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odern Physics 现代物理, 2011, 1, 28-29
http://dx.doi.org/10.12677/mp.2011.11004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1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p/)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MP
The Small Underground Experiment of Baryon
Number Conservation
Ruiguang Wang, Changjiang Dai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Email: wangrg@mail.ihep.ac.cn
Received: Mar. 12th, 2011; revised: Apr. 13th, 2011; accepted: Apr. 15th, 2011.
Abstract: The baryon numbers are conserved in the Standard Model. However, the baryon-number conserva-
tion is violated in the Grand unified theory. The experimental status of some small underground experiments
of baryon number conserv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 few improvements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re propos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Proton decay; Decay lifetime; Baryon-number Conservation; Detector
小型地下重子数守恒实验
王瑞光,戴长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Email: wangrg@mail.ihep.ac.cn
收稿日期:2011年3月12 日;修回日期:2011年4月13 日;录用日期:2011年4月15 日
摘 要:在标准模型中重子数是守恒的,而大统一理论则预言质子衰变,重子数守恒将被破坏。本文简
要介绍研究原子核中核子衰变的小型地下实验,并在探测方法、技术的改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关键词:质子衰变;衰变寿命;重子数守恒;探测器
1. 引言
在标准模型中重子数是守恒的,而大统一理论则
预言质子衰变,重子数守恒将被破坏[1-4]。几十年来许
多国际合作组建造大型实验装置,从不同角度对这一
问题开展探测研究。有关重子数破坏的最新进展状况
作者在文献[5]中已作了较详细介绍。本文集中讨论利
用小型地下实验装置研究原子核中核子衰变到不可见
通道的模式。
鉴于质子的衰变寿命很长,其下限大于 1023 年[6]。
因此,通过观测原子核中核子衰变为不可见通道,如
中微子通道的模式来研究质子衰变必须使用大规模探
测器或超大规模探测器。这些实验所需要的经费是非
常庞大的。近年来,由于地下低本底实验技术取得了
长足进步,可以采用地下小型实验装置研究原子核中
核子衰变到不可见通道的模式。这些实验装置规模小、
较经济,也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2. 实验现状
国际上已经开展了一些地下小型实验探测原子核
中核子的衰变,典型的如 DAMA 实验[7]、Borxino test
facility 实验[8]。这些实验主要观测原子核中核子衰变
到不可见的通道。由于实验探测的是子核衰变时放出
的射线,探测效率高,所以能以较小的实验装置获取
较好的结果。如DAMA/LXe 实验采用 6.5 公斤的液态
氙闪烁探测器探测 129Xe 核的核子衰变,通过对母核
129Xe 衰变后的子核128I的再衰变产物的探测,在总曝
王瑞光等 小型地下重子数守恒实验29
|
光量为 2258 kgdays时,给出核子的衰变寿命下限:τ
(p-invisible) > 1.9 1024 yr (90% C.L.)。同时,该实验
也获得:τ (pp-invisible) > 5.51023 yr (90% C.L.)和τ
(nn-invisible) > 1.2 1025 yr (90% C.L.)。又如 Borxino
test facility实验采用 4.2 吨的 C16H18 液体闪烁探测器
探测 12C核的核子衰变,也给出了核中核子衰变寿命
的新下限。


3. 实验技术
采用地下小型实验装置研究核中核子衰变,应该
把握如下几个关键技术。第一,要尽量采用源器合一,
提高探测灵敏度。即探测器探测物质和衰变源是同一
种物质元素,而且这种待测核的同位素丰度要足够高。
第二,尽可能利用子核伴随衰变放出的电子和光子作
符合测量,来鉴别信号真伪,提高信噪比。第三,尽
量在宇宙线本底极低的地下实验室运行实验,实验室
越深越好。同时,结合主动、被动屏蔽措施最大限度
地降低本底,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灵敏度。
下面,用 CsI(Tl)晶体探测器说明探测原理。探测
器中 133Cs 核既是探测物质也是核子衰变源。以Cs 核
中的中子衰变过程为例,
133Cs 中某个中子衰变后变成
子核 132Cs,且中子消失(即中子衰变到不可见通道)。
此衰变过程的子核132Cs 具有较多的退激和衰变方式。
为了实验的方便,可以选择 132Cs beta 衰变到激活态并
放出能量为 1.0315 MeV 的光子和最大能量为 1.28
MeV 的电子作符合测量提取真实信号。此外,需要尽
可能消除来自于探测器内部和外部的实验本底。外部
本底大致有两个来源:一是宇宙线直接干扰,二是探
测器周围环境辐射。选择在深层地下(高山下、矿井内
或海底)运行实验,利用岩石土层或海水来减少宇宙射
线本底。对于环境辐射,可以采用屏蔽手段(如加铜 +
铅 + 镉罩等措施),屏蔽周围的 beta、gamma射线和
中子。探测器内部本底主要来自于探测器 CsI(Tl)晶体
中U/Th 系列如238U、232Th 等的放射性,因此需要对
探测器的原材料进行多次化学物理处理,使 U/Th 含
量达到可接受的程度。DAMA-Roma 实验组现在使用
的NaI(Tl)晶体的放射性纯度已达到:U/Th 的含量
12
210
g
g

 ,
39K的含量 8
510
g
g

 。就目前的
提纯技术提纯 CsI(Tl)晶体达到同样的纯度,应该是
没有问题的。这样经过多重被动屏蔽,再加上利用
muon 计数器作反符合的主动屏蔽,就可以显著地
降低本底,提高测量精度,达到研究重子数守恒的
实验要求。
4. 前景展望
利用地下小型实验装置研究原子核中核子衰变,
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实验手段。它实验规模小、
装置相对简单经济。如果能合理巧妙的运用好实验技
术,可望取得大型实验所能取得的同样好的结果。这
对于早日验证重子数是否守恒、检验标准模型和探索
大统一理论所预言的新物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5. 致谢
作者诚挚地感谢毕效军研究员在百忙中认真研读
全文,并在文字表述方面作了多处修改。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0775144)。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J. C. Pati. Nucleon decays into lepton + lepton + antilepton +
mesons within SU(4) of color. Phys. Rev. D, 1984, 29(7):
1549-1552.
[2] J. C. Pati, A. Salam. Is baryon number conserved?. Phys. Rev.
Lett., 1973, 31(10): 661-664.
[3] G. Feinberg, M. Goldhaber and G. Steigman. Multiplicative
baryon-number conservation and the oscillation of hydrogen into
antihydrogen. Phys. Rev. D, 1978, 18(5): 1602-1606.
[4] M. Goldhaber, P. Langacker and R. Slansky. Is the proton stable?.
Science, 1980, 210(4472): 851-860.
[5] R. G. Wang, C. J. Dai. The experimental status of nucleon decays,
Physics, 2011, 40(3): 177-181.
[6] I. Masina, C. A. Savoy. Heavy triplets: electric dipole moments
vs. proton decay. Phys. Lett. B, 2004, 579(1-2): 99-108.
[7] R. Bernabei, M. Amato, and P. Belli et al. Search for the nucleon
and di-nucleon decay into invisible channels. Phys. Lett. B, 2000,
493(1-2): 12-18.
[8] H. O. Back et al. Behalf on Borexino collaboration, New limits
on nucleon decays into invisible channels with the BOREXINO
Counting Test Facility. Phys. Lett. B, 2003, 563(1-2): 23-34.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MP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