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5 No.03(2015), Article ID:14927,7 pages
10.12677/AP.2015.53019

The Correlation Research on Empath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mong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uan Kou, Yang Liu, Hongwen Song, Zhiling Zo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343945020@qq.com, *zouzl@swu.edu.cn

Received: Feb. 23rd, 2015; accepted: Mar. 6th, 2015; published: Mar. 11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It is known that empathy has a great effect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inv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selected 420 senior middle students to be the participants finishing the questionnaire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the score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higher than the norm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well. Secondly, the IM (empathy imagination) and personal pain are related to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ignificantly. However, perspective taking and EC (empathy concern) are not related to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f the students get higher scor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students may get higher score in empathy imaginative ability and personal pain in Empathy Scale.

Keywords:Senior Middle Students, Empath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中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寇 娟,刘洋,宋洪文,邹枝玲*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Email: 343945020@qq.com, *zouzl@swu.edu.cn

收稿日期:2015年2月23日;录用日期:2015年3月6日;发布日期:2015年3月11日

摘 要

心理学家认为共情是影响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为了探讨中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了解当前中学生人际关系和共情能力的现状,选取了420名中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体来看,本调查表明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整体处于偏上的水平,人际关系良好。第二,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共情能力的想象力和个人痛苦两个维度上显著相关,而在观点采择和同情关心两个维度上并不相关;中学生人际关系得分越高,其在共情量表上想象力和个人痛苦这两个维度的得分就相对越高。

关键词 :中学生,共情,人际关系

1. 引言

人具有社会性,一切行为都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的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人际关系的质量甚至直接影响个人的幸福感乃至未来取得的成就。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学业上的巨大压力,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对其人际关系提出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带来身心痛苦,影响其学习生活质量,更有甚者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疾病。因此,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共情能力

1.1.1. 共情的概念

共情又称“移情”,“同理心”等。对于共情,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一致的定义。 Feshback (1987) 认为共情是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结合体:认知能力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能力指个体的情感反应能力,两种能力交互作用,使个体产生共情,并由此提出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的两个因素。共情(empathy)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它通过整合观察记忆经验以及推理获得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和感受 (Jackson et al., 2005)。Decety和Jackson (2006) 基于共情脑机制的研究成果,认为共情是在不混淆自己与他人的体验和情感的基础上体验并理解他人的感受和体会他人情感的一种能力。

1.1.2. 共情能力的测量

对于共情的测量基于不同的定义和理论主要有自我报告和准确性测量。自我报告的方式主要是用问卷来测量特质共情能力。在自我报告测量中,假设共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不随时间和环境变化的个体稳定特质。主要有 Davis (1983) 编制的IRI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Baron-Cohen (2004)编制的EQ (Empathy Quotient)量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公认为相对可靠的是Davis在1983年编制的共情人际指针量表。共情人际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简写为IRI; DAVIS, 1983 )这个问卷由28个项目组成,其中有4个分量表,每一个分量表下面有7个题目。这4个分量表分别是共情关心(EC)、个人痛苦(PD)、观点采择(PT)、想象(FS)。共情关心测量对他人经历的同情和关心,很多研究把此分量表的分数作为情感共情的分数。个人痛苦测量个体在得知他人处在紧张环境情绪状态下引起的个体情绪焦虑水平;观点采择是指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并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以及做出反应的能力,很多研究把此分数作为认知共情的分数;想象测量心理想象能力和情景唤醒能力。

1.2. 人际关系

1.2.1.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可觉察到的直接而稳定的心理上的关系,主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因素构成。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肯定还是否定;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喜欢还是厌恶。行为是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接近还是疏远。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工作中的同事关系,生活中的朋友关系,学校中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相互交换。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一经建立,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影响的性质与大小,取决于一种人际关系自身的特点及其对于个人的意义 (李晓东et al., 2002)

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是衡量人们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己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可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中学时期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趋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学习和交往是处于此时期的中学生生活中的两件主要大事 (吴超,2008)

1.2.2. 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对于人际关系的研究 沈小红(2006) 和李宏翰、赵崇莲(2004)等分别对人际关系有关注,但是前者主要是关心的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分析的切入点,而后者主要关注的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哪些技能,以及技能提高的方法。

1.3. 有关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一般来说,人际关系主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因素构成,而影响人际关系前三位的因素中不被人理解往往是引起人际关系差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对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意义。那么可以说,共情能力是维持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的重要社会性动机因素。

陈王羽(2008)做过研究证明了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行娜娜(2011) 对初中生的移情及其在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移情和亲社会倾向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相关模式;观点采择和移情关注对亲社会倾向的依从维度、利他维度、紧急维度有较强预测作用,而个人悲伤对公开倾向、情绪倾向有较大的预测作用。 翟慎娟,郑淑杰,王玲玉,权子雯(2011) 使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大学生共情、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论认为共情与人际关系各维度间存在显著相关,并且身心忧患对人际关系及其各维度都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同情关心对人际关系及交谈与待人接物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共情是影响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EQ 的五大因素中,共情占据着关键性的位置,对于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道德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人际交往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Coy et al., 1990)

1.4. 问题的提出

国外对共情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总体来看,目前对于共情能力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不足:

l) 理论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共情能力的概念和内涵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至今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

2) 研究对象:以往对共情能力的研究对象多局限在儿童、医患、心理咨询、灾民、大学生等,较少关注中学生的共情能力,也很少从共情能力的角度去考虑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研究。

3) 相关内容的研究: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重庆、四川两所中学随机抽取42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涵盖高一到高三所有年级的学生,并尽量考虑到男女生、文理科、居住地和家庭人数的分布情况。发放问卷420份,有效问卷311份,问卷回收率为74%。其中男生123人,女188人;独生子女213人,非独生子女98人;城市243人,农村68人;高一113人,高二67人,高三131人。

2.2. 工具

共情能力的测量:采用吴静吉和詹志禹依据人际反应指标问卷修订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共22题。IRI-C分成4个维度:观点采择(PT)、想象力(FS)、共情性关心(EC)、个人痛苦(PD),因子分别为0.721、0.624、0.532、0.758,分半信度为0.734,重测信度为0.737,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0,信度颇高 (2010,张凤凤) 。人际反应指标量表的计分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由“不恰当”、到“很恰当”,分别给予0~5分;反向题则相反计分,分数越高代表共情能力越高 (张凤凤,et al., 2010)

人际关系的测量:对中学生人际关系测量选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此量表包含四个具体维度:交谈方面、交际与交友、接人待物、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进行测量。该量表有28个题项,每道题作“是”、“否”回答。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分数越高,说明其受到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本量表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的好坏,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如果总分是0~8分之间,那么说明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朗,不存在或较少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人际关系良好。如果得分是在9~14分之间,说明在与朋友相处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与朋友的关系经常处在一种起伏波动的状态之中,人际关系一般。如果得分在15~28分之间,就表明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分数超过20分,则表明人际关系的行为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人际关系较差。

2.3. 程序

本研究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测试开始前,由班主任协助,经过统一训练的主试指导学生阅读问卷说明,统一发放并当场回收问卷。数据全部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

表1可以看出,中学生整体人际关系的平均分为7.69,这说明我国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处于偏上水平,人际关系良好。与人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交往能力良好,较少或不存在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从人际关系的各个维度来看,较好的是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方面,平均分分别为1.29和1.34;然后是交谈,平均分为2.2347;最低的是交际,平均分为2.79。

3.2. 人际关系与共情能力的相关分析

共情能力量表分别从观点采择、想象力、共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四个维度加以测量,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对与共情量表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果(表2)。

统计结果表明,中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r = 0.209,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著性水平0.01,呈及其显著的相关(见表2)。尤其在想象力和个人痛苦两个维度上显著相关,,而在观点采择和同情关心维度上并不相关;中学生人际相处困扰越多,其在共情量表上想象力和个人痛苦两个维度的得分就相对越高。

3.3. 中学生共情能力在不同等级人际关系上的比较分析

按照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得分0~8分说明与朋友相处的困扰少,人际关系良好,15~28分说明与朋友相处存在严重的行为困扰,人际关系较差。将得分0~8分与15~28的两组被试量表与其共情能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以下结果。

表3显示的数据可知,从调查样本的共情能力整体上来看,在人际关系良好者和人际关系较差者之间的差异显著,但进一步对共情能力的各维度进行分析后,显示想象和个人痛苦维度在人际关系良好和较差比较中差异显著,且人际关系较差组较人际关系良好组高。而在观点采择和同情关心两个维度则没有显著差异。

4. 讨论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同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人际关系的质量与工作成功率和个人幸福达成率紧密联系。中学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而特殊的阶段,对于中学生而言良好人际关系可以。而共情能力会不会影响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呢?本研究假设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其共情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人际指针量表修订版的想象力和个人痛苦这两个维度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得分与共情量表得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177、0.350,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得分在20分以上,在IRI-C的想象力和个人痛苦两个维度上得分反而更高,而8分以下的中学生被试在

Table 1.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ores of senior students

表1.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

Table 2.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empathy

表2. 人际关系与共情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Table 3. The contrast of empathy between higher and low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表3. 高低人际关系组共情能力的对比

想象力和个人痛苦两个维度上得分反而更低,而在观点采择维度和同情关心两个维度上,人际关系得分与之相关并不显著。这与之前所做研究结论不太相符,针对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与讨论:

4.1. 影响人际关系的其他因素

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主体的内在差异,除了个体的共情能力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对中学生人际关系有所影响。

一、个人特质:良好的个性品质易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良的个性品质则会影响正常交往。在交往中,如果面对一个热情、诚实、亲切、温和、面带微笑,具有较强能力的人,我们易于接受他并与之交往;相反,一个冷酷、富有心机、欺骗、无能力的人就会令人生厌,于是我们回避他,疏远他。而在其它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外表较具吸引力的人,比外表较不吸引力的人,就要来得更受人喜爱。

二、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中,最经常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语言,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在讲话中注意幽默感则能增加人际吸引,克服尴尬场面。在谈话中,注意谈起对方感兴趣的事情和最为珍视的东西,能令人开心,有利于与别人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自我认知: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是积极向上的,在后来的生活中通过别人评价也证实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会产生具有跟他人交往的勇气。家庭环境对于我们的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结构的家庭,父母教育精力的投入,父母教育态度都会对我们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四、情境因素: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态度和蔼、真诚、坦荡就比态度圆滑、缺乏诚意、狂妄,更加受人欢迎,交往面更大。情绪,人们常称之为情感的外在表现。交往中,若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则直接会影响人际质量。情绪易失控,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结果只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

4.2. 中学生被试

中学生大部分尚未成年,不能完全独立,正是心理和生理逐渐走向成熟,个性趋于稳定,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研究的局限所在。中学生还没有完全确立起自己是非判断准则、人际交往原则,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中学生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习,社会、学校、家庭最看重得还是学生的成绩,所以,在学校里教师通常更加关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赏和特权;在家庭中父母秉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则,也倾向于孩子跟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亲近;而生活在注重学习成绩的社会,中学生本身也存在着学习成绩好就意味着优秀的想法,愿意与其结交。所以个人的学习成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人际关系。

在与被试的交流过程中,部分被试表示人际指针反应量表的题目稍显拗口,表述过于繁琐,这会导致很多中学生被试容易看错或者等不及看清题目,理解其意思,就匆忙填上答案,以致得分不准确。

4.3. 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国外许多研究都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因此,了解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共情能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如何能够为中学生提高中学生的共情能力并改善其人际关系状况,从而为他们的人际适应和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指导参考。同时,也为今后与共情和人际关系相关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但是,本研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

第一:本研究中问卷调查的被试比较集中,主要是从选取重庆市和广安市两所高中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因此,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比较小,受地区差异的制约。

第二:影响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繁多,本研究中只选取了共情能力一个方面,受研究条件的局限,对其它复杂的影响因素没有进行控制,因此,可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第三:样本偏小,有效问卷数量较少。面向420名在校中学生发放问卷,回收率为86%,但是由于被试填写问卷时一些关键信息的不完整,不认真等原因,一些问卷失效,最终有效问卷有311份。这也同时导致了在统计后,得到的人际关系较差者较少,对于数据结果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外,又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并没有机会再去扩大样本,搜集收据。因此,在这样的研究中,要考虑到样本大小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合适地选取样本。

5. 结论

本调查表明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整体处于偏上的水平,中学生整体人际关系的平均分为7.69,人际关系良好。与人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交往能力良好,较少或不存在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从人际关系的各个维度来看,较好的是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方面,平均分分别为1.29和1.34;然后是交谈,平均分为2.23;最低的是交际,平均分为2.79。交谈和交际方面的得分较其他两个维度高,表示在交谈和社交活动、交游方面存在着的行为困扰较多。学校可以通过课堂训练、社团活动等多种渠道,关注和培养中学生的交谈和交际能力。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其共情能力是存在着相关关系的,在想象力和个人痛苦两个维度上显著相关,而在观点采择和同情关心两个维度上并不相关;中学生人际关系得分越高,其在共情量表上想象力和个人痛苦这两个维度的得分就相对越高。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可知,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学生要从自身角度加以锻炼和提升共情能力,同时,中学教育工作者也应结合实际,加强对中学生共情能力的关注和培育,不断减少中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从而促进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文章引用

寇 娟,刘 洋,宋洪文,邹枝玲, (2015) 中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The Correlation Research on Empath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mong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心理学进展,03,134-141. doi: 10.12677/AP.2015.53019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行娜娜(2011). 初中生的移情及其在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研究. 硕士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2. 2. 李晓东, 聂尤彦, 林崇德(2002). 初二年级学习困难、人际关系、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期, 68-73.

  3. 3. 沈小红(2006). 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教书育人, 3期, 4.

  4. 4. 吴超(2008). 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硕士论文, 西南大学, 重庆.

  5. 5. 翟慎娟, 郑淑杰, 王玲玉, 权子雯(2011). 大学生共情与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关系. 徐特立研究: 长沙师范学校(专科)学报, 2期, 53.

  6. 6. 张凤凤, 董毅, 汪凯(2010).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期, 155-157.

  7. 7. Coy, J. D., Dodge, K. A., & Coppersmith, J. (1990). Peer group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S. R. Aser, & J. D. Coie (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pp. 1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8. Decety, J., & Jackson, P. L. (2006). A social-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on empath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54-58.

  9. 9. Davis, M. H. (1983). The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empathy on emotional reactions and helping: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1, 167-184.

  10. 10. Feshback, N. D. (1987). Parental empathy and child adjustment/maladjustment. In N. Eisenberg, & J. Strayer (Eds.), 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 (pp.271-29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11. Jackson, P. L., Meltzoff, A. N., & Decety, J. (2005). How do we perceive the pain of others? A window into the neur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empathy. Neuroimage, 24, 771-77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