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8
No.
06
(
2020
), Article ID:
39004
,
5
pages
10.12677/ML.2020.86109
语气副词“分明”和“明明”的语用对比研究
刘慧鸿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0年11月13日;录用日期:2020年11月28日;发布日期:2020年12月4日
摘要
本文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对语气副词“分明”和“明明”进行辨析,力求揭示二者的语用特征,并从语用表达、语用推理和语用预设探讨“分明”与“明明”的主观性差异。“分明”可单独使用,用于单句,强调言者的主观确认和判断,“分明”和“明明”都分布于转折复句中,前者强调肯定或确认言者与听者共知的客观情况或信息与言者的主观判断不符,含反驳语气,后者侧重强调言者所知或言者与听者共知的客观事实偏离预期,含批驳语气。“明明”多用于口语,“分明”多用于书面语,“明明”表达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更能表达言者主观态度。二者都属于情理诱导的推理,“分明”侧重顺承推理,“明明”偏反向推断,且二者在复句中语用预设偏向反向预设,预设往往偏离客观事实或期望的结果,二者的差异在于“分明”预设隐含的情况多于“明明”,“明明”多预设显现。
关键词
分明,明明,语用,对比,主观性
The Pragmatic Comparison Research of the Modal Adverbs “Fenming” and “Mingming”
Huihong Liu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Nov. 13th, 2020; accepted: Nov. 28th, 2020; published: Dec. 4th, 2020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odal adverbs “Fenming” and “Mingm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agmatic function, and it tries to reveal the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What’s more, it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of subjectivity between them from the aspects of pragmatic expression, pragmatic reasoning and presupposition. “Fenming” can be used alone for a single sentence, emphasizing the subjective confirmation and judgment of the speaker. Both “Fenming” and “Mingming” are distributed in the transition sentence. The former emphasizes that affirming or confirming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or information known to the speaker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subjective judgment of the speaker, with a rebuttal tone. And the latter focuses on emphasizing that objective facts known to the speaker or known by the speaker and the listener deviate from expectations and includes a rebuttal tone. “Mingming” is mostly used in spoken language, but “Fenming” is used in written language, and to some certain extent, the expressive flexibility of “Mingming” reflects its more expressive subjective attitude. Both of them belong to reasoning of reasonable induction. “Fenming” focuses on reasoning, while “Mingming” reverse inference. And the two in the compound sentence with presupposition bias reverse presupposition, which often deviates from objective facts or expect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lies in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Fenming” implied more than “Mingming”, but the presupposition of “Mingming” is more apparent.
Keywords:Fenming, Mingming, Pragmatics, Comparison, Subjectivity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语气副词“分明”和“明明”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若仅凭借辞书的释义和举例难以区别,例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分明”——明明;显然:他分明朝你来的方向去的,你怎么没有看见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明明”——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这话明明是他说的,怎么转眼就不认账了呢 [1] ?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中没有收录“分明”,而“明明”——意思相当于“很明显地、显而易见地、清清楚楚地”等,用以确认某事,或以确凿的事实、理由对相反的做法、结论提出疑问或驳斥:李有才做出来的歌,不是“诗”,明明叫做“快板”,因此不能算“诗人”,只能算“板人” [2]。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中也没有收录“分明”,“明明”——表示情况显而易见,有“确实”、“显然”的意思。常用于反问句和转折句中:钢笔明明是小王的,你怎么说是你的呢 [3] ?
《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齐沪扬主编)中“分明”:1)表示事实清楚,无须怀疑。相当于“的确”。|这分明是一幅水墨画!2)表示显而易见的情况,相当于“明明”,暗含对某种看法的否定。|这分明是造谣,有险恶用心的。
《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齐沪扬主编)中“明明”:1) 表示显而易见的情况做肯定的判断。|你听他说的,明明就是在耍花样。2) 表示事实如此,下文往往含有转折意义。|卖的明明是歌舞票,怎么改话剧了 [4] ?
上述各词典中的“分明”和“明明”都含“显然”之义,表达对显而易见的情况做出判断,它们在释义上似乎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难以区别。因此,如何更准确地揭示“分明”和“明明”的差异,需要从新的角度做深入的研究。
以往学者多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对语气副词“明明”进行辨析,如匡鹏飞(2011)从语气表达和语义背景等方面探讨其主观性 [5];语气副词“分明”与“明明”作对比分析的也有,如杨婉萍(2013)从句法、语义、语气三方面探讨其差异 [6],但总体来看两者的对比研究还较少。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角度对二者进行分析。
2. “分明”与“明明”的分布与语用表达
语气副词“分明”与“明明”在句法中位置灵活,在动态的句子层次上组合,都可置于主语后、谓语前,但“明明”置于主语前的情况多于“分明”,通过考察大量语料,我们还发现“分明”与“明明”在单复句中的分布也存在差异:“分明”用于单句的情况比“明明”多,“明明” 出现在复句的情况较多,尤其在转折复句中,一般分布于转折复句的前一分句中,例如:
(1) 奶奶分明听出了我的话外之音。(《奶奶的星星》;史铁生)
(2) 事实明明一再显示那六个小恶魔还在南太平洋渡假,为什么他还是那么不安?(《烈火青春》;左晴雯)
对比以上“分明”和“明明”可知,“分明”可用于单句中,由于处在自足的语境中,成为一个意思相对独立完整的句子,含“显然”义,不可以用“明明”替换,若换上“明明”,则基于其不自足的语境特色而导致句意不完整;而“明明”常分布于转折复句中,且常分布于前一分句,后一分句常以转折连词引导,强调主观判断与事实不符。与之相反的是,“分明”常常分布于复句的后一分句,强调客观情况与前一小句不符。“明明”在复句前一分句,后一分句常需要“却”“但”“可是”等转折连词来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上述例(2)中,强调已出现的事实——“一再显示六个小恶魔还在南太平洋度假”与后面分句所作的主观判断和认识不符合,除了表示强调态意义,“明明”在句中还表达言者不满、批评或指责等负面情绪的语气,且张谊生(2000)在论述语气副词的情态意时,把“明明”定为表示强调态的语气副词,指出强调态“表示言者对相关命题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态度” [7]。由上可知,“明明”表主观判断的语义更加虚化、空灵,强调义凸显,齐沪扬(2003)指出强调性功能大于表述性功能 [8],“明明”的强调义凸显,其强调性功能大于表述性功能。
“分明”强调事实显然性,所提供的客观前景信息量较大,表达顺承的强调性功能,顺承的客观判断或认知推理与事实更贴切,肯定事实“显而易见”,例如:
(3) 庞英杰猛地抬起头,他久闻何翠仙艳名,但今日还是第一次见面,只见暮色下树影中站着俏生生的一个人儿,雪白鹅蛋脸儿,透明的猫儿眼,身量极高,一头棕色卷发,分明是一个西洋美女。(《纵横四海》;亦舒)
上述例(3)中“分明”引导的命题是对前面“雪白鹅蛋脸儿,透明的猫眼儿,身量极高,一头棕色卷发”的总结断言或顺承推理。
就语体而言,“明明”多用于口语,“分明”多用于书面语,口语表达更随意,且BCC语料中,“明明”出现在“微博”字库中的频次远远多于“分明”。“明明”用于口语,受语境影响,表达个人的主观判断对已然发生的事实出现反差时的强调意义,比如:
(4) “刚刚明明有人敲门,怎么就没人敲门?”(电视剧《虎妈猫爸》)
(5) “妈妈,老师说不带舞蹈鞋就不能去上课”
“我昨天明明放在包里了呀。”(电视剧《虎妈猫爸》)
“分明”与“明明”都用于复句当中,但“分明”除了用于复句的分句中,也用于单句,其语境自足,但“明明”在句子中常常不自足,需要上下文的语境来表达句意的完整;在表达功用上,“明明”与“分明”作为语气副词,“分明”强调对事实“显而易见”的肯定,基于顺承推理进行客观判断,而“明明”侧重于强调对事实的反驳,强调态的意义更突显;“分明”与“明明”在对事物进行主观评价时,“分明”所在的句子所提供的客观信息量相对较大,其客观性较强,且从语体上看,“分明”倾向用于书面语,“明明”多用于口语。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明明”的主观性比“分明”的主观性更强。
3. “分明”与“明明”的语用推理
“分明”和“明明”其主观性意义形成过程中,受语用推理影响较大。“分明”和“明明”在语用推理过程中,二者所呈现的主观性存在差异。
方梅(2019)指出语用推理一般分为情理诱导的推理和回溯推理 [9]。这里探讨“分明”与“明明”的情理诱导推理。“分明”和“明明”在情理诱导的推理中,“分明”所在的语句,既存在事实与情理相符合的情况,也存在事实与情理产生矛盾的情况,例如:
(6) 他约在四十上下的年纪,虽然脸上刮得光光,又抹了一层粉痕,两鬓下一道青隐隐的痕迹,却看得出,分明有了落腮胡子了。(《春明外史》;张恨水)
(7) 她觉得那叫门的声音有些古怪,那声音似乎十分遥远,可那个人却分明站在窗前。(《世事如烟》;余华)
例(6)中“分明有了络腮胡子”的情理推断与前面“两鬓下一道青隐隐的痕迹”这一事实相符合,但例(7)中后面的事实与前面的情理不符合,产生了“她认为叫门的人声音十分遥远,那个人站在窗前这么近是不寻常的”这样的主观性。“明明”由于自身不自足,多用于转折复句,例如:
(8) 明明是一本炼钢的书,可里面却不说炼钢炼铁,说的全是一个叫保尔·柯察金的苏联人的长长短短。(《平凡的世界》;路遥)
上述例句中“说的全是一个叫保尔·柯察金的苏联人的长长短短”,这一事实与前面言者的判断不相符,现实与情理不符,产生了“言者认为炼钢书应该说炼钢炼铁”这一判断的主观性。
通过大量语料考察,我们发现“分明”倾向于现实与情理的符合,“明明”倾向于现实与情理产生矛盾,表达言者的主观性更强。
4. “分明”与“明明”的语用预设
姜望琪(2017)指出“预设”是句子的一种暗含意义,是使用一个句子的先决条件,认为“肯定句的预设像衍推,否定句的预设像含义”,这里语用预设倾向于从语义角度被界定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但同时预设是可以被语境取消的,而这里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 [10]。作为语气副词的“分明”和“明明”多在表否定的复句中,其语用预设包括暗含的语言语境,也指其含义,例如:
(9) 让人困惑的是,自己并没有向该公司投简历,但该公司却分明掌握了自己的求职信息。(《人民日报》2017年)
(10) 记者环视剧场,满眼的金发碧眼英国人,但分明他们看懂了,感动了,真心地在为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叫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11) 根据农林水产省和环境省的推算,日本的食品废弃物每年大约有2759万吨,除去可以作为饲料再利用的部分,明明可以吃却被扔掉的“食品浪费”据估算约为643万吨,相当于每个日本人一年要浪费约51公斤食品。(《人民日报》2020年)
(12) 岸田在演讲中称,日本将积极参与维护印度洋B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但从岸田此番煽风点火看,却明明是企图给这一地区的和平共存格局捣乱,给这一地区的繁荣共赢共识添乱,以便日本浑水摸鱼,享渔翁之利。(《人民日报》2015年)
上述例句中的“分明”和“明明”例(9)中“自己并没有向该公司投简历”这一事实与“该公司分明掌握了自己的求职信息”这一肯定判断产生分歧,客观事实与潜在的预设“该公司不能掌握自己的求职信息”不符,“分明”强调推断的肯定性和明显性,小句间呈现转折关系,常与表转折的副词“却”和转折连词“但”共现;例(10)中“分明他们看懂了,感动了,真心地在为中国古老艺术叫好”这一客观事实与隐含的 “金发碧眼的英国人看不懂”这一语用预设相反,与表转折的连词“但”共现。例(11)和例(12)中的“明明”一般也与表转折的副词“却”共现,“明明可以吃”却“被扔掉”,“岸田演讲声称积极维护和平与繁荣”却“煽风点火企图给和平共存的格局捣乱”,“明明”表达凸显了表达客观事实偏离预期的批驳性主观断言义。
“分明”和“明明”都属于语用预设中的反向预设,预设往往偏离客观事实或期望的结果,二者的差异在于“分明”预设隐含的情况多于“明明”,“明明”多预设显现,这与“明明”不自足的语境有一定的关系。
5. 结语
语气副词“分明”和“明明”在分布上,“分明”多用于单句,“分明”和“明明”都可用于表转折的复句;当“分明”用于复句时,用于后一分句占优势,表达总结推断,而“明明”则主要用于前一分句,表达对客观情况的主观确认及肯定。语体色彩上,“分明”书面体色彩较浓,“明明”更多地用于口语中;“分明”强调的是对事实的一个肯定的判断,以及对否认事实的反驳;“明明”更侧重对否认事实的一个批驳性的确认,往往具有不自足的语境特色。就语用推理和语用预设而言,“分明”强调顺承推理和隐含的预设,“明明”侧重反向推理和显现的预设。基于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和自身能力的欠缺,本文还存在大量不足之处,很多观点仍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和深入研究。
文章引用
刘慧鸿. 语气副词“分明”和“明明”的语用对比研究
The Pragmatic Comparison Research of the Modal Adverbs “Fenming” and “Mingming”[J]. 现代语言学, 2020, 08(06): 798-80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0.86109
参考文献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M]. 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 2.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 1957级语言班编.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 第3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 3. 张斌.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 第2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 4. 齐沪扬. 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 5. 匡鹏飞. 语气副词“明明”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世界汉语教学, 2011(2): 85-94.
- 6. 杨婉萍. 语气副词“明明”与“分明”比较分析[J]. 现代语文, 2013(8): 86-88.
- 7. 张谊生.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0.
- 8. 齐沪扬. 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1): 62-71.
- 9. 方梅. 汉语篇章语法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0.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