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7 ( 2023 ), Article ID: 69363 , 7 pages
10.12677/ML.2023.117409

从隐喻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6”的形成与流行

申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23年6月5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17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25日

摘要

近年来,数字“6”摇身一变以网络流行语的新身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它的含义早已经超越本义。现在,数字“6”可以在句子中担任不同的成分,并且具有多种感情色彩(中性、贬义、褒义)。本文在网上搜寻了许多与数字“6”有关的语料,并按“6”的不同义项随机抽取了一些语料进行研究分析。其目的是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6”的形成机制,并探索归纳其新增意义。通过分析归纳可知,“6”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六”的小写形式,它有许多意义:1) 汉字“六”的数字符号,具体可见“六”;2) 感叹词,既有贬义色彩,也有褒义色彩,有时候不带任何色彩,为中性词;3) 副词,厉害地;4) 动词,在暗地里偷袭。本文随后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原因:语言的发展需要;语音学原则;从众心理以及网络的推动这些因素。因此,“6”已经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它的背后具有极其丰富的语言学意义。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6”,隐喻,概念整合

On the Formation and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Buzzword “6”

Yue Shen

Center for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i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Jun. 5th, 2023; accepted: Jul. 17th, 2023; published: Jul. 25th, 2023

ABSTRACT

Recently, the number “6” comes into sight with a new identity as an Internet buzzword. But its meaning has already changed. Now, the number “6” can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sentences, and embraces a variety of emotions (neutral, derogatory, commendatory). After browsing through online platforms, the author searched for many corpora related to the number “6”, and randomly selected some corpus entr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eanings of “6” for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twork catchword “6”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and its new significance. Through analysis, it is easy to see that “6” is not simply a lowercase form of “six”, it has many meanings: 1) the number symbol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six”; 2) interjection, both negative, positive and neutral; 3) adverb, powerful; 4) verb, to attack behind one’s back. This paper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pread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group psychology; the phonological principles and the motivation of the network. Through analysis, “6” is no longer a simple word, but a word with extremely rich linguistic significance. Moreover, the word has sustainable and rich meanings as well as strong vitality, so it should be included in some specific dictionaries as an entry, such as new word dictionaries and network popular language dictionaries.

Keywords:Internet Buzzword “6”, Metaphor, Concept Integr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交流促进语言的发展。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各种网络平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沟通。随之便产生了一些网络流行语,这些网络流行语在科技的助力下迅速传播。他们是时代的缩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们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社会因素的作用,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近年来,网络流行语“6”不断出现在人们的交流中。在浏览了微博、抖音、bilibili等网络平台后,很容易发现该字的含义已经与原来的意义完全不同。

“6”属于网络流行语。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一些学者从整体来研究网络用词,以此透视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 [1] - [10] 。他们认为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某些价值取向,需要深入分析。一些学者聚焦于具体某个或某些网络流行语,研究其出现的原因 [11] [12] [13] [14] [15] 。

但是,许多学者都集中精力于汉字形态的网络流行语,从而忽略了数字类的网络流行语,比如“6”。这类网络流行语群体近来越来越庞大,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那么,这些网络流行词究竟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他们的形成机制是什么?本文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来分析网络流行语“6”的形成机制及流行原因,为以后更多的数字流行语研究提供新思路。

2. 理论背景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法。Lakoff和Johnson (1980)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 [16] ,这标志着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从修辞手法转向认知方式。这是语言学的一大进步。章宜华(2009)在《语义·认知·释义》一书中谈到 [17] ,隐喻基于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是一个语言社团约定的一些习惯认知模式。它利用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一些联系,显示某些特定的语义信息。即用相对熟悉的事物来认知相对陌生的事物。隐喻认知的基础分为两种: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映射,和以经验相关性为基础的隐喻映射,其重要认知基础是概念相似性。

那我们如何解释隐喻现象呢?概念整合理论可用来解释一些动态语言现象,比如隐喻。Fauconnier (2001)提出了概念整合网络模型。该理论包括四个部分: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其中,两个输入空间分别代表源域和目的域,两个域中的成分进行跨空间映射,抽象出其共性,进入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选择性的投射而构建起合成空间。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下面将会用这些理论分析“6”的形成机制。

Figure 1. Fauconnier’s model of conceptional integration

图1.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型

3. 网络流行语“6”意义形成的隐喻机制分析及流行原因

3.1. “6”意义形成隐喻机制分析

通过检索收集语料,很容易发现“6”在句中的意思已经远远超越了它的本义。那么网络流行语“6”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部分主要分析其形成的隐喻机制。“6”源于“666”,最初出现于游戏中,表示技术高超的意思。因“6”的中文发音与“牛”、“溜”相近,一些人开始用“6”来表达一些相近意思。根据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其形成机制如下:(图2)

Figure 2. The metaphorical mechanism of “6”

图2. “6”的隐喻形成机制

“6”是汉字“六”的数字写法,“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释义为:“a.五加一后所得的数目;b.我国民族音乐音阶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5’”。

“六”在中国文化中也有顺利、成功的意思,比如,六六大顺。很明显,现在的网络流行语“6”与其本意不同,已经开始有了情感倾向。汉字“牛”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释义为:“a.名词,哺乳动物,反刍类,身体大,肢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b.形容词,固执或骄傲c.< 口 >形容词,本领大,实力强。d.二十八宿之一。e.姓。f.牛顿的简称。使质量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秒的加速度所需的力就是1牛。”

由上文可知,二者皆有正面含义,两个字的义项分别构成两个输入空间,人们将其各自的意思抽象出来,其中“六”为目的域,“牛”为源域。即将“六”的顺利、成功之意与“牛”的本领大、实力强之意投入类属空间,最后二者随机选择一些因素进入合成空间,此时,“6”就有了“技术熟练、厉害”这层含义,人们开始使用“6”来表示技术熟练。

随着“6”的大量使用,它逐渐变成了网络流行语,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被使用。随着人们对其含义逐渐清楚,“6”开始在大量语境中出现,逐渐开始拥有一些贬义色彩。这是语义泛化的结果。刘大为(1997)指出 [18] ,语义泛化指一些词在保有越来越少的原有的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在流行语中这种现象尤为充分和集中,而且泛化的速度也特别快。前文提到的例子中,“6”原来表示好到一定程度,后面表示差到一定程度,由于其原先在文化中具有褒义色彩,与如今的贬义形成对比,多被用作反讽。

3.2. 网络流行语“6”的意义分析

“6”是汉字“六”的数字写法。汉字“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释义为“五加一后所得的数目;我国民族音乐音阶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5’”。“六”在汉语中多用作数量词,比如,六朵花、六天。它在句中一般起修饰作用,有时候也作宾语,比如,五加一等于六。但是现在的网络流行语的“6”在句子中的功能和词性各不相同,其本意也有很大的变化,逐渐开始有了情感倾向。它写作“6”时的义项比较多,词性多样化明显。比如:

1) 教师:今回我们班xx同学英语卷面分全校第三哦,大家一起祝贺她。

学生们:6!

(2023年5月,广州白云区某中学的英语课堂)

2) 某直播间截图(某游戏主播在说了自己可以轻松应对对手后,却被对手打败了,接着直播间就出现了如下的弹幕) (图3)

3) Romantic布丁:我6月13生日。

百善笑为先777:我1226。

幻小夏TheaGreen:6。(摘选自bilibili评论,2022年6月28日)

4) 京騒戏書:哈哈,有一回在美服打撸,队友拿了一次四杀,我们其他四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打出了6,他玩的真6。(摘选自bilibili评论,2018年9月29日)

5) 沉船河畔:俩满血追一个残血的被风筝死,队友扣6了。(摘选自bilibili评论,2018年9月26日)

6) 今天不上班:今天有人选草丛三姐妹6我,呜呜呜……求求辣……(摘选自新浪微博评论,2023年5月20日)

在上述例子中,在1)和4)中“6”明显具有褒义色彩,有“厉害”的意思。在2)、5)和6)中则具有贬义色彩,表示嘲讽。根据语境,1)中的学生们感叹另一个同学的成绩高,属于语气词;4)中的队友玩游戏厉害,在这里是褒义词,第一个“6”表示感叹,第二个作为副词,修饰动词“玩”,意思为“厉害地;熟练地”。在3)中,第一个人的生日月份和天数乘以二正好是第二个人的月份和天数,第三个人觉得这很巧,出于感叹,发了“6”,在这里属于语气词,中性色彩。在2)中则表贬义,观众在嘲讽主播说大话;在5)中队友感叹其技术不佳,也为叹词。在6)中则作为动词出现,根据相关知识,草丛三姐妹为某手游中的人物,经常躲在草丛里击杀路过的人物,因此玩家们觉得草丛三姐妹阴险。在该语料中,该玩家意在告诉对方其他玩家在游戏里操纵这些人物躲在草丛里击杀他,他被别人“算计了”。因此,在这个例子中“6”指的是在暗里搞偷袭。

Figure 3. The screenshot of the live streaming

图3. 游戏直播截图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6”具有以下义项:

1) 汉字“六”的数字符号,具体义项可见“六”;

2) 感叹词,既有贬义色彩,也有褒义色彩有时候不带任何色彩,为中性词;

3) 副词,厉害地。

4) 动词,在暗地里偷袭。

3.3. “6”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上面分析了网络流行语“6”的隐喻机制,它传播性和能产性极强,且其从最初出现到现在已有四五年左右的活跃期,时间跨度大。因此这部分用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这里主要讨论了四个原因:语言的发展需要、语音学原则、从众心理、网络推动。

1) 语言的发展需要

物质决定意识,社会的发展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新的事物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是用语言来表达这些新事物。语言是有限的,人们需要用有限的文字来表达无限的内容,即语言的经济学原则。因此,一些文字不得不被迫拥有一些新的含义。隐喻是语义拓展的有效途径。

2) 语音学原则

“6”的原型原来是“牛牛牛”,因“牛”与“六”发音相近,而且前者更好发音,因此为了发音方便,人们逐渐把“牛牛牛”发成了“666”,再后来为了更简便地发音省略为了一个数字“6”,这是语音的经济学原则,即调动更少的发音器官表达更丰富的语义信息。

3)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受到外界的影响或者刺激之后,改变自己原来的观点、态度,刻意表现出与群体或“大部分人”一致或相近的一种心理现象 [7] 。它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的一种表现方式。当一个网络流行语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早期流行语使用者得到了他人的关注,人们为了获得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纷纷开始模仿流行语使用者,而且当早期使用者是一些公众人物,比如明星、主播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名人效应的影响使人们会更为积极地模仿这些行为,从而彰显自己紧跟潮流、没有落后,并努力向网络红人、明星靠近,从而找到群体归属。这种模仿心理对网络流行语的迅速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 网络的推动

此外,当今社会日益发达的网络为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网络也是这些网络流行语得以迅速传播的有利条件。人们每天在网络上浏览大量的信息,他们既是这些信息的主动接收者,也是被动接受者。网络流行语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会在一定的阶段大量充斥于网络,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会不知不觉地使用这些网络流行语。人们每天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被网络信息影响,这为网络流行语的普及创造了积极条件。

总之,网络流行语“6”传播的背后不仅有社会学因素、语言学因素,也有心理学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共同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

4. 结语

语言是社会交流的产物,是人们沟通的手段,它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社会因素的作用,网络流行语是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催生了网络流行语。其实,网络流行语不仅是语言,他们更是时代的产物,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网络流行语,除了极少数生命周期较长,绝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但它们确实真正地反映着或反映过某些社会现象。近年来,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有助于解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及问题。有的网络流行语在红极一时后,迅速消失,而有些词的生命力强,长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为什么它们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为什么有的网络流行语可以长时间存在,并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这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人研究数字网络流行语,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以及社会现象。

文章引用

申 月. 从隐喻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6”的形成与流行
On the Formation and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Buzzword “6”[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7): 3008-301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7409

参考文献

  1. 1. 陈建伟. 网络流行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宁: 广西大学, 2008.

  2. 2. 陈一民. 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6): 94-97.

  3. 3. 廖友国. 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1): 116, 160.

  4. 4. 刘念.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8(3): 91-94.

  5. 5. 祁伟. 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 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2002(3): 18-22.

  6. 6. 盛若菁.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J]. 江淮论坛, 2008(4): 119-121, 158.

  7. 7. 王清杰.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8(4): 43-45.

  8. 8. 王仕勇. 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5): 7-12.

  9. 9. 杨玲. 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10. 10. 周晓凤, 刘鸽. 网络流行语现象的语言文化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 184-189.

  11. 11. 白解红, 王莎莎. 汉语网络流行语“萌”语义演变及认知机制探析[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1(2): 139-142.

  12. 12. 陈秀春. 语用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仍以“XX哒”为例[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 42(3): 8-11.

  13. 13. 侯亚红. 网络流行语“凡尔赛文学”的语义演变及成因研究[J]. 品位∙经典, 2022(24): 57-59.

  14. 14. 谢佳伟, 周雅青. 网络流行语“我太南(难)了” “有内(那)味儿了” “夺笋”用字考察[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45(2): 173-177.

  15. 15. 周培树. 从语言模因论看网络热词“葛优躺”及背后的“丧文化”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1): 816-817.

  16. 16. 乔治∙莱考夫, 马克∙约翰逊.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 何文忠, 译.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313.

  17. 17. 章宜华. 语义∙认知∙释义[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18. 18. 刘大为. 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 汉语学习, 1997(4): 33-3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