个房子很好看。2) You so stupid! 你真笨!3) That car not worth the money. 那 辆车不值钱。 2.3.3. 名词 受汉语影响,新加坡英语中名词不需要加复数后 缀,也不需要加冠词。例如:1) He can play piano. 他 会弹钢琴。2) I like to read storybook. 我喜欢看故事 书。3) Your computer got virus one, is it? 你的电脑是不 是有病毒?4) Many students cannot come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由于下大雨,很多学生都没来。 2.3.4. 否定句 Never 在英美英语中是“永不”的意思,但在新 式英语中有一个特别的用法,和汉语中的“没”(即完 成体否定式)相同:1) How come today you never hand in homework? 你今天怎么没交作业?2) How come he never pay? 他怎么没付钱? 2.3.5. 重复 新加坡英语中的单音节或双音节的形容词可以 重复,以表示程度的加深,这一点和汉语颇为相似: 1) You go take the small-small one.你去拿小小的那个。 2) Play play 开开玩笑。 2.3.6. 话题语 与汉语相似,新加坡英语非常重视话题语。所谓 话题语,就是句子中的已知部分,同时定义句子的意 义范畴。汉语和新加坡英语都趋向于把话题语放在句 首:1) This country weather very hot, one. 这个国家天 气很热。(话题语为地点);2) Yesterday got so many people! 昨天人真多!(话题语为时间);3) Play soccer he very good. 踢足球他拿手。(话题语为范围);4) That person there cannot trust. 那边那个人信不过。(话题语 为宾语)。 和汉语一样,新加坡英语的话题语可以省略:1) Not good one lah. (这个)不好的啦。2) How come never show up? (他)怎么没来?3) I like badminton, dat’s why go play every weekend. 我喜欢羽毛球,所以(我)每个 周末都去打。4) He not feeling well, so decide to stay home and sleep. 他觉得不舒服,所以(他)决定呆在家 里睡觉。 2.3.7. 无主语的句子 英语的句式讲求主谓宾完整,而汉语中却常出现 无主句,这一点在新加坡英语里也得到了反映。新加 坡英语深受华语习惯的影响。在华语中,如果主语在 上下文中很明确,就被省略。例如:1) A: You think you can do it? B: Can. No problem. 2) A: This apple is very expensive. B: From China la, that’s why so expensive. 2.3.8. 用法的改变 在标准英语中,already和ever 强调动作的完成, 常与过去时或完成时合用,例如: 1) John already bought an apple. 2) John has already eaten the apple. 3) This is the sweetest apple I have ever eaten. 英语的时与体由动词形态表示的,already 和ever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8 ![]() 新加坡英语:语言迁移与华文元素 只起强化作用。 在新加坡英语里,动词形态的变化并无规律可 循,时态意义要么在语境中获得,要么借助于“昨天”、 “明年”之类的时间短语。就完成体而言,除相关的 时间短语外,新加坡英语常用already 和ever: 1) I see that movie already. (我已经看了那部影 片。) 2) I ever see that movie. (我看过那部电影。) 可以看出,在新加坡英语中,already 相当于汉语 的“了”,表示完成体或起始体;ever 相当于汉语的 “过”,表示经验体[10]。 从already、ever 等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 看到汉语对新加坡英语的影响。在新加坡英语中因受 汉语影响而导致用法或词义改变的词还有很多,如以 open 替代标准英语中的 turn on: Open the light/tap please. (=Turn on the light/tap please);把 one 用在形容 性物主代词后,两者合起来表示名词性物主代词,如: This is my one. (=This is mine.);或将 one 用作情态虚 词,如:This is not fair one. (=This is not fair.)这些词汇 之所以在新加坡英语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用法,可能 是由于早期使用英语的华人受母语的影响,以错误的 类推引起的。在标准英语中,open只能和“door”搭 配成 open the door,而不能和tap(水龙头)、light(灯)、 television( 电视)等搭配[11]。但在汉语中,动词“开” 既可以和名词“门”搭配,也可以和“电灯”、“水龙 头”、“电视机”搭配,因而,在新加坡英语中出现了 open the light、open the tap、open the television 等用法。 而“one”则可能译自汉语的“的”(或广东话的“ke” 及闽语的“e”),如“这本书是我爷爷的”,认为 one 可以替代前面的名词,这句话用英语表达就成了“This book is my grandpa one”。以错误的类推,把“这么不 讲理的”译成“So unreasonable one”。 3. 深层机理分析 每一种变体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 句法、语篇、文体等,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本土的特色。 使用者的不同地域、文化身份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碰撞 使得英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极具本土特色的世界各 类英语变体。英语本土化为英语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正是诸多丰富多彩、多姿多态的本土化表达形式才使 英语自身的给力发展成为可能。新式英语是新加坡人 日常生活交流中所使用的英语,有鲜明的新加坡特 点。 3.1. 语音、语调 “每一个言语社团所说的语言可以分为若干子 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语音、词汇和语法[12]。” 新加坡英语的语音源于英国英语,但同时也有很强的 汉语痕迹。新加坡英语的声调非常鲜明,高低上下分 明,阴阳顿挫,和汉语听起来很相似,但和英美英语 不同。在新加坡英语中,句子的语调比较严格,每个 字的高低都分得很清楚,一旦变化就会显得不自然, 这一点和英美英语也有区别,和讲究声调的汉语却有 相似之处。 新加坡华人讲英语时不习惯用语调表示情态,而 是将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声调以情态 虚词的形式纳入英语中,成为新加坡英语最显著的特 征。 3.2. 词汇及表达法 英语本土化是英语与新的生活环境磨合之后变 化了的英语变体。由于在新的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必 须给新的东西、新的关系或新的经验命名,必须表达 新的意义、新的文化现象和新的观点,因而产生了很 多新的术语以及新的表达方法。新加坡英语作为英语 变体被用于新加坡这个多语社会和多元族裔国家。华 裔新加坡人所体现的文化与美、英、加、澳等英语国 家的文化有很大不同,因此,新加坡英语中的某些“华 文”或“华语”词汇自然也体现了“非美、非英、非 加、非澳的文化现象”。 3.3. 语法 新加坡英语的语法以英国英语为基础,受过教育 的新加坡人在正式场合使用的英语与英国英语无明 显差别。新加坡官方、教育、媒体所使用的英语是以 英国英语为标准的规范英语。但新加坡下层社会使用 的语法与英国英语语法的差异十分明显,它深受亚洲 语言影响。最能体现新加坡英语独特性的,是一些不 断出现的“华文”或“华语”语法、句法结构。在新 加坡英语中因受汉语影响而导致用法改变的词有很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9 ![]() 新加坡英语:语言迁移与华文元素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30 多。 4. 结语 英语的国际化打破了以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为 中心的一体化的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各具文化 特色的、带有地缘政治、经济和民族特色的多种英语 变体。新加坡英语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的变体而已。在 多元文化语境中,新加坡英语的使用者和各个语言社 团(华裔、印裔、马裔)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理解来使用 英语,使得新加坡英语得到了充分发展,使之呈现了 更为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表现出其特有的价值。 从以上的讨论来看,新加坡英语在语音、词汇、 语法等方面由于受华文和中华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模式。这些现象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文中 所列出的例子仅仅是新加坡英语特点中的一小部分 而已。正是诸多丰富多彩、多姿多态的本土化表达形 式才使英语自身的给力发展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文秋芳, 俞希. 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 国外外语教学, 2003, 3: 6-11. [2] 郑新民. 新加坡英语教学改革窥探[J]. 外语界, 2007, 4: 83-87. [3] 袁友芹, 张敬爽. 菲律宾英语: 语言迁移及其深层机理探究 [J]. 外语学刊, 2010, 6: 73-75. [4] 云惟利. 新加坡社会和语言[M].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 语言文化中心, 1996. [5] W. D. Bokhorst-Heng. Debating Singlish. Multilingua, 2005, 24(3): 185-209. [6] 于秀华. 谈英语的多样性[J]. 外语学刊, 1995, 4: 40-44. [7] 朱跃. 论新加坡标准英语的建立原则和语言特点[J]. 现代外 语, 1994, 4: 6-12. [8] 许丽芹.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新英语”语言变体[J]. 外语与 外语教学, 2005, 9: 13-15. [9] 地道英语将不复存在[N]. 参考消息, 2001-3-20-6. [10] 包智明. 新加坡英语的几个语法特点[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1: 20-25. [11] 石晓玲. 新加坡英语的特点及其它[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0, 4: 122-125. [12] 葛俊丽. 论澳大利亚英语的变异现象及其文化因素[J]. 中国 外语, 2008, 5: 3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