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2  No. 06 ( 2023 ), Article ID: 67018 , 9 pages
10.12677/ASS.2023.126406

高校大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自立与自我隐瞒的关系研究

苏岁岁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收稿日期:2023年4月23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14日

摘要

为了解大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自立与自我隐瞒的现状,以及探讨三个变量间的关系。分别采用童年期心理虐待量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和自我隐瞒量表对2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 大学生心理虐待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 大学生人际自立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 大学生自我隐瞒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相关,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 心理虐待中忽视维度与自我隐瞒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心理虐待与人际自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人际自立与自我隐瞒间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忽视维度不能显著正向预测自我隐瞒,人际自立可以显著负向预测自我隐瞒。

关键词

心理虐待,人际自立,自我隐瞒,大学生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Interpersonal Self-Conceal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uisui Su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s,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Received: Apr. 23rd, 2023; accepted: Jun. 5th, 2023; published: Jun. 14th, 2023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interpersonal self-reliance and self-concealment,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variables. The Psychological Abuse Scale, Interpersonal Self-reliance Scale and Self-concealment 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266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various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self-reliance and various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3) the self-conceal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grade,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singleton or not, and origin of students; 4)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eglect and self-concealment in psychological abus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interpersonal independence, 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independence and self-concealment. Conclusion: The neglect dimension could not significantly predict self-concealment positively, while interpersonal self-reliance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self-concealment negatively.

Keywords:Psychological Abuse, Interpersonal Independence, Self-Concealment, College Student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心理虐待首次在美国儿童保护法中以“心理创伤”的概念提出,可能因世界各国家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存在差异性,国内外的学者关于心理虐待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虐待的深入研究。廖英等人对心理虐待的定义:与儿童有责任义务和亲密关系的监护人反复采取的持续、反复的不适当行为,而这种不适当的行为往往给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造成持续终身、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 [1] 。众多研究表明,心理虐待会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夏凌翔等人将人际自立其界定为:指个体自身在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基本人际交往问题时,没有社交焦虑,形成带有人际色彩的综合性人格特质,包括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灵活和人际开放5个维度 [2] 。目前国内学者对自立人格、人际自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关系研究,但具体机制还缺乏科学的研究。潘辰等人的研究发现,虐待者对儿童的忽视、干涉、贬损越多,其自我意识水平就越低 [3] 。其次,心理虐待与个性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依恋理论指出,童年早期遭受心理虐待的个体与母亲或其主要照顾者建立的依恋类型为不安全依恋,个体会感到焦虑、害怕,早期的不安全依恋导致个体认为自己不值得得到爱,缺乏安全感,使得他们对身边的人际关系不满 [4] 。目前关于心理虐待与人际自立的相关关系研究暂时未涉及,较多研究集中在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人际能力的关系研究上。如李盼盼研究发现:心理虐待在人际自立高低分组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攻击、自立人格、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各维度的相关分析中,心理虐待对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以关系攻击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中,心理虐待 [5] 。

Larson和Chastain将自我隐瞒定义为:“个体有意识的、主动的隐瞒令其认为是痛苦或负面的个人信息的心理倾向” [6] 。自我知觉模型认为个体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片面、偏激的自我知觉会导致个体产生负罪感和羞耻感,并逐渐内化成自我信念并伴有低自尊 [4]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得出:自我隐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与消极的心理健康的关系,且两者呈现显著正相关。目前国内关于心理虐待与自我隐瞒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国外大量文献表明:儿童期的虐待经历对自我隐瞒有正向预测作用。根据自我隐瞒的行为压抑理论,个体为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而长期主动地压抑负性心理体验或者创伤性经历,因此可预测,经历过心理虐待的个体更倾向于自我隐瞒。国外学者Fish研究发现,成年人在儿童期其遭受过心理虐待,对虐待经历通常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遗忘 [7] 。程浩,刘爱书等在探讨高中生心理虐待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发现,心理虐待得分与自我隐瞒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 = 0.24),自我隐瞒在心理虐待和孤独感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8] 。

有研究发现,人际关系是造成个体倾向自我隐瞒的重要来源,国外研究者发现,当个体有自我隐瞒人格倾向时,存在自我隐瞒水平显著正向预测人际距离 [9] 。Larson认为个体为了维持良好人际关系,避免他人消极评价,就会倾向于自我隐瞒 [6] 。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使得孩子形成多疑、不信任他人、孤僻等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差,与他人交往时经常压抑自己,不敢将自己的负性信息展露给他人,有时也会表现出情绪波动大 [6] 。根据人际反应特质理论,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但由于人格特质的不同,为了维护人际关系,人际表现会存在明显和隐蔽的差异,性格外向较内向的个体而言,愿意将自己的一些困难或不好的方面展现出来获得朋友和家人支持和鼓励,相反,性格内向者便倾向于自我隐瞒。

综上,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群体心理虐待、人际自立、自我隐瞒的现状,预测心理虐待与人际自立、自我隐瞒三者间的关系,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全国大学生中随机选择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共计294名被试,男生149名,女生117名。有效问卷266份,问卷达到有效率91.2%。

2.2. 研究工具

2.2.1. 心理虐待量表

《心理虐待量表》是由潘辰、邓云龙所编制的共包括23个条目,采用5级记分(“0 = 无”至“4 = 总是”),本量表包括恐吓、干涉、贬损、忽视、纵容五个维度,同时依据被试在量表总均分大于等于1、维度均分大于等于1作为划界标准,大于等于1为心理虐待阳性,即遭受过心理虐待,得分越高表明被试遭受到的心理虐待程度越严重,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各维度的α系数为0.68~0.89 [10] 。

2.2.2. 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

采用夏凌翔、黄希庭编制的《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采用五级计分法(“1 = 无”至“5 = 总是”),得分越高显示相关特质水平越高,问卷共20个项目,包括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灵活和人际开放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各4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Cronbach α系数为0.75~0.88之间 [2] 。

2.2.3. 自我隐瞒量表

采用王才康修订的自我隐瞒量表,共10个项目,采用5点记分,从1 (很不符合)到5(很符合)点计分,量表总分为10个项目得分总和,该量表在研究中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 [11] 。

2.3. 研究程序

在征得学生个人知情同意后,收集问卷数据,采用SPSS19.0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导入、整理和分析。对心理虐待、人际自立和自我隐瞒三个变量进行现状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三个变量及各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根据表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虐待总分与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生源地存在显著负相关。

Table 1.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the difference of each dimensions on demographic variables

表1. 大学生心理虐待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注:*p < 0.05,**p < 0.01,***p < 0.001;其中年级的事后检验中1代表大一,2代表大二,3代表大三,4代表大四。

根据表2,相关分析表明,在人际自立总均分与性别显著正相关,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Table 2. Test of interpersonal independence and dimensions in demographic variables

表2. 大学生人际自立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注:*p < 0.05,**p < 0.01,***p < 0.001;其中年级的事后检验中1代表大一,2代表大二,3代表大三,4代表大四。

根据表3,自我隐瞒总分与年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检验结果p > 0.05,即在我隐瞒在性别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Table 3. Test of differences in undergraduate self-concealment on demographic variables

表3. 大学生自我隐瞒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注:*p < 0.05,**p < 0.01,***p < 0.001。

对心理虐待、人际自立、自我隐瞒三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表明:心理虐待中的忽视维度与自我隐瞒呈现显著正相关,心理虐待总分与人际自立总分间呈现显著负相关。恐吓与人际自立总分、人际责任、人际开放和人际灵活呈现显著负相关;忽视与人际自立总体、人际开放和人际灵活呈现显著负相关;贬损和干涉与人际自立总分、人际责任、人际开放和人际灵活呈现显著负相关。人际自立总分间与自我隐瞒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人际独立、人际主动和人际开放与自我隐瞒呈现显著负相关。

Table 4. Related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abuse, interpersonal self-reliance, and self-concealment

表4. 心理虐待、人际自立、自我隐瞒的相关分析

3.2. 忽视维度、人际自立对自我隐瞒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更深层次地表明心理虐待中的忽视维度、人际自立和自我隐瞒三者的关联程度,本研究以自我隐瞒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心理虐待中的忽视维度和人际自立总分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地方法加以检验,构建三个变量间地回归方程(见表5)。

Table 5. Progressiv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elf-concealment by ignoring dimension and interpersonal self-reliance

表5. 忽视维度、人际自立对自我隐瞒的逐步回归分析

注:自变量:忽视和人际自立;因变量:自我隐瞒。

表5所示,逐步回归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群里中,心理虐待中的忽视维度和人际自立共同进入方程时,忽视维度不起显著性作用,剔除忽视因子,保留人际自立预测因子,人际自立对自我隐瞒地解释率为4.7% (R2 = 0.047),根据结果建立回归方程:y自我隐瞒 = 36.04 − 0.14***人际自立。

4. 讨论

4.1. 心理现状讨论

在性别因素上,大学生心理虐待总分及各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的心理虐待水平高于女生,与国内袁辉 [12] 和廖英和潘云龙的研究结果一致 [1] 。其原因可能与男女生个性特征不同所致。在年级因素上,大学生心理虐待总分、恐吓、贬损和干涉维度在该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以往研究中所呈现的低年级较高年级而言所经历的心理虐待程度较高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锻炼,性格更加的成熟稳重,考虑问题较为全面,遇到问题也会与父母多沟通交流,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因此心理虐待现象也随之减少。在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大学生心理虐待总分、恐吓和干涉维度呈现显著性差异,与袁辉对心理虐待中干涉维度存在差异的结果一致 [12] ,在忽视、贬损和纵容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以往研究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样本容量少,被试不够分散导致。其中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心理虐待及各个维度上的严重程度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较为严格,期望孩子更加优秀,因此给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使得孩子面临更大学业压力,进而造成亲子间的矛盾冲突,心理虐待的现象随着增加。在生源地因素上,大学生心理虐待、恐吓、贬损和干涉维度在该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城镇生源地大学生在心理虐待及各个维度上均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与李晓芳对心理虐待在生源地因素上的研究结果一致 [13] 。这可能是因为在城镇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高,因此也期望子女以后更加具有竞争力、在学习成绩上更加优异,对孩子的关注度高导致的。

性别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人际主动外,人际自立总均分及其他四个维度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均值可以看出男生在人际独立维度上其均值高于女生在人际自立总均分及其他四个维度上高于男生,该研究结果与曹运华等人一致 [14] 。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男女生性格差异所致,女生性格温柔细腻,同理心较男生高,因此在人际自立总体上,女生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完善人际人格,解决日常生活中自己所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人际灵活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其均值高于城镇大学生。人际灵活指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是根据现状灵活处理相应的人际关系问题。而农村生源地大学生其均值高于农村大学生,其原因可能较城镇而言,农村子女在生活中课作业任务轻,交友较广泛,当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朋友间共同商讨,逐渐培养了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在其他四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可能是,大学生接触的人群大部分群体是学生和老师,因此都具有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在与他人交往中更加信任彼此,积极容纳他人。

自我隐瞒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生的自我隐瞒高于男生,与以往研究有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容量较少,所选量表不同等原因所致。针对该研究结果的解释为,女生性格比较敏感,倾向于将自己消极的心理体验或者创伤经历压抑,维持自己良好的形象。男生性格活泼大方遇到挫折时也会积极与同伴交流和求助,较女生而言对朋友的信任度较高。因此女生自我隐瞒水平高于男生。自我隐瞒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大四学生在自我隐瞒上,其均值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与滕玥 [15] 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别。针对该研究结果的解释为,大四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倾向于表现出坚强和隐忍,遇到问题时独自去解决问题,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呈现给周围人,因此遇到挫折时倾向于隐瞒自己的困惑,维持自己良好的形象。

4.2. 人际自立与自我隐瞒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人际自立和自我隐瞒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当个人际自立水平越低时,自我隐瞒程度越高,与滕玥的研究一致 [15] 。国内外的关于人际和自我隐瞒的关系研究表示,自我隐瞒往往是影响人际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我隐瞒压抑理论表示,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负性事件时,长期主动压抑自己所经历的负面心理体验,消耗大量心理能量,产生较高的心理压力,一方面迫于现实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另一方面希望得到周围他人的关注、肯定和维持自身良好的形象。当今网络时代为自我隐瞒高倾向者提供了虚拟网络人际关系发展的机会,匿名性提高了个体对虚拟人际的信任度,可以将压抑的心理体验倾诉给对方,以补偿现实中的不良心理体验,导致难以从事现实中的基本人际交往,长期容易形成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现象,降低了生活中的社交能力。

4.3. 心理虐待与自我隐瞒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心理虐待中的忽视维度与自我隐瞒呈现显著正相关,即个体所经历的忽视方面的心理虐待越高,其自我隐瞒的程度就会越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以从心理虐待和自我隐瞒的理论模型加以探讨,当个体感受到忽视时,自己询问的问题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时,长期便会导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基本的心理需求如得到积极关注等得不到满足,产生自己不值得得到主要抚养着的关爱的认知,并伴有焦虑得负性情绪的产生,例如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心自己学习成绩变化,当自己取得成就时也很少得到父母的赞赏等,使得彼此间的双向沟通逐渐减少。因此,心理虐待程度较高的个体较未经历心理虐待的个体而言,得到的积极关注、肯定和关爱等越少,当自己遇到负性事件和想法时,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倾诉,痛苦的心理体验得不到有效的表达,难以形成较高的社交能力,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程度,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长期心理虐待体验也会伴随低自尊的心理体验,即大学生经历的心理虐待程度越高,其人际自立水平越低,与张喜萍的研究结果一致 [16] 。同时根据自我隐瞒抑制理论,当个体遇到负性事件和想法时,在学习生活中为维持良好形象,往往选择主动压抑负面的心理特征,长期便会导致良好心理体验降低。因此受忽视程度越高,自我隐瞒程度越高。

进一步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忽视和人际自立共同进入方程后,忽视维度不能显著预测自我隐瞒,对因变量的自我隐瞒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剔除忽视维度,人际自立可以显著负向预测自我隐瞒,因此当个体的人际自立水平越高时,其自我隐瞒的水平越低。

5. 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虐待的干预措施

5.1. 引起家长重视心理虐待的危害性

相关研究发现心理虐待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人际自立,正向预测中学学生的自我隐瞒水平。心理虐待隐蔽性的特点导致家长难以察觉,但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向影响。鉴于此,父母对子女消极的教养方式和情感上的忽视常常是导致学生遭受心理虐待的直接源头,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如“不打不成器”、“一日不打,上房揭瓦”,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家长应建立一个和谐家庭氛围,平等沟通以期共同解决问题。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充满力量的家庭支持,孩子也会敞开心扉与父母沟通自己的学习生活,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健康成长。

5.2. 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在关注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一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以高姿态训斥学生,树立榜样,即使学生犯错误也要秉持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沟通,让孩子知道及时改正错误才是正确的做法。此外学校更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和问题行为的重视,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组织班级团体辅导,提供个案咨询。当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鼓励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帮助学生看清问题的本质,即“困扰我们情绪的并非是事件本身,而是自身的不合理认知”。矫正学生对心理虐待的认知,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与父母和老师沟通。

5.3. 让“心理虐待”走进公众视野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社区、妇联等机构可以通过短视频和公众号推文为公众普及心理虐待对学生心理导致的危害,并定期组织公益宣讲活动,走进农村学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推进家庭教育法的实施,保证儿童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提供支持和情感关怀,让孩子敞开心扉平等交流,降低自我隐瞒的可能性;重视家校沟通,鼓励引导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伴愉快相处,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提高积极情绪体感。

文章引用

苏岁岁. 高校大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自立与自我隐瞒的关系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Interpersonal Self-Conceal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06): 2970-297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6406

参考文献

  1. 1. 廖英, 邓云龙, 潘辰.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与个性特征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6): 647-649.

  2. 2. 夏凌翔, 黄希庭.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 心理学报, 2008, 40(5): 593-603.

  3. 3. 潘辰, 管冰清, 罗学荣, 等. 心理虐待对儿童自我意识、行为和情绪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12): 177-179.

  4. 4. Shiakou, M. (2012)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Patterns in the Family Drawings of Maltreated and Non-Maltreated Children. Child Abuse Review, 21, 203-218. https://doi.org/10.1002/car.1184

  5. 5. 李盼盼. 初中生关系攻击与自立人格和心理虐待、忽视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6. 6. Larson, D.G. and Chastain, R.L. (1900) Self-Concealment: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Health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9, 439-455. https://doi.org/10.1521/jscp.1990.9.4.439

  7. 7. Fish, V. and Scott, C.G. (1999) Childhood Abuse Recollections in a Nonclinical Population: Forgetting and Secrecy. Child Abuse & Neglect, 23, 791-802. https://doi.org/10.1016/S0145-2134(99)00049-6

  8. 8. 程浩, 刘爱书, 吴晗菲. 高中生心理虐待与孤独感及自我隐瞒的中介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 32(5): 432-436.

  9. 9. Yukawa, S., Tokuda, H. and Sato, J. (2007) Attachment Style, Self-Concealment and Interpersonal Distance among Japanese Undergraduate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04, 1255-1261. https://doi.org/10.2466/pms.104.4.1255-1261

  10. 10. 潘辰, 邓云龙, 管冰清, 等. 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检验[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4): 463-465.

  11. 11. 王才康. 中学生自我隐瞒倾向: 因素结构与发展特点[J]. 应用心理学, 2002, 8(2): 15-17.

  12. 12. 袁辉. 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大学, 2011.

  13. 13. 李晓芳. 大学生人格、人际交往与儿童期虐待的相关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芜湖: 皖南医学院, 2016.

  14. 14. 曹运华, 齐金玲, 牛振海, 等.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5): 240-241.

  15. 15. 滕玥. 大学生人际能力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信仰和自我隐瞒的作用[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16. 16. 张喜萍, 解敏, 张凡. 初中生情绪智力、人际信任与儿童期心理虐待的关系研究[J]. 特别健康, 2019, 10(30): 134-13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