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1  No. 02 ( 2021 ), Article ID: 40800 , 6 pages
10.12677/AE.2021.112052

“环境思政”视角下分年级管理创新模式初探

——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为例

黄雯,邓澄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21年2月4日;录用日期:2021年2月27日;发布日期:2021年3月5日

摘要

传统大学管理结构多实行“校–系–班”三级管理模式,由于没有考虑不同年级之间的独特性与差异需求,导致管理针对性不强,管理过程中沟通与反馈效率降低。如何构建基于年级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环境思政”为视角,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为案例,探索“环境思政”在“年级制”管理模式的意义和实现路径,以期探索基于“环境思政”的高校“年级制”管理模式实践创新。

关键词

大学管理,年级制管理,“环境思政”视角,高校院系

Study on a New Grade-Based Management Model Guided by “Environment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of Law & Business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en Huang, Cheng Deng

Law & Business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Hubei

Received: Feb. 4th, 2021; accepted: Feb. 27th, 2021; published: Mar. 5th, 2021

ABSTRACT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long practiced the management model that divides a university into school level, faculty level and class level from top to bottom. This kind of management, however, has been proved failed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useful feedback due to its disregard for the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rades as well as its low precision. Therefore, it is of much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management efficiency on a basis of a new grade-based management model.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vironment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ims to explore how the education benefits the grade-based management model and how it functions, for example, in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of Law & Business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It also hopes to contribute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grade-based management model in universities where the practice of the environment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highlighted.

Keywords:University Management, Grade-Based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ulty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5月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五个思政”改革示范点实施方案》,深入推进高校学生思政“环境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五个思政改革创新 [1]。这是新时代湖北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抓手,是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2] 理念的湖北品牌获得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其中,“环境思政”作为“五个思政”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提供了有效思路和重要途径。“环境思政”中的环境,包含了政治生态、校园文化、典型养成、安全稳定、制度保障五个方面的高校大环境。高校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提升校园环境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作用。构建“环境思政”育人体系是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途径,为构建新时代思政育人体系提供了有效思路 [3]。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都在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开展学生工作始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 [4]。如果把班级看作“点”,把学院看作“面”,那么年级便是联系两者的“线”。而如何深度开发年级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潜力,充分发挥年级这个层面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就成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5] [6]。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拥有着全校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占比,是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第一大系,通过前期不断的摸索总结,运用过程教育的思想,于2013年开始实行分年级制的学生管理,将全系近4000名学生按照分年级管理制分成大一年级、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大四年级来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并积极创建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以及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构建系部–年级–班级的良性循环反馈模式(图1),通过聚焦发力“环境思政”在分年级管理立体化构建高校政治生态环境氛围,更好的让学生通过年级内部管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起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Figure 1. The diagram of the grade-based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in 2020

图1. 2020年我校会计系分年级管理示意图

2. “环境思政”在推动分年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 应对新生代学生特点的需要

环境管理是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同一范畴的管理模式,是现在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它强调用环境的力量创造和影响管理,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 [7]。新生代高校学生具有价值观多元化、自我意识较强、心理缺乏弹性、创新意识较强等个性特点。他们不崇尚权威,不喜欢理论说教,更关注“体验式”学习过程,当学生在管理中心地位明显转变不是被动地被管理,而是转为管理的中心,即自己管理自己,也会觉得管理更加人性化。因此“环境思政”能够达打破传统管理过程中的学生的被动受教地位,让学生主动获得成长的经验,通过环境体验,提升规则意识、明确发展方向。

二) 构建完整思政育人体系的要求

高校应该全面加强和改进“环境思政”育人体系,重视和加强学校环境思想育人工作。结合新时代学生发展特点和生活所需,高校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有效挖掘学校“环境思政”的育人价值,深刻认识“环境思政”是创建文明校园、打造优质校园的重要源泉,从而更积极地发挥其在陶冶学生美好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的重要作用 [8]。“分年级管理”是学生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的基本依据,总而言之,“分年级管理”实质是以年级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方向等阶段性特征来制定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为此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够明显提高普通高校人才质量的新模式。

三) 提升分年级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统一管理使得针对性较低,无法有效解决各年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分年级管理模式,使得各年级的问题解决更加有效化、专业化,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学风。高校无疑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好学风建设。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从加强学风督导入手,探索分年级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开展年级内部评优评先,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不断树立各年级学生先进典型,以典型引领学风;开展各年级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发展;设置分年级学生组织分支机构–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让学生参与学校监督和管理,协助教学质量中心进行教学督查工作。

3. 当前“环境思政”在分年级管理应用的现状与问题

一) “环境思政”的理念不清晰

尽管环境育人在早期就被教育界认同和接纳。但“环境思政”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没有达成共识。首先是对“环境”的内容和边界认识不清。所谓的环境既包括了以校园建筑与绿化,以及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运动器材为主的等物质环境,又包含了以规章制度、校风学风、惯习等人文环境。既有基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又有基于网络的虚拟环境。如何将这些纷繁复杂的环境进行分类整合,形成针对不同年级的有效教育资源缺少理论支撑。其次如何根据不同年级的特征和需求,对环境进行有效的设计,转换成精准的思政资源缺乏理论和实践指导。由于受到传统长期说教式、灌输式管理的惯习,同时加之“环境思政”理念不够成熟,教育管理者一方面存在着质疑、另一方面还束手无策。

二) “环境思政”的路径不明确

分年级管理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和思政场域”。在这个场域中,环境和管理者、教育者、学生及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文化、价值传播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和提升为宗旨的关系。按照理想模型,“环境思政”遵循着“环境–信息–观念–价值–动机–行为”这个作用链条,强调受教育者在环境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自我消化,进而影响着观念的生成、价值的塑造,最后转化成动机从而最终影响学生行为。但在分年级管理过程中,目前很多环节模糊。对于不同年级,首先不不知道哪些环境可以被科学纳入,其次不明白如何增强环境的信息传递效度,再次不清楚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构建价值观,最后不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内在动机,规范管理中的学生行为。因此整个“环境思政”的路径存在多重障碍,难以形成有效的育人轨道。

三) “环境思政”的方式不健全

“环境思政”意味着教育和管理模式中,主、客体泾渭分明的格局被突破。传统老师权威、“形式和内容至上”的观念正在不断被颠覆和修正。管理的过程从学生客体转向学生主体,从“被管理”变成“自我管理”。“环境思政”作为后喻文化时代的一种代表性的育人模式,需要让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觉醒,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主客体关系日渐逆转。学校管理中和教师在重塑个体角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思想、变革教育模式、完善教育资源建设的方式。在分年级管理中,教育管理者如何下放主体地位,成为幕后导演,做环境的设计者,“环境思政”的指挥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将重心从教师的“要求–教育–说服”到学生的“体验–感悟–自育”。但从目前现实实践来看,这种理想的“环境思政”方式还不健全。

4. “环境思政”视角下分年级管理模式的创新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为案例,“环境思政”视角下,分年级管理的实际模式进行了创新。

为了避免传统年级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线条单一、学生自主性不强等缺点,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探索了年级管理的新模式。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是全院最大的院系,开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3个本科专业,以及1个会计专科专业,截止2020年12月本专科在校生共计3985人,男生931人,女生3054人;其中行政班级共计82个班级:本科班58个,共计2834人,专科班24个,共计1152人。全系共分为四个年级,分别是2018级的大一年级,2017级的大二年级,2016级的大三年级以及2015级的毕业年级。我们根据每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建立匹配的环境制度,借助环境育人的理念从以下四个年级来育人:大一、应该是制度环境,较为规矩严苛的制度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目标意识和纪律意识。针对大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第一层次的理想、纪律教育、成才教育和集体观念教育,应在成长目标,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上进行引导,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思考,何如学习,以促使他们顺利度过大学适应期;大二、应该是文化环境,是人文、科学环境,利用活动、实践、专业竞赛、朋辈榜样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大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国情、国策教育,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开展科研研究,进行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社会活动等,加强道德教育,树立高尚情操,正确处理恋爱关系与学习关系等;大三应该是专业环境、通过构建专业指导、专业实习、专业拓展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针对大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专业考级以及就业规划方面的引导。大四应该是就业、创业能力指导和培育环境,帮助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针对毕业年级学生的特点,注重专业教育,实践环节和毕业综合教育,树立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学的学风,克服恃才傲物、待价而沽的错误思想,为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牢固基础。

我校会计系自实行分年级管理模式以来,不断总结,不断细化,不断发展,相比传统学生管理有更多的优势,具体表现以下多方面:

1) 明晰不同年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需求的特征。大学各年级的学生有着学习任务、社会活动任务、心理方面的差异。心理方面:大一年级学生由于进入陌生环境,引发失落感、迷茫等系列心理问题;大四年级学生由于就业难问题,带来压力大、迷茫、消极等心理问题。学习方面:大一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公共基础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相对轻松;大三年级的学生主要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压力和难度都较大。社会活动方面: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主要以轻松娱乐的学校内部活动为主,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主要以社会工作活动为主。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统一管理使得针对性较低。无法有效解决各年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分年级管理模式,使得各年级的问题解决更加有效化、专业化。

2) 构建针对不同年级的制度育人环境与人文育人环境。全面了解学生、教育学生,促使教育管理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可以形象地说,年级与学生的距离比分院系或者教务部与学生的距离更近,应该说分年级管理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与以往的统筹管理比较,年级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工作更加专一化、深入化,促使教育管理精细化得以发展,从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 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局面,彼此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助于提升整个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实行“年级制”管理模式之后,不同年级之间,年级管理各显其能,彼此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竞争局面,彼此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各年级工作各负责人亲自完成。实行分年级管理模式之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和反馈等,都要年级内部各自完成,这非常有利于年纪管理负责人在实践中迅速增长才干﹑积累实际经验,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培养优秀管理人员。

4) 减轻辅导员事务性统计工作。通过实践的验证,院系针对学生工作“年级制”管理模式,大大减轻辅导员的事务性统计工作,不再向以前面面俱到,而是针对性的开展本年级学生事务性统计工作,形成有效的环境育人机制。同时结合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学生事务中心以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让事务中心做好学生各项事务性工作的服务功能,让自主管理委员会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5) 强化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特点结合大一年级学生的适应期,大二年级学生的调整期,大三年级学生的稳定期,大四年级学生的关键期,四个不同年级不同时间分层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大一新生尽量缩短适应期,对大二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和定位教育,引导大三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主航道,帮助大四学生正确择业。

6) 完善就业创业全程化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全程化是近年来高校就业教育探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全程化就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遵循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就业创业贯穿于大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我校会计系自2015年就制定了会计系分年级就业创业全程化教育,包括大一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二年级主要以创业意识与规划为主,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大三年级主要以就业意识与就业目标为主;毕业年级主要通过就业创业指导,重点提高学生求职或创业技能,积极宣讲定制版实习就业。

5. 总结

大学的分年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越来越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好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掌握不同时期学生的想法,从环境制度方面以及系部文化方面,针对符合实际的管理措施与制度建设,进而让大学生的思想积极健康发展,行为更加规范,最后为社会培养出思想成熟、专业过硬、行为规范的综合性人才。

基金项目

2019年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2019XGJPG3023)。

文章引用

黄 雯,邓 澄. “环境思政”视角下分年级管理创新模式初探——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为例
Study on a New Grade-Based Management Model Guided by “Environment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of Law & Business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J]. 教育进展, 2021, 11(02): 317-32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2052

参考文献

  1. 1. 胡浩.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

  2. 2. 陶宏. 促进全要素融合融通 探索三全育人新机制[N]. 中国教育报, 2018-11-09.

  3. 3. 蒋一. 聚焦“六有”要求, 培养时代新人[N]. 安徽日报, 2020-04-25.

  4. 4. 吴春花.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五个思政”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

  5. 5. 刘怀玉.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年级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01(2): 70-72.

  6. 6. 黄建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年级安排的模块设计[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87-88.

  7. 7. 许浩. 论高校精神环境育人的特点及功能[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4(1): 87-88.

  8. 8. 余进军. 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和实施策略[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21): 75-7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