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1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0325 , 7 pages
10.12677/ASS.2022.114166

大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认知的调查分析

陈丹1,王琳琳1,袁秀伟2,李雪纯1,陈菁1

1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淮安市洪泽区水利局,江苏 淮安

收稿日期:2022年3月16日;录用日期:2022年4月11日;发布日期:2022年4月18日

摘要

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宣传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以某高校水利类专业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认知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及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有一定了解,主要途径来自课堂和媒体;大部分学生有参与遗产宣传及保护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申遗对灌溉工程利用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学生普遍认为当前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困难但前景乐观。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方面建议,即: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认知水平;利用各类信息平台向公众宣传遗产,扩大受众范围;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实现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

关键词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问卷调查,认知情况

Analysis of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s

Dan Chen1, Linlin Wang1, Xiuwei Yuan2, Xuechun Li1, Jing Chen1

1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of Hongze District, Huai’an Jiangsu

Received: Mar. 16th, 2022; accepted: Apr. 11th, 2022; published: Apr. 18th, 2022

ABSTRACT

Irrigation structures protec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which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Taking the junior students majored in water conservancy in a university as the survey object,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ts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the theme of their cogni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ith the main way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media publicity. They have the initiatives to participate in heritage publicity and protection. They generally think that the current protection work of heritage is facing difficulties, but the prospect is optimistic.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including mixed teaching mode to guid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cognitive level, using various information platforms to publicize and expand the audience scope, and expanding the channel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heritage protecting work.

Keywords:World 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 Questionnaire, Cogni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由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2014年起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入选的工程遗产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是灌溉农业历史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可以被认为是人类罕见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灌溉工程遗产。近年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评选受到全球瞩目,各国争相掀起了挖掘灌溉工程遗产资源的浪潮,对保护、传承、弘扬灌溉历史文化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我国也不例外,各地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热情逐年高涨,截止2021年12月已有26项成功入选 [2]。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尤其表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了要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灌溉工程遗产 [3];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11月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将灌溉工程遗产作为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 [4]。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优秀的水利灌溉工程是我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保障,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与其他类型遗产相比,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活”的遗产,见证了时代和历史的发展演变,其根本所在是其中所蕴含的显著遗产价值,包括科技、文化、历史、经济、生态价值等,具有优良的时代传承性 [5] [6] [7] [8]。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中坚力量,对于当今水利类专业学生,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学习古代灌溉文化的良好媒介,能够提升对中国水利史的认知水平,对毕业后从事相关水利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做好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9]。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具有较强的专业属性,作为水利类相关专业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方式让所有水利类专业学生均接受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教育,确立保护灌溉工程遗产的意识,自觉担负起保护灌溉工程遗产的责任。当代水利类大学生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主动学习和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相关知识,推动遗产及其价值的宣传和弘扬,在提升遗产保护全民参与度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此,本研究以某高校水利类大三学生为对象,开展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认知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关注与参与程度、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思考等,以期了解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认知水平与提升路径,并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探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研究和保护策略。

2.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本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某高校水利专业类大三学生,这些学生均修读了《中国水利史》课程,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的链接,参与调查的人数为92人,回收有效问卷为92份,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已具备良好的水利知识素养,保证了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本次调查共设计16道题目,为了便于学生回答,均为选择题,其中单选题15道、多选题1道。问卷主要围绕学生基本信息及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了解情况、关注与参与情况、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认知情况以及思考情况五个方面进行调查。

关于学生基本信息,设置了2道题目,均为单选,包括“学生性别”、“是否有亲友从事水利或历史的相关工作”。关于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了解情况,设置了3道题目,均为单选,包括“家乡是否有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不查资料,能直接说出几个我国已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学习《中国水利史》课程前,是否听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关于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关注与参与情况,设置了4道题目,均为单选,包括“最早知道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途径”、“平时是否会主动参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宣传活动”、“是否有必要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保护”。关于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认知情况,设置了2道题目,均为单选,包括“如何认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申遗后是否会对当地乡村振兴有促进作用”。关于学生课后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思考情况,设置了5道题目,其中4道单选1道多选,单选题包括“课程结束后,关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最大的收获”、“认为评选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前景的看法”、“认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最主要责任主体是谁”;多选题目为“目前在保护遗产方面存在何种困难”。

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 学生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数量为64人(69.57%),女生数量为28人(30.43%),男女比例为2.3:1。针对“您家中是否有亲友从事水利或历史相关工作”这一问题,80.43%的学生选择“否”,19.57%的同学选择“是”。通过统计信息得知,调查对象来自全国27个省份,其中江苏省最多,占比为18.48%,其次是新疆和甘肃,均占8.70%。总体来看,参与问卷的学生中男生占多数,亲友中从事此方面工作的学生占比较少。

2) 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了解情况

关于“家乡是否有入选项目”这一问题,结合学生家乡所在地进行分析表明,49人(53.26%)回答正确,18人(19.57%)回答错误,25人(27.17%)的选择不确定,回答正确的人数过半。在“不查资料,能直接说出几个我国已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一问题上,其中选择最多的是“3~4个”,占46.74%;28.26%的学生选择“1~2个”;15.22%的学生选择“5~6个”;7.61%的学生选择“7个及以上”;2.17%的学生选择“0个”。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包括都江堰等比较著名的灌溉工程,以及课堂上专门提及的灌溉工程。关于“课前是否听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一问题,听过的学生占44.57%,没有听过的占55.43%。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够全面,同时可以看出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认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3) 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关注与参与情况

关于“最开始知道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途径”问题的调查结果,第一选择是“老师、同学等”(51.09%),其次是“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41.30%),“现场宣传活动”(4.55%)和“宣传册、海报”(3.06%)的选择相对较少。关于“平时是否会主动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选择“不怎么关心”(45.65%)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还行,会关注”(43.38%),二者选择人数非常接近;“从未关心过”(7.61%)和“很关心”(3.26%)占比较小。关于“是否会主动参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宣传活动”这一问题,61.96%的学生选择“会参加”,33.70%的学生选择“看情况参加”,仅有4.35%的学生选择“不会参加”。关于“是否有必要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保护”而言,认为“非常有必要”(96.74%)的学生占绝大多数,选择“一般”(2.17%)和“没有必要”(1.09%)的学生占比很少。由此可见,学生除了通过教师课程传授获取新知识外,媒体也是较为主要的获取途径;多数学生对遗产有主动了解的积极性和参与宣传的能动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体现了他们对申遗工作的认可。

4) 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认知情况

关于学生“如何认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91.31%的学生认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二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直接的关系”(5.43%)和“不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3.26%)的学生占比很小。针对“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否会对当地乡村振兴有促进作用”这一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其中认为“有巨大促进作用”的占54.35%,认为“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占43.48%,仅有2.17%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可见,大部分水利专业学生对与专业相关的国家政策是有所了解的,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乡村振兴的关系以及申遗的意义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但认知水平可能参差不齐。

5) 学生课后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思考情况

为了解学生课后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思考情况,问卷设置了5个选择题。在“课后最大收获”这一问题上,选择“入选具体工程”(51.09%)和“与乡村振兴关系”(30.43%)的人数较多,其次是“定义”(15.22%),选择人数最少的是“评判标准”(3.26%)。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具有深厚的价值遗产内涵,在“评选的最大意义”问题上,参与调查的学生都认为评选是有意义的,选择“总结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59.78%)的人数过半,其次是“从古代灌溉工程中汲取经验”(32.61%),选择“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的人数较少(7.61%),这一结果表明从多角度阐述遗产的保护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于“保护前景的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前景是乐观的,其中51.09%的学生认为“非常乐观”,45.65%的学生认为“乐观”,仅有极少学生(3.26%)认为不太乐观。“认为在保护方面存在何种困难”这一问题为多选题,认为“保护意识不够”(88.04%)的人数最多,其次为“大众不清楚哪些工程属于灌溉工程遗产”(83.70%),认为“保护措施待完善”(75.00%)和“宣传力度有待加强”(68.48%)的人数相对较少,选择“资金缺乏”(36.96%)的学生人数相对最少,结合前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并不是盲目乐观,基本上都认为保护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就“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最主要责任主体”这一问题,选择“政府”(43.48%)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社会大众”(34.78%),“工程直接受益人”(21.74%)选择的人数相对较少,说明学生意识到保护责任主体不只是受益人这一群体,灌溉工程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社会大众可以享受它们带来的福利,也有责任保护它们,与此同时,也意识到政府在政策、资金、人员组织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10] [11]。

4. 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建议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经过历史、时间检验的优秀的水利工程,是国家牢固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行动指南 [12],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亟需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因此,依据问卷分析结果,本研究从教学模式、宣传推广、参与渠道这三个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 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学生具备良好的认知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基石,高校可以考虑采取混合教学模式 [13] 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及其保护利用的意义,即“面对面”课堂教学与以网络为基础的线上学习结合的方式,将基于课程内容的课堂互动与基于线上学习的课外互动有机结合,创设多种交互环境,使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建构和深度学习,同时教学效果通过课堂和网络双平台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诊断和优化教学内容 [14] [15] [16] [17] [18]。高校亦可以根据水利专业的行业特点和新出政策,对教学工作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 [19],结合课外实践、调研实习、科普竞赛等多种方式,及时将行业新知识、新理念或新技术引入课堂,还可以结合相近的水利史典故进行跨学科的学习研讨,让水利专业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外,还能够采用历史思维和古今对比思路更深入的了解和领悟目前水利行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政策。

2) 利用信息平台,扩大受众范围

通过检索发现,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类似的项目设有专门平台对其进行整合和宣传,因此政府各部门应积极推进建设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资源数字化平台和“网络博物馆”等,满足水利专业学生以及社会公众的知识需求 [20] [21] [22]。各遗产地及其所在地方政府可依托现有的遗产平台为载体,建立遗产教育基地或灌溉文化历史博物馆等科普场馆,常年向公众开放,同时将遗产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生课外科普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帮助公众了解及弘扬遗产丰富的价值内涵。在融媒体流行的当下,遗产地应有机融合新老媒体技术,采用图文结合、视频剪辑、互动模型、体验模块等多种形式将复杂抽象的遗产形态、价值体系、保护传承等内容抽丝剥茧,强化趣味性和互动性,可降低了解难度和阅读负担 [23] [24]。学校可积极举办灌溉工程遗产科普讲座及教育活动,与“世界水日”等节日相结合,并通过学校官网、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将受众面从水利专业学生扩大到普通民众。

3) 拓展参与渠道,促进遗产保护性利用

遗产地和高校应及时组织专家学者成立遗产保护专业队伍,开展遗产教育工作,例如举办科普讲座、水利知识竞赛等,邀请校内外人士参与活动。科研院所可发挥科研方面的优势,激励科研人员或学生关注和研究灌溉工程遗产,积极进行作品创作、发表论文等,为遗产及其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政府与志愿者组织联合搭建志愿者服务和监督平台,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投身遗产工作,使各灌溉工程保护责任主体发挥作用 [25],并实时监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执行相应的奖惩机制,提升参与感和责任感,使遗产工作更具现实意义。遗产地积极推广由灌溉工程衍生的旅游文化资源、灌区特色产业等 [26] [27],在延续灌溉工程水利功能的同时,通过整合区域内遗产资源,充分发挥遗产的价值功能,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成具有灌溉工程特色的产业规划 [5] [8] [28] [29] [30] [31],使公众都能参与到灌溉工程的价值实现中来,进一步推进遗产地的乡村振兴建设,促进灌溉工程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5. 结语

本文以针对某高校水利类专业大三学生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开展研究,通过调查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了解情况、关注与参与情况、对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认知和思考情况五个方面,分析和总结了水利专业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及其保护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参与意愿,并提出了提升认知水平的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1)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为仍在发挥效益且具有可持续灌溉价值的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的典范,具有代表区域特色的遗产价值,是汇集历史人文、技术普及、文化教育、生态建设、环境美化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工程,对当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仍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合理制定课程方案和遗产宣传工作,推动水利人才的专业素质培养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

2)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水利专业学生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途径主要包括学校授课和媒体宣传;对于参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及其宣传和保护工作具备一定的能动性;大部分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有所了解,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其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关系;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部分遗产内容,且支持灌溉工程参与评选;学生普遍认为保护工作是乐观但存在困难的,同时也意识到遗产及其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政府、社会大众以及工程直接受益人应肩负起各自的职责。

3) 部分水利专业学生对遗产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有待加强,高校可通过混合教学模式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以期培养优秀的水利人才;目前遗产推广工作值得重视,遗产地政府依托融媒体平台,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展示,同时积极建设资源数字化平台、科教基地等,扩大遗产信息的受众面,推动全民参与遗产工作的发扬与传承;大部分学生对于参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关工作有较高的积极性,遗产地可拓展参与渠道并开展监督工作,积极组织宣传教育和志愿活动,带动公众的参与热情,同时制定并实施遗产灌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实现灌溉工程遗产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河海大学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013);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文章引用

陈 丹,王琳琳,袁秀伟,李雪纯,陈 菁. 大学生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认知的调查分析
Analysis of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s[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04): 1223-122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4166

参考文献

  1. 1. 王琳琳, 陈丹, 李雪纯, 毕博, 陈菁. 我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现状分析及保护策略探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1): 119-124+131.

  2. 2. 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候选工程遴选推荐办法[EB/OL]. http://www.cncid.org/cncid/rootfiles/2016/05/11/1461063787025535-1461063787822115.pdf, 2020-06-10.

  3.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N]. 人民日报, 2018-09-27(1).

  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 2019-11-12.

  5. 5. 李云鹏, 陈方舟, 王力, 等. 灌溉工程遗产特性、价值及其保护策略探讨——以丽水通济堰为例[J]. 中国水利, 2015(1): 61-64.

  6. 6. 钟燮, 黄爱红. 江西省泰和县槎滩陂水利工程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 江西水利科技, 2019, 45(4): 303-307.

  7. 7. 旷良波. 都江堰灌溉工程遗产体系、价值及其保护研究[J]. 中国防汛抗旱, 2018, 28(9): 72-76.

  8. 8. 李云鹏, 谭徐明, 周长海, 等. 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遗产及其价值研究[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6, 14(6): 437-442.

  9.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017-01-25.

  10. 10. 丁永祥.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9-13.

  11. 11. 徐拥军, 王玉珏, 王露露. 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问题和对策[J]. 学术论坛, 2016, 39(11): 149-155.

  12. 12. 王英华, 谭徐明, 李云鹏, 等. 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分析[J]. 中国水利, 2012(21): 5-7.

  13. 13. 杨文正, 刘敏昆. 计算思维导向的多元混合教学及其应用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4): 129-136.

  14. 14. 章木林, 孙小军.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8): 81-87.

  15. 15. 王零曼. 大学SPOC教学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18.

  16. 16. 戴心来, 郭卡, 刘蕾. MOOC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大学MOOC”学习者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分析[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2): 17-23.

  17. 17. 赵英, 杨阁, 罗萱. 大学生对MOOC接受与使用行为的调查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 2015(8): 37-44+80.

  18. 18. 彭美云. 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共性问题——基于13所高校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 162-166.

  19. 19. 佟成生, 许素兰, 李扣庆, 梁淑屏.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 会计研究, 2014(9): 13-20+96.

  20. 20. 李杨. 基于数字平台的非遗旅游资源化创新模式研究[J]. 包装工程, 2015, 36(10): 32-35.

  21. 21. 聂云霞, 龙家庆, 周丽. 数字赋能视域下非遗档案资源的整合及保存: 现状分析与策略探讨[J]. 档案学通讯, 2019(6): 79-86.

  22. 22. 郑积勤. 新媒体技术在传统戏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6.

  23. 23. 庞娟.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19.

  24. 24. 曹欣怡.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培养体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2018.

  25. 25. Li, J., Krishnamurthy, S., Roders, A., et al. (2020) State-of-the-Practice: Assess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within Chinese Cultural World Heritage Properties. Habitat International, 96, Article ID: 102107.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9.102107

  26. 26. 罗敏. 从“离乡”到“返乡”: 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基于H省Z市1231名青年的问卷调查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19(9): 11-17.

  27. 27. 李云鹏. 从灌溉工程遗产看中国传统灌溉技术特征[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 5(4): 94-100.

  28. 28. 黄瑞. 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及农旅结合规划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 2018.

  29. 29. 邓俊. 水利遗产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7.

  30. 30. 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9(6): 60-66.

  31. 31. 袁梅. 世界灌溉遗产东风堰旅游开发探析[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8(1): 110-11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