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3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79675 , 9 pages
10.12677/ACPP.2024.131030

新时代视域下青年马克思职业观的再阐释

——基于对人的本质理论的思考

吴慧娟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15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5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23日

摘要

新时代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依赖于当代青年的思想觉醒和现实发展、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挖掘与实践运用,在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基础上去探寻青年马克思职业观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当代青年职业观在“唯利论”、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下渐趋扭曲、歪化,以“人的本质”理论对青年马克思职业观进行再阐释,在崇高职业目的中探寻人的本质思想的萌芽,从理论逻辑上论证青年马克思职业观的科学性,从思想价值上探析青年马克思职业观对青年的价值引领作用,以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引领当代青年培育正确思想道德素养,从实践旨趣中为当代青年的职业成长注入新活力,指引青年在树立正确职业观基础上以实践开拓未来,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筑牢青年根基。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职业观,人的本质理论,新时代青年职业观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Career Outlook on Young Peopl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Era

—Reflec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uijuan Wu

School of Marxism,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Received: Dec. 15th, 2023; accepted: Jan. 15th, 2024; published: Jan. 23rd, 202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era,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style modernisation depends on the ideological awakening and realistic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youth, relying on the excav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arxist theory, and exploring the young Marx’s professional outlook on the basis of breaking the dogmatic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 is still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ime price. Contemporary youth’s occupational view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distorted and warp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etrimental ideologies such as “profit-above-all” and extreme individualism. By reinterpreting the vocational perspective of young Marx through the lens of his theory on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we can explore the germination of this concept in the context of noble career aspirations. This allows us to theoretically substantiat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young Marx’s vocational outlook from a logical standpoint, and investigate its value-guiding role for the youth at the ideological level. Using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thinking, we guide contemporary youth in nurturing the right moral and intellectual qualities.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we infuse new vitality into their professional growth, guiding them to forge ahead into the future based on a sound occupational viewpoint, thereby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a’s unique path towards modernization with the eng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its youth.

Keywords:Young Marx’s Career Outlook, Human Essential Theory, New Era Youth Career Outlook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青年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考虑,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目的,在强调崇高职业目的重要性的同时提出通过冷静、客观的职业选择和充分认识社会和自身条件,做出正确的职业评价,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从而实现崇高的职业追求,形成了青年马克思职业观。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更是以“两个结合”为重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现实性,论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人的本质”理论对青年马克思职业观进行再阐释,探寻了青年马克思职业观与“人的本质”理论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青年马克思职业观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在青年马克思职业观引领下坚定新时代青年职业理想,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指导新时代青年职业发展,根除“唯利论”和“捷径思想”,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科学职业观,走稳走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以青年职业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理论逻辑:人的本质理论论证了青年马克思职业观的科学性

(一) 人的本质理论论证了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逻辑演进的过程。马克思在经历了对黑格尔“精神哲学”的理解,提出人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意识和理性的“绝对精神”之后在《德法年鉴》中明确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1] ,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不同,马克思批判宗教问题,强调要将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通过物质力量以实现解放并获得政治自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 [2] ,在此思想观点的阐述中,马克思不同于黑格尔抽象的精神劳动,也不同于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他从现实的劳动和实践出发去思考人的本质,提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活动。” [3] 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了人的本质理论,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突出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所理解的人不是抽象、孤立的,而是现实、社会的,是具有劳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人,其实质上就是在现实的人取代自然人的前提之下肯定人的社会性,以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概念取代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观点,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立足于人的现实性,即将人放在现实生活中去考虑,最典型的观点即可以论证。马克思在批判宗教时指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5] 即马克思以前对宗教的看法并没有深入实质,我们必须弄清楚人是自由、能动的主体,即人立足于现实社会,通过物质力量,通过能动的实践,可以创造并改变世界。而这其中无法逃脱的便是这个现实性的前提,人处于社会之中,现实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基于现实性的因素,人与社会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有机体,人必须将社会作为生存选择的一大前提,这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观点。另一方面,马克思在批判宗教的后半句也明确指出:“只有人类解放,才能使人成长为真正的人。”( [5] : p. 126)在这个层次上去理解人的本质的根本属性——社会性,便能清晰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点,深层次上所揭示的就是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正确理解其观点是正确理解、把握和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社会性是我们正确理解“全人类解放”和“全人类幸福”的钥匙。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依赖于社会。人的本质是在社会中得以形成的,是由全部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因此,每个人的使命为什么要提高到全人类的高度,其实从人之所以为人,即人的本质上就已经阐述清楚了,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以小我牺牲大我,为什么一定要无私奉献,这些问题都能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上得到答案。同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社会这个组织单位由人组成,不可能脱离人而单独存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6] ,社会的发展同样依赖于每个人的发展。因此,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论证了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是一个双向依赖、彼此成就的关系。

青年马克思“为人类福利而劳动” [7] 的崇高的职业目的潜在地表达了他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他正确认识了自身完美与人类幸福之间的矛盾关系,即要将自身完美与人类幸福,将个人职业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解放事业相联系,这其中潜在蕴含了早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萌芽,可以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萌发于青年马克思崇高的职业目的。同时,马克思成熟的人的本质理论中对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现实性阐释是对青年马克思职业观科学性的论证。

(二) 人的社会性论证青年马克思崇高职业目的的科学性

人的社会性,从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给予青年马克思崇高的职业目的以科学性的理论验证。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性的突出重要性,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我们在人的社会性中看到了人对社会关系的依赖和不可分离,社会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只有立足现实,从社会性出发,真正把握社会关系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因受社会性的制约,人的发展受社会性的限制和规定,基于人的本质及其社会性的根本属性角度,人想要得到真正的解放和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须首先考虑人的社会性。结合现实生活,人在做选择时必须将社会或全人类作为前提考虑,以“大格局”、“长眼光”的角度去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发展。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毕业论文中提到职业目的和职业追求时,他不像其他人一样首先考虑自己的爱好、志趣等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他明确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 [7] : p. 7)的崇高职业目的,在他看来,这个职业目的是崇高的、现实的,他将社会发展置于个人发展之前。基于这个崇高的职业目的,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便懂得怎么正确处理个人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指出个人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不是矛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和互相成就的。就伟大的标准,青年马克思将是否为了人类社会考虑作为评定标准,他指出:“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打折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7] : p. 7)而那些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的人,才能使自己变得高尚伟大。

基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青年马克思深刻把握了职业与人生、社会的关系,在职业中追寻人生价值、实现社会发展。在马克思的话语中,职业不仅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更是我们以小我融入大我,以个人价值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服务的载体。正如马克思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7] : p. 7)职业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即它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和职业的社会性统一决定了职业本身是要为社会服务的,是要以人类幸福为目的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全人类社会的幸福作为职业前提和信仰,职业只是我们实现其信仰的手段和载体,不能本末倒置,也不能不分主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一体的,社会价值要以个人价值为前提,但社会价值才是核心和最终目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将这样的职业目的称之为崇高,因为他是永恒的。

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青年马克思所确定的崇高的职业目的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青年马克思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清晰认识与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人的社会性更是青年马克思崇高职业目的的科学性的理论验证。

(三) 人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引领正确的职业选择、职业评价和职业素养

人的本质除了其社会性以外还在于其现实性和历史性。《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描述有一个基础性前提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即人是现实的人,是处于社会现实中,不是理想性的。同时,社会关系的形成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会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变化,人同样也在历史中不断发展,走向自由解放的道路,以获得全面发展,这是人的历史性的表现。青年马克思职业观中职业选择、评价和素养立足于现实性,不脱离历史性,充分考虑社会条件和个人自身条件,突出其内在科学性。

青年马克思指出:“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7] : p. 5)当我们考虑选择职业时,除了首先所考虑的理想、信仰、为人类福利等目的动机上的因素,还需立足于现实社会,即我们所处于或者所拥有的现实条件,例如父母、家庭、学校等社会关系以及现存的时代背景,这些现实、先天性的且无法改变的条件其实早已影响了我们的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上论证了其不可避免性。

除开这些无法改变和左右的因素,着眼于个人自身,同样也会受到人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影响和制约,而这激发我们不断培育提高职业素养。马克思指出:“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 [7] : p. 5)当我们坚定崇高的职业目的,做出正确职业选择、职业评价之后,还应考虑个人体质及其能力是否与当前职业相匹配。“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 [7] : pp. 5-6)马克思强调如果我们因体质不适合一份职业,但是有兴趣和信念的支持,也可以选择努力工作,但是如果选择了能力不相匹配的工作,尤其是不能胜任的工作,那么我们决不可能把它做好。基于现实性的考虑,我们在做出职业选择、职业评价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现实存在的社会条件和自身条件,不可以偏离现实社会,更不能脱离个人条件。但是基于历史性的考虑,社会和个人均是不断发展的,充满无限可能,因此,马克思强调了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即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历史发展条件,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人体质和能力的完善提高进而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匹配合适正确的职业,完成冷静职业选择,做出客观职业评价。

人的本质在于历史性和现实性,青年马克思关于职业选择、职业评价和职业素养的考虑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同时,坚持人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指导,才能从深层次上形成正确的职业选择、职业评价,从而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3. 思想价值:青年马克思职业观引领新时代青年价值选择

(一) 青年马克思崇高职业目的催生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青年,他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强调:“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新时代中国面临新任务新挑战新风险,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依赖于当代青年的思想觉醒和现实发展、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挖掘与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效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新时代视域下,挖掘青年马克思职业观所包含的现实意义在今天仍具有巨大的思想引领作用。

青年马克思指出考虑人类福利和社会整体利益对于确立职业目的的重要性,人必须树立崇高的职业目的,何为崇高,则需考虑整个社会,而不仅限于个人,将目的提升到信仰的高度,提升到理想信念的高度,何以崇高,即坚定理想信念,在信仰中孕育无私奉献,坚定应对困难的决心信心。

职业不是目标,不应把职业简单归结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是我们实现目标的载体和手段,理想是目标的升华。青年马克思指出职业目的应是为人类整体利益而奋斗,为人类谋取福利,基于如此的职业才是坚不可摧的、具有意义的。因此,职业是应有信仰的,我们是应有理想信念的,是应当时刻坚定信仰的,这个信仰就是,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奋斗,不仅仅是为了个人需要的满足,更多是将人类社会置于首位,将人类福利考虑在前。个人需要总归是带有自私基因的,个人需要的满足远不如社会整体利益实现时所带来的成就感强,因为我们选择并坚定了自己所珍视的理想信念,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重担不可能把我们压倒,相反,这份理想信念会给予我们人生前行的动力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人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代青年的未来发展、国家的富强繁荣、民族的复兴振兴需要理想信念。关于“成功”的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对个人的成功从没有下过定义,他们一直认为真正的成功是完成全人类解放的事业。因此,“成功”并不是个人成就的实现,更不是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相反,衡量标准应该是明晰“为了谁”这个触及根本的问题。正如弗洛伊德所阐述的,自由和责任是一个共同体,当你选择自由的那一刻,你必须承担你所需承担的责任。个体的完善与社会的发展不是一个矛盾体,社会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保障。

青年马克思职业观昭示着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体现着人对于社会和人类解放事业的责任及作用。新时代青年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社会对于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大我中实现小我,以奉献社会作为人生选择。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立足于现实社会和能动的实践活动,在弄清楚人的本质中厘清个人利益、需要、发展满足与社会整体利益、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个人奋斗中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理想信念,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 青年马克思的职业选择引领新时代青年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

青年马克思关于职业选择保持认真的态度,通过客观地分析,在青年马克思职业观中便可以窥见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萌芽。青年马克思职业选择考虑立足于社会现实,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个体自身条件,从社会和个人条件入手,充分考虑现实需要和主观心理满足,青年马克思职业选择的思考理论模式引领新时代青年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

“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这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 [7] : p. 3)青年马克思职业选择首先教给新时代青年的便是认真思考的思维模式。倘若在做一个选择之前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而是盲目、敷衍、随意地选择,这种须臾而生的东西,也会须臾而逝,最初所梦寐以求的会变得虚无甚至扭曲,那么这一切便会成为我们所厌恶的,也势必会毁灭。对事认真的态度是一种智慧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思维方式,不轻浮、不武断,而是认真冷静,这样做的选择和决定会和内心深处的声音所一致,它会永恒存在,并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同时,因为认真的分析,所被美化的、虚构的东西会被逐一击破,从而在深刻认识所选择事物的分量和责任之后得到鼓舞,坚定信念,这是从远处观察和表面触碰所得不到的。

青年马克思职业选择给予新时代青年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青年马克思崇高的职业目的背后是全人类的幸福,从表面上看,全人类幸福的实现必然会导致个体某些利益的丧失,但从总体上来说,全人类的幸福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幸福基础之上的,二者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其最终落脚点是统一的。青年马克思将自己的职业选择定位于为人类幸福事业这个整体,不仅充分体现了其人的本质观点思想的萌芽,更体现了其辩证思维。这个辩证思维是青年马克思在做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时所体现的客观思维,即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真理去客观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和自身条件,从主客观两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

同时,新时代青年切忌虚荣与浮躁,选择应当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将社会现实和自身条件置于首位,主观的思考和选择不应脱离现实,其实际上也是基于现实、源于现实的客观事物的衍生。而唯一主观的考虑是我们崇高的目的,将崇高的目的作为选择的基础和前提,这个基础和前提是坚定、永恒的,能为我们保驾护航的,无关利益。实际上,这个所谓主观的目的也立足在现实社会的实践基础之上,基于社会现实需要和个人发展所需而定。因此,要想获得一个称心如意的结果,其出发点和过程必须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

青年马克思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中所凸显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永恒的真理,所展现的认真态度是饱含智慧的,新时代新发展道路过程中依旧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离不开认真的态度,辩证唯物主义及“认真思维”仍具有普遍真实的现实价值。

(三) 青年马克思的职业素养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内生动力

青年马克思崇高的职业目的,是一个大方向,这个大方向是不会变的,他所承担的引领作用和激励作用是不会变的,其引领和激励的是催生职业人不断提升职业素养,锻炼个人本领,以其潜在的斗争精神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内生动力。

“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以自我欺骗来解救又是多么糟糕。”( [7] : p. 6)这是青年马克思所感慨的,这句话所给出的解救办法其实就是斗争,而不是选择自我欺骗和内耗。青年马克思面对体质能力不足,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斗争,以斗争锻炼、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三个务必,其中便强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精神是新时代青年所必须培养和具备的优良品质,这是催生新时代青年奋斗前行的内生动力。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从13人到9800多万人的创业团队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并跳脱历史周期率,其答案就是勇于自我革命,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斗争精神,斗争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内生动力。

勇于斗争是新时代青年强大的内生动力。当代青年面对能力不足,首先选择的不应是“躺平”、“摆烂”式的新思想,更不是盲目内耗,而是立足现实,不断斗争,斗争给予发展力量。青年面对时代危险和考验、背负历史的重担、承受自身发展的压力,但“云程发轫,万里可期”,青年的斗争永远在路上。

4. 实践旨趣:青年马克思职业观的思想价值指导新时代青年职业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现实需要不仅对政治、经济等领域提出更高要求,更对思想、意识形态等层面提出更高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青年是主力军,青年职业观树立是青年步入社会的第一大关,直接关系着青年个人未来的成才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直接关系着中国该往何处去,去往何处。当代捷径式的职业思维,短时间成功学,名人效应、网红效应让新时代青年职业观悄然发生变化,在小圈子文化和体面轻松工作倾向的影响下,新时代青年趋于固定狭隘的职业选择,网红文化的发展更是直接导致物欲的急速增长,一夜爆红和一夜暴富的思想正在逐渐侵蚀青年一代。在对青年马克思职业观的再阐释中把握其思想价值,在对其思想的深度把握中引领新时代青年的职业发展以及实践选择。

(一) 在把握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关系中根除“唯利论”,树立新时代职业信仰

新时代发展狂潮在带来先进思想的同时带来了资本主义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在物欲横流影响下,不良思潮催生“唯利论”的产生,当代青年多关注于自身,关注于既得利益和短期效益,选择性放弃社会利益,职业信仰信念流失严重。在对青年马克思崇高的职业目的的再阐释中引导青年把握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根除“唯利论”,在奉献中做出合理利益选择,树立新时代职业信仰。

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两者看似是矛盾的,对立不统一的,这个矛盾突出表现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个时候如何正确、合理地抉择,是我们永恒存在的问题。而青年马克思的职业观中早就明确解释和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是一个统一体,二者不可分离,自身完美的实现是人类幸福得以实现的基础,而人类幸福的实现是自身完美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在两者产生尖锐化矛盾时,牺牲个人利益,保障集体利益,践行集体主义原则,以奉献的信仰信念信心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

当代青年在职场关系中的“不惯着”、“不委屈”的思想,从侧面反映出来的是对自己权益的合理争取,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是对个人利益的绝对保护和对自身完美的过分追求,绝对保护和过分追求所导致的是集体利益的丧失。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反对个人权益的保护追求的,我们应当保护并鼓励大家去争得合法权益,以实现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和精致利己主义的合理化让所谓的“合理限度”变得不合理,超过了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正确的取舍限度,从而产生了当下流行的“唯利论”。在职业观塑造过程中,伟大的职业信仰是光辉的,但是其背后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引起虚荣心,导致工作、职业名利化和功利化,而这渐趋导致人们缺失理智,流失职业信仰。如此,人们变得被欲念和名利所支配,无所谓理智,无所谓自主性。在职场中,当代青年更是将不卑不亢演绎出了新的高度,在涉及个人利益方面绝不妥协退让,这样绝对化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西方物欲思想的侵蚀。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奉献、和谐作为中华美德,其彰显的是我们在实现自身完美过程中去为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为他人的完美幸福做出贡献,是着眼于整体利益,通过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这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基于此,当代青年在职业中要树立科学奉献观,奉献不是绝对程度上的无条件的牺牲,人类幸福这个信仰是通过无数人的幸福的实现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是每个人对社会的奉献的结果。青年马克思“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崇高职业目的的再阐释有利于根除“唯利论”,克服职场中的享乐主义和躺平文化,引领青年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在理解“何为崇高”、“何为伟大”中树立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信仰信念信心,在正确把握人与社会关系中处理好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的关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宗旨,坚定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职业信仰。

(二) 在正确区分体面和尊严的区别中树立职业平等观,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是经济的腾飞、政治的稳定、文化的繁荣……但是,在国人心中还存留着根植于血液的传统观念——“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以及当下流行的“不孝有三,无编为大。”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当代青年选择职业的潜在标准仍是体面,仿佛只有从事这些“体面”的工作,才是有尊严的。在对青年马克思的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的再阐释中理解何为尊严的职业,引导新时代青年以平等观念进行职业选择,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青年要树立职业平等观,将具有尊严的职业作为自己的选择,坚定职业自信。笔者认为,体面从来不等同与尊严,“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 [7] : p. 4)职业是平等的,只要是为着共同目标奋斗的职业,对于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样重要的存在,这是具有尊严的职业,不考虑其行动是否体面。尊严对于职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能给予我们尊严的职业才能让我逃脱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身份,具有自主能动性,我们能进行独立地创造,如此职业,是为着人类福利,为着共同目标奋斗的职业,是没有不体面的性质特征的,都是有尊严的。尊严是建立在劳动平等观念上的职业自信,因此,职业无所谓体面,但必须是具有尊严的,这是一种平等,是一种职业自信。中国青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往往在职业选择上,出发点大多不是出于真正意义上的内心驱动力,不是出于职业信仰,而是一种盲目的职业观,曲解了职业尊严,在职业选择上选择了表面上的“体面”,丢失了职业自信的本真。新时代条件下,人工智能、自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派生出多样化的职业,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潮。中国施行“普职分流”教育政策更是体现了职业平等观,提高了职业适配度和职业选择多样化。

新时代青年应紧跟时代步伐,合理应对职业变化,从内心信念角度克服职业盲目,坚定职业自信,树立职业选择标准多元化、择业就业务实化、职业评价平等化的思想,培养个性化、创新型的职业观,在职业观培育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平等认识。

(三) 在跳脱“捷径思想”中孕育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培育创新创业新文化

青年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扮演着时代接班人的重要角色,青年马克思职业素养的再阐释给青年提供新思维和新的职业模式,引领青年深刻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摒弃好高骛远的空想和“捷径思想”,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凝练出新时代成功学,在实践中培育创新文化,锻炼个人本领,提升个人素质。

捷径可以缩短取得成功的时间并减少付出成本,但是成功没有捷径。当代青年在“佛系思想”和躺平文化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缺失了勤奋的劳动精神。当下最流行的祝福语——一夜暴富,以及近一年以来中国福彩事业的异军突起,当代青年将生活的幸福寄希望于彩票,这些现象这无疑是“捷径思想”的演化行为。捷径不应该成为一种对现实或者能力缺乏的逃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我们发现生活不如意、当下能力不足时,应选择奋斗,而不是逃避,唯有奋斗才能走向成功。青年马克思倡导提高个人体质能力以适配自己选择的职业,新时代强调练就过硬本领,鼓励创新创造,以青年奋斗之道实现个人目标。

新时代青年在这个对成功趋之若鹜的时代背景下,要恪守纯粹的大学之道,克服“实惠”观念和“捷径”思想,坚持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在学习焦裕禄、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看齐黄大年、艾爱国等科技工匠榜样中培养创新创造和工匠精神,在重拾“吃苦”文化过程中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成为新时代青年职业观培育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青年是时代红利的享有者,更是时代成果的创造者,青年站在时代发展潮头,紧抓时代未来,肩负复兴使命,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在学习中提升思想素养,在奋斗中练就过硬本领,在创新中突破自我,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注入新活力。

文章引用

吴慧娟. 新时代视域下青年马克思职业观的再阐释——基于对人的本质理论的思考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Career Outlook on Young Peopl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Era—Reflec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J]. 哲学进展, 2024, 13(01): 192-200.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1030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5.

  2. 2. 韩庆祥. 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 115.

  3. 3. 贾丽民. 起点•进路•旨归: 费尔巴哈与青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比较[J]. 湖南社会科学, 2020(1): 28-32.

  4.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5.

  5.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26.

  6. 6. 林全民. 马列经典句读丛书•《共产党宣言》句读[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159.

  7.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