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ol. 12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2688 , 6 pages
10.12677/SD.2022.124099

新社会转型下乡村社会的变迁

范文强

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收稿日期:2022年5月11日;录用日期:2022年6月14日;发布日期:2022年6月22日

摘要

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我国发展的环境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时代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挑战,同时矛盾中又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进行新农村建设,直到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在乡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新社会的转型创造了深厚的历史条件,新社会的转型不是以往二元或三元格局下社会的变更,而是在边界处进行重组、融合和重新建构的过程,乡村振兴工程是新社会转型的典型。研究新社会的转型能为乡村社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

新社会的转型,乡村社会,乡村振兴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Society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ociety

Wenqiang Fan

School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anzhou Gansu

Received: May 11th, 2022; accepted: Jun. 14th, 2022; published: Jun. 22nd, 2022

ABSTRAC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wo hundred years, the environment and situ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have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the new era is facing new tasks and challenges, and at the same tim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re pregnant in contradiction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the countryside in the last century, and 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 until 2020, China has fully realized a well-off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created profou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ocie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ociety is not a change in society under the previous binary or ternary pattern, but a process of reorganization, integ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t the border, an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ject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ociety. Study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ociety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ociety.

Keywords:Transformation of a New Society, Rural Society, Rural Revitaliz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受封建王朝的统治,保持着内部稳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也正是封建文明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在这种社会结构框架下,社会阶层基本保持稳定,这也正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得以繁荣的社会基础。而自近代以来,尤其是1840年之后,西方国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发展催生了西方国家社会的转型,从这一转型开始,他们构建了西方文明的社会形态,并在近代打破中国国门之后对我国社会形态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鸦片战争时期,我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兴办洋务运动、实业救国开启了我国近代化的步伐,但是甲午一战,第一次工业化的尝试走向了失败,这种失败是制度性的,因此必须变革,否则只会加速国家的灭亡,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社会变动明显,救亡运动的兴起催生了社会的重塑与建构,民国政府的三大使命:工业化、文化建构、共和制民主也终究成了三大遗憾,我国的这一次转型是在外界压力下进行的,改变了过去稳定的社会发展,推动着我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

到20世纪初期,我国社会转型的进程逐步加快,但这种转型不是自发的,同样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我国封建主义的作用下被迫开始的,这种社会的转型带有深厚的历史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现代经济发展缓慢且畸形化严重、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不高并伴随着畸形化、社会转型最早在开放地区进行带有显著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特征、社会结构的分化展现出一种十分不规则的状态,与这些特征相对应,我国近代社会社会化程度不高,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山压迫下艰难的维持运行,由此破败的封建社会的转型缓慢且艰难,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民国政府统治之下,重工业发展落后,民生凋敝。而作为新生力量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要扶危救世,另一方面还要保全自身,处于风雨飘零中的华夏大地饱经沧桑,但是社会的转型早已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潜在的进行,并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现代化的建设,从国家建设到社会改革,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措施,都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的开展,到80年代,已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同时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新人才,都为我国社会的转型奠定了基本格局 [1]。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经验不足,导致我国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建国之后我国一段时间内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策略,致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所以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呈现出不规则,发展落后的局面,同时经济长时间低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缓慢、社会阶级分化停滞甚至倒退,社会转型几乎呈现出一种暂停的状态。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社会一系列空前绝后的变化,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社会机制、社会价值都与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我国新社会的转型孕育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也进入了新时期 [2]。在这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而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期与关键期,每一次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带来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立足实际,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紧抓新社会转型的方向,在“变”与“不变”中谋大局,以求在乡村社会建设中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发展 [3]。

2. 新社会转型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嬗变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寻求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问题尤为重要。而发展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社会形态的转变,以下称为新社会的转型,社会学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了社会转型的概念,李培林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4]。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5]。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6]。而郑杭生、李强于1997年提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实质上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7]。其中“转型”一词在学术研究中最早出自布兰尼对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社会经济变迁的解释。他认为转型是指社会、市场、国家三个体系之间的重组过程。他在研究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欧洲的社会、市场与国家的关系上发现,欧洲经历了市场嵌入社会、侵蚀社会(社会嵌入市场)以及社会“反向运动”等的转变以及引发的国际和国内关系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争,由此将其概括为大转型理论。虽然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社会转型研究有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中国社会学研究者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对社会转型赋予了新的内涵 [8]。

我国社会当前与过去的转型主要体现在新社会的转型当中,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正在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所以社会的转型还没有完成,但是实现的条件正在逐步改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3.94%,基本实现城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生态、品质、有机等价值观在社会间广泛传递、跨界融合和产业融合等思想观念的进步成为创新的动力和增长点。这些都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新的变化,也是为新社会转型所形成的背景与条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生产的发展必将带来社会形态的更新与转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对此党中央对社会的转型界定为“新社会形态”。与以往的社会转型有所不同,新社会的转型要实现的是二元分割,更加强调转型的多元融合,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二元之间的转化,新社会在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边界在逐渐的模糊化,而现代化的边界正在不断的被塑造和重组,这种边界的重构将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推动社会的转型升级 [9]。同时,新社会形态也就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分化,这种分化最终会形成多元融合的状态,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相融合、城乡区域之间相融合、本土与外来相融合、人与自然相融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等等。在这种多元融合下,新社会也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带来了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更新,反映的是新社会的整体样貌。

3. 新社会的转型与乡村社会的美景

谈及新社会的转型,马克思从社会共同体的角度做了详细的阐述,他从“现实的人”的生存与发展出发提出了人的本质,指个体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后来成为人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逻辑起点,同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的提出深化了对社会运动的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分工,也形成了社会中不同的阶级,而阶级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革。首先,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群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后来通过联合,组建了个人家庭,在家庭生活中,社会关系长期稳定,社会转型缓慢,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分工不断分化,生产的规模进一步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的密切,同时社会关系也更加的复杂,社会转型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10]。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社会分工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这表明从工业化社会开始,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从自然阶段转向了社会分工阶段,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化的大生产的开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为社会转型奠定了物质条件,与此同时社会财富大规模的聚集导致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产生,而“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共同发展,总体上带动了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所以社会的转型首先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后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带动了乡村社会的转型,乡村社会的转型与城市相比,转型更加稳定协调,这是因为乡村自身相对稳定的内部结构,这种稳定的内部结构正是我国传统乡村社会经久不衰、稳定传承的关键因素,但是近代文明的发展,使它也不自觉的进行自我革新了 [11]。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社会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与发展,其中乡村社会产生的条件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另外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也是乡村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乡村社会的目标就是通过社会的转型推动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但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时代,科技、教育水平取得显著性的成就,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保障制度趋于完善。与原先社会转型中遇到的问题,诸如城市化不彻底、“三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区域差距问题等,新社会的转型更具有实际意义。

新社会转型会伴随着一种新的社会形式的出现,城市向农村流动(包括旅游、移居、创业等);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乡村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发展,其实从国家政策不难发现,从过去的新农村建设到如今的乡村振兴;社会政策城乡一体化;农村体制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农村资源价值化等),都体现了新社会转型中乡村社会的美景,而新社会的转型将使城乡二元结构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再是过去那种二元截然分开的状态,同时乡村人口的劳动、生活与就业等相分离,一二三产业的分工更加明确,传统与现代的边界趋于消亡状态。不管是以往我们接触到的传统古村落还是如今现代化的乡村社会,以至于近些年来脱贫致富的乡村地区,我们看到的乡村景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乡村社会,而是已经被改造过的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村庄,简而言之,新社会转型下的乡村很难在保留其原始的、传统的社会形态 [12]。

4. 新社会转型视域下对乡村振兴的剖析

在新社会转型过程中,城乡之间边界会慢慢的消失,城乡概念变得更加的模糊化,农村非传统农民意义上的农村,城市也非传统市民意义上的城市。跨越城市乡村的生活将会产生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就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产物,此外城乡在融合的过程中,将极大地推动城乡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和信息的合理配置和有序利用,加强产业之间的联系,形成产业间的集聚和联动,更好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3]。同时也能保障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同等的发展红利,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持续的良性发展,这就需要制度和政策为此提供支持和帮助,以保证新社会转型中切实保障广大的城乡居民能共建共享,让现代的乡村社会建设更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农村的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是在新社会转型中的乡村地区,农业就不再是存在于乡村的唯一产业,农业也不再是传统的产业,小农经营的场景也会渐趋淡化,在新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已经趋于落后,由此会促生一种新的产业,即第六产业的出现,第六产业是现代化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形态,代表的是大农业大食品的概念,是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方位大整合,是农业产业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攻方向。其基本做法就是通过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村地区经济收入,发展趋势就是让第二、第三产业附着于第一产业,逐步让第一产业成为综合产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振兴农业农村,让乡村产业增值增效,增强乡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乡村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新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产业振兴为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14]。

2017年,党中央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重点在于阶层、行业和区域之间,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城乡问题,因为乡村的发展还是处于落后的地位,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村地区实行了精准扶贫的政策,有力的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但是也仅仅停留在生存阶段,广大农村地区要想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要一定的距离,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也是新时代为了解决相对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而产生的,振兴乡村社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内部矛盾,也是国家现代化征程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乡村人口流向城市,给乡村地区造成了一定的衰落,并且广大的乡村地区大多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乡村建设过程中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撑,乡村社会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但是在新社会转型下为乡村社会的建设又提供了契机,主要表现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促使人才下乡,同时乡村流失的人口经历了城市生活的压力,加下乡土情结的影响又再次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还有当今社会又一重要的群体小镇青年的出现,极大地带动了乡村的崛起与繁荣。此外新社会转型下,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文明建设可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

乡村社会在新的转型中面临着本地化和去本地化的双重压力,本地化的实现使乡村地区的发展更加广阔,会带来很多外部的机遇,而去本地化会让原有的乡村地区失去一些特色,立足于本土的特征会随外部的变化逐渐趋同,这是因为外部因素与本地要素的融合正在快速地进行中,难以区分本地性与外部性的显著特征,此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之间,因为新的本土文化在生成,传统与现代的差别在逐步地缩小。故而在新社会转型中推动乡村振兴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的伟大工程,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变中求变,统筹发展 [15]。

5. 对新社会转型下乡村社会的反思

人类社会是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前进的,新社会的转型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必经的过程,新社会的转型是一种社会的建构和干预,尤其是新社会的转型对社会的干预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为新社会的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改变传统的社会转型思维,大力通过改革和社会的干预推动社会的现代化、推动社会的转型升级。然而,新社会的转型并不单纯是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是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新的机遇和发展,目前我国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问题与挑战,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也正在引领我国社会向新的社会形态转变,新社会的转型必将带来社会新的变化与发展。新的时代我国的矛盾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发展的任务也随之调整,国家对民生事业、共同富裕、“卡脖子”的高科技研究、新能源等行业进行了大力支持,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成为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城乡二元边界、一二三产业的边界等以往的传统边界正在被打破且在模糊中被融合和重塑,这是新的社会形态在形成过程中,也就是新社会的转型时代,新社会转型的根源在于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有人们思想认识、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极大地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时代进行共同富裕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工程,各地都要基本推进并实现各类资源的均等化配置,主要是将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落后的乡村地区集结,加强生产要素特别是人、资本、技术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和转换,促进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双向,同时不断地推进城乡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新社会转型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愈来愈显著,我国顺利地迈向了新经济社会形态的新社会转型阶段。

最后,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形势下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对乡村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精神文明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现象加剧,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社会开始了新的重组与建构 [16]。而处于转型期的乡村,经济形态的变化使得乡村社会内部的关联度不断降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化转型,过去靠人力畜力完成的任务已由机械化生产代替,同时乡村社会市场化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经济形式。而乡村社会的人民也产生了公民意识,更加重视自己的权利与保护,未来乡村公民将更加具有话语权和自主权。同样,乡村社会在现代化作用下,逐渐从封闭走向开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是空间的隔阂,而是理念、思维的心理距离,主要原因是乡村的界限被打破,乡村的地理范围更加广阔,以往的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再加上人口的流动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范围会突破地域的限制,同时乡村开放程度的提高,乡村社会市场化配置资源更加明显,未来乡村社会还会出现新的文化娱乐媒体,乡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为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渠道,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将会产生更加和谐美好的乡村社会。总而言之,新社会转型下乡村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新社会转型下,如何实现乡村社会真正的革新,关键一点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充分地将乡村社会的客观情况与社会转型规律紧密相结合,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社会建设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推动我国乡村社会形成新风貌。

文章引用

范文强. 新社会转型下乡村社会的变迁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Society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ociety[J]. 可持续发展, 2022, 12(04): 875-880. https://doi.org/10.12677/SD.2022.124099

参考文献

  1. 1. 陈锡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 5-12.

  2. 2. 黄群慧, 刘学良. 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节点的判断和认识[J]. 经济学动态, 2021(2): 3-15.

  3. 3. 黄季焜. 乡村振兴: 农村转型、结构转型和政府职能[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1): 4-16.

  4. 4. 李培林.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社会结构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 1992(5): 3-17.

  5. 5. 李培林.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1993(3): 125-134.

  6. 6. 李实, 陈基平, 藤阳川. 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 问题、挑战与建议[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9(3): 37-46.

  7. 7. 郑杭生, 李强.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8. 8. 王春光. 新社会转型视角对乡村振兴的解读[J]. 学海, 2021(5): 26-35.

  9. 9. 王春光.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6(5): 107-122.

  10. 10. 王春光. 超越城乡: 资源、机会一体化配置[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11. 11. 王春光. 第三条城镇化之路: “城乡两栖” [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6): 79-86.

  12. 12. 王雅林. “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 江苏社会科学, 2000(2): 168-173.

  13. 1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4. 1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15. 15. 习近平.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N]. 农民日报, 2018-07-06(001).

  16. 16.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7-02(00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