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Research Letters
Vol.
12
No.
01
(
2023
), Article ID:
61073
,
7
pages
10.12677/ARL.2023.121003
东西方新冠题材电视剧的影像特征与风格差异
王尔玉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收稿日期:2023年1月2日;录用日期:2023年1月22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6日

摘要
后疫情时代下,新冠题材电视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剧类型,准确把握了时代脉络,它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传递时代精神。通过对中国出品的《在一起》《最美逆行者》和美国出品的《联系》《爱在新冠蔓延时》四部剧作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明确中美双方在影像表现形式、叙事内容及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性,对于中国新冠题材电视剧取长补短、丰富创作手段、保留集体记忆、讲好中国故事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新冠题材电视剧,中美对比,差异性

I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TV Dramas about COVID-19
Eryu Wang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Received: Jan. 2nd, 2023; accepted: Jan. 22nd, 2023; published: Feb. 6th, 2023

ABSTRACT
In the post-COVID-19 era, as a new type of TV drama, COVID-19 drama accurately grasps the context of The Times. It can reflect the style and convey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TV dramas, including two Chinese TV dramas Together, Heroes in Harm’s Way and two American TV dramas Connecting and Love in the Time of Coron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the form of image expression, narrative conten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can be clarified. It is helpful for Chinese COVID-19 dramas to draw on each other’s strengths, enrich creative means, retain collective memory and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Keywords:TV Dramas about COVID-19,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Differenc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暴发与其后的全球疫情大流行打破了各国民众习以为常的平静生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世界各国人民在不同的政策指导下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抗疫斗争。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广大受众的文艺形式,其天然带有记录性的特点,理应对这场席卷全球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反馈记录。因此,自病毒传播以来,以新冠疫情为背景题材的各类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如纪录片《在武汉》《一级响应》《同心战“疫”》,电视剧《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以及电影《中国医生》《穿越寒冬拥抱你》等。不仅仅是中国,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样产出了多部新冠题材的影视作品,如《爱在新冠蔓延时》(Love in the Time of Corona)、《联系》(Connecting)、《保持距离》(Social Distance)等影片。这些影视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记录时代影像、反映疫情生活、描绘抗疫故事,促使受众对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社会生活做出反思。同时,新冠题材影视作品本身也可被视作是一种对受众灾后创伤的修复,其通过影像“建构一种文化仪式,形塑一种文化记忆,让个人记忆在社会记忆框架中得到安置,由之获得集体认同感,并走向未来的路” [1]。
2. 形式上的差异
与纯粹写实的新冠疫情纪录片相比,新冠题材电视剧的表现手段更加丰富,融合了真实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因此其受众更加广泛,传播也更为迅速。“艺术家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必须通过各种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才能形成艺术作品……艺术技巧和手法在艺术传达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2]。对电视剧而言,由于画面构成、拍摄手法、视听效果等表现形式的不同,剧集的整体节奏、叙事逻辑和影像风格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带给受众截然不同的观剧体验。下面,将通过四部新冠题材电视剧——中国的《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以及美国的《爱在新冠蔓延时》《联系》,对中美双方新冠题材电视剧的表现形式进行探究分析。
2.1. 剧集形式:单元剧与短篇连续剧
在剧集表现形式上,同年出品的这四部电视剧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篇幅相对较短,剧集节奏比其他种类的电视剧要快。这与当时的疫情发展情况以及新冠题材电视剧的独特性有关。这四部剧的播出时间都为2020年下半年,影片拍摄时,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新冠疫情的爆发虽然已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病毒传染仍时有发生。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电视剧的拍摄周期要有效控制,剧集也就不会太长。同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提出了“时代报告剧”的概念,即“以较快速度创作、以真实故事为原型、以纪实风格为特色的电视剧作品” [3]。当时播出的这四部电视剧明显符合“时代报告剧”的特点,准确地把握到了时代脉络,反映了时代故事,及时而又尽量真实地展现了抗疫原貌。
中方出品的《最美逆行者》共14集,《在一起》则是20集,与中国主流电视剧动辄四、五十集的剧情长度相比,二者的篇幅称得上是短小精悍。在单集时长上,两部电视剧每集45分钟左右,与电视台日常播放的其他种类电视剧时长相当,符合国人的观剧习惯。美方出品的两部电视剧相比中方,剧集数则要更少。Freeform出品的《爱在新冠蔓延时》仅有4集,每集时长约30分钟。NBC出品的《联系》共有8集,每集时长仅20分钟出头。这一时长与主流电视剧相比要更短,但和常见的美式情景喜剧时长相当,同时也符合了这两家美国电视台“面向家庭”的定位。
不同点上,中方出品的两部电视剧采用了“单元剧”的形式,两集为一个单元讲述同一则故事,《最美逆行者》共七个单元,《在一起》共十个单元。上下单元之间的主人公与故事逻辑不存在确定的关联性,而是通过不同的人物讲述不同的抗疫故事,从多个角度描绘出一幅相对完整的全民式抗疫图景。美方出品的两部电视剧则是以“短篇连续剧”的形式呈现,剧集有明确的主线剧情,上下集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关系,相同的故事角色贯穿全局,讲述多个家庭和朋友之间于疫情居家隔离时期发生的种种故事。由于剧集形式的不同,中美双方的新冠题材电视剧在影片节奏上也有所差异。中国出品的《最美逆行者》和《在一起》因为是单元剧,影片节奏相对较快,整体氛围紧张严肃,在拍摄手法上和电影有相似之处,存在着大篇幅的场面调度及剧情留白。美国出品的《爱在新冠蔓延时》和《联系》因为采用了连续剧的形式,可以用多集的时间描绘一个故事,所以影片的整体节奏相对中国要慢,但在对人物细节的塑造上要更加全面,同时每集都有着各自的转折高潮并设置悬念,更加容易吊起观众的兴趣。
2.2. 视听形式:大场景与小场面
在画面呈现上,中美双方的新冠题材电视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中国的《在一起》和《最美逆行者》在镜头语言方面要更加丰富,场面也更为宏大。为了从多个角度较为全面地还原抗疫斗争的真实过程,影片中细致塑造了多个不同的场景,拥挤忙碌的医院和方舱、隔离期间的居民区、杂乱无序的市场、冷清空旷的街道、新年时混乱嘈杂的机场和高铁站等场景都得到充分的还原展现。同时,为增强影片的真实性和代入感,画面中多次出现了武汉地标式的建筑物,如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龟山电视塔等,部分影像片段还使用了武汉疫情期间所记录的真实影像资料,如《在一起》中的外卖小哥辜勇在工作时看到居民楼内的市民集体大喊武汉加油,便拿出手机录像,这时影片中插入的手机视频便是武汉疫情隔离时小区居民所拍摄的真实影像;各省“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时的画面,也插入了真实的纪录影像。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这两部电视剧在镜头与机位的选择上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全景、特写、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等根据剧情的需要及时调整,使影片更富有感染力。如《在一起》中多次使用长镜头呈现拥挤的医院走廊,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既直观地展示出医院的人满为患,又增强了受众的观影沉浸感;《最美逆行者》中为了凸显抗疫工作的紧迫性与复杂性,影片在呈现医院急救和封城等场景时使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影,晃动的画面和镜头之间的快速剪接进一步渲染了紧张的氛围。
美国的新冠题材电视剧《爱在新冠蔓延时》和《联系》在画面呈现上则较为单一,场景基本限制在了室内,以固定镜头为主,甚至大部分内容是以角色们网上视频聊天的形式呈现,充斥着成篇的对白,缺少大的场面调度,更接近于室内情景剧的新式。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影片都是在美国发布“居家隔离令”期间,演员们于家中隔空录制,所以场景显得缺少变化,视频聊天的画面占据了相当大的内容,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影片中的隔离生活显得更加真实。同时,这种网络视频会议式的拍摄模式,也为疫情期间的影视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在声乐方面,《在一起》和《最美逆行者》都出现了方言的元素,武汉方言的运用让影片显得更加真实与接地气,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在音乐运用上二者也富有特色,创作并使用了大量和“抗疫”主题相关的原声音乐,整体风格抒情,曲调昂扬向上,歌词也振奋人心,如《最美逆行者》片尾区《人民至上》:“人民至上/大爱如初/因为苦着你的苦/因为我们同路/坚守人民的幸福”包含着党和国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除了主题曲和片尾曲外,《最美逆行者》的每个单元故事也都有着其独属的音乐插曲,在突出各个单元主题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与艺术性。《在一起》剧中还采用了《汉阳门花园》《武汉伢》等具有武汉本土特色的歌曲,通过武汉人的视角用深情的旋律描述武汉的各个角落。美剧《爱在新冠蔓延时》和《联系》则充斥着大量的人物对白,台词密度非常大。配乐上以“现实性音乐”为主,即在画面上存在确切的声音来源,如通过手机、收音机播放和人物演奏等,这种配乐方式使影片显得更加日常化,富有生活气息。音乐种类则以乡村音乐和Hip-Hop为主,符合美国主流大众的审美情况,歌曲主题偏向亲情、爱情、友情,强调家人和朋友的重要性,与影片主题相互呼应。
3. 叙事上的差异
“叙事性是故事电影和电视叙事作品存在的一个本质特征” [4]。电视剧的影像表达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风格,但内容与叙事才是电视剧的根本所在,甚至可以说,叙事是影响一部电视剧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从叙事的角度出发,探究中美新冠题材电视剧的特性及差异性,对于拓展未来同类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路径有着重要的帮助。
3.1. 叙事时空与叙事视点
任何故事都发生在一定的时空当中,因此影视叙事无论长短,必然包含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展现。故事的呈现和展开又要围绕着具体的叙事主体,按照确定的切入角度和叙事视点,通过镜头呈现出来。“电影的叙事永远是在双重视点与双重视域——人物在‘看’的‘主观’视点镜头与摄影机‘看’人物的、‘客观’的非视点镜头的交替呈现中完成的” [5]。镜头本身就像是一个人的眼睛,记录着故事的发生。
从叙事时空上看,《在一起》与《最美逆行者》以武汉市为主要叙事空间,场景较为丰富,故事发生的时间为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前夕到2020年4月8日正式解封之间。这两部剧通过再现武汉封城期间的空间场景,讲述了武汉全民抗疫时期发生的各种感人故事。美剧《爱在新冠蔓延时》与《联系》中的故事则是发生在2020年3月美国大部分州颁布“居家隔离令”之后,到6月宣布全面复工之间,故事的主要叙事空间在室内和网络视频空间,场景单一,变化较少。
从叙事视点上看,这四部剧都是从小人物的视点出发,采用了多视点的叙述模式,多重声讲述新冠疫情期间发生的故事。因此,每位观众都能从剧中的某个角色身上看到自身的影子,极易产生情感共鸣。然而,美国的《爱在新冠蔓延时》与《联系》在叙事上仅仅围绕着小人物本身,单纯地描述普通家庭在新冠隔离中的生活琐事与情感变化,视点牢牢围绕在家人、朋友与亲情、爱情的主题上,对国家与社会在疫情下的整体运作情况没有反映。中国的《在一起》与《最美逆行者》则格局更大,小人物的个体叙事与时代下的家国叙事相互结合,通过外卖小哥、货车司机、志愿者、医生、社区工作人员等多角度的叙事视点来呈现武汉抗疫的全貌,展现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凸显生命至上与团结奉献的主题。
3.2. 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
《最美逆行者》与《在一起》都是采用单元剧的形式,紧紧围绕武汉抗疫这一事件,缀合起多个人物的故事片段。“这种缀合不是因果逻辑上的情节环扣,而是通过某种‘特定’的贯穿机制:一个深刻的主题意象、一种深沉宏阔的情绪基调或一个富于哲理性的历史观念等” [6]。多个单元之间表面上看似没有确切关联,实际上是经过了创作者的精心选择和编排,情节上非常紧凑,不同的人物事件围绕抗击疫情这一主旨贯穿起来,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武汉抗疫期间的种种感人故事。“从医务人员到建筑工人、群众、社区工作者、大车司机、警察、路政人员、志愿者,再回到医务人员,实现了场景从医院到家庭、社区,再到医院的闭合,通过不同群像、不同空间展现抗击疫情的艰难性与艰巨性,凸显悲壮的抗疫叙事” [7]。
这两部剧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武汉抗疫期间的真实事例,在美学上以现实主义和纪实风格为主,既强调事实叙述和客观再现,又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艺术加工,融合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注重环境描写和细节描述,使作品显得更加富有戏剧感染力。在角色塑造上,很多人物存在真实的原型,并通过艺术化的加工与生活化的描写,塑造出了一批平民英雄的形象。如《在一起》中张嘉益所饰演的张汉清院长与《最美逆行者》中由王志飞扮演的华院长,都是以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张定宇院长为人物原型,张院长虽然患有渐冻症,但仍不顾安危的奋战在抗疫前线。以张院长为代表的广大医护工作者,既是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有着英雄般的担当和胆识,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喜怒哀乐。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也会害怕产生犹豫,面对繁重的工作,他们会感到疲惫,会关心和思念家人。《摆渡人》故事中的外卖员辜勇则是武汉封城期间仍坚持工作并担任志愿者的广大滴滴司机与外卖小哥的集体缩影。在疫情危机时期,这些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运送救援物资,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如同生命的“摆渡人”。影片中的辜勇形象并不完美,他会和老婆争吵发脾气,经常卖弄小聪明,一开始囤积药品和口罩的目的也是为了赚钱,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人性的不完美,才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的真实亲切,这种拥有弱点的平民式英雄更能打动受众的情感,发挥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美剧《爱在新冠蔓延时》聚焦多个在新冠疫情隔离时期的爱情故事,通过展示隔离期间夫妻、子女、朋友之间的家庭琐事和心态变化,突出爱情、亲情的重要性。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发生的事件也是所有美国家庭常会遇到的事情。如感情出现中年危机的保罗、萨拉夫妇家庭,因为丈夫保罗经常出差,妻子萨拉独自在家带女儿,父亲与妻子、女儿之间存在隔阂,但因为这场疫情,一家人必须开始在同一屋檐下过日子,隔离期间的生活让夫妻二人重新找回了感情,也缓和了保罗与女儿索菲的关系;黑人夫妇詹姆斯与莎黛本来准备在隔离期间备孕二胎,但黑人男子阿默德·亚伯里被枪击事件影响了他们对生孩子的看法,詹姆斯对美国的社会安全和种族歧视现象感到担忧,后来在与母亲和妻子的沟通中得到了心灵的鼓舞。美剧《联系》则讲述了一群朋友通过视频聊天保持联系、互相鼓励、共同度过疫情隔离时光的故事。主角本和安妮的感情线贯穿全剧,两人互相喜欢但始终不敢跨出从朋友到恋人的关键一步。这群朋友身份各异但志趣相投,既有已婚夫妇也有单身人士,既有知识分子也有社会劳工,还有同性恋和跨性别者,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烦恼,对隔离政策的看法和执行力也各不相同。
在美国的新冠题材电视剧中,隔离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社会与国家的抗疫过程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影片描绘的重点在普通人隔离期间的家庭生活上面,表达出“爱情/亲情/友情无法被隔离”的观点。中国的新冠题材电视剧则是重点展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通过各行各业不同人物多个视角的叙事展现抗疫全貌,传递家国情怀。
4. 文化上的差异
“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包括传播和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8]。中美双方新冠题材电视剧中的人物在面对疫情来袭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与处理方式,也显示出了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上的不同。因此,对中美两国新冠题材的电视剧进行对比研究,除了分析其影像形式和叙事内容上的差异,更要明确剧中所传递出的价值观念与文化意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也有利于中国新冠题材电视剧找准自身优势、发现自身不足、实现进一步突破。
4.1. 集体主义的彰显
作为反映疫情期间全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抗疫剧,《在一起》与《最美逆行者》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实细节,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巨大凝聚力,彰显出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中国人历来相信集体的力量,明白个体的力量是有限度的,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理解和帮助。“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等民间谚语,都蕴含着集体力量大于个体力量的含义。儒家的孟子也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相互连接的整体,要相亲要爱。
疫情下的集体主义原则在电视剧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服从统一管理。无论是疫情期间的资源统一调配,还是居家隔离、停工停产等政策的施行,都体现出在大局面前中国人民愿意相信党和政府,服从管理认真执行防疫政策。二是各行各业无私奉献相互帮助。病毒无情人有情,面对新冠疫情,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纷纷出力,医生、护士、外卖员、出租车司机、记者……全国人民心连心、手拉手,终于打赢了这场武汉抗疫战斗。
4.2. 多元化和自由主义
美国是一个由各种移民组成的国家,其社会构成复杂多样,带有多元化的色彩。同时,在美国人看来个人的自由高于一切,任何人或组织都不能限制其自由,人们更加相信自己,崇拜个体的力量,不太信任政府。这些在美国的新冠题材电视剧中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美剧《爱在新冠蔓延时》与《联系》的主要角色构成都比较复杂,黑人、白人、黄种人、拉丁美洲人、同性恋、跨性别者等都有出现,体现出了美国社会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剧中角色的职业背景也是多种多样,但大部分为自由职业者,按照自己的兴趣(音乐、绘画、运动、写作等)来选择工作。面对隔离政策,大部分美国人的执行力度并不强,仍以个人的需求为主。在《联系》中,跨性别者埃利斯因为NBA赛事的取消,感到焦虑和崩溃;一群朋友计划在14天的周期隔离后,开展一场不与其他人接触的“大熊湖”安全出行,但这一旅行最后被迫取消,因为他们分别以不同的理由违反了隔离规定,像是出门慢跑、饮酒、庭院烧烤、请保姆打扫家务等。在《爱在新冠蔓延时》里,保罗夫妇的女儿索菲,因为失恋在半夜偷偷离开家里,参加一群年轻人举行的派对;詹姆斯带着自己缝制的口罩出门慢跑、采购物资……这些情节都体现出了美国人崇尚自由主义的特点,隔离对其而言更像是一种形式上的号召,而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执行的防疫手段。
5. 结语
新冠题材电视剧以敏锐的现实眼光迅速反映了新冠疫情影响下的民众生活及社会现实。这类电视剧往往坚持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美学风格,同时也能展现出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与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传播的功能。有关疫情的故事通过影像的形式再现出来,本身也是一种对历史的铭记与尊重,新冠题材影视作品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巩固集体记忆,增强民众家国认同感,同时能够抚慰受众灾后受创的心灵,起到疗愈作用。在未来的创作中,中国新冠题材电视剧及相关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在保留自身家国叙事特点和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借鉴西方的制作经验,批判性地吸收美国电视剧的长处,如更加关注细节描写、个性化的拍摄手法、注重悬念设置、充分展示小人物的生活与情感、体现家庭故事等,以使角色塑造得更加丰满立体,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体现时代精神,并实现电视剧商业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的良性结合。
文章引用
王尔玉. 东西方新冠题材电视剧的影像特征与风格差异
I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TV Dramas about COVID-19[J]. 艺术研究快报, 2023, 12(01): 15-21.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3.121003
参考文献
- 1. 张雪珊, 李建立. 抗疫剧中的创伤修复与记忆建构——以时代报告剧《在一起》为例[J]. 当代电视, 2021(2): 34-39.
- 2.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97.
- 3. 张颖. 《在一起》首次探班! 这部令人瞩目的“时代报告剧”最大的悬念有哪些? [J]. 电视指南, 2020(10): 48-51.
- 4. 宋家玲. 影视叙事学[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9.
- 5. 戴锦华. 电影批评[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6.
- 6. 李显杰. 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 363.
- 7. 刘洋, 杨琼艳. 雪虐风饕出门去: 《最美逆行者》的抗疫叙事及审美表达[J]. 电影文学, 2021(7): 139-143.
- 8. 邵培仁, 杨丽萍. 转向空间: 媒介地理中的空间与景观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3): 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