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
Vol.05 No.01(2017), Article ID:19876,6 pages
10.12677/APS.2017.51003

Study on Suitability of Dragon-Lion 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iaolin Hua1, Jinrui Feng2*

1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Feb. 18th, 2017; accepted: Mar. 6th, 2017; published: Mar. 9th, 2017

ABSTRACT

Using the documentary analysis, this passage will roughly clarify current development of dragon-lion 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mmarize cultural origins of this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activity, and then come to a conclusion on the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bout dragon-lion 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analyses of dragon-lion dance tournaments in th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ver the years. Based on it, this passage will make a conclusion and summary of Dragon-lion dance’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n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humanitarian characteristics about dragon-lion dance in these places. As a theoretical basis that encourages people, especially college student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his passage is aimed at probing into current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ragon-lion dance as well as its evolu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ragon-Lion Danc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龙狮运动高校课程适应性探究

花妙林1,冯金瑞2*

1复旦大学,上海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收稿日期:2017年2月18日;录用日期:2017年3月6日;发布日期:2017年3月9日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当前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龙狮运动的文化源流,通过分析历年高校龙狮锦标赛得出目前高校龙狮运动的开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归纳并总结了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文化特征,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人文关怀特征。本文旨在探究当前中国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特点及其在高校中的开展状况,为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及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舞龙舞狮,文化特征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舞龙舞狮运动一直是作为一个民间民俗运动存在的,是在节日典礼、婚丧嫁娶等活动上出现的表演形式,正式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并不长。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自此之后,民族传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高校。1995年1月,国际龙狮总会成立,总部设在香港,后迁至北京。在国家体育总局(前国家体委)的支持下,于同年7月成立的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加入国际龙狮总会,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成绩斐然,现今已有近30余会员国多个。舞龙舞狮运动也因其特有的娱乐性和健身性等特点受到了高校体育的青睐。目前,高校已成为龙狮运动发展的主要阵地。

笔者从历届全国的大学生龙狮比赛的规模分析数据,从中窥见当前龙狮运动在高校的开展状况。自1997年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创建了我国首支高校舞龙队,2003年“中国大学生体协龙狮分会”在中南大学成立,并在倡导先行的“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下,加盟的体育师范类和普通高校仅达到了达五十五所。同年底,又成立了中国大学生龙狮运动培训中心,有16支全国高校大学生代表队汇聚中南大学,举办了里程碑式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使大学生舞龙舞狮运动在高校的影响力得到了扩大。此后,每两年一届龙狮赛事在全国各地纷起,参赛人数不断扩大,7届比赛的声势愈演愈烈。尤其在2014年赛事首次融入了中小学生群体,扩大了学生参与群体与社会影响力。至今,已有185所大学加盟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的“百校龙狮进课堂”计划,其中“985”、“211”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达42所,可见当今的高校龙狮队伍建设规模已经形成规范。另从“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所掌握的比赛情况来看,目前各种舞龙舞狮比赛中,高校舞龙舞狮队伍是参赛最多的队伍。随着高校龙狮队竞技水平不断提升,致使高校舞龙舞狮队伍在传承舞龙舞狮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龙狮比赛已然成为了助推高校龙狮文化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赛事。

然而,龙狮运动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的发展定位,不可与农业社会中古中国的发展情况同日而语。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传统的中国文化没有被理性地对待,造成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重视。学校是传授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高校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其先天的优势,因此在高校里开展龙狮运动对于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丰富学生体育课堂有着建设性的意义。

2. 舞龙舞狮运动的文化探源

舞龙舞狮运动源于炎黄祖先的智慧和劳动,是一项在实践中创造出的个性鲜明的民间体育运动,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龙和狮子被中国先民认为是象征吉祥、寄托祝福的瑞兽。舞龙舞狮是人们表达情感、祝贺吉庆的重要手段,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今天舞龙舞狮运动。但是,两种运动的起源和文化价值仍然存在差异。

2.1. 舞龙运动的文化探源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宋朝《尔雅翼》中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是对龙的形象较完整的描绘。全国各地出土的龙形文物数不胜数,如新石器时代的赤峰红山玉龙、三代时期青铜器上的龙纹、战国时期的龙形玉器、汉唐时期的砖刻石刻龙纹和龙形玉环、宋元时期的瓷器龙纹、明清时期的服饰和建筑龙纹……龙又是民间司雨之神,久旱时节人们便拜龙王祈甘霖;划龙舟是南方人民傍水而居、积年累月的习惯;“龙的传人”是中华儿女身份的独特标签……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舞龙运动产生于农业文明背景下的古代中国,龙作为图腾被古代中国人崇拜。劳动人民把丰收、喜庆、吉祥等美好的寓意寄托在龙的身上。舞龙活动就是在这些美誉中形成的。《汉书·西域传赞》记载了最早的舞龙活动:“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饧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西汉初年,政通人和,国家内一片祥和。这种“鱼龙漫衍”的表演形式是舞龙运动的前身。另据《通典》记载:“春祭王城东门外,舞八丈大青龙,另有十条小青龙伴随,由青衣少年持舞;夏祭王城南门外,舞七丈大赤龙和六条小龙,由红衣成年人持舞;夏末祭舞五丈大黄龙和四条小黄龙,由黄衣成年人持舞;秋祭王城西门外,由白衣独身汉持舞九丈大白龙和八条小白龙;冬祭王城北门外,由黑衣者舞六丈黑龙和五条小黑龙”,不难发现,舞龙运动在唐代迅速发。综上所述,从汉朝的“鱼龙漫衍”到唐代的舞龙运动可以看出其发展历程——由简单的雏形到形成规模并且有了规定的形制和服装。尤其自唐以降,我国舞龙运动开始走向成熟,已然形成了一个集武术、舞蹈、服饰、刺绣、杂技等诸多传统技艺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2. 舞狮运动的文化探源

狮子本不是中原物种,但因其威严雄壮的形象在民间广受欢迎,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一种以狮子作为主题的民间运动形式。狮子在中国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朝。一方面,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狮子是佛教观念中的一种瑞兽,备受佛教徒敬仰。同时,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让狮子作为贡品,进入中原大地。东汉年间,西域国家大月氏等,为结交汉王朝,把当地的灵兽狮子作为贡品,带到中原。作为外交礼品和佛教的瑞兽狮子在中华大地上扎根,深受人们喜爱。在漫长历史中,狮子的形象被多元化利用,神话传说、绘画作品、石刻、雕塑等都有大量的狮子形象,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狮文化,包括今天经久不衰的舞狮运动。

舞狮运动的产生并不是伴随着狮子进入中原才出现的,据载在汉朝时期西域国家就已经有了类似于舞狮的活动。《汉书·西域传》载:“乌弋山离国王有桃拔、师子、犀牛。师子即狮子,此是百戏化装,非真兽。”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舞狮运动的雏形,《宁书·宗悫传》载:“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国,悫自奋请行……林邑五范阳迈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这就是中国舞狮运动的历史雏形,狮子舞最开始作为一种军事活动在军队中开展,后来逐渐传到民间。然而,当时并不叫“狮舞”,而是被称为“太平乐”。《通典.乐六》载:“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挚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衣,象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抃以从之,服饰皆作昆仑象。”

舞狮运动在今天的华夏大地随处可见,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有华人的地方,每逢盛大节日就会有舞狮活动出现,庆祝吉祥。舞狮与舞龙运动一样成为了一个集多种文化技艺于一身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3. 舞龙舞狮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一度没能被国民理性对待,这造成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重视。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冲击,龙狮运动也惨遭厄运。今日,经济与文化再度振兴的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开始重新受到重视,舞龙舞狮运动也在逐步地复兴起来。高校作为高级的知识传承场所,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舞龙舞狮运动进高校有一定的必要性。

3.1. 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当下,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的语境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已经是我们每个人易不容辞的责任。舞龙舞狮运动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民俗运动,融入了中国古代武术、杂技、服饰、刺绣、音乐等文化因素在其中,是中华先民的智慧结晶。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传播环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这里传承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广大的学生群体,专业的科研团队,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舞龙舞狮运动在高校开展是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3.2. 丰富学生体育课堂的需要

自现代化教育以来高校的体育教育几乎都是以西方的体育内容为主的。近代中国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癸卯学制”中就是以“体操”来命名体育教育,其内容则主要是以西洋兵操为主。随着高校教育的逐步发展,体育教育的内容逐渐丰富,但是西方的体育项目仍然占据主要位置。现在高校我们随处可见的就是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高尔夫球等运动场地,但是很少有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人群和运动场地,高校的体育教育内容几乎被西方体育项目占据。舞龙舞狮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

3.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奥林匹克运动观念下,中国体育教育依赖发展至今。西方体育作为一把双刃剑既给体育课堂带来了新理念,也转移了国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注意力。值得欣喜的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鼓励并支持各级学校积极开创民族体育项目,发展民族体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名列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希望增加一些健身、积极、健康、趣味性强的大众体育项目,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龙舞狮也因此逐渐步入高校体育课堂。” [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其独特的人文关怀特点。比如,龙狮运动的中秉承和体现的绝对团结意识,热人英雄主义在舞龙舞狮运动中没有任何优势,这是很多西方体育项目中所没有的。因此,在高校中开展舞龙舞狮运动,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4. 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文化特征

4.1. 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时代性

舞龙舞狮运动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能在高校中出现可以说是耳目一新。原因是,在传统观念中,舞龙舞狮运动民间民俗节日中出现的,特别是在近代以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很少能登上大雅之堂。舞龙舞狮运动能够进入高校课堂,受到高校体育教学与的重视,由此可知,民族文化又开始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作为几乎被时代遗忘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今天又一次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且是在高校中频频出现,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下时代精神逐渐成为体现民族特质、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3] 。传统文化遗失严重的今天,我们需要理性的看待传统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方向。舞龙舞狮运动在今天高校教育中开展,昭示了其时代性的文化特征。

4.2. 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民族性

舞龙舞狮运动是华夏先民的智慧结晶,在西方问文化强烈冲击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陷入了一个极其困难的境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如此。舞龙舞狮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中华民族特性。“全球化时代下的今天我们亟需面对本土话语权缺失的问题,……舞龙舞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涵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龙的传人’的身份认同。我国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文化想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化的自信是国家的自信的基础,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中华文化的自信心源自青年的认同,大学生进行舞龙舞狮运动有利于增强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4] 。从中可以看出,民族性已经深深植根于高校舞龙舞狮运动。

4.3. 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绝对团队意识

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强体质,完善心理,更重要的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体验和与他人的交流,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都是如此。在同队友或者是对手的交流中体验到相互尊重、相互竞争的乐趣。在集体运动项目中,队员之间的团结相当重要。在比赛过程中,队友通过默契地配合,充分地交流来取得更好的成绩。舞龙舞狮运动更是如此,不仅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对团队的凝聚力具有明显作用。在此基础上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了解舞龙舞狮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5]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龙狮运动不像其它集体性项目,主力队员的存在有时候可以力挽狂澜,控制整个局面,比如篮球、足球的主力球星。但是在舞龙舞狮运动过程中,少了任何一个队员比赛都是无法进行的,个人能力再强的队员也必须绝对地融入集体之中,不可能出现“个人英雄主义”,因此,高校舞龙舞狮运动要求队员之间有绝对的团结意识,对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4. 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人文关怀

笔者在文中屡次提到近现代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陷落,诸多民族文化形式今天都需要我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来拯救,因为其融入了特殊的民族情结和直观的情感“非物质文化遗产言传身教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具有很强的直接性与直感性。所谓直接性,就是非物质文化作品在创作与传承的过程中,与创作者和传承人的情感状态、思想观念保持紧密联系,中间没有任何其它介质(如文字、图像、电脑等)的转换与阻隔。” [6] 。舞龙舞狮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在这个过程中,相对于西方奥林匹克体育运动,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民族体育的人文关怀,我们追求的不是“更快、更高、更强”而是我们自己的民族情感,是“天人合一”的人文体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直观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我们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合理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从中提取出它们在情感表达、心灵需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并把这些积极因素融入到当代社会的文化体系之中,弥补当代文化体系中的不足,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6] 。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开展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更是对当代体育运动中的人文体验的开发。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 舞龙运动在汉代已经有雏形,但是成熟的舞龙运动是从唐代开始的。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大地上才开始出现了舞狮运动的雏形;

2) 目前高校已成为龙狮运动发展的主要阵地,高校的龙狮比赛机制已经日趋成熟,当前高校龙狮运动已然成为了助推高校龙狮文化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赛事;

3) 高校龙狮运动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时代性、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民族性、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绝对团队意识、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人文关怀;

5.2. 建议

1) 加强高校龙狮运动对建设,目前高校中龙狮运动的开展还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要做好龙狮运动的推广工作,加强运动队的建设,以运动对建设来提高竞赛质量,以高质量的竞赛形式宣传和推广龙狮运动;

2) 完善高校龙狮运动的运动队管理机制,龙狮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还是比较年轻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因此要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借鉴已经成熟的运动项目,加强龙狮运动的管理,完善项目的运动队建设和比赛机制。

3) 保持和发扬高校龙狮运动的人文特征,龙狮运动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明显的民族传统特色。在高校中开展龙狮运动也具有其特有的人文特征。因此,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其人文特征,体现龙狮运动的民族传统特性。

文章引用

花妙林,冯金瑞. 龙狮运动高校课程适应性探究
Study on Suitability of Dragon-Lion 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体育科学进展, 2017, 05(01): 11-16. http://dx.doi.org/10.12677/APS.2017.5100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王美娟. 文化生态视野下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与发展[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体育学院, 2015.

  2. 2. 曾建川, 林德明. 在高校中开展舞龙舞狮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 2010, 29(6): 56-58.

  3. 3. 邹广文. 中国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2): 20.

  4. 4. 高亮, 麻晨俊, 孙宇, 徐京朝, 胡昌领. 舞龙舞狮在我国普通高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 体育与科学, 2012, 33(4): 109-115.

  5. 5. 段全伟, 吕韶钧, 雷军蓉. 高等院校《舞龙舞狮》课程开展现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 35(5): 82-85.

  6. 6. 蔡丰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4(14): 65.

  7.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