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4279 , 6 pages
10.12677/ACPP.2022.114077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构

孙津津1,宋振超2

1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南京邮电大学发展规划处,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2年6月30日;录用日期:2022年7月18日;发布日期:2022年8月1日

摘要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构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构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精神指引层面的思想保障,凸显了其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层面的重要作用,验证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价值。新的时代条件下,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构的深刻影响,也不得不加以重视。应对高校意识形态在新媒体传播内容、渠道、监管范围上出现的风险,高校可以通过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堡垒、建设马克思主义思潮校园阵地、夯实高校责任主体机制运行等措施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效路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The Saf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Jinjin Sun1, Zhenchao Song2

1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Development Planning Offi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Jun. 30th, 2022; accepted: Jul. 18th, 2022; published: Aug. 1st, 2022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secur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intaining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fines the ideological guarantee of Marxism in the spiritual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highlights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ainstream ideological discourse system, and verifies its special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new era, we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on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construct the safe and effective path of university ideology by constructing the communication fortress of mainstream ideology, building the campus position of Marxist ideological trend, tamping the operation of university responsibility subject mechanism and so on,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risk of university ideology in the content, channel and regulatory scope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Keywords:Marxis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Securit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环节。立足教育,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关系到国家未来中坚力量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稳定性。在新时代,信息化高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技术产生和变革,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但由于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尚未稳定且知识经验不足,思想防线不够坚固,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在新媒体带来的全新工作场域下,高校如何进行意识形态安全建构,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状况看,学者主要聚焦在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要性、风险防范、路径建设等方面的探析,取得了许多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过于偏重理论层面的解读使实践层面的探讨较少,即过于强调观念层面的重要性,而提出高校具体运行策略的可行性较低。有学者提出,高校意识形态在新媒体时代面临不同以往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但对策也着重从理论层面、宏观视角阐述,缺少结合高校实际的可操作性方案,缺乏结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路径建设。同时,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研究,学界大多数强调其带来的挑战,而有关新媒体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价值层面总结不够。如果不对新媒体的正面价值进行充分挖掘,那么对于其负面威胁也无法全面、精准把握。因此,意识形态不仅是观念中的问题,在深入理解新媒体环境下,重新定位和审视高校意识形态实践主体,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结合高校自身条件、定位高校实际建设能力是必需且亟需的。

2.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构的价值意蕴

2.1. 作为高校大学生“精神指引”所在

首先,在新媒体高度运转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呈现出缺乏稳定思想信仰和政治立场的现象。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来源,是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保障。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来源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就从根本上为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确立、价值观选择、人生观追求作了正确指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经艰苦曲折的进程,如今已被历史和实践验证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是人民获得现实幸福的精神指引,它指导着人们进行科学实践以获得自我价值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构是为大学生群体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一步,是凝聚新时代发展共识、“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必要一步 [1]。其次,新媒体作为一种互联网传播工具,发展的最初在资本操控下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对人的本质精神关怀。现今大学生作为在互联网中成长的一代,过早接触各种庞杂信息,价值观的形成与心理健康都深受其影响。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世界的空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淡化以及对道德法律教育的漠视,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管理难度。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构,呈现了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化解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思想意识不清的状况,规范大学生意识形态发展走向。

2.2.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生力军”所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发展新阶段,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内,一个没有正确政治立场的人才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有思想风险的。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培养基地,大学生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外,面对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变化,西方国家以“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等说辞解构中国道路的合法性、否认中国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尚存缺口,对此种言论的回应还缺乏力量。大学生是知识能力较强的群体,有义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因此,高校有义务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将严肃性、枯燥的政治理论作学术化转化,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性,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大学生所广泛掌握。高校通过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体悟、思考和运用,可以有效应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失语”现象,将“中国话语”进行世界性表达,让世界看到中国发展的合理性、“中国方案”的合法性,了解中国发展进程的科学性。

2.3. 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精神力量”存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最高层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从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层面探索现代化 [2]。意识形态建设是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它为国家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高校理应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高校可以从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进行高校治理创新,赋能国家整体治理创新。新媒体时代,面对网络舆论危机、网络话语权占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等建设和管理问题,高校保持自觉性和警惕性,建构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把握主动权,明确意识形态方向,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高校具体问题相结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建构,不仅关系到高校学生安全和校园管理工作,同时关系到国家总体安全、网络安全等重要方面的完善。如今,国家总体安全内涵丰富,更加突出“大安全”理念,既注重经济、文化等传统安全,也注重网络、网络意识形态等非传统安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建构体现了重视非传统安全的部分,符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的指示。同时,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以文化动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精神内能和社会品质上全面提升国家品质的重要路径” [3]。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的挑战生成

3.1. 新媒体内容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作用效力

一是新媒体场域在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进化过程中,传播话题的内容愈加呈现“泛意识形态化”。在哈贝马斯的“技术意识形态论”看来,技术意识形态颠覆了意识形态的旧形态,技术统治的隐性意识形态控制着社会的发展,并且渗透进了人的意识中,对于科技进步逻辑的依赖成为政治统治和有效的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 [4] 网络技术本身具备意识形态属性。高校群体作为知识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意识形态的认知更加敏感,讨论也更加多元,思想对立性更加明显。在资本控制技术的当下,西方国家因其科技先进而掌握大多数技术密码,其通过隐蔽的技术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无疑使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二是疫情之下国内外经济增长出现下滑,社会矛盾极易引爆,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肆意宣扬负能量,消解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趁机借“学术争鸣”“求真辨伪”在高校知识分子之间混淆认知、隐形传播;自由主义思潮暗流涌动,西方社会借新冠疫情宣扬其价值倾向,鼓动个别高校教师激进发言,传导不良社会情绪,对高校群体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负面影响;个人主义也甚嚣尘上,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乏所谓精英群体不服从统一管理,片面强调个体自由、个人至上,极度利己思潮蔓延,传导至高校内部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对高校群体的价值认知带来挑战。而高校大学生已成为西方价值观渗透的主体,具有极强地煽动性。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单一,传播内容经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层层筛选发布,从传播源头对不良信息进行管控,从而使得意识形态管理相对权威、一元化。如今,新媒体传播平台多、范围广、速度快,人人都可以注册新媒体账号发表言论、交流观点,信息发布处于无障碍状态,信息内容缺乏深度审核。高校大学生作为“热血青年”,容易受到多元信息影响、被图谋不轨人员指使,导致迷失自我、丢失理想甚至脱离马克思主义思想阵营。这些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设了难题。

3.2. 新媒体打破了高校意识形态一元传播局面

首先,从传播客体上看,新媒体传播具有信息交互性、渠道多样化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对高校群体的话语垄断地位,使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及时性、形象性。 [5] 高校大学生在对信息的选择和接收上,也彰显更多的个性和自主性,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传统筛选机制和校园灌输方式显然已经被极大地消解。而西方也极其重视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将新媒体视为在高校渗透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以实现渗透手段的信息化。其次,从传播内容上看,不少新媒体平台为了增加曝光量,对一些新闻进行猎奇报道、不全面报道,忽视媒体本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高校大学生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极易引发群体愤怒、掀起舆论热潮。然而,在现实情景中,网络平台错综复杂的思潮也正在吞噬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实际成效被削弱或者被抵消。 [6] 新媒体传播渠道使高校大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明显降低,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推进设置了难点。如此一来,传播载体的媒介性质致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受到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在新媒体场域中不断被弱化,主导地位正在被逐渐削弱。

3.3. 新媒体拓宽了高校意识形态管控范围

首先,表现在监管范围上。新媒体平台因其本身具备的个性化、开放性、信息量大等特点,吸引了无数高校大学生成为其受众用户。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发生,新媒体已然成为高校线上教学、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更多高校师生活跃其中。线上平台形成了特殊的高校舆论场地,各种声音、舆论热点使得新媒体传播更趋分众化、异化。与此同时,鉴于新媒体平台的技术特征,人人都可以是消息的发布者、思想的传播者,高校大学生因其年轻、追求个性与参与性,更易于通过新媒体平台成为激进思想的传播者,加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管控风险。其次,表现在空间范围上。新媒体平台的跨时空性,使意识形态传播无边界化。作为物理边界的大学“围墙”逐渐被打破,无边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变革的时代表征。 [7] 多元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使高校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接收、辨伪出现了思想上的迷茫和意识上的混乱。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安全的工作局面愈加复杂,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也由传统的面对面单项互动转向了虚拟空间的键对键的多向交流过程,高校群体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认知偏差。 [8] 因此,新媒体平台拓展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监管范围和空间范围。

4.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路径探颐

4.1. 丰富传播端口,筑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堡垒

新媒体传播渠道是提升高校话语权及公信力的重要一环。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是新媒体传播态度严肃、思想正确、内容科学的保障,继而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质量提升。在传播人员配置上,传播者要做到自觉维护党领导的政权意识和执政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旗帜作用。 [9] 在传播方式上,构建更大格局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阵地,针对不同平台的技术差异,搭建合理有效的新媒体账号矩阵,增强主流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使主流媒体的传播对高校学生起到正向的思想引领作用。在传播内容上,结合新媒体技术优势,以更具针对性的策略生产内容,通过数据收集、数据整理,进行数据分析,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和现实需要,以适应算法推荐的技术逻辑,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以增加被推送的频率和效率。 [10] 以贴合高校师生网络生活方式的语言进行政治表达和话语互动,使高校群体更愿意接触主流媒体,以更积极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建设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在传播渠道上,科学规范、管理各平台,实施平台信息筛选、传播内容审核与拦截,过滤西方价值观念隐性渗入,对不良思潮在传播路径上进行阻拦。各传播平台还要加快技术创新,建立先进信息安全传播过滤网,保障新媒体传播内容健康、环境清朗。

4.2. 掌握传播据点,筑建马克思主义思潮校园阵地

校园阵地建设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根本据点。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联合校内宣传部、相关理论研究中心共同推动校园马克思主义思潮建设。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阵地建设。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1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统设置,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高校师生头脑,加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以应对西方思潮的入侵。其次,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客观环境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保障。结合不同高校的发展史,创立校史馆文化、历史“墙”展示、校训的内涵解读等,利用校史资源进行校园文化场地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凝聚高校学生的思想共识,构筑高校学生的精神堡垒,“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2] 这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体现。最后,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并行。高校可以通过策划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使校园充满活力。在活动中组织、融入意识形态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启发,实现自我教育。以文化管理的软方式培植学生精神家园,使校园饱富马克思主义思潮氛围,增强学生对抗新媒体传播中多种思潮入侵“抵抗力”。

4.3. 提升传播监管力,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运行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 [13] 明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划分,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主体。首先,应培养高校党委应对意识形态危机的底线思维,提升高校处理意识形态危机的能力。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向内要做到,通过对高校新媒体传播端口运营人员的政治性培养、传播内容监管、传播规律认识;向外要做到通过网络技术干预,减少高校学生接触不良网站频率。两者结合实现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预判、校园风险的化解、控制事态发酵的方案,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可行化。另一方面,注重“堵”与“疏”结合。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思想发展方向。高校在具体的实际中,要注意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高校具体事例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研究应对高校意识形态风险的现实解决方案,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运行效能。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空间转向视域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8YJC710063);2020年南京邮电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C2020002)。

文章引用

孙津津,宋振超.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构
The Saf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J]. 哲学进展, 2022, 11(04): 432-43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077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0: 156.

  2. 2. 许耀桐. 应提“国家治理现代化” [N/OL]. 北京日报.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630/c49150-25216210.html, 2014-06-30.

  3. 3. 孟宪平.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动力分析[J]. 理论视野, 2021, 259(9): 45-52.

  4. 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 李黎, 郭官义, 译.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 63.

  5. 5. 王宗礼, 周方.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及应对[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10): 125-128.

  6. 6. 王永贵.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247.

  7. 7. 宋振超.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逻辑理路与出场路径[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6(6): 56-60+125.

  8. 8. 汤苗苗, 谭铁文.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18): 85-87.

  9.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89.

  10. 10. 赵爱霞, 王岩. 算法推荐与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J]. 云南社会科学, 2021(3): 112-118.

  11. 1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9.

  12. 1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13.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15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