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5 No.03(2017), Article ID:21649,5 pages
10.12677/ML.2017.53030

The Critique and Development of Van Dijk’s Cognitive Context Thought

Fengxiang Pa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Jul. 16th, 2017; accepted: Aug. 1st, 2017; published: Aug. 9th, 2017

ABSTRACT

Van Dijk, one of the main representativ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gradually formed the unique theoretical thought of studying con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gni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contextual study, this study finds out the new exploration of Van Dijk's cognitive context theory through the criticism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ontext theory and cognitive context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ideas of cognitive context theory can explain the problems and phenomena that the past language cannot explain, such as the uniqueness and generality reflected by different language users in the same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of discourse production and understanding, etc.

Keywords:Context, Discourse, Social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Pattern

Van Dijk认知语境思想的批判与发展

潘凤翔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收稿日期:2017年7月16日;录用日期:2017年8月1日;发布日期:2017年8月9日

摘 要

作为批评话语分析流派主要代表之一的Van Dijk,逐渐形成了从社会认知视角研究语境的独特理论思想。本研究在追溯语境研究起源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语境观以及认知语境理论的批判与发展来发现Van Dijk在认知语境理论方面的新探索。同时这一崭新的认知语境思想可以解释过去的语言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和现象,如在同一交际情景中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对话语生产和理解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性和共性等。

关键词 :语境,话语,社会认知,心理模式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以往的语境研究,由于受传统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主要遵循形式结构的研究范式,更关注语言本身,没有纳入认知、心理和社会的维度,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随着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Van Dijk的认知语境思想应运而生,提出从认知角度研究语境;英国剑桥大学新近出版了由Van Dijk撰写的《话语与语境:社会认知途径》 [1] 与《社会与话语:社会语境如何影响语篇和谈话》 [2] 两部系列专著,首次专门探讨语境理论,改变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者尝试引入社会认知的维度,完成语境从单一的研究视角向语义、语用、社会与认知心理等多维度研究的跨越。Van Dijk的认知语境思想本质上是相关的认知语境理论。本文尝试通过Van Dijk对传统语境观以及认知语境理论的批判与发展来对其语境理论的主要观点做简要述评,同时发现该语境理论的一些不足之处。

2. Van Dijk认知语境思想产生的背景

2.1. 语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

语言曾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语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仅被界定为句法——语义环境。真正关注语境的研究始于波兰籍人类学家Malinowski,他于1923年与1935年分别提出了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的概念,这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语言学家Firth (1957)将Malinowski的语境思想引入了语言学,认为情景语境涉及参与者的有关特征、相关事物以及言语活动产生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杰出代表Halliday进一步发展了Firth的语境思想,把情景语境更详细具体地分为:话语参与者正在从事的活动即话语领域范围、受话语参与者的社会关系影响的话语基调以及话语参与者所使用的话语方式 [3] 。Halliday比较注重研究情景语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同时强调要把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互为补充地运用于探讨语言使用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是Halliday的这种语境思想忽视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主体地位 [4] 。

2.2. 语境研究的认知心理视角

Koffka (1935)认为有两种语境:外部的客观的地理的语境和内在的主观的行为的语境,至此,认知视角开始被纳入语境研究 [3]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凸显认知心理视角的语境研究逐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Fillmore (1982)的框架理论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是一种与某些经常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信念”,语境与人的心理相统一 [4] ;Sperber和Wilson (1986)的关联理也认为语境是一种动态的心理建构体,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储存于人的头脑中并能够指导交际意图 [5] 。这种语境认知观对Van Dijk的认知语境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奥地利语言学家Ruth Wodak (1996)指出话语应放在语境中研究,较具体全面地对语境作了界定,她认为语境的研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话语本身;其次是话语生产者和接受者;再次是客观情景、时空设置和情景描述;最后是交际事件发生的机构、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功能。在进行这四方面的语境考察时还要考虑话语的互文性 [6] 。不同的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Wodak以话语发生的历史为切入点发展了自己的话语—历史分析理论,而Van Dijk则从话语生产者和接受者的心理认知出发发展了跨学科的认知语境理论 [4] 。

2.3. 范戴克的语境构想(社会认知视角)

范戴克(2008)综合分析了对语境的社会文化研究与认知心理研究,提出了对语境研究的社会认知视角,指出影响话语的结构并不仅仅是社会语境,而是主体对交际情境的相关特点的主观定义。范戴克进而提出了语境模型(context models)的概念,认为认知作为话语与社会的中介,在控制话语的产生与理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从不同视角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受语境控制的话语结构,为其理论的发展及其我们理解语境与语言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Van Dijk的认知语境思想

3.1. 认知视角的语境定义

关于语境的定义,将其定义为心智模式(a mental model),在参与(社会、互动、或交际)情景时,参与者对该情景相关属性的一种特定的心智模式或主观解读 [1] 。他认为语境是针对参与者而言的,是基于参与者社会经验主观建构起来的关于这些情境中与他们相关的一些属性,即心智模式,而不是一些客观的社会情境。他的认知语境思想认为客观环境只有作为与交际相关的信息出现在头脑中时,交际中的话语参与者才有可能生产和理解话语。因此,Van Dijk的认知语境是交际参与者建构的,不断更新的,动态的心理模型 [7] 。Van Dijk高度关注人在参与语境中的作用,他认为决定会话的不是社会情境,而是人在参与会话之中的方式影响情境。这一思想与传统的社会语言学思想相违背,后者认为,社会结构和社会情景会对说话者的社会属性和说话方式产生直接影响。然而,语境是由参与者的交际互动而构建的,如果语境是客观的,并由客观情景决定的话,那么同一情境中的交际人的说话方式将会趋于一致。

因此,语境研究从传统到认知,经历了从摆脱客观情景的羁绊到心智模式的动态发展,这无疑是Van Dijk以来语境研究的重大突破。下面笔者将就Van Dijk对传统语境理论以及动态的认知语境理论的批判与发展进行简要述评。

3.2. 认知语境新发展

3.2.1. 对系统功能语言学(SFL)的批判与发展

Van Dijk在探讨语言与语境的关系时并没有直接进行阐述,而是首先通过对SFL的批判来揭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SFL对语境的研究方法被误导了,因此必须予以抛弃” [1] 。在Van Dijk看来,由弗斯(Firth)的学说中发展起来的SFL的语境研究以及与弗斯的学说密切相关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语境研究,这两大SFL语境研究的基础本身就有缺陷。首先,马林诺夫斯基仅仅提出了语境的概念,并没有对其性质进行界定,更没有提出一套系统的语境研究理论;而弗斯只将其关注的重点放于那些可以观察到的、客观的语境特质,而那些由于偶然性和个性化因素太大的人的思维活动却没有被纳入语境研究的范围。Van Dijk对此进行了批判同时引进了认知视角的语境理论,他认为,这些“客观的”和“可观察到的”属性在过渡到语义理解之前还有一个抽象、解读和主观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是属于一种认知行为 [8] 。

此外,Van Dijk对韩礼德所称的“社会符号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韩礼德所做的主要只是语法研究,其倡导的“语言”研究主要关注“词汇-句法”层面的话语分析,并没有太多社会学或人类学的研究,并未关涉语境性质的社会层面以及其社会属性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同时,Van Dijk对韩礼德的“潜势”(potential)和“能力”(competence)的概念区分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说潜势是客观的,而能力是主观的 [1] ?由于SFL对语境认识存在这样一些带有根本性的偏见和误区,因此其语境研究也必然是有缺陷的,如有语场、语旨和语式的语境三元素概念及其语言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模糊不清的界定等问题。从实际情况而言,SFL仅仅是一种有关语法的理论,而不是针对话语或语篇的理论。虽然Van Dijk认为SFL的语境理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但还是肯定了它对语境解释的主要观点,如,交际过程的社会情景属性与语法和其他话语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等 [4] 。

在以上一系列的批判的基础之上,可以看出语言交际的过程便是语境动态识解的过程,也就是语言使用者基于对交际事件与情景的理解和表征,在线构建或重构语境的过程。然而,传统的SFL理论反对理性主义(sentimentalism),因为其过分泛化语言使用中客观情景的共性而导致无法解释语境的动态性,因而体现出忽视语境的心理特征的缺点。针对这一点,Van Dijk提出了社会认知视角的语境理论,即上文所提到的心智模式。他认为,心智模式是独特的、主观的。心理模式建构话语中事件时,并不是客观的、统一的,而是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的,它受到了一些“客观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对事物、人、情景等的物理属性的看法。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文化背景相似的人群在建构话语事件的过程当中时,往往体现出相似的心理模式,然而,在建构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和特征是这种相似所不能否认的 [9] 。比如,在同一特定环境、身份、机构的前提下,话语参加者的感知可能是不同的。心理模式的个体和主观性特征也解释了心理模式不但可以呈现话语参加者所观察到的事实,同时也会呈现一定的观点和情感。例如,当个体在阅读有关西藏藏独事件或是伊朗核武器的故事时,可以建构出这些事件的版本,并且可以形成一种评价性的判断或是观点。总之,综述以往有关心理模式的论述,其概念是与个体息息相关的,往往被看作是一种对个体过去经历的表征(representations)。个体的经历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片段记忆中,也就是长时记忆的一种。

3.2.2. 对关联理论的批判与发展

传统的语境概念研究基本上是用一种静止的观点看语境问题,而动态语境研究最著名的便是Sperber & Wilson用关联理论分析的“认知语境”。他们将语境定义为一种“心理构念”(表现为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子集:语境被看作一个心理建构体,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所作的推理过程;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始终受关联原则的支配),这种看起来是以认知的视角研究语境的关联理论(“认知语境”),事实上只是一种形式模型 [3] 。它将语境简化为命题的集合,只是局限于对交际活动发生的时间、空间以及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等参数的考察,没有对语境假设的心理表征过程做出解释,实为一种形式语义学的研究视角 [10] ;此外,Sperber & Wilson也没有对语境的认知过程及其对话语产生与理解的影响机制加以阐释,因此,在Van Dijk看来,其对关联性的研究其实并不属于认知范畴,而是一种抽象的形式研究和哲学研究 [8] 。

Van Dijk的语境模式是一种特定的心智模式,也具有关联性。然而,这里的关联性与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不是一回事,其含义源于语境模式包含的三个方面即背景(setting)、参与者、交际及其他行为/事件。背景包括时空环境,参与者分为自我和他人。其中,自我是语境模式的中心范畴,自我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这个范畴来组织的,因此“自我中心”是语境模式的关键 [1] 。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建立自我与他人以及环境与事件的关系;Van Dijk的语境模式把主客观的因素结合起来,使社会、情景(客观)和话语(个体认识)相互关联,进而形成了“交际关联性”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又与语境概念密切相关:语境与交际参与者共有的或新增的知识以及交际的目标和意图相关联,想要对其加以认识就要从心理和认知方面入手。介于语境模式处于话语和社会之间,Van Dijk进一步提出其功能的具体实现应通过社会个体认知呈现来完成。也就是说,话语可以通过对社会个体的认知施加影响进而对社会进行影响。例如,在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报到者会通过各种话语策略给社会个体增加一种认知呈现。其中不乏细节性的报道,这种方法不仅构成了报道可信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会拉近报纸和受众的距离。这样的报道模式在影响受众个体认知思维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帮助受众“稳固”原有的对事物的认知(可能最初的事实并非如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语境模式下存在个体的认知差异和不同的文化特征,这就是说不同的受众对同一场景有不同的语境模式,因此在交际过程中误解和冲突也不可避免 [9] 。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传统语境观的重客观轻主观的倾向,Van Dijk对其进行了批驳:拒绝语境的客观性,强调话语参与者的主体性。传统的语境理论认为语境是某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情景,而认知语境理论创造性地把交际事件社会情景的客观存在与个人认知的主观性因素结合起来。其次,通过对Sperber & Wilson关联理论的批判,发现语境模式的动态构建对话语的产生和理解所起的关键作用:不同的情景不断被识解、被激活,动态因素在具体交际情景中有意识地控制话语。Van Dijk试图在阐明一种思想,即语境研究的不断完善,理应是建立在对已有语境理论的不断批判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使得其建构的语境理论不仅可以得到长效的发展,同时可以从以往的研究中找到解释的根据。本文认为,经Van Dijk不断完善的社会认知视角的语境理论是在以往语境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变换着的理论,研究者可以从其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展望语境理论大致的发展趋向,从而为以后语境理论的发展路径指明方向。同时,将认知视角引入认知语境思想,可以为语境的研究提供新思路,进而拓宽人们认识话语生产和理解过程的视野。

当然,针对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我们也应进行进一步的反思。首先,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的研究,Van Dijk的批驳有些武断,其社会认知模式并没有提出任何有效的改进方案,需要继续加以探讨 [1] 。其次,该理论模式大多是一种“阐释”,实践性不强,因为存在于大脑的认知是无法被感知和察觉的。从这一点来看,以后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证性探索来证明这一模式的可行性。

文章引用

潘凤翔 . Van Dijk认知语境思想的批判与发展
The Critique and Development of Van Dijk’s Cognitive Context Thought[J]. 现代语言学, 2017, 05(03): 223-227.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7.53030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Van Dijk, T.A. (2008) Discourse and Context: 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481499

  2. 2. Van Dijk, T.A. (2009) Society and Discourse: How Social Contexts Influence Text and Tal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575273

  3. 3. 王梅. 范戴克的语境思想[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 107-112.

  4. 4. 赵林静. 浅析Van Dijk的认知语境思想[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27(4): 71-73.

  5. 5. Sperber, D. and Wilson, D. (1986/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lakewell, Ox-ford.

  6. 6. Wodak, R. (1996) Disorders of Discouse. Addisi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New York, 21.

  7. 7. 汪徽, 张辉. Van Dijk的多学科语境理论述评[J]. 外国语, 2014(2): 78-85.

  8. 8. 陈春燕. Van Dijk新著《话语与语境》介绍[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10, 42(1): 75-77.

  9. 9. 刘立华, 郭金英. Van Dijk语境研究的社会认知视角[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4): 131-136.

  10. 10. 陈敏, 王厚庆. 语境理论的新发展:社会认知途径——Van Dijk的两部语境新著述评[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6(3): 222-22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