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6762 , 5 pages
10.12677/ACPP.2023.1212383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基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王雨寒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30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30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8日

摘要

在人类认知的发展历史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直是被哲学家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哲学家对这一问题也有着不同回答。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并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为划分哲学派别提供了基本的标准。

关键词

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Engels’s Historical Materialist Exposition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Philosophy

—Based on Ludwig Feuerbach and the End of 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

Yuhan Wa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of Politicalscience and Law, Urumqi Xinjiang

Received: Oct. 30th, 2023; accepted: Nov. 30th, 2023; published: Dec. 8th, 2023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ogn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and existence has always been a question that has been focused on by philosophers. Different philosophers at different times have also answered this question differently. In Ludwig Feuerbach and the End of 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 Engels gave a historical materialist expos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and existence, and too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and existence a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philosophy, which provided the basic standard for the division of philosophical schools.

Keywords:Engels,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Philosophy, Ludwig Feuerbach and the End of 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撰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 (p. 229),进而对哲学流派进行了划分。

2. 《终结》的写作目的及背景:偿还“一笔信誉债”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志,在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与从前的哲学信仰做了一个清算。马克思和恩格斯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以及自己从前的唯心主义哲学立场,批判唯心主义历史观,并且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确立了他们的新世界观。然而,该书并未在写作完成之时就得以出版。在此后的四十多年的时间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对他们的哲学与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论述。直到1886年恩格斯写作《终结》时,才完成了之前没能够完成的任务。

2.1.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指出:“关于我们和黑格尔的关系,我们曾经在一些地方作了说明,但是无论哪个地方都不是全面系统的。至于费尔巴哈……我们却从来没有回顾过他” [1] (pp. 217-218)。在《终结》中,恩格斯详细论述了黑格尔哲学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并肯定了黑格尔哲学所蕴含的革命性。但也指出了黑格尔哲学具有不可克服的弊端,即它是为当时掌权者的政治辩护以及妥协。与此同时,恩格斯还论述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一方面他认可了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立场以及对黑格尔哲学所做的批判,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其在唯物论上的不彻底性。为了还下一笔“信誉债”,即说明马克思与自己是如何从德国古典哲学出发,又是如何超越德国古典哲学而发展的,恩格斯写下了《终结》,力图对此进行详细的解释。

2.2. 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十九世纪的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被广大工人所接受,成为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的有力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但又迫于拿不出新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对抗,于是他们只好复活德国古典哲学,提出“回到康德”的口号,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拼凑”。这在当时的工人阶级运动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恩格斯在《终结》中也说道:“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另一方,德国古典哲学在国外,特别是在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有某种复活” [1] (p. 218)。因此,恩格斯受到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和《新时代》杂志编辑部邀请,为的是纠正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同时也针对施达克在1885年所写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写下书评。在这本书中,施达克认为费尔巴哈是一位“唯心主义者”。这样的误解再加上当时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歪曲,使恩格斯接受了这次邀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论述。

3. 《终结》中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来源: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德国

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导致哲学家们没有明确意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关系。从古希腊哲学家探讨的万物的始基到中世纪哲学家们关于实在问题的争论,再到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与存在统一性的探讨,表明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历史演变。

3.1. 古希腊时期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恩格斯指出:“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 [1] (p. 219)。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对世界的本原问题进行了探讨。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是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的哲学家,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最初古希腊自然哲学家试图以自然现象去解释自然,“在这种哲学中,辩证思维还是以原始的朴素的形式出现” [2] ,这也为后续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中世纪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贯穿着信仰与理性斗争的中世纪,神学统治着整个欧洲。即使是在被认为是由神所创造的宗教世界中,哲学家们所争论的问题似乎仍然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世纪哲学充斥着唯名论与唯实论两大派别的纠纷。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共相,把个别当作第一性的,而唯实论则与之相反。列宁曾经指出:“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3] 。经院哲学关于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其本质是经院哲学内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在这场争论的冲击下,经院哲学逐步走向衰亡,而近代自然科学和近代唯物主义则由此产生并得到了发展。

3.3. 近代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在近代西方哲学中,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分为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派别。近代哲学史上的划时代人物、第一位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是弗兰西斯·培根。马克思曾说过:“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 [4] 。培根强调“知识乃是存在的表象” [5] 和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肯定了意识是对自然界的反映。作为近代唯物主义的开创者,培根的思想对近代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边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则认为物质和心灵是两个独立的实体。他以“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笛卡尔确立了自我是一个思维的实体,进而推导出其他确定的知识。他提倡“天赋观念”,但同时又承认物质实体的独立性,可以说是在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摇摆不定。经验论与唯理的论争论也使得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将哲学研究的目光从中世纪的神转向了人。

3.4. 德国古典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康德为了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提出著名的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建立了他的批判哲学的体系。在认识论上,他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颠倒,让对象符合知识,符合人脑中的认识形式,以此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但由于康德认为物自体是不可知的,把物自体推向了“彼岸世界”,这也对他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造成了阻碍。之后,黑格尔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的统一,这种辩证统一也就是“绝对精神”。黑格尔的哲学也正是围绕着“绝对精神”展开解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的。他在《小逻辑》中将哲学首先定义为哲学“对对象的思维着的考察”。可以看出,黑格尔克服了以往旧哲学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不彻底性,更彻底地论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并把认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但是他从唯心主义出发的“绝对精神”并没有根本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费尔巴哈发现了以往哲学家特别是黑格尔,由于他们站在了唯心主义立场,从而导致无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于是他将目光转向唯物主义,从批判宗教神学入手,将思维以及神的本质还原给人,确立了以自然和人为对象的哲学体系来实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他说“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只有在将人理解为这个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的时候,才有意义,有真理” [6] 。费尔巴哈站在了唯物主义立场上论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但是他的人本主义哲学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理解人的本质,导致了他的人是抽象的而不是现实性、处于实践活动中的人。因此,也就没有真正揭示出人的本质,只是把黑格尔思想完全抛弃在了一边。

4.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阐释

从对马克思主义之前哲学史的考察中,我们不难看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史中。哲学家们围绕着这个问题而展开讨论,并表述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当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也有一元论和二元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哲学基本问题在各个方面展开。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直至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始终没有能够科学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解释。于是,这一任务也就历史性地落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

4.1.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二人就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指出离开实践谈论思维和存在的问题纯粹是一个经院哲学的问题。恩格斯在《终结》一书中,通过对整个哲学史的科学考察,并针对施达克错误地将费尔巴哈称为唯心主义者,同时费尔巴哈自己也拒绝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的这种情况。他觉得十分有必要弄清楚哲学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划分界限,从而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界限。

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阐述,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认识论的问题。恩格斯在《终结》一书中提到哲学家们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分成了两大阵营——唯物主义阵营与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存在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反之认为是思维决定存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我们很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坚持物质第一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们在自然观上承认自然界是世界的本原,在社会领域也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思维,是唯物主义的彻底拥护者。恩格斯强调必须坚持物质第一性,否则在哲学史上就很难清楚界定不同哲学思想所属的派别。恩格斯认为,要区分不同哲学派别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形态,就应当从人类的实践入手,特别是要从自然科学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不同哲学形态的演进,进而判别其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表明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4.2.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

如果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确定了,那么接下来就会面临一个问题,思维是如何反映存在的。于是恩格斯紧接着又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但也有另一些哲学家否认思维对存在的反应,不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恩格斯用实践的观点对这些持否定观点的哲学家进行批判,指出世界是能够为人所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能够被认识的对象。不过需要承认的是,由于科学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认识的,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是随着实践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成功证明了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被认识和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在人类实践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也必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进而转化为被认识之物。

至此,恩格斯将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了彻底的贯彻,真正推翻了以往唯心主义在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并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经典阐释。

5. 结语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地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才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恩格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对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以及不可知论者进行批判,提供了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恩格斯在《终结》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也使后人清楚地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不同之处。哲学基本问题的确立为后人在展开理论研究和批判各种思潮时指明了正确方向。哲学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也必然是与时俱进的,只有正确地掌握哲学基本问题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才能更加科学地处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因此,重读《终结》,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文章引用

王雨寒.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基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Engels’s Historical Materialist Exposition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Philosophy—Based on Ludwig Feuerbach and the End of 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J]. 哲学进展, 2023, 12(12): 2345-234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2383

参考文献

  1.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5.

  3. 3. 列宁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8: 38.

  4.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31.

  5. 5. [英]培根(F. Bacon). 新工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93.

  6. 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 [M]. 上海: 三联书店, 1959: 19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