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0  No. 02 ( 2021 ), Article ID: 40642 , 10 pages
10.12677/ASS.2021.102061

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 压力和逃避的中介作用

林芳岩,汤永隆*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21年1月28日;录用日期:2021年2月18日;发布日期:2021年2月25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压力和逃避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421名青少年的有效数据,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与逃避、网络成瘾存在显著负相关;压力和逃避在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1.43%。结论:自我同一性扩散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不但起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压力和逃避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网络成瘾,压力,逃避

The Effect of Self-Identity on Internet Addic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tress and Avoidance

Fangyan Lin, Yung-Lung Tang*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28th, 2021; accepted: Feb. 18th, 2021; published: Feb. 25th, 2021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ident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stress and avoidance between the two.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lf-identity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scap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stress and escape have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s between self-ident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 indirect effects account for 51.43% of the total effect. Conclusion: Self-identity confus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Internet addiction. It not only has a direct effect, but also has an indirect effect through stress and escape.

Keywords:Self-Identity, Internet Addiction, Stress, Escape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我国网民结构有以下特点:从年龄分布来看:10~19岁网民占比19.3%,仅次于20~29岁、30~39岁年龄群体。职业分布来看: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这组数据意味着,在中国随着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暴露在网络成瘾的风险之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儿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同一性的形成 [1]。同一性发展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他能否良好适应社会,能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压力与逃避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1.1.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 [2],也叫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 [3],有问题的互联网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4] 等,这些术语描述的都是同一种现象。

Young [2] 将网络成瘾定义为具有以下八个特征症状中的五个或以上:专注,耐受,戒断,无法控制,使用时间超出预期,功能受损,说谎和逃避。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5]。事实上,目前网络成瘾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在先前的研究中,IA的常见概念包括控制不当的专注,冲动,退缩,宽容或与互联网使用相关的行为,这些行为导致心理困扰,家庭,学校和工作,健康或人际关系严重受损 [6]。因此,本研究将采用这一定义。

早期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着重于考察网络成瘾的典型特征、发生率和负面效应,而随后的研究则试图找出影响网络成瘾的一些关键因素,近期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和干预 [7]。

在探讨网络成瘾形成机制的众多研究中,Davis第一个提出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分为一般病理性互联网使用(Generalize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GPIU)和特定病理性互联网使用(Specific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PIU) [8]。根据Davis [3] 的认知行为模型,SPIU的成因有远端因素和近端因素。远端因素包括精神病理因素(即个体不良情绪,如社交焦虑、抑郁等)和环境线索(即生活事件或压力源)两个方面。近端因素是指个体的非适应性认知,这一因素处于模型的中心地位。Davis [9] 进一步将非适应性认知分为了四种,即冲动控制减弱、孤独/抑郁、社交舒适以及逃避。

在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相关研究中表明,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都会影响网络成瘾:自我和人格特征都会影响网络成瘾;低自尊、低自我控制和高自恋者的网络成瘾程度更高;压力、家庭情况和人际环境等都会影响网络成瘾 [7] [10]。其中,游戏成瘾者和社交网络成瘾者都存在自我概念缺失。与正常玩家和健康对照组相比,成瘾玩家更强烈地排斥自己的身体形象,在自尊和情感能力方面表现出缺陷 [11]。此外,有问题的社交网络与识别自身情绪以及情绪调节技能方面的问题有关 [12]。同样地,Lemenager等 [13] 还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网络成瘾使用者在自我概念的三个特征(自尊,身体形象,情绪能力)上都显示出明显的缺陷。如果个体在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不成功或者遇到障碍,将导致自我同一性扩散,进而增加精神障碍如人格,抑郁或成瘾性障碍的风险 [1] [14]。

1.2.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由Erikson [1] 提出,简言之,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他人所知觉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过程,但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心发展课题就是自我同一性确立对自我同一性扩散。在青少年期,个体通过对童年期获得的同一感与现在的自我重新进行整合和修正,建立起前后一致的自我同一性,由此为成年期的生活奠定基础 [15] [16]。

Marcia [14] 对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操作化,从探索(即过去的危机)和投入(即现在的自我投入)两个维度的高低将自我同一性分为四种类型: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和同一性扩散。在此基础上,日本心理学家加藤厚 [17] 又追加上“现在自我投入的愿望”变数,构成了一个3变数,12项目的自我同一性测定量表,又补充了同一性确立–权威接纳中间地位(A-F中间地位),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D-M地位)两个中间地位,共六种自我同一性,见表1

Table 1. The six statuses of self identit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表1. 加藤厚的六种自我同一性及其特点

按照Marcia的假设,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要从同一性扩散地位经由积极的延缓,进而达到最理想的同一性确立或不理想的权威接纳地位 [18]。自我同一性扩散的特点包括:自尊心低,优柔寡断,无法专注于任务;未来目标的不确定性;对自我的不清楚的描述;建立亲密关系的问题;社会角色、价值和选择方面的困难 [1]。这些特点使得自我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成就和掌握、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等方面的需要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而这些需要恰好都属于研究者确定的网络使用者存在的六大需要(即性、意识状态改变、成就和掌握、归属、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之内 [19]。

互联网提供了虚拟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过分害羞或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可以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互动。在网络上还可以改变不同时间、空间的个人身份,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自我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上通过人机交互与人际互动来使自己的种种需要得到满足 [20]。

国内外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会影响网络成瘾。在一项对33,959名大一新生的调查中,网络依赖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同一性扩散的特质以及更少的自我认同完成的特质 [21]。Ceyhan [22] 通过对464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确立呈负相关,与积极的延缓呈正相关。同样,203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自我同一性发展程度影响着网络成瘾的状况,自我同一性处于积极的延缓地位的个体比处于权威接纳地位的个体有更多的网络成瘾症状 [23]。

1.3. 压力和逃避

压力和逃避是在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压力是指对有害,威胁性或挑战性的事件或刺激进行感知、评估和反应的过程 [24]。一项对2986名上海高中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学习和学业是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源,而与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的压力源是社会人际关系及性发展方面的压力,其次为学习和学业方面的压力 [25]。压力被不少研究者认为是网络游戏障碍的最佳心理预测因子 [26]。除此之外,大量研究发现,压力与网络成瘾存在正向关联,研究者在不同的被试群体(初中生、高中生、高职生、大学生)之中,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均发现了压力对网络成瘾的正向预测作用 [27] [28]。另外,研究发现 [29],网络能够提供一个放松,逃避压力和寻求刺激的地方。

逃避是Davis提出的四种非适应性认知之一,它涉及使用互联网作为回避活动,个人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使自己远离压力大的事件,任务或思想流 [9]。当网络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压力、挫折等容易选择上网作为对真实社会生活的逃避与退缩,这个因素折射了网络使用者对人生责任、生活态度的消极逃避退缩行为的认知 [5]。

本研究假设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会通过压力与逃避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即自我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对压力更敏感,在面临巨大压力时,他们会使用互联网作为一种逃避手段以达到忘掉现实生活中不愉快事件的目的,因此自我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网络问卷收集平台以及两所学校共收回525份数据,剔除无效样本后的有效数据为421份。问卷内有四道指定选项的题目,即“为了确认您是在认真作答,此题请直接选择第一个选项”,有两道及以上选择其他选项的问卷即视为无效样本。另外,连续相同作答超80%以上,同样视为无效问卷。

被试信息如表2所示,其中男生217人(51.54%),女生204人(48.46%);农村学生268人(63.66%),城镇学生153人(36.34%);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以及高三年级学生分别185人(43.94%),176人(41.81%),30人(7.13%),15人(3.56%),3人(0.71%),12人(2.85%)。

Table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

表2. 被试信息

2.2. 研究材料

2.2.1.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Revised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R),由陈淑惠等人 [30]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 DSM-IV) [31] 中对各类成瘾症的诊断标准,及临床个案观察与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基础上修订而成。采用四级评分法(1 = 极不符合,4 = 极为符合),共26道题目。分为两个分量表和五个维度,其中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分量表包括强迫症状、戒断症状、耐受症状三个维度;网络成瘾相关问题分量表包括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2个因素人际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两个维度。总分越高,则表明成瘾程度越严重。本研究采用研究者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方法提出的CIAS-R的最佳分界线,即总分 ≥ 58分为初步筛查出的潜在网络成瘾者,≥68分则确诊为网络成瘾者 [3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

2.2.2. 自我同一性测试问卷

采用心理学家加藤厚 [17] 编制的自我同一性测定量表。该量表含过去的危机、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3因子,各由4项目组成,共12个项目。采用六级评分制(1 = 完全不是,6 = 完全是),根据测试者的3因子得分,判定其自我同一性所属的地位。共有同一性确立、同一性确立–权威接纳中间、权威接纳、积极的延缓、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同一性扩散地位6种自我同一性 [33] [34]。另外三因子总分越高,同一性状态越好。在本研究中,三因子间相关系数范围为0.28~0.55之间,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1,分半信度为0.74。

2.2.3. 逃避

采用《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Davis Online Cognition Scale, DOCS)的逃避与退缩分量表 [9],共7个项目。该量表用于分析网络使用者的非适应性认知,是一种七级自陈量表(1 = 最不赞成,7等于最赞成)。分数越高代表网络成瘾程度越深,如被试单一维度上的得分过24,则被视为网络成瘾。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

2.2.4. 中学生学业压力问卷

采用王勍 [35] 编制的《中学生学业压力问卷》。该量表将学业压力分为成绩目标压力、外在环境压力、挫折压力、竞争压力四个维度。共25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1 = 没有压力,5 = 压力很大),分数越高代表学业压力越大。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

2.2.5. 自编人际压力量表

自编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将人际压力分为学校人际压力、家庭人际压力两个维度。共10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1 = 没有压力,5 = 压力很大),分数越高代表人际压力越大。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表3)。

Table 3. Research materials

表3. 研究材料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对收集的有效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分析,同时使用AMOS 22.0进行模型拟合与中介效应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自陈报告的问卷法来收集数据资料,结果会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在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过程中强调问卷匿名性,部分题目反向计分,不同问卷分开编排等措施进行事前程序控制。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6]。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15个,按照降序排列后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6.81%,远小于临界值40.00%,说明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并不严重。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同一性总分与逃避、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人际压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业压力、人际压力、总压力、逃避以及网络成瘾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见表4

Table 4. The 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of variables and thei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表4.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

注:N = 421。**. 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在0.05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3.3. 中介效应检验

以自我同一性为自变量,网络成瘾为因变量,压力与逃避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使用AMOS 22.0进行模型检验,标准化结果如图1所示。

Figure 1. The effect of self-identity on internet addic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tress and avoidance

图1. 压力与逃避在自我同一性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

该模型拟合程度良好,GFI = 0.96,CFI = 0.91,IFI = 0.9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不仅直接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还通过压力和逃避间接负向预测网络成瘾,压力和逃避在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同一性对网络成瘾的总效应为−0.35,其中直接效应为−0.17,间接效应为−0.18。中介效应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的上、下限不包含0,因此压力和逃避在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表5)。

Table 5. The results of mediating effect test

表5.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法,检验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压力和逃避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检验的路径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还可以通过压力与逃避间接影响网络成瘾,这一结果符合研究假设。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逃避、网络成瘾三个变量两两之间相关性显著,压力与逃避、网络成瘾也显示显著正相关,这与Huang [21] 和Davis等人 [9] 的研究结果一致。

自我同一性与压力的关系却稍显复杂。在本研究中,自我同一性总分与人际压力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学业压力无关。相似地,在一项对高中生学业压力易感性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学业压力易感性与积极的延缓地位、权威接纳地位以及同一性扩散地位呈正相关而与同一性确立地位无关 [37]。这种不一致可能是由于压力的性质不同造成的。相比较而言,学业压力更多的是一种较为长期和稳定的压力,也会受到其他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成绩排名、学习环境等 [35]。而人际压力具有情境性和主观感受性的特点 [38],更容易受到个体人格特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不仅直接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还通过压力和逃避间接负向预测网络成瘾,压力和逃避在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自我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会面临更多的压力,也更有可能采取逃避的应对方式,而互联网的匿名性、便利性以及逃避现实的三个特点 [2] 使得互联网成为一致绝佳的逃避方式。因此自我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更容易发展网络成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本研究中自我同一性通过压力预测网络成瘾的间接效应是显著的,但效应量(−0.03)稍小。一方面,自我同一性(个体的个人特质)与压力(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影响着青少年对于压力的感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同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也会受制于青少年所面临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自我同一性影响网络成瘾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尝试性地将压力与逃避作为中介变量进行研究,因此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压力的作用方式。

本研究揭示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影响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研究为网络成瘾的研究提供了实证资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其次,本研究也为预防和缓解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了新的思路,帮助青少年形成自我同一性有助于减少网络成瘾,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最后对逃避这一非适应性认知进行干预,帮助青少年学习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能够减少自我同一性扩散这一风险因素的影响。

最后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青少年,其中初中生占92.87%,结果可能与其他群体存在差异。其次,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的调查研究,无法控制额外变量,也无法直接得出因果关系。

5. 结论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还可以通过压力和逃避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文章引用

林芳岩,汤永隆. 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压力和逃避的中介作用
The Effect of Self-Identity on Internet Addic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tress and Avoidance[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02): 420-42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2061

参考文献

  1. 1. Erikson, E.H. (1968) Psychoanalysis and Theories of Man. Book Reviews: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Childhood and Society (1950).

  2. 2. Young, K.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 237-244. https://doi.org/10.1089/cpb.1998.1.237

  3. 3. Davis, R.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 187-195. https://doi.org/10.1016/S0747-5632(00)00041-8

  4. 4. Nathan, A., Shapira, et al. (2003)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Depression & Anxiety, 17, 207-216. https://doi.org/10.1002/da.10094

  5. 5. 李宁, 梁宁建.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非适应性认知研究[J]. 心理科学, 2007, 30(1): 65-68.

  6. 6. Hsieh, K.Y., Hsiao, R.C., Yang, Y.H., et al. (2019)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Identity Confu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 and Experiential Avoid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6, 3225.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6173225

  7. 7. 魏华. 压力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 8. Griffiths, M.D., Kuss, D.J., Billieux, J., et al. (2016) The Evolut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Addictive Behaviors, 53, 193-195. https://doi.org/10.1016/j.addbeh.2015.11.001

  9. 9. Davis, R.A., Flett, G.L. and Besser, A. (2002) Validation of a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ment Screening.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5, 331-345. https://doi.org/10.1089/109493102760275581

  10. 10. Kuss, D.J., Griffiths, D.M., Karila, L., et al. (2014) Internet Addi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for the Last Decade.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20, 4026-4052. https://doi.org/10.2174/13816128113199990617

  11. 11. Leménager, T., Dieter, J., Hill, H., et al. (2016) Exploring the Neural Basis of Avatar Identification in Pathological Internet Gamers and of Self-Reflection in Pathological Social Network Users.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5, 485-499. https://doi.org/10.1556/2006.5.2016.048

  12. 12. Hormes, J.M., Kearns, B. and Timko, C.A. (2015) Craving Facebook? Behavioral Addiction to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motion Regulation Deficits. Addiction, 109, 2079-2088. https://doi.org/10.1111/add.12713

  13. 13. Leménager, T., Hoffmann, S., Dieter, J., et al. (2018) The Links between Healthy, Problematic, and Addicted Internet Use Regarding Comorbidities and Self-Concept-Related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7, 31-43. https://doi.org/10.1556/2006.7.2018.13

  14. 14. Marcia, J.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3, 551-558. https://doi.org/10.1037/h0023281

  15. 15. 王树青, 朱新筱, 张粤萍.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49(3): 29-32.

  16. 16. 郭金山.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2): 227-234.

  17. 17. 加藤厚.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诸相及其构造[J]. 教育心理学研究(日文), 1983, 31: 20-30.

  18. 18. Munro, G. and Adams, G.R. (1977) Ego-Identity Form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Working You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3, 523-524.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13.5.523

  19. 19. Suler, J.R. (1999) To Get What You Need: Healthy and Pathological Us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 385-393. https://doi.org/10.1089/cpb.1999.2.385

  20. 20. Chou, C., Condron, L. and Belland, J.C. (2005)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Internet Addi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7, 363-388. https://doi.org/10.1007/s10648-005-8138-1

  21. 21. Huang, Y.R. (2006) Identity and Intimacy Cri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ternet Depen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9, 571-576. https://doi.org/10.1089/cpb.2006.9.571

  22. 22. Ceyhan, E. (2010) Predictiveness of Identity Status, Main Internet Use Purposes and Gender on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10, 215-221.

  23. 23. Matsuba, M.K. (2006) Searching for Self and Relationships Onlin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9, 275-284. https://doi.org/10.1089/cpb.2006.9.275

  24. 24. Sinha, R. (2008) Chronic Stress, Drug Use, and Vulnerability to Addic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41, 105-130. https://doi.org/10.1196/annals.1441.030

  25. 25. 楼玮群, 齐铱. 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0, 23(2): 156-159.

  26. 26. Pontes, H.M. and Griffiths, M.D. (2016) Portuguese Validation of the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Scale-Short-Form.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9, 288. https://doi.org/10.1089/cyber.2015.0605

  27. 27. 周丽华.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及生活事件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11): 1372-1373.

  28. 28. Li, D., Wei, Z., Xian, L., et al. (2010)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by Adolescent Females and Males: A Mediated Moderation Mode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 1199-1207.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0.03.031

  29. 29. Morahan-Martin, J. and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13-29. https://doi.org/10.1016/S0747-5632(99)00049-7

  30. 30. 陈淑惠, 翁俪祯, 苏逸人, 等.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 中华心理学刊, 2003, 45(3): 279-294.

  31. 31. Do, L.L.T.N. (201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 In: Goldstein, S. and Naglieri, J.A., Eds., Encyclopedia of Child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Springer, Boston, 10-18. https://doi.org/10.1007/978-0-387-79061-9_113

  32. 32. 苏文亮, 林小燕. 网络成瘾量表在国内应用的文献统计[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5): 793-796.

  33. 33. 李亚真. 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34. 34. 张日昇. 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 心理科学, 2000, 23(4): 430-434.

  35. 35. 王勍. 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压力的相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6. 36. 周浩, 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6): 942.

  37. 37. 李婧雯. 高中生学业压力易感性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2018.

  38. 38. 王淑敏. 中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附录

B部分:下面是对可能在家庭或学习发生的场景的一些描述,每条描述后面的选项分别代表“无经历”,“经历过无压力”,“压力较小”,“压力中等”,“压力较大”以及“压力很大”,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您的情况的选项。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