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10  No. 02 ( 2022 ), Article ID: 52591 , 7 pages
10.12677/CnC.2022.102007

从甲骨文到小篆再辨“孝”、“好”、“老”与“寿”

赵青慧,李建

大连大学人文学部,辽宁 大连

收稿日期:2022年5月11日;录用日期:2022年6月8日;发布日期:2022年6月17日

摘要

通过梳理“孝”、“好”、“老”与“寿”四个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的结构演变,本文整理了这四个汉字的发展脉络,并分析了部件之间的构形变化及其相关意义,最后提出这四个汉字之间的形体关系。

关键词

甲骨文,小篆,孝,好,老,寿

Reconstructing Chinese Characters of “Filial Piety”, “Goodness”, “Oldness” and “Longevity” from Oracle Bone Script to Small Seal Script

Qinghui Zhao, Jian Li

Faculty of Humanities,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May 11th, 2022; accepted: Jun. 8th, 2022; published: Jun. 17th, 2022

ABSTRACT

By combing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four Chinese characters of “filial piety”, “Goodness”, “oldness” and “longevity” from oracle bone script to small seal script,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 respectively, analyzes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and the related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ir component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morphological relation of the four Chinese characters.

Keywords:Oracle Bone Script, Small Seal Script, Filial Piety, Goodness, Oldness, Longevit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无论是其意义功能及用法还是字体形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殷商甲骨文到小篆的演变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甲骨文作为所有现行汉字形体的发展源头,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均衡对称、笔画均匀(粗细、曲直)的形体特点,且极其突出的象形意义。随着汉字形体的演变,发展到小篆时期,汉字逐渐开始定型,无论是汉字的笔画轮廓还是结构,整体象形的意味逐渐减少,为了更加方便人们书写和认读使用,汉字的符号化特征逐渐明显。这也是本文选取这四个汉字研究从殷商甲骨文到小篆形体嬗变的主要原因,汉字构形的特点和规律是汉字学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汉字本体的研究必须以形为中心,而且必须在个体考证的基础上探讨其总体规律” [1]。

2. “孝”字的形义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2.1. “孝”字的形义演变

据《甲金篆隶大字典》记载,“孝”字从甲骨文到小篆经历了等多个重要发展阶段 [2]。“孝”的甲骨文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并非植物或毛尾之类的象形,而是“老”

件,通常称其为“从老省”,也就是说对“老”的字形进行了省写;下部是一个完整的“子”字。因此,“孝”字是由“老”(省形)与“子”两个部件构成的会意字。下面从微观层面来先介绍“耂”部在形体方

面的变化,甲骨文的“耂”部看起来像长着长头发的人。金文从字形上看好像一位面朝右,长着头发的驼背老人慢慢变成面朝左的一位弯着腰的老人。“子”部在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始终是一个人双手向上托举的状态。

从宏观整体上看,“孝”字为老人身下有一个孩子,孩子双手向上托举,以头扶持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金文字形继承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但是上面的“耂”部更加完整,

小篆的字从形体上看与金文的形态大致相同,保留了圆笔的线条。“孝”字整体的形态变化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整体性,小篆相较甲骨文和金文的形态更加完整,线条更均匀,整齐;二是去象形,表意性更加明确了“子”与“老”的关系,但是整体结构上没发生太大的变化。

2.2. “孝”的字文化内涵

什么是“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3] ”“孝”字先写“耂”字头,“耂”作为一个独体象形字,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到:“耂”,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 [3]。”“从子”是指老人膝下有“子”才为“孝”,《孟子·离娄上》记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人膝下必须有子孙儿女才为孝。从先秦时代以来,“孝”的含义就一以贯之,鲜少发生变化。“孝”的最初含义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顺从,但是随着其影响的不断深入,逐渐在中国人的家庭内部结构中形成了固有的观念体现,这种观念体系渐渐影响到社区乃至国家层面。

两千多年来,中国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目的构建着关于“孝”的道德网络体系,统治者们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倡导忠孝,动用国家机器从制度上、思想上强化“孝”的宣传以及“孝”的重要性,将忠孝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方针,将《孝经》列入十三经之一,以此来规范人们“孝”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统治者们强调“孝”为诸德之本。尤其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孝贯穿于一切行为活动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

3. “好”字的形义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3.1. “好”字的形义演变

“好”,六画,属女部,会意字。其意思解释为女子()怀抱着孩子,表示非常慈爱的样子 [4]。“好”字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的演变,据《甲金篆隶大字典》记载,“好”字有12345678的形体变化 [2]。从甲骨文(图形1~3)到金文(图形4、图形5),再到战国文字(图形6、图形7)、小篆(图形8),“好”的字形都是由“女(或作母,与女义近)”和“子”这两个独体字构成的,一脉相承。

“好”字在甲骨文和金文时期,左部“子”和右部的“女”位置不固定经常发生替换,部件尚未定型,发展到小篆以后,左右部件的位置固定下来基本定型。《说文》:“女,妇人也。象形 [3]。”甲骨

文写作“ [5]、 [5]、 [4] ”,均为两手交叉在胸前的跪姿人形,为表示女性,或在人胸前加两点,表示乳房(此字同“母”)。早期金文与甲骨文近似,逐步变化为“ [5] ”,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个部件渐渐失去了象形化,失去了原有的形。小篆为了字形结构丰满和笔画流畅,写作“”,与甲骨文的形体已经相差甚远。从图形(1~3)中可以看到“女”的形体显示为一个跪下双膝的

女子,年龄要大于“子”的部件。从金文开始发展到小篆时期,“女”部这边的女性形象双膝不再跪地,而是直立站立,左右的结构由原先“女”部比“子”比例大渐渐变得均衡,左右两部的部件逐渐对称,不再发生变化。

3.2. “好”字的文化内涵

“好”即美好,本指女子美貌,又指亲爱和睦。《说文解字》:“好,美也。从女子 [3]。”古人认为有女人和孩子是美好的事,故甲骨文写作“”用“”(女人形)和“”(子,孩子)来会意。金文、石鼓文、小篆等与甲骨文字形近似,顺序写作“ [5] ”。据殷商卜辞记载,

甲骨卜辞中,“好”只见用于人名——妇好,为武丁时诸妇之一,地位显赫,又是一员南征北战的女将。妇好之“好”,意义与后世未必相同。商代诸妇之名常从女与不从女无别,如井–妌,多–姼,良–娘(非后世娘亲之娘)。《通志·氏族略·去声》中记载甲骨文所谓妇某实际上指某姓(氏)之妇。故有学者认为妇好实即妇子——乃子姓之妇,所从女旁与妌、姼、娘等字同。这意见有一定的道理,商人本系子姓,武丁晚期有贞人名子;后世亦有好氏,可为此说添一佐证。但是卜辞仅见“妇好”,未见有“妇子”一语,与上举从女不从女并存的例子显然是有所出入的。尽管如此,卜辞之“好”未见后世“美好”之义,倒是事实,有的学者把它列为“美”的同义词,显然不妥 [6] [7]。所以,“女”部在殷商甲骨文时期其含义通常作“妇”之义,《说文》中“婦人也。象形。王育说。凡女之屬皆从女 [8]。”“好”也表示妇人

哺育孩子,“子”附属于“女”的意思。我们将“好”字的两个部件放在在一起看,中“子”

字在左,“女”字在右,也顺应了古代一直盛行的男左女右思想。实际上就代表男上女下(古人认为左为上,右为下)的服从关系。所以,看似平等的男女关系,实际上又有着极其不平等的位置。但是小篆以后

定型为,除了可以表示名字、女子以外,引申为抽象的美,这也体现了奉献社会对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一步步规范,是一种审美观念上的体现。

综上所述,“好”字的涵义,由人名到对一切女子的代称,再到用来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展,反映了母系氏族的状况和妇女当时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追求的转变 [9]。

4. “老”字的形义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4.1. “老”字的形义演变

《甲金篆隶大字典》记载了三种关于“老”字的甲骨文形式 [2],分别是“”、“”、“”。

“老”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位头发稀疏、弯腰驼背的老人杵着拐杖而行的形象。从三种形式可以看出,头顶的头发变得复杂,由一笔变成三到四笔,头部逐渐省略,左下部分的拐杖以及右下佝偻着的身体有细微差别的,从最初的简单抽象慢慢演变成笔画的横竖折。到了金文时期,从字典中可以看出“老”字

的三种形式“”、“”、“”,相较于甲骨文时期变化明显,首先顶部的头发变得横直,头部在

第三种金文中复现类似“古”字,带有会意的特点,其次身体部分可能是书写方式的不同变得弯曲不一,第一种金文似乎快要伏到地面的感觉,变化最大的部分是拐杖,金文里的拐杖出现了旁枝细节,整个部分更加贴近地面,快要辨别不了拐杖的形状,第三种金文的拐杖更像是一株植物。《说文》把“老”字

解释为“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 [3]。”“老”字的小篆形式“”更加体现出会意

的特点,上部结构变化不大,左下部分拐杖演变成“匕”,《说文》解释为吃饭用的勺,有人解读为老了的时候生活清闲,同时《说文》还把“匕”解释为反过来写的人,那是否可以解读为老了的时候一切都反过来了,从迎接生命的起点跨越到等待生命的终点,生与死就是一对对立统一的概念,体现了中国本原哲学的生死观。

从宏观整体上看,“老”字字形笔画由简到繁再到简,甲骨文时期的“老”字仅凭寥寥几笔老人老态龙钟的形象便可以跃然纸上,非常生动,但却不利于文字的传承与维护。金文时期字形笔画变得粗壮显眼,应该是为了更长久地保留字迹。小篆时期的文字笔画趋于稳定,化繁为简,便于文字书写,说明文字的实用性不断增强。

4.2. “老”字的文化内涵

“老”字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了古人的传统思想观念,蕴含了中国社会的人情练达、千姿百态,就像浓酒,越是沉淀越是香醇。

从词汇学的角度讲,任何一个字都包含了情感意义,人们运用词汇的该功能来创造风格迥异的语言形式,把主体的情感意志映射到客观物体中,这被称之为“主体投射” [10]。“老”字从积极的情感意义讲,一是被人们赋予高寿者积极进取心态的含义,反应在语言中则可以表现为“穷且益坚,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二是表达对高寿者的敬重,如习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德高望重者称呼“姓 + 老”,对年老长辈称呼“老 + 称谓”等。从消极的情感意义讲,一是被赋予衰弱、衰退的含义,以旧事物来烘托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如“古藤老树昏鸦”、“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等,二是带有保守思想、冥顽不灵的含义,如习语“老古董”、“老顽固”、“老面皮”等 [11]。“老”字的意义虽然被现代繁忙的生活节奏淡化,但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涵仍然熠熠生辉,价值永恒。

5. “寿”字的形义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5.1. “寿”字的形义演变

《古陶字汇》卷8记载,“寿”字曾出现在出土于商周之前的古陶器上,专家称这种文字为“古陶文”,古陶文的历史比甲骨文更加悠久 [12]。但是经过查证多方资料,史有为、王云庄、康殷 [13] 等学者

均在文章中表明:已经挖掘出土的甲骨文中没有记载“寿”字,但是他们都认定甲骨文“”与“寿”字存在着关系。《说文》记载:“”最早是“畴”字的甲骨文形式,表示耕治之田 [3]。史有为指出:“”像是有边界的一块块耕地,半包围里面的图形像是两桶水或是两张嘴,都代表着田地开垦,中间的曲线就是田埂或田界 [14]。王云庄在文章中指出:“”是田垄的意思,弯弯曲曲很长,有着长久长

生的意思,于是成了“寿”字的标记 [12]。但是史有为反对将“畴”解读成“长”的意思,原因是该字里面没有“长”的义素,从“畴”空间上的长演变到“寿”时间上的长难免有些牵强。

由于缺乏甲骨文的考证,所以弄清“寿”字的由来只能在原有的资料上进行合理地推测。王云庄和

张同兴认为“寿”字是假借“”而来的,和“畴”共用一个甲骨文。但也许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甲骨文代表两个汉字有诸多不便,因此发展到金文时期人们在“”最下面添加了一个类似两边部件的符号,然后改变了原本两边部件的开口朝向,即用“”来表示“寿”。有人解释说两边的部件可

能是耕作时牛留下的蹄印,后来加的部件表示人口,所以不妨大胆猜测后加的部件可能是人拉着牛耕作时留下的人的脚印,用以区分“畴”字。

在秦代统一文字之前,异体字种类繁多,金文时期尤其明显,各个地方的金文不尽相同,由于无法

得知金文的时间顺序,所以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以期梳理出一条发展脉络。后来人们又在“”的基础上借来“老”字表示会意,即“”,上部结构像是一位佝偻身体,头发稀少的老人形象。“”奠定了篆体“寿”字的基础,其他的异体字大同小异,除了上部结构“老”字形象的书写演变,下部结构略微有些差异,有的用“”代替了“”,有的添加了“”,王云庄把“”解释为“手”,用以搀扶老者,把“”解释为“酒杯的口”,表示举杯祝寿,各个部件加在一起组成了形声字“” [12]。小篆“寿”字上部结构重新舒展有着变成横线的趋势,其余部件基本保留,最终演变成“”。“寿”字的形成基本上符合“六书”造字规范顺序。

上面解释了“寿”字微观部件变化,从宏观整体上看三个时期的“寿”字也各有特点。甲骨文时期,“寿”字笔画简单凝练,高度写意,但缺点是不方便辨认文字,于是金文时期,“寿”字逐渐增加部件来提高文字的辨识度,字形变得复杂紧凑,笔画变粗、仍然保持着弯曲流水状,到了小篆时期,字形又开始简化,笔画逐渐变得方正挺直,减少了圆滑弯曲的程度,更便于文字的书写,不再容易看出甲骨文象形指物的特点。

5.2. “寿”字的文化内涵

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今天的楷书,“寿”字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沉淀,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传承,留下了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独树一帜的东方美学特点。

“寿”字的甲骨文“”在形象上很像太极图,都可以近似看成由两点一线构成。太极图上阴阳双

方对立统一,此消彼长,互补共生,象征着世间万物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动态平衡,实现内部的和谐,阴阳相合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体现了中国本原哲学体系中的阴阳观和生死观 [10]。这一内涵和“寿”字所反映的“寿比南山”的美好祝愿不谋而合,希望老者能够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寿”字和道教也有一定的渊源,道教作为中国五大宗教中唯一发源于中国的本土宗教,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道教把老子尊为道祖,奉《道德经》为圭臬,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便是这个道理。道教重视人的生命,奉道祖老子的形象作为“老寿星”,把提高生命存在的质量,追求生命的永恒当成修行的目标。道教在祭祀、祈福时所用的道符也和“寿”字有关。道符是一种道教符书,有学者认为道符最早可能是模仿秦汉时的符而形成的产物,符是以符字为主的组成成分依照一定的规则相互配合而成的 [10]。符本来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是君王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道教借用符的内涵创造了道符,象征着鬼神世界至高无上的权力。这都反映出“寿”字与道教鬼神观念的联系。

“寿”字还体现在民俗文化中 [10]。一曰“寿”为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之首,二曰“寿”的各种意象,如老寿星、麻姑等人物,桃、松等植物,长寿面、寿糕等食物,龟、鹤等动物,还有含有“寿”的中国地名,如山东寿光、安徽寿县等,三曰“寿”的语言表达,如延年益寿、万寿无疆等,当以上意象组合在一起用语言表达时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成语,如麻姑献寿、蟠桃祝寿、龟鹤齐寿等。“寿”字的形体不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体现了生命之美,古往今来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事物和语言来表达该字的喜爱,赐予其吉祥美好的意愿。一个“寿”字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化,承载了生命的喜怒哀乐,浓缩了华夏几千年的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

6.“孝”、“好”、“老”与“寿”之间的形义、文化内涵关联

6.1. “寿”字的形义演变

汉字的起源是象形文字,“因形见义”是汉字独有的特点,因此通过对“孝”、“老”、“好”、“寿”这四个字的字形变化的分析对其字义的演变发展加以阐述。

从字形上来看,“孝”和“老”的部件中都有“耂”部,而“耂”部是汉字“老”的省形表达,从《说文》的解释来看“寿”字的形旁也是“老”,这三个字从字形上对比,“老”在甲古文中,是一个弯着腰,手中拄着木棍的人的形象,本义是老人,引申义又可以作为“年纪大”、“久远”这些意思去

使用,“孝”在甲骨文中的形象不如在金文和小篆中完整,但是从后续的形体演变依旧能看到上

部是“耂”为老人的意思,而甲骨文中笔画寥寥可能是以老人的头发来代表老人的这个形象。在文言文中“寿”通常和“老”同义,在古时候把年老或者说生命的长久年限都用这两个字来代替。因为它们内涵意义相似,外延指代相同。古人因为缺乏对自然生长消亡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对“老”产生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恐惧感,同时对“寿”产生一种憧憬,不懈追求长寿,追求生命的极致,反映了古人对“老”字背后的生死观的思考。

“孝”与“好”字中都有“子”部,结构上的不同最为明显“孝”字为上下部“子”在下部,“好”为左右部,“子”在右部。前者表示孩子在老人手下搀扶,后者在殷商时期表示妇女哺育孩子,后在《说文》中逐渐引用为“美也”其含义也发生变化。

6.2. “孝”、“好”、“老”与“寿”之间文化内涵关联

上文就这四个字的形义演变做了简单阐释。从文化内涵上看,“老”与“寿”字都是古人对于生命观的一种体现,生命的年限时长、状态,正是因为人的生命状态进入到衰老的阶段乃至逐渐消亡,于是为了繁衍人们生“子”来传承后代,除了这种生命观的体现,受到几年前来中国儒家文化“孝悌”的影响,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又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而“子”依靠谁来哺育,从“好”字在卜辞中的甲骨文形象能看出一二,双膝跪地的女性怀中抱着“子”。所以从这个发展逻辑来看的话,正是因为人们对于生命有限的认知,于是以“子”传承,而女性作为生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好”字可见一斑,有了女子哺育孩子,孩子长大才能反哺老人。何为“好”?家中有“女”有“子”后世引申为“好”之意义。儒家的伦理范畴,天命论无不体现在中国文化中,而文化与文字的渊源又是一脉相承,从汉字的演变与意义的生发无不体现其中深深蕴含的民族文化。

7. 结语

对于汉字的本体研究,李运富提出字构、字用和字样三个方面的内容:“字构”就是汉字结构,指“构造(或分析)汉字形体的理据,包括组成汉字的构件、构件功能及功能关系” [15]。汉字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因此通过对这四个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形体演变过程的梳理,可以发现社会历史文化会影响汉字的发展,这些都会引起汉字内部结构的调整。通过这四个汉字历史演变的整理以及文化内涵的总结,可以看到汉字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汉字教学需要解读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语言文字的密切关联,让学生不仅能理解汉字书写汉字,也更能从汉字文化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外延。希望更多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结构、构形对于字义的重要作用。

致 谢

本文得到杨福义、刘江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文章引用

赵青慧,李 建. 从甲骨文到小篆再辨“孝”、“好”、“老”与“寿”
Reconstructing Chinese Characters of “Filial Piety”, “Goodness”, “Oldness” and “Longevity” from Oracle Bone Script to Small Seal Script[J]. 国学, 2022, 10(02): 34-40.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2.102007

参考文献

  1. 1. 王宁. 汉字构形学讲座[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13.

  2. 2. 甲金篆隶大字典[M]. 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0: 198, 202-203, 475.

  3. 3.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M]. (宋)徐铉, 校定.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173, 258, 261.

  4. 4. (日)落合淳思. 甲骨文小字典[M]. 刘幸, 张浩, 译.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62-64.

  5. 5. 邹晓丽.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说文》部首今读译本[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15-16, 185.

  6. 6. 陈炜湛. 古文字趣谈[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199-204.

  7. 7. 何金松. 汉字文化解读[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503-504.

  8. 8. (南唐)徐锴. 说文解字系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487.

  9. 9. 邓先军, 等. “好”字及其文化内涵[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6, 16(3): 75.

  10. 10. 贾玉平. 寿字的形体构成及其审美启示[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大学, 2005.

  11. 11. 周同燕. “老”的意义演变及性质漫谈——以《现代汉语词典》中“老”字开头的词为例[J]. 文教资料, 2009(12): 38-39.

  12. 12. 王云庄. “寿”字的应用与流变[J]. 寻根, 2001(6): 62-63.

  13. 13. 康殷. 古文字学新论[M]. 北京: 荣宝斋, 1983: 170.

  14. 14. 史有为. “寿”之谭[EB/OL]. https://mp.weixin.qq.com/s/ZRx-PrazRTzrLFbntBCt1A, 2022-05-19.

  15. 15. 李运富. 论汉字结构的演变[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2(2): 1-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