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5355 , 6 pages
10.12677/ML.2023.1111675

知识翻译学视阈下《伤寒论》英译策略探究

张晓,杨占*

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摘要

《伤寒论》作为中国医学历史上首部全面的临床经典,其英译研究受到诸多学者关注,然以往研究多从译者主观方面入手,其翻译策略与方法也并未形成统一标准,聚讼纷纭。有鉴于此,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其“真善美”的标准分析目前《伤寒论》英译中存在的优缺点,以期为中医典籍的英译以及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助力地方性知识中医文化走向世界化、普遍化。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伤寒论》,“真善美”,中医典籍英译

An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translatology

Xiao Zhang, Zhan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Oct. 7th, 2023; accepted: Nov. 6th, 2023; published: Nov. 15th, 2023

ABSTRACT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stands a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clinical classic in Chinese medicine history, drawing substantial scholarly attention to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Nevertheless, previous research predominantly approached this subject from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e perspective, resulting in a lack of standardiz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leading to inconsistencies. In light of this, this study leverages Metatranslatology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ur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gainst the principles of “Real Meanings, Full Preparations and TT Aesthetic Conceptions”, aiming to contribute fresh perspectives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CM texts and the global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itage and aid local authorities in ensuring that the knowledge and culture of TCM become increasingly accessible worldwide.

Keywords:Metatranslatology,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Principle of “Real Meanings, Full Preparations and TT Aesthetic Conception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CM Classic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知识翻译学认为“知识的本质既涉及物质也涉及精神层面,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知识,因此,中国文化在境外的传播不仅仅是国家话语的翻译行为,更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在世界中的流动与迁徙。”《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历史上首部全面的临床经典,全书共有112项方剂,方剂设计周密,药物使用准确,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这本书是传承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经典作品,也是传播中医药文化至关重要的媒介。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基础,并以其“真”“善”“美”的价值观为指导,对《伤寒论》的两本英译全本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旨在为中医典籍的英译以及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2. 知识翻译学

在2021年,杨枫教授提出了关于知识翻译学的概念,指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其涉及知识的加工、重构和再传播” [1] 。该理论将翻译活动置于不同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研究地方性知识向世界范围内的知识转变过程中知识的再现、再生和再传播,以真善美的价值观作为翻译传播者的行为准则。此后,庞秀成博士对知识翻译学中译者个体的知识和求知方式进行了研究,强调了翻译求知的“实然之真、或然之真和应然之真 [2] ”。李瑞林教授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翻译,并从知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融合不同翻译理念的学术前提和逻辑推理。通过对翻译的实体事实、逻辑事实和话语事实进行对比,揭示翻译所涉及的跨语言知识转移的本质,并呈现知识翻译学在统一翻译理念、解释翻译现象、改善翻译实践方面的潜在价值 [3] 。蓝红军教授就知识翻译学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他指出,作为方法,知识翻译学在认识翻译现象、解决翻译实践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知识的地方性、历史性和流动性等属性是翻译存在的前提,而翻译是知识传播和生长的条件 [4] 。张生祥认为知识翻译是一种基于规则的跨领域社会实践。译者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转化知识的同时,开展知识建构行动。并提出知识翻译的仿造、改造和创造三种模式 [5] 。覃江华教授认为“翻译涉及知识的生成、管理和转化。”他以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翻译的本质与价值、翻译与地方知识的跨领域传播、翻译与个人/组织的知识管理和转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6] 。严程极就翻译与“知识”相关的概念、类型与功能做了系统梳理 [7] 。陈传显从科学性、定位和知识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对知识翻译学这一全新概念进行阐释,认为知识翻译学的提出在学理上具有科学性 [8] 。岳峰、陈泽予认为知识是本原,因此知识翻译学对文化中包含的知识给予关注是很有必要的,以真、善、美的原则能够解决历史上很多术语问题 [9] 。袁丽梅认为,知识翻译学突破了翻译研究中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隐性边界。同时,她认为“真”“善”“美”的翻译批评标准不再像过去那样单方面关注译入或是译出语社会,而是追求在知识翻译活动中应遵循双方平等互利的原则。这种突破大大拓展了交互性这一翻译行为的本质特征 [10] 。

3. 《伤寒论》英译本

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出现了多个英语翻译版本的《伤寒论》 [11] 。其中,中国学者罗希文的译本 [12] 和英国学者魏迺杰(Nigel Wiseman) [13] 的译本备受关注。罗希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的研究员,他曾深入学习中医理论,并师从伤寒大家陈慎吾,具备丰富的英文翻译经验和文学背景。他的《伤寒论》英译本(1986年)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版本,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罗希文的翻译版本包括原文和相应的英文翻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有助于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药。魏迺杰是一位著名的中医翻译家,他长期从事中医英文翻译工作,创作了大量中医论著和教材的英文版。在标准化中医名词和术语的英译方面,他进行了多年实践和研究,并建立了自己的中医术语英文翻译标准。他的翻译理念强调以原文为准,注重传递原始含义,并鼓励西方读者阅读汉语原文,力求还原《伤寒论》的真实面貌。由于罗和魏的身份、母语、所处的时代背景、工作经历等因素不同,因此他们在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本文从知识翻译学视角出发,以“真”、“善”、“美”为评估标准,对罗和魏的译本进行比较和研究。

4. 知识翻译学的“真”“善”“美”准则

翻译就是知识的世界性再生产和再传播,知识的科学实践与社会建构的逻辑性、伦理性、与境性、平等性、美学性成为制约翻译行为的标准,犹如尺或圆规,所有翻译实践必须在其规约下进行,“以真求知”“以善立义”“以美行文”相互依存,是所有翻译生产的原则 [14] 。

4.1. 知识翻译的“真”

所谓真就是译出真义,即知识本身,语义的本原部分 [9] 。知识翻译学倡导求真知、传递纯知识。历史上的中医典籍在英译的过程中,有些中医概念的真义并未译出,如《黄帝内经》曾被译为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Medicine。实际上,“Internal Medicine”指的是内科学,而“内经”的内容并不限于内科,还涵盖中医的其他学科。因此“Internal Medicine”与“内经”并不对等,无法传递《黄帝内经》的真义,此类问题在中医英译过程中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

例1:五苓散方

魏译:Poria (Hoelen) Five Power (wu ling san)

罗译:Wuling Power (wu ling san)

分析:在魏译本中,Poria和hoelen都意为茯苓,Powder意为散,直接体现出该方的药材构成,而罗译本则直接使用音译法表达,并没有译出五苓散方的本意,读者难以理解该方的成分,难以实现传递知识的目的。

例2: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罗译: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 Decoction of Rhizoma Coptidis suits the syndrome with the following symptoms and signs: Heat in the chest and a pathogenetic factor in the Stomach, which causes nausea and pain in the abdomen.

魏译:When in cold damage, [there is] heat in the chest, evil qi in the stomach, pain in the abdomen, and a desire to vomit, Coptis Decoction (huanglian tang) governs.

分析:根据《伤寒论译释》,伤寒病即胸中有热邪,胃中有寒邪。所以此处“邪气”实际上是为“寒邪”,即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点的外邪。罗将其译为“pathogenetic factor”,魏将其译为“evil qi”,二者皆没有将寒邪的真义表达出来,笔者建议将其译为“pathogenetic cold”,更贴近“寒邪”的真义。

例3: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罗译:Aftera while, take one sheng of porridge to assist the decoction for better dfficacy.

魏译:shortly after taking (the first dose) drink approximately one sheng of hot thin gruel to reinforce the strength of the medicinals.

分析:伤寒论中多次出现“粥”。在中国古代,粥往往用米熬成,而罗所译的“porridge”在西方文化中普遍指的是燕麦粥、麦片粥等,与中国的米粥存在区别,而魏使用的是“gruel”一词,更偏向稀粥的含义,因此更贴近中国传统的米粥,更加符合知识翻译学强调追求真实理解的原则。

4.2. 知识翻译的“善”

善,即知识翻译之良善,主张译心宜善 [9] 。此外,知识翻译学强调翻译应该具备促进原作与译作之间联系的善意,以促进有效的沟通。按照知识翻译学的观点,知识具有地域性,而翻译的作用是将这些知识传递到全球范围 [15]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西方医学归属两种体系,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考虑到这些差异,从译入语读者的视角出发,提供必备的背景知识,帮助读者理解中医文化,以更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跨文化传播。

例4: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罗译:The Greater Yin syndrome is likely to heal between approximately from chou to mao (shichen).

魏译:The time when reverting yin disease is about to resoive is from chou to mao*.

分析: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12个时间段以地支的名字来表示。西方读者可能不了解这些十二时辰与具体时刻的对应关系。罗采用了直译加音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from chou to mao (shichen)”。虽然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元素,但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概念和解释,可能会导致读者困惑。相比之下,将魏直接翻译为“from chou to mao”,并在后面附上注释和表格,说明中国古代计时方法。既解疑答惑,又彰显中国时辰文化,有利于传递知识。

例5: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罗译:The pulse of Initial Yang 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Wind is floating when felt at the surface and weak in depth.

魏译:In greater yang wind strike with floating yang and weak yin

分析:“阳浮而阴弱”,此处阴阳一指脉象,即轻取见浮称阳浮,沉取见弱称阴弱,即脉浮缓之意;二指病机,卫阳浮盛称阳浮,营阴不足称阴弱。诸家对阳浮阴弱,大多释为脉象。罗将其译为“the pulse is floating when felt at the surface and weak in the depth”,这种表述简单易懂,将脉象的表现以及浮沉情况都包括在内。魏译为“floating yang and weak yin”,后附注释对阴阳的含义给出可能的两种解释,帮助译语读者更全面了解中医知识和领略中医文化,体现了译者之善。

4.3. 知识翻译的“美”

美,善与美同根同源,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人可以主观的去选择美的表达翻译之美则为翻译之善。因此,要实现翻译之美,首先要做到翻译之善,即不能以原作文化的审美为主观转移,要为读者考虑,体会译入语当下的审美习惯,以善心成就美作 [9] 。基础层面的语言美或合适体面的表述是对多数翻译类型的普遍共识。因此,中医典籍在英译过程中首先要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通用审美标准,即“通俗美”,再追求体现中医特色的“文化美”。

例6:白虎汤

罗译:Decoction of Baihu (Baihu Tang)

魏译:White Tiger Decoction (báihǔtāng)

分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白虎司秋令,从夏至秋,代表着气候转凉。因此,白虎汤是一副清热剂,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主治高热、汗出的气分热证。魏将其直译为“White Tiger Decoction”,无法传达白虎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甚至可能会让读者产生误解,罗则是以拼音代之,虽然保留了白虎,但对于西方读者而言,依然难以理解此方的含义。笔者建议将其译为Baihu Tang (Decoction for eliminating excessive heat in the qi system),使读者能够了解白虎汤的功效和作用,同时也保留了中医特有的文化。

例7: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罗译:Frequent spontaneous perspiration signifies the normal state of the Nutrient Essence. If the Exterior syndrome exists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bring about an abnormal state of Yang Vital Energy.

魏译:When illness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spontaneus sweating, it means construction qi is in harmony* and when [in such cases] construction qi is in harmony, [it is] the outer body [that] is not harmonious; that is [to say] it is because defense qi is not in harmony with construction qi.

分析:知识翻译学认为,对翻译的美的认可取决于目的语的审美标准,而且是当下的标准,因为标准是动态的,因此不同的时代对于译文“美”的标准也不同。在中医理论中,“卫气”是一种具有护卫基表、抵御外邪作用的人体物质。罗将其译为“Vital Energy”,因为在当时(1986年),卫气一类的中医术语尚无对应和统一的英译名称,因此罗采用了意译方法,套用现代医学语言模式,以提高译入语读者对于中医文化的接受度。在魏译本所处的时代(1999年),中医药学正在海外迅速传播,且当时部分中医术语的已有较为统一公认的规范英译名称,“气”一概念已被公认可表述为“qi”,因此魏将“卫气”译为“defense qi”,这种译法保持了中医文本译语的通俗美,也顺应了中医英译的发展趋势。

5. 结语

《伤寒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其译解与传播历程漫长而复杂。这部中医经典中蕴含着中国先人的智慧,其国际化过程不仅让其他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医传统文化,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独特的发声方式。从知识翻译学的角度出发,以真、善、美为标准,倡导求真知、传递纯知识,以符合译入语审美标准促进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医知识之真、济世悬壶之善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推动中国地方中医文化的世界性传播,这种流动性和交流也将反哺中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文章引用

张 晓,杨 占. 知识翻译学视阈下《伤寒论》英译策略探究
An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translatology[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1): 5024-502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1675

参考文献

  1. 1. 杨枫. 知识翻译学宣言[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5): 2+27.

  2. 2. 庞秀成. 知识翻译学的译者个体知识与求知模态[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1): 72-82.

  3. 3. 李瑞林. 知识翻译学的知识论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1): 47-59+161.

  4. 4. 蓝红军. 作为理论与方法的知识翻译学[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2): 34-44+161.

  5. 5. 张生祥. 基于知识翻译学的翻译研究与知识转化[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2): 58-67.

  6. 6. 覃江华. 翻译与知识生产、管理和转化——知识翻译学刍议[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1): 60-71.

  7. 7. 严程极, 杨枫. 知识翻译学的知识渊源[J]. 上海翻译, 2022(6): 39-43.

  8. 8. 陈传显, 张宇. 知识翻译学的多维阐释[J]. 长沙大学学报, 2023, 37(3): 93-97.

  9. 9. 岳峰, 陈泽予. 从知识翻译学的真、善、美标准谈知识翻译学的英语译名[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3): 65-73.

  10. 10. 袁丽梅. 知识翻译学的理论立场与批评视角——由知识翻译学中的“知识”说起[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4): 13-21.

  11. 11. 陈骥, 何姗, 唐路. 中医典籍《伤寒论》英译历程回顾与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39(11): 1400-1403.

  12. 12. 张仲景. 伤寒论(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Caused by Cold (Shang Han Lun)) [M]. 罗希文, 译.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7.

  13. 13. Wiseman, N. (1999) Shang Han Lun: On Cold Damage: Translation & Commentaries. Paradigm Publications, Brookline.

  14. 14. 杨枫. 翻译是文化还是知识?[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6): 2+36.

  15. 15. 杨枫. 知识的地方性与翻译的世界性[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3): 1-2.

  16.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