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4  No. 03 ( 2024 ), Article ID: 82559 , 6 pages
10.12677/AE.2024.143349

新西兰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邢瑞轩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海南 海口

收稿日期:2024年2月9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7日;发布日期:2024年3月14日

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于推进美育工作的实践日益重视。但囿于我国戏剧教育的发展较晚,在戏剧教育课程化的实践上面临课程定位、教学实践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现实困境。而新西兰作为戏剧教育课程化推进较早的发达国家,在戏剧教育上采取了以戏剧本体教育为主、以专门编著的教学戏剧为教学内容、以多主体参与,多方评价的戏剧教育评价方式等办学方式,其在实践中发展的NCEA评价体系也对我国的戏剧教育的课程定位、教学实践和教学考核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戏剧教育,新西兰

The Enlightenment of Drama Education Practi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New Zealand to Our Country

Ruixuan Xing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and Film & Television,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Received: Feb. 9th, 2024; accepted: Mar. 7th, 2024; published: Mar. 14th, 202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late development of drama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t faces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erms of curriculum positioning,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in the practice of drama education curriculum. New Zealand, as a developed country that has promoted the curriculum of drama education earlier, has adopted the school methods of drama education based on drama ontology education, teaching drama specially compiled as teaching content, and drama education evaluation methods with multiple subjects participating and multiple parties evaluating. The NCEA evaluation system developed in its practice also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positioning,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of drama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Drama Education, New Zealand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的教育理念和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成为亟需改革的教育模式,注重高质量、高情商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戏剧作为一种媒介融入教育之中,近年来在国内逐渐为人所接受,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戏剧是最为综合的艺术形式,它有别于目前在中小学广泛普及的音乐课与美术课的技巧性教育,是通过游戏、表演元素、角色扮演、创编故事、演示事件等一系列互动式戏剧手段打造的体验式教学,它关注想象创新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协调个体和集体关系并尝试在规定环境中解决各类问题能力培养课程。

将戏剧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源于十九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的实践中学习”的教学理念 ‎[1] 。这一教育思潮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后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为主流教育所关注,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在一些发达国家,戏剧的实践能力甚至可以成为大学入学的敲门砖。在国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有小范围的实验课本剧等形态的戏剧教育进入校园。2015年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更是指出,除了音乐课和美术课外,戏剧等表演类的艺术课程也需要进入到校园当中,并且这种戏剧教育应当是惠及到每位学生的,而不是在小范围的戏剧社、实验班中开设 ‎[2] 。但直到今天,戏剧教育仍未能像音乐或美术教育那样大规模地进入课堂。

2. 我国中小学戏剧教育课程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对于戏剧教育的理解还未能在社会上取得一种广泛的共识。以“戏剧教育”、“中小学”为关键词在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整理,会发现国内对于戏剧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领域:一、戏剧作为方法,研究其在中小学中的功能性运用和思维性改革,如语文学科汇总运用教育戏剧的方式重现课文 ‎[3] 。二、将戏剧作为主体,研究其在中小学阶段的课程建设、实践思考 ‎[4] 。由此可以看出,对戏剧应该以怎样的形态应用于教育之中,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都还在积极的讨论之中。距离戏剧教育的课程化发展,还有着在课程定位、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2.1. 戏剧教育的课程定位问题

戏剧教育在校园中的表现形态有两种:教育戏剧和戏剧教育。教育戏剧指的是以戏剧为手段,教授其他的学科内容。如借用戏剧的角色扮演作为手段,让学生们分角色扮演语文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或是让学生在品德教学中设计短剧等,这些教育方式借用了戏剧的表现手法,但是其核心是其他科目。哪怕经历过长时间教育戏剧培养的学生,可能仍然对戏剧本身缺失认知。

而戏剧教育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戏剧本体的教育,让他们能够从戏剧史、戏剧表现、戏剧批评、戏剧理论等多方面领略到戏剧的本体的美感。而戏剧教育之下也有区别,一是指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戏剧能力教育,让学生有创作,表演乃至批评戏剧的能力。二是指对学生进行通识戏剧教育,不要求学生真的能够进行戏剧创作或演出,而是让他们有着鉴赏戏剧的能力,能够从戏剧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国把素质教育指定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最基本任务,而现代美育观念的确立,有助于学校在办学理念上知觉、有效地把培养人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戏剧教育进入到校园中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艺术的熏陶,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受到艺术的影响,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美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并让学生受到高质量戏剧作品的影响。基于戏剧教育这一教学目标,戏剧教学重点应当是落实到戏剧本体之上,而非教育其他科目上。

2.2. 戏剧教育的教学实践问题

戏剧教育以何种形式进入到课堂当中是一个不断探索中的话题。黄爱华在探索戏剧教育的课程化时提出了三种方式,分别是学科性戏剧教育、渗透性戏剧教育和活动性戏剧教育 ‎[5] 。在目前的戏剧教育实践当中,比较适合课程化、普及化的学科性戏剧教育是我国戏剧教育建设的目标。但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不少实际上的困难。

首先是缺乏专业的戏剧教师,我国开设戏剧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少之又少。艺术类院校中只有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综合性大学则更是屈指可数。这也就导致了在戏剧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戏剧只能交由语文、音乐老师来上,一些教材中的戏剧剧本只能成为语文、音乐教学的辅助品,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的综合性大打折扣。学生无法真切的去扮演角色,去感受戏剧本身的魅力。

其次是戏剧艺术的艺术表达方式的问题。戏剧艺术往往会塑造少量的主角,然后用大量的配角和龙套去衬托主角,还有更多的幕后工作人员,如编剧、置景、声效等。。如果戏剧教育想要进入课堂的话,基本的教育公平性就必须得到保证。戏剧原本的表达方式并不适合普及性的课堂教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台湾省的张晓华教授尝试了“创作型戏剧”的戏剧教学法,既为学生创造一个模糊的情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推动剧情。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教师指导,缺乏戏剧的艺术性、难以提升学生编创能力的现实问题。孙惠柱教授则提出了“练习剧”、“对话剧”等模式 ‎[6] ,想要让学生从语言表演这一最基本的戏剧元素出发,逐渐增进对戏剧的了解,并引入交叉扮演角色等方式保证教学的公平性。笔者认为“练习剧”的方式是较为合适在课堂中开展的戏剧教育形式。但这种模式的进行需要合适教材的指导,相关的教材仅有孙惠柱主编的《教育示范剧》和《艺术》等,距离中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全阶段用书还有着较为遥远的距离。

2.3. 戏剧教育的教学考核问题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正在进行着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与探索。但受限于选拔人才的现实需求,考试这一考核形式暂时还难以从教育中退出,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检测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如何去评价教师、学校的素质教育质量?面对这一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艺术) 2022版》中给出了以学段区分难度的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描述,但是并未就具体的考核形式给出更为细致的解答。

3. 新西兰戏剧教育的发展

在戏剧教育课程化的实践上,作为发达国家的新西兰较我国有着一定的先发优势。早至20世纪八十年代,新西兰就开始了在中学内尝试戏剧教育的普及化、课程化,于2000年后甚至还探索了将戏剧教育与升学考核相结合的NCEA评价体系,让戏剧的学习甚至可以成为大学入学和奖学金评比的重要指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新西兰的戏剧教育可能会对我国的戏剧教育课程化有所脾益。

3.1. 新西兰中小学戏剧教育发展沿革

新西兰的中小学戏剧教育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杜威的“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但在接受教育理念之前,零星的戏剧教育已经在新西兰有所出现。1899年,学校监察长兼教育国务秘书George Hogben对他所谓的“自然”教学方法很感兴趣。他1913年的课程允许大量的歌唱和绘画,他说这是“被视为一种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达的手段,因此应该作为一种语言而不是艺术来教授” ‎[7] 。

1986年,新西兰引入了Sixth Form Certificate (后简称SFC),这一证书的引入最初是为了允许中学提供比大学入学科目更全面的课程,为大学入学提供参考,戏剧首次作为SFC的一门学科被教授。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之下,几乎三分之一的新西兰中学都开设了戏剧课程。但是这一临时标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匆忙推行导致没有合适的教师能够胜任教学,教师不知道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教学,给定的考核标准过于模糊等问题。如在这一证书标准中,给出的戏剧教学考核是“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分享自己想法的勇气、运用语言沟通的技巧”等。在后续的专家讨论中,他们认为“个人技能、团队技能、语言技能、声音技巧、动作技巧、戏剧惯例的意识和使用、戏剧过程的研究、记录和反思”等更偏向于戏剧本体的内容应当进入到考核当中。

在这一时期,虽然戏剧教育在中学的发展有所推进,但囿于SFC标准的不完善性,戏剧教育的开设仍然不够普及,戏剧在大部分学校中依然是边缘学科。

3.2. NCEA影响下的新西兰中小学戏剧教育

2002年后,新西兰实施了新的高中学生国家资格证书(N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后简称NCEA)的升学标准,这种评估方式基于成绩标准来评估学生,而不是将他们与同龄人进行排名。2009年,戏剧正式进入到中学课堂当中,学生可以通过NCEA的评价体系来以戏剧成绩进入高校。在引入NCEA的评价体系后,新西兰的戏剧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获得了提升,从边缘学科转化成为了像语言、数学等学科那样切实地能够影响学生的升学过程的学科。这种转变也促使学生开始正视将戏剧作为大学辅修课程的可能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更深度的戏剧学习中去 ‎[8] 。

同时,NCEA成就标准要求既关注戏剧技巧,又关注戏剧理论、戏剧史、戏剧文学和戏剧表演。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要学习作为演员、导演、设计师、制片人、作家和技术人员等参与戏剧的各个方面。由此可以窥得,新西兰在戏剧教育的定位上更加偏向于专业性,更多涉及到戏剧本体的内容,强调学生应用、理解戏剧的能力。

在具体的考核标准上,NCEA的成就标准根据学习难度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形式。NCEA有着三个等级的难度划分,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戏剧,在11年级获得戏剧一级证书,12年级获得戏剧二级证书,13年级获得戏剧三级证书。在2009年,这些成就标准包括多达六个领域,随着新课程的引入,更多的成就标准被纳入了标准草案。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成就标准中获得学分,修习足够的学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NCEA证书。每个成就标准的学分从2学分到6学分不等,并被划分为“合格”、“优秀”或“卓越”三个等级。

在考核的具体形式上采取了实践考核和外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考核指的是学生运用撰写报告或PPT展示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于戏剧本体知识性的认识和戏剧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如戏剧声音设计、戏剧的身体表现等),这一部分的考核成绩由教师决定;外部考核则通常要求学生去观看、参与一些戏剧的演出,这是一项较为开放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有机会探索戏剧表演、学习戏剧技术,并培养他们的戏剧鉴赏能力。这一项课程虽然标准开放,但是一般而言却要求较高。如戏剧三级证书的认定,就由新西兰资格认证局给出了一个规定的戏剧列表,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两个以上的戏剧来进行外部考核。成绩标准由教师内部评估,并在一年内由资格认证局批准的戏剧主持人进行审核。有关成就标准的所有信息,包括规格、评估报告、主持人报告和过去的试卷,教师、家长、学生和戏剧从业者都可以在新西兰资格认证局的网站上访问。

由于NCEA成就标准分为知识性的“实践考核”和参与性的“外部考核”两种,新西兰的戏剧教育形式也有着两种组成方式。一是作为知识性课程出呈现的戏剧课,二是参与到实际演出当中去的实践课程。

这里以实践课程——“戏剧《扭曲》的学习”为例。《扭曲》是由Andrew Fusek Peters and Polly Peters创作的教学剧,是被新西兰资格认证局认可的戏剧一级证书的外部考核剧目,教师可以选择这部剧作为11年级学生的戏剧学习科目之一。学生需要在剧目中表明自己具备如下三方面的能力:“积极参与到戏剧的表演过程中,表现出专注性”、“运用适当的声音、动作去扮演一个具备影响力的角色”和“在表演的过程中保持对角色的沉浸感”。这部剧的内容描述了一个合奏团在各种场景中所发生事件的再现,展现了合奏团之间各位角色之间的关联,如友情、合作等,也不乏对霸凌现象、未成年饮酒等问题的探讨。整部剧由数个场景的闪回联系起来,每个场景都是一个小组成员的集体展示。为此,《扭曲》这部剧需要30人的庞大演出阵容。这样的剧作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且几乎所有演员都需要在舞台上待命,避免了学生们不能平等的展示自己的情况。同时,为了整部剧的可看性和故事性,《扭曲》中也保留了两位主角来串联整部剧目,让学生们的表演不仅仅只是适合朋友和家人观看的学校剧目,也能向普通的观众演出。为了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扭曲》的舞台布景也十分简单,仅仅需要一个空白的舞台,几块可供演员坐下的立方体即可完成布景。在演员服装上,也仅仅要求学生穿着统一的黑色衬衫。这种低要求的布景为戏剧教育的开展降低了门槛,同时也提醒着学生,戏剧教育绝对不仅仅是表演和语言的艺术,也包含着布景等美术工作。

当然,新西兰的戏剧教育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在实践中,城市和乡村所能够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并不平等,乡村地区的学生去看一场戏剧要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多的成本;教师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评价学生等。

4. 新西兰中小学戏剧教育对我国戏剧教育的启示

4.1. 对戏剧课程定位的启示

在我国的戏剧教学指导中,往往去强调戏剧教育对艺术素养的培育、艺术课程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等。虽然这的确是戏剧教育目的之一,但是却让戏剧教育教育中的贡献被模糊了,也让戏剧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被边缘化,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在新西兰的教育实践中,关于戏剧本体的内容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戏剧的声音设计、戏剧的身体表现等都是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之一。而我国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把戏剧本体的知识拆分到音乐、美术、语文等科目当中去,以“渗透”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戏剧本体知识的教育。在戏剧教育课程化的进程上,应当借鉴新西兰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将戏剧的知识独立出来进行学科教学,真正让戏剧教育进入到学生、教师的视野当中。

4.2. 对戏剧课程实践的启示

在戏剧的学习当中,实践性的戏剧表演、创作和知识性的戏剧理论、历史等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践中,知识性的内容完全可以以授课的方式在课堂上轻松实现,而实践性的戏剧表演、创作则可以参照新西兰的管理方式,以国家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指导剧目,选定或由专业人士创作一批实践性强、参演人数适应课堂需要、以表演为主兼顾舞台、灯光等应用、表演机会均等的教学剧目,供各地教师实践运用。

4.3. 对戏剧课程考核的启示

参照新西兰的经验而言,对于戏剧教育的考核还是应当回归到戏剧本体的呈现上来。知识性的内容可以以卷面考试、撰写报告的方式进行,内容可以是对戏剧本体知识的考察、或学生对于戏剧内容的感知。而实践性的内容应当由教师在学生的表演当中去观察、去评估。实践内容的考察公平性则由教育部门联合戏剧业界给出标准,并公布给公众来保障。

5. 结语

在社会、学校各方的努力下,我国的戏剧教育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并正在向普及化、课程化的方向建设。新西兰NCEA评价体系下,以戏剧本体教育为主、以专门编著的教学戏剧为教学内容、以多主体参与,多方评价的戏剧教育评价方式等办学思想为我国的戏剧教育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发展思路。

文章引用

邢瑞轩. 新西兰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Drama Education Practi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New Zealand to Our Country[J]. 教育进展, 2024, 14(03): 173-17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3349

参考文献

  1. 1. (法)卢梭, 著. 爱弥儿[M]. 成墨初, 李彦芳, 编译.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 91.

  2. 2.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5(29): 18-22.

  3. 3. 郑婉菁. 戏剧教育在高中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4. 4. 周艳. 我国中小学戏剧教育课程建设思考[J]. 教育传媒研究, 2020(5): 93-94.

  5. 5. 黄爱华, 徐大军, 陈漪. 中小学戏剧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1(5): 106-110.

  6. 6. 孙惠柱, 王柱人. 试论戏剧教育的三种模式——兼谈普及戏剧教育面临的理念及实践问题[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21, 200(6): 144-155.

  7. 7. Luton, J.I. (2010) Drama and Theatre in and for Schools: Referencing the Nature of Theatre in Contem-porary New Zealand.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Hamilton, 12-13.

  8. 8. Jill, B.Z. (2010) Assessing Creativity: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 of the N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NCEA)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Secondary Drama Classroom in New Zealand. Massey University, Palmerston North.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