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Geosciences
Vol. 09  No. 06 ( 2019 ), Article ID: 30856 , 13 pages
10.12677/AG.2019.96049

Winter Resort Tourism Destination—Analysi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wareness of the Dai Villagers in Xishuangbanna

Han Wang, Jinping Lin*, Bin Liu, Ying Chen, Zhujun Zhong, Die Cheng

School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Earth Scienc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May 29th, 2019; accepted: Jun. 13th, 2019; published: Jun. 20th, 2019

ABSTRACT

Xishuangbanna, a winter resort tourism destination, has coupled the superi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scarce cold-sheltered climate resources, diverse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rich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tate”, thus endowing the cold-sheltered tourism destination with a new mission. In 2016 - 2018, the research team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non-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9 villages in Xishuangbanna’s three village committees, mainly from the four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knowledge, attitude, evaluation, behavior).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First, the degree of mastery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of the Dai villagers, the degree of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 degree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have generally performed well. Second, the cultural level of the Dai villagers is generally low, but they all fear nature, protect nature, and worship nature. Thirdly, for the problem of waste incineration, the Dai villagers are lacking in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their traditional habit of burning garbage. Explor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wareness of the Dai people can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winter resort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cold-stricken tourism. It solves the problems of blind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China, which leads to serious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ecological crisis,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Dai Peopl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wareness, Protective Development, Winter Resort Tourism Destinations, Xishuangbanna

避寒旅游地——西双版纳傣族村民 生态环境意识探析

王函,林锦屏*,刘斌,陈莹,钟竺君,成蝶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收稿日期:2019年5月29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20日

摘 要

避寒旅游目的地——西双版纳,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立州”的背景下,耦合了优越的地理位置、稀缺的避寒气候资源、多样的生物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此,赋予了避寒旅游目的地新的使命。课题组于2016~2018年间对西双版纳的3个村委会9个傣族村寨进行了问卷调查与非结构式深度访谈,主要从环境意识的四个层次(知识、态度、评价、行为)入手,通过分析得出结果:第一,傣族村民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整体表现良好。第二,傣族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但都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崇拜自然。第三,对于垃圾焚烧这一问题,傣族村民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等方面表现较为欠缺,这与傣族村民有焚烧垃圾的传统习惯密不可分。探析傣族传统生态环境意识观可促进避寒旅游地保护及避寒旅游合理开发,对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旅游目的地盲目与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旅游业不可持续发展以及引起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等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傣族生态环境意识,保护性开发,避寒旅游地,西双版纳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于1866年提出,它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意识(Ecological Consciousness)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用生态学的观点重新审视环境和环境资源的价值,产生了新的生态价值观,用生态学的观念来研究人与生态环境和支撑避寒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意义深远。随着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密切关注,生态环境意识的研究也逐渐升温。

学术界研究生态环境意识基于两大背景:一是探讨环境意识理论方面的研究,在理论研究逐渐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二是世界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突显的背景下,学者的研究思维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研究单一的环境问题转向研究整体性系统的生态问题,将人纳入生态系统中,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通过阅读与梳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得知,国外对生态环境意识的实证研究较早,研究问题与范围较全面,重点探讨环境意识或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间的相互关系、考察特定对象环境意识,且研究方法主要以量表体系的构建为主,在西方国家已建立较完善的范式量表度量环境意识;国内研究旅游者环境意识多是从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相互关系、旅游者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游客的环境意识和旅游态度等方面入手 [2] [3] [4],而关于旅游者环境意识实证研究非常薄弱,且研究方法单一。总体来看,国内外关于旅游者生态环境意识的实证研究鲜见,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且实证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大多雷同,可借鉴的理念和方法比较有限。

本文在西双版纳9个傣族自然村寨进行了实地调研与非结构式的深度访谈,探讨傣族村民代际交流、世代传承的生态环境意识观,在中国森林屡遭破坏的几千年历史中,为什么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村民依赖对神树、风水林的无限崇拜与敬畏以及规范村民环境行为的村规民约,使一片片风水林成为村寨小小的自然保护区,构成了一个个和谐的人类生态系统,这种传统生态文化成为了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5]。

2. 研究区概述与数据来源

西双版纳(21˚08'~22˚36'N, 99˚56'~101˚50'E)位于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西双版纳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0.2%,却拥有约5000种高等植物(占全国16%)、102种哺乳动物(21.7%)、427种鸟类(36.2%)、98种两栖爬行动物(14.6%)和100种淡水鱼(2.6%),包括153种本地物种和56种珍稀濒危物种 [6],被冠以“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天然温室”多种美誉。早在1982年由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在199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成为了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的热点区域之一。

西双版纳拥有996.3公里的国境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又有澜沧江—湄公河与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水路相连(见图1),是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

虽深居内陆,无海洋调剂,但森林覆盖度高,又有澜沧江穿城而过,城市规模小,无污染性工业,拥有大量的负氧离子 [7]。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冬季三月平均气温13℃~25℃,人体舒适度指数适中,生态良好,物产丰厚,得天独厚的冬季避寒气候资源连续七届位居中国避寒旅游

Figure 1. Location diagram of Xishuangbanna

图1. 西双版纳区位示意图

Table 1. The 1~7th winter resort tourism list in china

表1. 七届中国避寒旅游城市榜排名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网(http://www.zgly.cn/)。

城市排名前列(见表1),被认为是“没有冬季的乐土”。自然环境具有冬季避寒旅游的重要功能,不仅能满足老年避寒保健需求,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减轻气候季节病的危害,而且在节能环保、低碳避寒生态旅游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在冬季旅游淡季可充分发挥新的吸引力,平衡不同季节的变化,西双版纳突出和重要的冬季避寒功能,具有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避寒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

西双版纳民族众多,特色浓郁,被誉为“中国最具民族风情的旅游胜地”1。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得知: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9.97%;而各少数民族中,傣族人口居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9.86%;在13个世居民族中,傣族是唯一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同时也是西双版纳的主体民族。傣族朴素的生态文化是西双版纳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雨林文化、贝叶文化、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众多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始终贯穿并深刻影响着其他文化并成为了西双版纳傣族的主体文化。傣族人民朴素的生态意识是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一大特色,内涵深刻,源远流长,构成了西双版纳今日的“万绿之宗、无竭之源”。

据统计,西双版纳在199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50.46万人次,创汇1407万美元。而在1998年之后,由于旅游特色重要人文资源的逐渐丧失以及民族文化传统衰退、消失和变迁等原因,使得旅游客源流失十分严重 [7]。探索西双版纳傣族朴素生态环境意识的奥秘,对当前西双版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及“生态立州”理念的推行至关重要,对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危机加剧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精神归依。自2009年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契合州委州政府自“十一五”期间就把“生态立州”列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六大战略之首,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多样性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佳且有较强互补性、具有发展跨国旅游广阔前景与冬季避寒旅游重要功能相互耦合(见图2)的西双版纳旅游业接待人数又明显呈上升趋势(如图3图4所示),旅游市场又重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西双版纳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战略机遇,进行深层次可持续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带动整个第三乃至第四产业大发展。

Figure 2. Opportunities for Xishuangbanna tourism development

图2.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Figure 3.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 in Xishuangbanna (2007~2017)

图3. 西双版纳国内外游客人数(2007~2017年)

Figure 4. Total incom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m in Xishuangbanna (2007~2017)

图4. 西双版纳国内外旅游总收入(2007~2017年)

案例点具体介绍见表2

Table 2. General situation of research area

表2. 研究区域概况3

3.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与村民环境意识调查

环境意识(environmental awareness)是一种先进的、独立的观念和思想,是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直接客观的反映。环境意识研究已被国内外社会广泛接受,虽然对其定义和内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但其重要性已得到学者们普遍认可。环境意识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8]。

一手资料主要来源于在曼弄枫、曼听、打洛三个村委会的9个案例村寨(见图5)进行的问卷调查、观察走访、村长和典型农户的非结构式深度访谈、GIS区位图绘制;二手资料主要包含州政府统计资料、村委会统计资料、文献和相关网站资料。

设计的调查问卷从环境意识的四个层次(知识、态度、评价、行为)入手,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组成、家庭年平均收入等);第二部分为环境知识(从农药化肥、洗衣粉、家庭燃料、垃圾处理、绿色植物等反映村民日常生活环境知识的各个方面);第三部分为环境态度(力求了解村民对周围一些环境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第四部分为环境评价(对本村环境的满意程度以及旅游开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第五部分为预期环境行为(对生活垃圾处理、塑料袋使用、农药瓶处理等的预期行为以及环境教育及活动的参与态度和程度)。

Figure 5. Location map of case point

图5. 案例点区位图

本次共发放问卷190份,收回问卷182份,收回率95.79%,其中有效问卷136份,收回有效率74.73%。虽然傣族村寨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沟通上有一定难度,但得益于9个村寨的村长和会计的全力配合使得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较为顺利,因此收回率比较高。收回有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村民的文化程度有限,尤其是45岁以上村民大多不识字,开展问卷调查较为困难,问卷填写不完整,影响了收回问卷的有效率。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3。文中比例数据若无特殊说明均以136为基数。表3中女性样本数明显高于男性,主要原因是白天男性多就近外出务工,女性留守家中,使得获取的数据女性样本数量偏高;在年龄分布上,以45岁以下群体为主,45岁以上群体接受教育程度低,普遍不识字,问卷开展难度大,即使获取了问卷,信息也不完善,很难全面分析,因此本次分析将45岁以上群中不可用问卷全部剔除;从文化程度统计来看,以初中学历居多,接近一半,其次是小学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家庭年均收入多在5万元以下。

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basic information of survey objects

表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Continued

4. 调查结果

4.1. 傣族村民环境知识掌握程度良好

图6可知,西双版纳傣族村民对环境基本常识的认知得分很高,主要集中在6~12分,其中以8~9分最多,回答情况良好。由表4可知,傣族村民是对“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的认知度最高,这与之前所描述的傣族的神山森林崇拜和爱护森林传统相符。但是对于垃圾处理和家庭燃料的选取认知度偏低,这与傣族种植黑心林为薪炭和焚烧垃圾的传统习俗具有一致性。傣族的这一传统对早期的生产生活影响不大,基本处于自然环境可承受和可降解范围之内,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的扩张以及之前大量种植橡胶作为经济作物获取经济利益,使得绿色植被不断缩减,大规模的焚烧垃圾和燃烧薪炭林带来的污染将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此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予以重视和呼吁。由图7可知,63.24%的傣族村民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取环境相关知识,其次是村委会宣传和学校教育,分别占33.82%和22.79%,其余均在20%以下。根据本次调研数据统计,9个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上网率为87.50%,上网工具以手机为主,占到82.20%,但是互联网的普及对西双版傣族村民环境知识的获取影响不大,互联网的便捷性和优越性未得到体现,如果能妥善使用网络手段向西双版纳傣族村民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对其环境知识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Figure 6. A list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scores of Dai people

图6. 傣族村民环境知识得分情况一览表

Table 4.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research of Dai people

表4. 傣族村民环境知识调查

注:答案分值“正确”2分;“不确定”1分;“错误”0分。

Figure 7. Dai people’s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channels

图7. 傣族村民环境知识获取渠道

4.2. 傣族村民环境问题关心程度较高

表5所示,90%以上的村民表示关心本村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质量,并认为环境问题非常重要,有必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搞好环境卫生,表明西双版傣族村民对周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很高,并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大多数村民知道环境问题不仅对当下的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也与后代人的生存也息息相关,76.47%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担心后代的生存环境,并想为环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1.32%的村民表示担心但是没办法。对于本村存在的环境问题,选择“垃圾、秸秆焚烧”的占62.50%,表明村民们已经认识到焚烧垃圾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是作为傣族传统习俗之一的垃圾焚烧现象一直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傣族村民垃圾处理的态度进一步开展调研(见表6),63.97%的村民认为焚烧垃圾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但是仍有21.32%的村民觉得焚烧垃圾方便了他们的生活,表示仍会继续下去。对于当下倡导的垃圾分类,72.79%的村民表示愿意接受并认可垃圾分类,因此在以后的新农村建设中可通过倡导垃圾分类回收来减少焚烧垃圾的现象,减轻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现存的环境问题。

Table 5. The views and attitudes of the Dai people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表5. 傣族村民对周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Table 6. The views and attitudes of the Dai people on the treatment of domestic garbage

表6. 傣族村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看法和态度

4.3. 傣族村民对环境的感知评价

傣族村民对本村环境评价处于基本满意状态,达到非常满意的不足1/3,表明目前傣族村寨的环境质量仍需提高。对于“旅游开发对当地环境带来何种影响”这一问题,80.15%的村民认为好的影响要大于坏的影响(见表7)。针对村民对当地环境满意度不理想,并且比较支持旅游开发这一现状,可尝试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保护来提高当地的环境质量,再以优越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长盛不衰,形成良性循环,互利共赢。

Table 7. A survey of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Dai people on the rural environment

表7. 傣族村民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调查

4.4. 傣族村民参与环保与预期环境行为自觉程度良好

图8可知,65.44%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保护是每个村民自己的事情,环境觉悟较高,参与度较高,观念上没有过分依赖政府出面解决环境问题,并明确表示愿意为当地环境质量的提高而支付适量的环境成本(见表8),但是由于经济收入水平不高,非常愿意的只占到31.62%,如果支付成本过高,大部分村民不会无条件支持。

Figure 8. The awareness of the Dai people on the main body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图8. 傣族村民对环保责任主体的认识

Table 8.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of Dai peopl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表8. 傣族村民环保参与意愿

在预期环境行为方面(见表9),97.06%的村民会将生活垃圾投放到村里指定的回收地点,不会乱扔乱倒垃圾;但是垃圾焚烧问题依然存在,将近一半村民还是会沿袭傣族传统将秸秆和部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关于垃圾分类问题,虽然72.79%的村民认为有必要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是真正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只有61.76%,而且只是村民主观理解的初级简单的分类,一方面是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另一方面也与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不完善密不可分;对于塑料袋这种白色垃圾的使用也是不可避免的,75.74%的村民在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塑料袋。受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的局限,村民的环境行为较多考虑的是便捷性和经济性,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综合其环保参与意愿和预期环境行为,还是要明显优于其他省区、其他民族,甚至是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现有层次 [9] [10],特别是90%以上的村民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爱护环境,这种代代相传的教育对傣族村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有很大提高。

Table 9. The expecte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Dai people

表9. 傣族村民预期环境行为

5. 结论与思考

5.1. 结论

本文以西双版纳9个傣族村寨136个样本为例,对西双版纳傣族村民生态环境意识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傣族村民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虽然存在不完全一致性,但整体表现良好。其二,傣族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主要是因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西双版纳传播很广,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很深,西双版纳的每一个男子,都要遵俗在少年时进寺庙学习教规,过一段僧侣生活,而文化知识的学习较为欠缺,但是原始宗教和佛教中都提倡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崇拜自然,使得傣族村民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环境态度的积极程度较为良好,而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环境意识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运用SPSS21.0的相关分析工具得到傣族村民文化程度与环境知识的相关系数为0.111,几乎不存在相关性,这与国内其他学者对其他地区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 [11],是傣族文化传统的独特之处。其三,对于垃圾焚烧这一问题,傣族村民无论从环境知识,还是从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较为欠缺,这与其传统习俗密不可分。

5.2. 思考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西双版纳今后进一步开展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对西双版纳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者、旅游管理者和相关政府部门有如下启示:其一,应结合傣族文化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和教育工作,不能盲目效仿其他地区,要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其二,应大力提高教育水平,虽然傣族村民普遍懂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对一些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完全正确,对于村民而言,提高村民教育水平是提高其环境意识的最直接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可切实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更正其认知的谬误;其三,傣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传统传承透视了在当下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精髓,但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傣族朴素的生态文化传统与避寒气候旅游资源的耦合效应对促进和提升西双版纳生态旅游以及“生态立省”的理念意义重大,肩负造就“绿色”公民和“绿色”旅游消费者的责任。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老年人群消费需求驱动下冬季避寒旅游地生态适宜度研究[41561031]”资助。

文章引用

王 函,林锦屏,刘 斌,陈 莹,钟竺君,成 蝶. 避寒旅游地——西双版纳傣族村民生态环境意识探析
Winter Resort Tourism Destination—Analysi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wareness of the Dai Villagers in Xishuangbanna[J]. 地球科学前沿, 2019, 09(06): 437-449. https://doi.org/10.12677/AG.2019.96049

参考文献

  1. 1. 陈月珍. 旅游型海岛游客生态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 2. 王宁. 旅游者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财经大学, 2010.

  3. 3. 侯艳伟.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游客环境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4. 4. 刘心怡. 游客环境意识、低碳旅游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5. 5. 周鸿. 走进生态文明[M].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0: 4-71.

  6. 6.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2.

  7. 7. 林锦屏, 陈丽晖, 徐旌. 消费需求驱动下的特定区域发展机遇探析——西双版纳的避寒旅游潜力[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 25(1): 59-64.

  8. 8. 王民. 环境意识及测评方法研究[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29-33.

  9. 9. 宋言奇. 发达地区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以苏州市714个样本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1): 53-62.

  10. 10. 周广礼, 徐少才, 司国良, 等. 关于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5): 246-249.

  11. 11. 田万慧, 陈润羊. 甘肃省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群体的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5): 33-39.

  12. NOTES

    12010首届中国旅游精品国际推广盛会获奖名单[EB/OL]. 中国营销网:http://www.cmscmc.org/html/huojiangmingdan/info_828.html.

    2西双版纳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EB/OL]. 中国统计信息网: http://www.cnstats.org/rkpc/201112/xsbnz-2010-veeln.html.

    3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涉及的资料、数据均为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