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Microwave Chemistry
Vol.02 No.01(2018), Article ID:24048,11 pages
10.12677/MC.2018.21003

书评:《反恐技术方略》

杨博文1.2,付梦蕾2.3,赵志刚1,曲有乐3,马密霞2,4*,刘明2,5*

1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成都 四川

2北京神剑天军医学科学院,北京

3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舟山 浙江

4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5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2月22日;录用日期:2018年3月8日;发布日期:2018年3月15日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时代呼唤巨著,巨著反映时代。

恐怖主义,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政治艾滋病”,与人类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共同称为世界三大危害,并且往往居于首位。2001年9月11日,4架美国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其中两架撞向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一架撞向了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另一架则坠毁在宾夕法尼亚的密林中,由此造成了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事件”,3000多条生命随烟尘飘散……“美国人开着美国的飞机,把美国的世贸中心炸掉”,这是在“9·11”事件以前任何一部科幻小说或科幻影片里都想象不出来的情形,但是,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分子却做到了,事件震惊全球。

弹指一挥间,“9·11”事件过去了17年,其间,反恐行动一刻都没有停止,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在多个层次上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以期共同应对恐怖主义这一“恶瘤”造成的危害。但是,恐怖主义非但没被禁止,反而有时愈演愈烈。

近二十年来,我国国内关于恐怖主义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出现了一批论著,提出了一些见解。由我军知名航天军事医药学、有机药物化学、微波化学、交叉科学专家胡文祥教授任主编,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各方面专家包括仪器分析专家何林涛教授、生化药理学者刘明副教授、绿色化学与化工专家吴元欣教授、微波化学专家赵志刚教授、卫生防疫专家夏本立教授、金属有机专家陈自立教授、药物化学与药物经济学专家郭翔宇教授、心理学专家杨芷英教授、文化研究专家王红旗主任、有机分析化学专家郑九天研究员和林长江副所长、化学教育专家宋萍教授和几位防化专家等参与编著的《反恐技术方略》一书,是我国关于恐怖主义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9·11”事件震惊全球,也震醒了每位科学家的心。反恐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早在2002年,胡文祥教授和他的团队就开始着手考虑反恐项目的研究工作和反恐专著的编撰工作,2003年开始起草《反恐技术方略》编写大纲,并着手撰写。初稿完成后,准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出版,但因故推迟。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第一届“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主持会议的胡文祥教授初遇防化研究院的于柏林同志,商讨了双方合作的有关途径。2010年夏治强、于柏林、朱晓行、朱振泰、李铁虎和赵钦等专家编写了《反核化生爆恐怖威胁防范处置》一书(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相关内容与《反恐技术方略》有关部分章节比较融洽,在征得该书全部作者的同意并授权后,对原书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删和调整,使其成为《反恐技术方略》的一部分。在此,对他们的贡献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本书的编著,凝聚了编委会及其他许多专家的心血,在此向这些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敬意!在编著过程中还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正是因为这些参考资料才使得本书更加完善。在此,也向那些作者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反恐技术方略》于2013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荣获201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一等奖。

该书81万余字,共分十三章,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反恐涉及到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的方略。前四章是关于恐怖主义与组织、反恐情报组织和特种部队及反恐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概论,后九章是关于反化学恐怖、反生物恐怖、反核辐射恐怖、反爆炸恐怖及药物反恐、网络反恐、心理反恐、经济反恐和文化反恐等各方面的专论,并从中总结了相关规律,提出了有关对策。当前世界上常常呈现愈反愈恐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还缺乏克恐制胜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展开反恐科学研究工作,包括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系统决策,科学应对。克恐制胜,科技先行。组合反恐,标本兼治。建立精干队伍,健全应急机制,强化专业训练,控制媒体影响,增强协同合作,重视预防工作,铲除恐怖根源,研究克恐方法,不断教育转化,加强综合治理,我们一定能够建立一个和平、安宁的新世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恐怖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和趋势。恐怖主义使用的手段,由传统的绑架、劫持人质与暗杀等方式,到使用爆炸、袭击、劫持、生化武器和网络恐怖主义以及它们的组合等。国际恐怖组织不断设法谋求利用核、化学、生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类似材料来制造高恐怖效应的恐怖活动。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缩写:IS)是在大国角力真空地带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恐怖组织,目前虽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但其发展和壮大的教训是深刻的。

如何有效地进行反恐斗争,“克恐制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是什么?本书从科学专业研究的角度,系统地从化学恐怖的防范与处置、生物恐怖的防范与处置、核和辐射恐怖防范与处置、爆炸恐怖的防范与处置、药物反恐等都一一作了详细的阐述。作者在该书重点探讨了“药物反恐”方面的内容,专业而又深刻地分析这一反恐方法手段的细节和实施效果,还提出了“反恐药物战”这一理念,并且以“莫斯科剧院反恐药物战的实施”为例对此作了透彻的分析,从中得出了未来反恐药物战的实施办法。尤其是用微波催化合成反恐活性化合物,获得了良好结果。

“不仅要更多的人死,而且要更多的人看”,这是恐怖主义的目的之一,这种方式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伤害。据有关资料显示,遭受恐怖袭击时,受惊吓的人数超过受伤害人数的10倍以上。经历残酷灾难的梦魇后,人们失去亲朋好友,人身安全时刻受到威胁,长期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中,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同样,在反恐斗争中,如何瓦解恐怖分子的斗志、巩固己方的心理防线也很重要。本书以心理反恐为题展开讨论,对恐怖分子的心理分析、成因和心理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又对恐怖分子易感人群的心理预防、与恐怖分子谈判的心理策略、恐怖分子转化的心理途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颖实用的观点。

恐怖活动对很多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安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极大威胁,全球面临严峻复杂的反恐形势,各国仅凭自身之力很难达到根除恐怖主义的目的。一国或几国采取单纯的军事和武力打击手段同样也不能彻底地解决恐怖主义问题。反恐需要在联合国框架下,各国通过联合协调方式,全面考虑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存在的客观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正确舆论引导与宣传,唤起民众广泛关注,提高全民反恐防恐意识。在民众、社区、国家、国际等不同层面上采取全面、综合反恐治理措施与手段,唯此,才能彻底、有效地消除恐怖主义及其危害。

不要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人们会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要多一些先见之明。面对逼近的战争,或者在个别国家逼近的暴政,尤其是面对逼近的恐怖事件,人们同样是茫然无知。2011年5月1日,当“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反恐取得成功。当下现实却表明,恐怖主义的嚣张并未停止。就反恐而言,改变的只是美国的政策方向和恐怖主义的形态策略;就全球安全而言,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恐怖主义和反恐斗争,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世界政治、文化风云变幻,施行反恐,更需要把握方式、方向。反恐无止境,任何侥幸和松懈都是可怕的。必须不断加固反恐的全球链条。与此同时,要立足于本,从消除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冲突上,遏制恐怖主义之魔。

本书可供国家安全、公检法、部队等国家强力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供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国防军工、化工医药及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科教工作者参考;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大学师生的教学参考书;另外还可以作为专业反恐队伍及广大公众反恐知识的普及培训教材。在全球反恐形势严峻的当代社会,本书作者希望该书能给专业或是非专业人士的读者朋友带来帮助和启示。希望我国民众能够提高防范意识,未雨绸缪,提高自身素质,防患于未然。编著者和有关部门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发行,为推动大众反恐运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促进国际反恐斗争作贡献。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恐怖主义的相关知识,为全国乃至全球反恐事业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纵观国际风云变幻,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称霸世界野心继续膨胀,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朝核问题花样不断翻新,中东地区长期战乱,海洋局势日益复杂多变,国际恐怖主义盛行,大有“愈反愈恐”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还缺乏“克恐制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为了消除“谈恐色变”这样的社会恐慌,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建立精干队伍

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反应快速的国家级反恐骨干队伍,包括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及情报队伍,哪里有恐怖,就出现在哪里,迅速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解决恐怖事件。同时还要建立学术技术支撑和人员力量支撑通道,一旦有需要,就可以迅速的调集相关的技术装备和人员到位。

第二,健全应急机制

我国在抗非典、抗震救灾、抗冰雪、抗洪抗旱等斗争中,已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应急机制,我们应该吸取其成功经验克服其不足之处,建立起一整套高效的反恐应急机制,尤其是指挥部门的协调机制以及大城市的应急反应机制的建立,并且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演练,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将反恐工作纳入法制进程,做到“有章可循”,以对付日益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

第三,强化专业训练

要强化专业反恐训练和大众参与的反恐演习,以及针对重大目标、重大国内外活动的反恐演练演习。加强反化学、反生物、反核放、反爆炸恐怖的技术训练,加强网络反恐、经济反恐、文化反恐、药物反恐等诸多方面的技术建设和训练,在公共食品卫生、水源安全等方面也要加强反恐准备工作。平时多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第四,控制媒体影响

当今媒体对大众的心理、思想甚至行为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客观公平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激发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能够揭发阴暗龌龊的东西,促进保障人权和社会公平。但对恐怖事件连篇累牍、大面积、大范围、高强度轰炸似的报道,必然会引起社会公众恐慌,达到了恐怖分子所期望的那样,这是十分有害的。尤其是个别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为了获取更多的个人或个别集团的利益,甚至用不正当手段大肆渲染恐怖气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殊不知,恐怖分子就是为了把他制造的那点事端、那种场面,通过媒体无限放大,让全世界知道,造成社会恐慌,达到他们心理战的目的。因此,发生恐怖事件的过程中,要对媒体加以控制,避免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不影响新闻自由,建议立法,对恐怖这种特殊事件的报道进行限制和规范。

第五,加强协同合作

反恐工作除了要依靠精干专业的骨干力量外,还要加强各部门各单位的通力协调合作,在政府、学术研究机构、专业反恐队伍和公众之间架起桥梁,还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协同作战,形成合力,集中优势“火力”,共同对付恐怖主义。

第六,加强预防工作

近年来,人们对预防工作越来越重视,中央提出把关口前移,预防腐败、预防疾病、预防犯罪等,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比如,据有关专家说“花1元钱预防疾病,可望节约100元患病后的救治费”。对付恐怖主义,预防工作也十分重要。我们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预防工作:首先,要预防恐怖主义的产生,主要是要避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还要对青少年和公众包括落后群众加强教育,避免从中产生更多的恐怖分子。更要重视“前或潜恐怖分子”的预防教育工作,所谓“前或潜恐怖分子”,是指那些最容易成为但尚未成为恐怖分子的高危人群,要关注重视这类人群的预防教育工作。其次,要预防恐怖事件的发生,比如加强安检,控制枪支弹药的流向,加强重点不安定分子排查等等。其三,要加强公众防范恐怖意识,普及反恐知识,可以通过开办讲座、媒体宣传、参观展览等多种途径,让人人都了解一些反恐的技术方法,一旦真的发生了恐怖事件,力争让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事件影响降至最低。其四,重大活动期间,要特别加强水源、食堂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化学、生物实验室及相关工厂、商店、物流等方面的安全监测、跟踪及管理工作。把恐怖活动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其五,加大反恐技术的科研力度,比如说:尽快研发出机场检测液体炸药的仪器设备;尽快研究出网络反黑客攻击的新技术等等。

第七,铲除恐怖根源

打掉几个基地、打垮几个政权,并不能彻底消灭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虽然十分复杂,但不外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社会不公问题、发展不平衡和心理失衡及社会矛盾激化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部分恐怖分子常常以“哪有不平哪有我”的形象自居,为他们赢得了部分落后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本·拉登在部分阿拉伯人甚至其他人群心中俨然像个“英雄”似的人物。人类必须想方设法,合理公平的解决这些严峻的问题,以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第八,研究克恐方法

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广泛地开展“克恐制胜”方法手段的技术研究工作,研制相关装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心理和专业技术及策略等诸多方面展开反恐方法和技术研究,建立专业和兼职的研究队伍,施行优惠的研究政策,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为“克恐制胜”储备方法、技术、手段和装备。

第九,重视教育转化

我们不仅要重视公众的反恐教育,还要重视对恐怖分子的教育转化工作。恐怖分子因为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及恐怖培训强度等诸多方面原因,一般是顽固不化的,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放弃教育转化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社会、心理、生活等诸多方面教育转化恐怖分子。要加强教育转化的研究工作,要认识恐怖分子既不同于一般正常人,又不同于通常的犯罪分子,是一类有信仰、不怕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反人类反社会分子。一旦有教育转化成功的事例,可以对教育转化其他恐怖分子起到示范作用。

第十,加强综合治理

近年来,由于恐怖主义的不断更新发展,恐怖手段样式不断翻新,有时甚至是几种恐怖方式同时使用,用单一的反恐方法难以奏效,因此,需要几种方法同时组合运用,才能克恐制胜。同时使用几种反恐手段进行反对恐怖主义袭击,这就是组合反恐。如何有效地打击、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过程中,各种手段的组合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有公平正义逐步遍及社会的每个角落,有广大民众反恐意识的觉醒,有“克恐制胜”方法手段的不断完善,我们一定有能力铲除恐怖主义这一“毒瘤”,为建立一个和平安宁美好的新世界做出伟大贡献。

反恐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反恐维稳,任重道远。反恐要从娃娃抓起,要从人人做起,从现在做起,责任重大,义不容辞。我们对恐怖主义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天天反、月月反、年年反,全方位、全时段、全天候把握反恐斗争的主动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中国若不带领人民去追求平安幸福生活的目标,她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改革开放的新中国。在我们耳旁,常常回荡着《走进新时代》的优美旋律,我们唱着东方红,翻身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唱着科学发展观,唱着以人为本,唱着和谐社会的颂歌,让全国人民平安起来,快乐起来,幸福起来。我们要树雄心立壮志,让平安幸福的钟声在北京响起,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响起,在中华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和300万平方公里海疆的每个角落都响起。这就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梦想着全国老百姓远离恐怖、远离痛苦,拥有健康、拥有快乐、拥有幸福。千贵万贵平安最贵,千好万好快乐最好,千美万美健康最美,千福万福健康是福。

我党我军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宗旨、我们的事业,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人民军队缔造、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以来就不从动摇。它是人民的事业,是普通大众的事业。我们在毛泽东时代许下的承诺至今不变,这是对所有中国人的承诺:那就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保平安、为人民谋福祉。

我们要满怀一种崇高理想,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发扬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要发扬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干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我们年轻的一代要接过老一辈的火炬,为了祖国人民的平安快乐努力奋斗——让万物更新,让青春绽放,让希望满怀,让激情燃烧,让梦想成真!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沿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

附录:胡文祥教授实验室在反恐领域非保密研究内容发表相关论著目录

1. 咸蕊, 董肃静, 胡文祥. 新恐怖主义的特征及其对策[J]. 科学研究月刊, 2006(16): 162-163.

2. 刘志刚, 董肃静, 胡文祥. 恐怖分子依赖感初探[J]. 科学研究月刊, 2006(16): 158-159.

3. 杨春霞, 胡文祥. 4-甲氧羰基芬太尼化合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098-1103.

4. 安丽英, 相玉红, 张卓勇, 胡文祥.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研究苯基烷类致幻剂的定量构效关系[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6, 6(5): 515-516.

5. Zhang, Z.Y., An, L.Y., Hu, W.X. and Xiang, Y.H. (2007) 3D-QSAR Study of Hallucinogenic Phenylalkyl- Amines by Using CoMFA Approach. Journal of Computer Aided Molecular Design, 21: 145-153. https://doi.org/10.1007/s10822-006-9090-y

6. 许海涛, 胡文祥. 抗胆碱药物设计合成的研究进展[J]. 合成化学, 2007, 5(15): 528-535, 638.

7. 刘应文, 胡文祥. 恐怖主义与大众媒体的关系[J]. 科学研究月刊, 2007(10): 22-23.

8. 李瑞芹, 胡文祥. 增强学习记忆药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 9(7): 122-124.

9. Liu, M. and Hu, W.X. Chemical Problems and Security Measures in Antiterrorism.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5-11.

10. Sun, Z.G., Liu, Y.W. and Hu, W.X. Pharmacophore Screening with Fentanyl Derivatives Using GALAHAD Method and CoMFA Studies Based on These Pharmacophores.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19-26.

11. 刘应文, 胡文祥. 初探奥运安全与化学恐怖事件.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11: 82-85.

12. 刘小利, 王陆瑶, 胡文祥. 初探核生化恐怖与奥运安全.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86-89.

13. 王卓, 金瑾, 徐楠楠, 胡文祥. 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与药物残留的监控措施初探.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102-106.

14. 孔博, 胡文祥. 二苯羟乙酸酯类抗胆碱药的合成研究及其应用.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115-118.

15. 王陆瑶, 胡文祥. 反恐活性化合物的药效团研究.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123-124.

16. 王磊, 刘小利, 胡文祥.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初探.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134-138.

17. 徐淑民, 胡文祥. 芬太尼与吸入麻醉药的合并应用于反恐行动的可能性探讨.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139-141.

18. 亓恒振, 许家喜, 胡文祥. 过氧化物的应用及其在化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183-187.

19. 贺凤丹, 胡文祥. 公共安全化学研究领域中的某些问题研究.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198-202.

20. 王磊, 刘小利, 胡文祥. 基于SWISS-MODEL的阿片受体三维结构模建.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215-220.

21. 张萌, 胡文祥. 卡芬太尼气雾剂的研制及含量研究.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 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238-240.

22. 吴限, 王陆瑶, 胡文祥. 恐怖袭击造成的环境危害初探.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249-251.

23. 孔博, 胡文祥. 浅谈网络恐怖活动与对策.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311-312.

24. 周博宇, 胡文祥. 磷酰化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合成初探.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262-265.

25. 贺凤丹, 胡文祥. 羟甲芬太尼中间体立体异构体的合成.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330-332.

26. 李瑞芹, 胡文祥. 生物技术在反恐方面的应用初探.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359-360.

27. 吴强三, 胡文祥. 失能剂研究的某些研究进展.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 深圳, 2007, 11: 366-368.

28. 王卓, 金瑾, 徐楠楠, 胡文祥. 盐酸卡芬太尼的镇痛效应及作为反恐药物的初步研究.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415-418.

29. 吴强三, 胡文祥. 盐酸卡芬太尼的合成.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419-420.

30. 徐楠楠, 王卓, 胡文祥. 镇痛药物评价常用方法.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468-470.

31. 胡文祥. 反恐药物战与反恐心理战.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大会邀请报告, 深圳, 2007, 11: 843.

32. 弓亚玲, 胡文祥, 李竞. 三环类抗胆碱能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345-347.

33. 胡文祥, 周鸿滨, 刘小利, 王磊, 孙治国, 石亿, 李博. 反恐活性化合物数据库初步研制. “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 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深圳, 2007, 11: 841-842.

34. 刘小利, 王陆瑶, 胡文祥. 基于SWISS-MODEL的μ阿片受体三维模建. 第三届国际理论化学、分子模拟和生命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2007, 10: 172-175.

35. 孙治国, 胡文祥. Three-Dimensional Common-Feature Hypotheses for Fentanyl Derivatives. 第三届国际理论化学、分子模拟和生命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2007, 10: 78-90.

36. 王磊, 刘小利, 孙治国, 胡文祥. Study of Molecular Docking of an mu opioid Receptor Agonist-Fentanyl and Its Analogs Based on Surflex-Docking. 第三届国际理论化学、分子模拟和生命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2007, 10: 211-230.

37. 卢建勋, 胡文祥. 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微波催化合成研究.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西安, 2008.

38. 刘小莉, 胡文祥. 芬太尼类化合物药效团模型构建与应用.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西安, 2008.

39. 吴限, 王陆瑶, 胡文祥. 4-苯基哌替啶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西安, 2008.

40. Wang, L., Hu, W.X. and Liu, X.L. (2009) The Modeling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Human μ-Opioid Receptor and the Study of Molecular Docking of Fentanyl Analogs. Computers and Applied Chemistry, 26, 746-750.

41. 刘小利, 王陆瑶, 胡文祥. μ阿片受体的三维结构预测及活性位点分析[J]. 化学通报, 2009, 72(2): 133-137.

42. 弓亚玲, 陆模文, 孔博, 胡文祥. 呫吨类抗胆碱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 有机化学, 2009, 29(6): 942-947. IF 0. 662

43. 胡文祥, 刘明, 卢建勋, 孔博. 微波催化有机合成反应研究. 王静康, 主编, 现代化工, 冶金与材料技术前沿,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492-496.

44. Liu, M. and Hu, W.X. (2009) Research on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Fentanyl Analoges with Human μ-Opioid Receptor. The 13th Asian Chemical Congress, Session: Chemical Biology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4-16 September 2009, Shanghai, China, 49.

45. Hu, W.X. and Liu, X.L. (2009) Molecular Docking and 3D-QSAR Studies of 4-Phenyl-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μ Opioid Agonists. The 13th Asian Chemical Congress, Session: Chemical Biology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4-16 September 2009, Shanghai, China.

46. 李博, 刘明, 胡文祥. 芬太尼类化合物与阿片μ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 (1): 206-214. IF 0. 718.

47. 周博宇, 胡文祥. 芬太尼类似物结构修饰中高活性基团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3): 27-31.

48. 刘慧, 刘明, 胡文祥. 生物致病病毒传播的某些影响因素. 王彦吉, 何林涛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88-95.

49. 周博宇, 胡文祥. 恐怖主义新特点及反恐活性化合物芬太尼类高活性基团探讨. 王彦吉, 何林涛,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11-16.

50. 弓亚玲, 胡文祥, 刘小利, 李博, 周鸿斌. 芬太尼类反恐活性化合物数据库(1). 王彦吉, 何林涛,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150-158.

51. 初野, 胡文祥. 芬太尼4-取代基的不同基团对镇痛活性的影响. 王彦吉, 何林涛, 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159-163.

52. 冯琳, 胡文祥. 微波与离子液体组合催化合成反恐药物中间体. 王彦吉, 何林涛, 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274-277.

53. Liu, M., Wan, P. and Hu, W.X. (2010) Protein Sequence Alignment of Target for Fentanyl Analgesics, μ-Opioid Receptor and Its Analysis. The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 2010), IEEE CPS Press, 6777-6780.

54. 弓亚玲, 胡文祥, 刘小利, 李博, 石亿, 王磊, 周鸿斌. 芬太尼类反恐活性化合物数据库的研制[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 32(7): 9-14.

55. 胡文祥. 微波辐射有机合成反应. 李明, 刘永军, 王书文, 于跃芹, 主编, 有机化学实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223-228.

56. 刘明, 贺风丹, 胡文祥. 微波催化不对称合成羟甲基芬太尼. 第八届全国微波化学及第三届样品前处理学术会议大会邀请报告, 2010: 98-100, 2010, 湖北黄石.

57. Liu, M., Liu, X.L., Wan, P., Wu, Q.S. and Hu, W.X. (2011)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ntanyl Analogs and Human μ-Opioid Receptor Based on Active Binding Site Model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6, 267-276.

58. Liu, M., Wu, Q.S. and Hu, W.X. (2011) Pharmacophore Screening on Piperidinecarboxamides Derivatives Based on GALAHAD and CoMFA Model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9: 1075-1083.

59. 魏国强, 刘恒, 胡文祥. 几种芬太尼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何林涛, 王彦吉, 主编, 胡文祥, 孙玉波, 李文君, 副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786-790.

60. 王浩宇, 胡文祥. 微波紫外光组合催化合成甲硫甲基锂. 何林涛, 王彦吉, 主编, 胡文祥, 孙玉波, 李文君, 副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769-772.

61. 胡文祥, 刘明, 贺风丹. 微波超声波组合催化应用于羟甲基芬太尼不对称合成研究. 何林涛, 王彦吉, 主编, 胡文祥, 孙玉波, 李文君, 副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773-776.

62. 卢建勋, 胡文祥, 刘明. 卡芬太尼的微波催化合成研究. 何林涛, 王彦吉, 主编, 胡文祥, 孙玉波, 李文君, 副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777-780.

63. 刘恒, 胡文祥. 3-甲基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何林涛, 王彦吉, 主编, 胡文祥, 孙玉波, 李文君, 副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434-437.

64. 王浩宇, 刘明, 胡文祥. 芬太尼类高活性化合物量子化学高斯计算研究. 何林涛, 王彦吉, 主编, 胡文祥, 孙玉波, 李文君, 副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781-785.

65. 冯琳, 周博宇, 胡文祥. 4-甲氧羰基芬太尼1位磷酰化的合成研究. 何林涛, 王彦吉, 主编, 胡文祥, 孙玉波, 李文君, 副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791-792.

66. 刘明, 万平, 胡文祥. 芬太尼类镇痛药物作用靶点-阿片μ受体蛋白序列比对及分析. 何林涛, 王彦吉, 主编, 胡文祥, 孙玉波, 李文君, 副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768.

67. Liu, M., Sun, Z.G. and Hu, W.X. (2012) Three-Dimensional Pharmacophore Screening for Fentanyl Derivative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7, 61-65.

68. Liu, M., Liu, X.L. and Hu, W.X. (2012) Molecular Docking and 3D-QSAR Studies of 4-Phenyl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μ-Opioid Agonists. 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 361-363, 263-267.

69. Liu, M. and Hu, W.X. (2012)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Fentanyl Analogues as Agonist of μ-Opioid Receptor.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17-219: 937-940.

70. Zhao, Y.N., 王乔, 刘明, 邵华宙, 胡文祥. 祥鹄微波超声波紫外光组合仪合成二甲硫醚锂.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7(s): 244-250.

71. Liu, M., Wang, L., Liu, X.L. and Hu, W.X. (2013) Study on Molecular Docking of mu Opioid Receptor Agonist-Fentanyl and Its Analogs Based on Docking.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655-657: 1931-1934.

72. 胡文祥, 李博. 比较化学——构筑量子化学通向分子药学的桥梁[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73. 胡文祥, 何林涛, 刘明, 吴元欣, 赵志刚, 夏本立, 陈自立, 郭祥宇, 杨芷英, 王红旗, 郑九天, 林长江, 宋萍. 反恐技术方略[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获201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一等奖)

74. 马密霞, 胡文祥. 反恐为何常常越反越恐. 何林涛, 张振宇, 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3: 22-37.

75. 王乔, 邵开元, 邢欣, 胡文祥. 微波催化快速合成几种溴代烷烃. 何林涛, 张振宇, 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3: 451-455.

76. 李博, 胡文祥. 非致命武器概述. 何林涛, 张振宇, 主编,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3: 38-51.

77. 胡文祥, 刘明. 阿片受体分子药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78. 舒浪, 田崎峰, 邵开元, 刘明, 胡文祥. 超声波法制备2-氟丙酸[J]. 有机化学研究, 2014, 2(4): 43-46.

79. 王乔, 舒浪, 邵开元, 刘明, 胡文祥. 临床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研究, 2015, 3(1): 9-15.

80. 王乔, 郭金生, 邵开元, 胡文祥. μ型阿片受体拮抗剂化学反应性指数的量子化学计算[J]. 有机化学研究, 2015, 3(1): 32-43.

81. 舒浪, 田崎峰, 邵开元, 胡文祥. μ阿片受体激动剂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研究, 2015, 3(1): 44-50.

82. 邵开元, 舒浪, 王乔, 刘明, 田崎峰, 胡文祥. 量子隐身技术[J]. 有机化学研究, 2015, 3(1): 66-76.

83. 刘明, 胡文祥. 爆炸性物质的测量测定技术方法[J]. 有机化学研究, 2015, 3(1): 77-83.

84. 高婷, 刘亚军, 王刚, 邵开元, 胡文祥. 常用催眠药物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研究, 2015, 3(3): 105-114.

85. 刘明, 胡文祥. 《阿片受体分子药学》简介.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四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5: 516.

86. 王乔, 邵开元, 刘明, 胡文祥. μ型阿片受体拮抗剂设计合成.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四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5: 509.

87. 胡文祥. 反恐药物战进展. 第五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暨第三届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大会邀请报告, 银川, 2015, 515.

88. 何华军, 沈喜洲, 刘亚军, 王刚, 高婷, 胡文祥. 几类主要催眠药物的研究概况. 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四卷),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5: 266-270.

89. 何华军, 王刚, 刘亚军, 谢艳蓉, 沈喜洲, 邵开元, 胡文祥. 苯二氮䓬类催眠药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 药物化学, 2016, 4(4): 25-37.

90. Shen, X.Z., He, H.J., Yang, B.W., Zhao, Z.G., Shao, K.Y. and Hu, W.X. (2017) Studies on the Activities of Electrophilic Sites on Benzene Ring of 4-Substituted Anilines and Their Acyl Compounds with Multiphilicity Descriptor.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y, 33, 773-778.

91. 邵开元, 何华军, 王刚, 刘亚军, 沈喜洲, 胡文祥. 化学势变化率对催眠药类化合物QSAR影响[J]. 化学通报, 2017, 80(11): 1061-1066.

92. 何华军, 王刚, 刘亚军, 沈喜洲, 邵开元, 胡文祥. 失眠症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 药物化学, 2017, 5(1): 1-10.

93. 杨博文, 赵志刚, 邵开元, 胡文祥. 芬太尼类药物研究进展[J]. 药物化学, 2017, 5(3): 52-59.

94. 杨博文, 赵志刚, 邵开元, 胡文祥. 2-氯丙酸微波合成2-氟丙酸及过渡态能垒计算[J]. 微波化学, 2017, 1(1): 39-44.

95. 张莹, 王刚, 马密霞, 刘明, 胡文祥. 镇静催眠—觉醒相关内源性物质研究进展. 第六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暨第四届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 江苏无锡, 2017. 10

96. 张莹, 马密霞, 王刚, 刘明, 胡文祥. 镇静催眠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第六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暨第四届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 江苏无锡, 2017. 10

97. 刘明, 胡文祥. 阿片受体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第六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暨第四届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 江苏无锡, 2017. 10

98. Liu, M. and Hu, W.X. (2017) Using Deep Belief Network and Computation Methods to Improve Opioid Receptor Biological Activity Prediction, Novel Agonists and Antagonists Structural Modeling.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CMSIE), Guangzhou, China, 2017.

99. 李博, 韩谢, 胡文祥. 风起云涌的网络战[J]. 交叉科学快报, 2018, 2(1): 19-25.

100. 杨博文, 付梦蕾, 赵志刚, 曲有乐, 马密霞, 刘明. 书评: 《反恐技术方略》 [J]. 微波化学, 2018, 2(1): 15-25.

101. 胡文祥, 付梦蕾, 韩谢, 马密霞, 曲有乐, 邵开元. 微波催化在有机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第33分会邀请报告, 杭州, 2018.

102. 刘明, 胡文祥. 阿片类低成瘾性镇痛药研究进展. 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 杭州, 2018.

103. 杨博文, 赵志刚, 邵开元, 胡文祥. 微波合成高效催眠药三唑仑. 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 杭州, 201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