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0  No. 09 ( 2022 ), Article ID: 56381 , 10 pages
10.12677/ML.2022.109276

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综述

——基于核心期刊的分析

黄好琪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 徐州

收稿日期:2022年8月25日;录用日期:2022年9月19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28日

摘要

习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词组、短语或短句,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又是语言智慧的积淀。汉语习语英译是语言翻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影响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分析了北大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和CSSCI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所发表的汉语习语英译研究论文的发文量、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分类汇总了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并总结成果、指出问题、提出对策。研究认为,习语翻译应基于系统的理论指导;核心期刊应鼓励发表该领域学术成果;研究人员需扩大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从而使研究主题更全面,研究手段更科学,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

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综述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Idio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re Journals

Haoqi Hua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Aug. 25th, 2022; accepted: Sep. 19th, 2022; published: Sep. 28th, 2022

ABSTRACT

Idioms are phrases or short sentences extracted by people after long-term use, carrying strong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y are the accumulation of language wisdom.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roblem in translation, which affects the “going global” of Chinese culture. Using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research objects, research contents, research field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published in the source journals of Peking University’s core journals and CSSCI core journals (including extended editions), summarizes the results, points ou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idiom transl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systematic theoretical guidance; the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this field should be encouraged in related columns in core journals; researchers need to expand research fields, enrich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so as to make research topics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methods more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conclusions more convincing.

Keywords:Chinese Idioms,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Literature Review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习语”在《辞海》中被定义为“语言中定性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形式,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语言精华。因其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习语反映了使用语言的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习语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就要做好中国习语的翻译,充分利用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作用。

汉语习语研究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汉语习语英译研究与汉语习语的重要地位并不相称,汉语习语研究大部分局限于意义、形式、类型以及在言语修辞中的作用。研究汉语习语英译的专著极少,以汉语习语英译为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也不多。然而,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汉语习语的英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习语英译直接影响到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仅有左尚鸿 [1] 的《英汉习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这一篇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综述的文献,而这篇文献并没有对汉语习语英译的研究内容、研究领域及方法做出分类汇总,因而有必要对国内外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状况做一综述。由于汉语习语翻译相关文献非常多,且研究主题多和“英语习语翻译”混含在一起,而本文篇幅和创作时间有限,所以本文主要综述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汉语习语英译的文献,以便对未来研究有所启发。

2. 研究综述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以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核心期刊为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以下简称核心期刊),以“(汉语习语 + 习语) * (翻译 + 英译 + 互译)”为主题或关键词进行检索,手动删除不属于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的文献以及重复项,最终得到73篇文献,进一步汇总后发现这些文献来源于48种期刊,其中外语类核心期刊8种,共14篇文献,其他40种核心期刊共含59篇文献,最终汇总时间为2022年6月1日。

2.1. 国内核心期刊汉语习语英译研究总体趋势

笔者将最终检索结果(7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发现,总体来说,文献数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如图1),且在2008年,核心期刊收录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的论文数达到顶峰,共19篇。自2008年以后,近十年中该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极为欠缺。从汉语习语英译研究来源分布图(如图2)可以看出,相较而言,汉语习语英译的研究多来源于教育与管理类核心期刊,而外语类核心期刊则较少。

自陈琳 [2] 于《中国翻译》发表第一篇汉语习语英译的论文《谈汉语习语的英译》以来,近40年,国内学者平均每年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为1~2篇,平均每两年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论文数不足1篇。近40年汉语习语英译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情况见表1。因此,就发文量而言,核心期刊关于汉语习语英译高质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期”。

Figure 1. General trend

图1. 总体趋势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sources

图2. 来源分布

Table 1. Publication number in the past 40 years

表1. 近40年论文发表情况

笔者在分析检索结果时发现,非外语类核心期刊中《教学与管理》的发文量最多,共7篇,其次为《红楼梦学刊》3篇,《语文建设》3篇,《教育理论与实践》3篇;外语类核心期刊中《上海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最多,均为3篇,其他核心期刊则对于该领域的关注较少。相较之下,外语类核心期不那么关注汉语习语英译研究,或者说汉语习语英译研究领域质量高、影响大的文献还极为欠缺。

陈琳 [2] 于《中国翻译》发表的第一篇汉语习语英译的论文《谈汉语习语的英译》正式拉开了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的序幕,此后,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从不同角度阐述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翻译中的跨文化传播现象等。本文在参考汉语习语英译的相关专著的基础上,拟对73篇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

2.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梳理这73篇文献,将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做了如下分类汇总(见表2表3),由表2可以看出,多数文献研究的都是广义上的习语,只有少部分文献研究的是具体某一类习语。由表3可以看出,多数文献研究的都是汉语习语英译的方法、策略。研究内容为翻译方法的代表性文章有单伟龙 [3] 《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习语翻译研究——以<红高粱家族>和<变>为个案》,其中提到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和省略不译法;潘正芹和莫如愚 [4] 的《简论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说明了汉英习语翻译的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套用法和直译加注法;温中兰 [5] 的《汉英习语翻译与文化认同》中提出了三种翻译方法:保留形象的直译法、转换形象的活译法、保留原文的意译法。研究内容为翻译策略的代表性文章有常晖 [6] 的《英汉习语文化翻译初探》,这篇文章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色彩差异成因,对习语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即归化和异化进行了初步探讨;邢嘉锋和行玉华 [7] 在《习语中的归化与异化》中指出习语翻译中应合理运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而不是把二者对立起来。

Table 2. Summary of classification of research objects

表2. 研究对象分类汇总表

Table 3. Summary of classification of research contents

表3. 研究内容分类汇总表

笔者依据可视化分析得到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图(如图3)制作了出现10次以上(含10次)的关键词频数分布图(如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除英汉习语、习语翻译、汉语习语外,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依次为意译法、直译法、文化特征、英语习语、文化信息、译语读者、文化差异、译文信息。这说明这些研究关注的重点还是汉语习语的翻译方法、文化传播问题,并且多把汉语习语和英语习语放在一起比较分析,而不是孤立地分析汉语习语,如常晖 [6] 的《英汉习语文化翻译初探》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色彩差异成因,进而对习语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进行了探讨。

Figure 3.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Figure 4. The frequencies of keywords that appear more than 10 times

图4. 出现10词次以上的关键词频数

2.3.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笔者在进行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梳理后,进一步将其研究领域归纳为七类:一、翻译策略、方法、原则类;二、理论视角类;三、跨文化传播类;四、译本特征类;五、翻译教学类;六、书评类;七、翻译工具类。并基于研究领域,统计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汉语习语英译研究论文所使用到的研究方法(见表4)。

Table 4. Summary of research methods

表4. 研究方法汇总表

2.3.1. 研究领域

表4可知,研究最多的领域为翻译策略、方法、原则类,其中翻译策略共两种:归化和异化。翻译方法则较多,笔者将这73篇文献中所涉及的翻译方法汇总如下(见表5)。其中最多的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直译法和意译法,除此之外,套用法、借译法和直译加注法最多。学习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除了使用直译法、意译法、还应根据翻译材料、源语和目的语文化、读者、委托人等适当地选择其他翻译方法,并且也应该关注和了解替换法、零译法和活译法这几类不常被关注的方法。研究翻译原则的代表性文章有汪宏 [8] 《谈谈英汉习语对译过程中的适度性》,文章提到适度性原则,指出在原文意境允许时,适度使用译文语言中的习语,可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Table 5. Summary of translation methods

表5. 英译方法汇总表

除翻译策略、方法、原则类,多数研究的研究领域属于理论视角类,笔者将涉及的理论汇总如下(见表6)。由表6可知,理论视角一共有五种,分别是语用理论、接受美学理论、翻译等值理论、后殖民理论和信息论,其中语用理论使用次数最多,共七次,且语用理论中,使用最多的理论为关联理论,如,杜苗和刘昕 [9] 的《从习语的翻译看语用学理论对英汉互译的影响》,文章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指导作用;蔺映真 [10] 的《关联理论观照下汉语习语英译探析》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进行汉语习语英译研究,证明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解释力,并为汉语习语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Table 6. Summary of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表6. 理论视角汇总表

2.3.2. 研究方法

根据表4可知,这些文献均使用分析法,其次使用较多的方法为比较法和个案研究。多数研究是将某部文学作品的原文译文进行对比,如吴晓明 [11] 《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杨宪益<红楼梦>译本中习语的英译》与李亦凡和饶志欢 [12] 的《从关联理论看杨译<儒林外史>的习语翻译》,都是分析了原文习语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在这73篇文献中,使用方法种类最多的论文是唐均和谭梦 [13] 的《裘里和邦索尔英译<红楼梦>的语言差异管窥——从习语英译的统计比较入手》,其中用到了统计法、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和比较法。只有两篇文章用到了语料库这一研究工具,分别是单伟龙 [3] 的《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习语翻译研究——以<红高粱家族>和<变>为个案》与刘泽权和朱虹 [14] 的《<红楼梦>中的习语及其翻译研究》。很少文献使用到了统计法,且没有研究采用了实验法这类比较具有说服力的方法,综合来说,这些文献基本上都是采用定性方法,而几乎不涉及定量方法。

3. 研究成果

尽管汉语习语英译是翻译中的难点问题,但多年来,我国翻译工作者对汉语习语的英译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分析这73篇文献,这些成果主要包括:

一、在汉语习语英译的具体翻译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习语翻译的复杂性,多年来,人们在翻译实践中总结了多种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套用法、借译法、直译加注、直译意译兼用、省略不译、意译加注、仿译法、音译加注、替换法、零译法和活译法这十三种。关于汉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包惠南,包昂 [15] 编著的《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一书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二、运用了不同的理论视角去分析、指导翻译实践,如,杜苗和刘昕 [9] 的《从习语的翻译看语用学理论对英汉互译的影响》,文章指出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把它应用于习语翻译时,其动态的语境观和关联原则可以指导译者走出困境,并讨论了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指导作用。

三、学者对英汉习语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对比研究,特别是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张严心 [16] 的《谈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汉习语翻译策略》指出了英汉这两种语言因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而存在差异,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英汉两种文化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对汉语英译极为重要,且影响着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四、对翻译者自身的素质要求达成共识。影响汉语习语英译的因素很多,其中译者自身素质便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译者自身的素质中,除了具有扎实的英语和汉语基本功外,国内学者就译者应该了解英汉两种文化达成共识。英、汉习语本身就是英语和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常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鉴于此,要做好英汉习语的翻译,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的文化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无数的精神和物质成果,译者必须了解其中的意蕴,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同样,英语语言文化也非常丰富,英语中有25%以上来自于希腊语,50%以上来自拉丁语,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习语有许多希腊神话和罗马故事,虽然这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译者必须对其充分了解,这样若在汉语习语译为英语时,能找到英语文化中的对等物,便不容易造成译语读者的误解。

4. 问题与对策

尽管多年来汉语习语英译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汉语习语英译相关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多年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英汉习语翻译实践,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有人主张“翻译理论无用”论,说搞翻译只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就可以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汉语习语英译方面,也存在这个问题。事实上,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翻译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即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又通过翻译实践来提升和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译者应遵循这一准则,为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多做贡献。汉语习语英译相关研究,目前见诸于文献的,大多是汉语习语的翻译策略、方法,技巧,以及对比英汉习语的文化一致性与差异性,鲜有进行专门的理论总结。

第二,基于这73篇文献的计量分析结果,国内核心期刊上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的文献发文量还较少,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还不够丰富。许多汉语习语还没被涉及到,汉语习语研究有待进一步系统和深化。目前见诸于文献的多是泛指的习语的英译研究,很少文献是专门研究某一类汉语习语的,由表2汇总的研究对象可知,专门研究某一类习语的只有数字习语、动植物类习语和体育新闻类习语这三种,其他习语诸如宗教习语、典故习语、饮食习语等都没有文献涉及。多数研究都是对比译文和原文,或译文和译文,看译本中使用了那些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多使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分析法、比较法,对于定量的研究方法则鲜有涉及,其中统计法较少涉及,实验法则没有涉及。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在做汉语习语英译研究时应该多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手段更加地科学,研究的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这样研究论文也就质量更高。鉴于发文量较少,核心期刊的相关栏目应鼓励发表该领域学术成果,这对翻译学学科的发展、翻译工作者的实践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对外话语的构建都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很多文章对于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的概念界定不清,分类混杂,不同翻译手段中有重叠部分。例如,董国俊 [17] 的《忠实的美人:<兄弟>中习语的英译策略分析》和张严心 [16] 的《谈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汉习语翻译策略》中题名说的都是英译策略,而文章分析的却是习语的具体翻译方法;李亦凡和饶志欢 [12] 《从关联理论看杨译<儒林外史>习语翻译》中关键词之一为策略,文章指出直译、直译加注或意译都是翻译策略;王芳 [18] 的《中英习语翻译文化特色的处理》的关键词为翻译技巧,文章分析的也是翻译方法。关于翻译策略的分类,Venuti [19] 在他所著的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基于Schleiermacher [20] 的理论提出了二分法,即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Hurtado [21] 提出的翻译方法指的是寻找对等语言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翻译结果中是可见的且大多数可以通过语言表现出来。Chesterman [22] 提出的全局策略(global strategy)指的是如何翻译某篇文章,他提出的局部策略则是如何翻译某个结构或者某个想法,是译者在生成目标语言时所采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体现出来。笔者认为,Chesterman提出的局部策略则对应于Hurtado提出的翻译方法。也就是说,翻译策略是指全文整体的翻译趋势,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作用于文章的整体,并非某个微小的翻译单位(如某个句子、某个单词),异化、归化属于翻译策略;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仿译法等属于翻译方法,而增补法、删减法则属于翻译技巧。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73篇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将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和分类后,分析了这些研究的特点,并总结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认为,习语翻译研究应基于系统的理论指导;核心期刊应鼓励发表学术成果;研究人员需扩大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从而使研究主题更全面,研究手段更科学,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本文的局限在于,因习语的范围较广,文本是以“习语翻译”为主题词检索的,并没有将以“成语翻译”、“歇后语翻译”、“谚语翻译”等为主题词的文章计算在内,今后学者在做相关研究时可将这类文章统计进去,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汉语习语英译是翻译中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语习语英译的研究成果与问题并存,但只要学者在问题面前不退缩,坚持不懈地研究与探索,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定会取得新的成果,为翻译学学科做出更大贡献,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文章引用

黄好琪. 汉语习语英译研究综述——基于核心期刊的分析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Idiom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re Journals[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09): 2052-206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9276

参考文献

  1. 1. 左尚鸿. 英汉习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3): 361+363.

  2. 2. 陈琳. 谈汉语习语的英译[J]. 中国翻译, 1980(5): 9-14.

  3. 3. 单伟龙. 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习语翻译研究——以《红高粱家族》和《变》为个案[J]. 外语电化教学, 2017(1): 83-89.

  4. 4. 潘正芹, 莫如愚. 简论英汉习语的翻译[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S4): 122-124.

  5. 5. 温中兰. 汉语习语翻译与文化认同[J]. 上海科技翻译, 2004(3): 43-45.

  6. 6. 常晖. 英汉习语文化翻译初探[J]. 中国科技翻译, 2008(3): 44-48.

  7. 7. 邢嘉锋, 行玉华. 习语中的归化与异化[J]. 语文建设, 2013(3): 33-34.

  8. 8. 汪宏. 谈谈英汉习语对译过程中的适度性[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1): 152-155.

  9. 9. 杜苗, 刘昕.从习语的翻译看语用学理论对英汉互译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3): 74-76.

  10. 10. 蔺映真. 关联理论观照下汉语习语英译探析[J]. 兰州学刊, 2008(4): 206-208.

  11. 11. 吴晓明. 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杨宪益《红楼梦》译本中习语的英译[J]. 名作欣赏, 2010(17): 125-127.

  12. 12. 李亦凡, 饶志欢. 从关联理论看杨译《儒林外史》的习语翻译[J]. 语文建设, 2012(14): 56-57.

  13. 13. 唐均, 谭梦娜. 裘里和邦索尔英译《红楼梦》的语言差异管窥——从习语英译的统计比较入手[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2): 83-88+161.

  14. 14. 刘泽权, 朱虹. 《红楼梦》中的习语及其翻译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6): 460-466.

  15. 15. 包惠南, 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4.

  16. 16. 张严心. 谈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汉习语翻译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 2006(S1): 1-3.

  17. 17. 董国俊. 忠实的美人: 《兄弟》中习语的英译策略分析[J]. 语言与翻译, 2014(2): 60-64.

  18. 18. 王芳. 中英习语翻译文化特色的处理[J]. 中国科技翻译, 2001(1): 34-36.

  19. 19. Venuti, L. (1995) The Invisibility of the Translator: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Routledge, London.

  20. 20. Schleiermacher, F. (1813)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In: Venuti, L.,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Routledge, London, 43-63.

  21. 21. Hurtado, A. (2001) Traducción y traductología. Cátedra, Madrid.

  22. 22. Chesterman, A. (1997)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https://doi.org/10.1075/btl.2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