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Vol. 11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6930 , 7 pages
10.12677/JC.2023.114137

突发公共事件下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探析

崔建伟

聊城大学图书馆,山东 聊城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28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2日

摘要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立足其权威信息的传播者、应急服务的指导者、心理疏导的咨询者等重要角色的定位,补足短板,提升馆员应急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政府机构、科研单位、社团组织、科研工作者、普通民众开展卓有成效的应急科学传播服务,加强对社会大众读者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以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供图书馆专业方案。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应急科学传播

Analysis of Library Participation in Emergency Science Communication under Public Emergency

Jianwei Cui

Library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Received: Oct. 28th, 2023; accepted: Dec. 3rd, 2023; published: Dec. 12th, 202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kinds of public emergencie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around the world, causing serious threats and heavy losses to the safety of public life and property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ope with public emergencies, the library based on its important role as the disseminator of 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the director of emergency services, and the consultant of counseling, makes up for shortcomings, enhances librarians’ awareness of emergency services, innovates service forms and content, and carries out effective emergency scienc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for government agencies,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nd strengthens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for public readers, so as to reduce the impact and harm caused by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to society, providing library professional program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words:Public Emergencies, Libraries, Emergency Science Communi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成为自二战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 [1] 。疫情期间,图书馆快速响应,加强在线资源的整合、优化,举办线上故事会、线上讲座、线上培训等活动,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和科研需要。然而在应对突发公众事件中图书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方面,如馆员缺乏应急服务意识和经验,专业科学传播馆员队伍缺失,馆际间协同调度机制不够健全,图书馆与其他应急管理机构的合作有待加强,等等。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当下,图书馆应补足短板,确立其权威信息的传播者、应急服务的指导者、心理疏导的咨询者等重要角色的定位,对国内外图书馆开展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的现状进行案例剖析,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在未来应急科学传播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应急科学传播和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

2.1. 应急科学传播概念

应急科学传播是指围绕特定突发公共事件,运用大众媒介、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手段,在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及时有针对性地向受众传播相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信息,以达到帮助解决或缓解危机的科学传播活动 [2] 。相比于其他形式的科学传播,应急科学传播更加注重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和针对性。鉴于突发公众事件中公众高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急科学传播活动应着重关注传播内容的质量、速度和密度三者相结合,同时应抵制虚假信息和伪科学,增强科学传播的效果和效用。

2.2. 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民众应急安全教育缺失,人们在突发公众事件中往往束手无策,继而错失救助时机,导致诸多悲剧的发生。可见应急教育不能仅靠“临时抱佛脚”,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一个长期有效地科学知识传播与教育机制。作为一个公益性的信息传播和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应该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科学传播和教育职能,充分发挥各项优势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贡献一份力量。

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是指图书馆针对突发公众事件以及由事件引起的热点问题,为了让公众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事件相关信息,增进对事件相关科学和应急技能知识的理解,对科普资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发布和其他相关的信息服务和科研、决策支持。其本质是满足公众在特定时间的信息(知识)需求,以平衡公众获取信息(知识)不对称的问题,为解决事件中的问题而探索科学证据的过程 [3] 。

2.3. 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的优势

图书馆在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服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① 图书馆拥有海量的、有序化的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包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② 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空间资源和先进的数字技术设备、服务平台,为开展科普、科学传播和科学交流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物理环境和技术环境。③ 图书馆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全民读书活动,通过推广阅读来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理论,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④ 图书馆拥有具备知识情报服务能力的图书馆员和专家团队,他们不仅拥有为用户服务的良好意识,同时还具备信息情报的搜集和资源整合等能力。图书馆在开展各类科普、科学传播活动中与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都为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⑤ 图书馆既有大量的实体服务场所,也开辟了众多的虚拟在线服务平台,还成立了多机构合作的联盟服务和资源共建共享机构,这些全国型或区域型联盟和机构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为应急科学传播在社会范围内快速覆盖提供了充分的保障。⑥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信息传播机构,是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 [4] ,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很容易成为公众值得信赖的信息源。

2.4. 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的价值

图书馆在参与应急科学传播中具有:① 知识服务价值。图书馆作为科普和科学教育基地,在开展常规科学传播活动的中注重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注重对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的传播和传授,谋求建立促进科学知识传播的长效机制,促进公众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同时,图书馆除了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和参考咨询外,还应提供专业情报与知识分析和决策服务,利用知识开放工具和知识发现平台,进一步满足专业科研人员创新知识的迫切需求。② 社会公信价值。图书馆发挥其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作用,成为公共政策的推进者,占据舆论阵地主导位置,同时向上传递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呼声。③ 科学文化价值。图书馆通过开展科普阅读和应急科学传播活动,弘扬理性、求是、求实的科学精神,激发大众学习、了解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有利于大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学习观,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 突发公共事件下国内外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的服务对象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时间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广泛的社会影响和长期的深远影响,因此,图书馆在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服务中,应注重面向政府机构、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公众三个群体开展针对性的服务,进而促进各个群体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有效缓解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3.1. 面向政府机构科学决策的服务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许多图书馆特别是专业性图书馆与政府机构联系紧密,依靠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专业研究团队的优势,积极为政府提供情报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

3.1.1. 舆情信息服务

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决策机构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资源供给,更对舆情信息的综合性与时效性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图书馆完善系统的舆情服务应急能力可以协助相关管理部门在应急情境中快速应对突发公众事件 [5] 。因此,图书馆应立足数据驱动,贯穿事件的全过程,覆盖应急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评估利用和舆情产品推送、发布功能,为各层级政府机构提供舆情信息支持服务。如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紧急搭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服务平台,动态监测疫情趋势和公众热点舆情、分析疫情特征,及时准确地向公共卫生部门报送有价值的网络舆情信息,为有效进行舆情引导提供数据支撑 [6] 。

3.1.2. 智库信息服务

图书馆作为智力资源的重要文化载体,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依然可以发挥其知识信息支撑的重要作用,体现出不可替代的文献情报功能 [7] 。在突发公众事件中,图书馆要收集、筛选专家对事件不同阶段的态度、看法等,第一时间客观、准确地传递给公众,确保公众获取真实可靠的权威信息,降低公众面临突发公众事件的焦虑;同时,通过整合多种平台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分析,依托智慧化应急管理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突发公众事件咨询服务和专业决策支持服务。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于2008年成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研究中心,收集、组织和传播与自然、意外灾害或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信息资源,为国家重大灾难应急准备、响应和恢复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8] 。新冠疫情期间,湖南图书馆从完善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推动疫后经济发展、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等角度,编制了《疫后决策参考》专题资料,为省委、省政府提供疫情防控决策参考 [9] 。

3.2. 面向科研工作者学术科研支持服务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更是一场信息战、情报战。疫情防控离不开大量的信息与情报收集、分析和传递工作,科研工作的创新性突破更需要全面的科技信息情报支撑 [10]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同组成生物安全情报团队,构建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平台,该平台持续对国内外COVID-19重要科研动态开展监测,旨在通过提供最新科研论文线索、摘译科研论文主要内容、整理国内外重要机构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中国科讯”微信公众号向科研人员开放提供一些重要的COVID-19科研动态信息,助力科研人员对科技信息捕获与转化 [11] 。

大学阶段是科研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起点,因此,疫情期间电子教材教参资源成为高校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要求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图书馆主动融入在线教学,与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教学管理部门及任课教师合作开展教学所需电子教材教参的保障工作。① 改造自有电子教材教参平台。除建设和利用自身资源,图书馆还将收集整理的一些数据库商、出版社和第三方平台相继推出限时免费教参资源推送给读者;积极联系数据库商开通教参资源相关数据库试用权限;面向师生征集电子教参需求,一对一提供电子教参服务,及时为师生提供教参资源。② 引进电子教材教参平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27家图书馆虽然没有建立电子教材教参平台,但是通过共享“中国高校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或者购买其他相关的电子教材教参全文数据库的方式来保障教学需要 [12] 。

3.3. 面向大众的应急科学知识和心理健康服务

当突发公共事件来临之际,公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缺乏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安全知识以及信息辨别能力,而当谣言四起之时,容易发生恐慌而导致过激行为,进而加深社会的不稳定风险。因此,面向大众,图书馆应开展行之有效的科学安全知识服务、抵制虚假信息并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3.3.1. 建立应急科学传播平台,开辟专题/专区或资源导航

图书馆一方面要对与突发公众事件所涉及的学科/行业领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研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并整合成体系,开辟专题或专区予以展示,另一方面利用现有平台或引进商业平台向公众推送风险/隐患识别、预防与处置技能等安全技能知识。例如,疫情期间国家图书馆策划并设计了“服务不打烊,战‘疫’进行时——国家图书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资源专题库”,整理了和疫情有关的馆藏数字资源和文献资源导航,不仅涵盖了特藏古籍、馆藏中文图书、民国图书、博士论文等各类资源,还包括期刊报纸数据库、专利和标准、专业组织和政府网站等 [1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知识服务平台,主要内容涉及学术前沿、专业指南、科普知识等。用户可在线浏览、检索新冠肺炎专业文献和科普知识,获取疫苗、药物、病毒序列、临床试验数据等资源 [14] 。

3.3.2. 治理虚假信息

当前,随着信息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和参与用户的指数性增长,虚假信息已然成为现代信息治理的一个重要挑战。当突发公共事件来临之际,事件引发的恐慌促使公众对与事件相关的各类信息产生强烈的阅读渴望,从而大量缺乏科学论证的伪科学和人为故意炮制的虚假信息肆意泛滥,对社会稳定具有强烈的冲击。在2020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赛德谈到:“我们不仅要抗击病毒疫情,还有信息疫情。假新闻比病毒传播的更快更容易,而且和病毒一样危险” [15]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虚假信息治理。① 不仅要致力于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还要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对有害信息、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进行筛选过滤。② 加大对大众开放学术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的力度。2021年5月,广西桂林市律师协会与桂林图书馆签署《“普法惠民伴您同行”公益法律服务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图书馆 + 律师”公益合作模式下,桂林图书馆依托馆藏资源为全市律师提供查证服务,充分反映了国内图书馆作为专业知识服务机构在查证过程中的作用 [16] 。③ 开设虚假信息主题专栏或专题推送,向用户普及虚假信息相关科学知识,可以提高用户科学素养和识别、应对虚假信息的能力。其中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的持续开展和老年人防诈骗知识的普及尤其重要。④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和公共图书馆社会普及教育双管齐下,努力提高大众科学素养和批判型信息素养。美国密歇根大学图书馆通过开设课程,提供识别虚假新闻的技术,对虚假新闻和虚假信息进行定义及理论研究,提供科学阅读方法等方式参与虚假信息治理 [17] 。新加坡当局为了让民众识别真假新闻,于2020年3月在其国家图书馆推出了名为《新闻展廊头条之外》的永久性展览,让民众可以通过国家图书馆的报纸收藏,加强对真假新闻、资讯、信息的辨识能力 [18] 。⑤ 图书馆要立足自身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借鉴、融合其他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成果,主动开展虚假信息治理研究,提供治理策略;同时加强馆际间科学交流和协同,努力建设以政府为主体,联合跨部门、跨组织的具有优势互补与功能融合,多元主体、多元服务、多环节治理为基本框架的虚假信息治理体系。2021年12月通过的《湖南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条例》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组织和个人参与网络安全共同治理与信息化发展工作 [19] 。

3.3.3. 心理健康服务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读者心理健康情况不容忽视。《高等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指南》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容易产生的应激反映有焦虑(情绪易怒,害怕被传染)、抑郁(心情低落)、强迫(反复洗手、强迫性关注疫情)、出现疑病症(怀疑自己被感染)、胸闷、出汗等 [20] 。因此,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空间场所,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在社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和阅读疗愈服务:① 提供心理康复阅读书目、图书导读、在线心理健康讲座等心理健康科普类资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形成以心理健康为导向的一种常态化科普阅读服务机制。② 通过读书来疗愈人们的心灵,由图书馆阅读疗愈专业人士根据读者的个人情况向他们推荐合适的书籍,借以帮助他们缓解精神焦虑,并能及时的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重新找回最佳的精神状态。四川大学图书馆构建了“沐心小屋”阅读专区,开设读书祛心病微书会和情商提升术系列阅读疗愈实践活动 [21] 。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开设阅读疗法服务空间网站,创办《阅读疗法导刊》,并分享阅读疗法成功案例,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电影赏析,阅疗书目推荐,真人图书馆等活动 [22] 。

4. 对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工作的思考

尽管图书馆已经在应急科学传播服务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得到了公众一定程度的认可,但从应急科学传播服务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尚未形成积极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的氛围,图书馆应急科学传播服务体系的建立还亟待完善,因此图书馆可以借鉴相关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通过政策指引,明确应急科学传播地位,多元化促进应急科学传播与利用,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方协作合作的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网络。

4.1. 加强政策引领,明确图书馆应急科学传播地位

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通过制定有利于应急科学传播的政策和战略规划,号召各级图书馆在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服务中发挥作用;明确图书馆是应急科学传播中必不可少的成员,是提高公民应急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基础力量,利用政策的导向性鼓励更多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服务。

4.2. 多元化促进应急科学传播与利用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机构,应致力于提升整个社会的应急知识认知水平并提供各类参考信息。因此,① 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方面,不仅将新媒体平台作为重要的引流工具,还需要借助其灵活高效、互动性强的优势,通过获取用户动态变化的信息需求,及时为用户推送各类应急知识、安全指南、官方网站链接等,帮助用户开展自我救助或救助他人的活动。② 在线交互服务方面,可建立基于互动问答的图书馆应急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与社区加强协作鼓励社区民众在信息平台上发布应急需求等,作为服务窗口为民众提供实时在线紧急信息咨询服务。③ 跨部门合作服务方面,可通过举办或参与应急知识研讨会、讲座、会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传播应急科学信息,既可以丰富应急信息的传播途径,又能提升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继而有效提升图书馆应急信息服务水平。

4.3. 专业培训优化应急科学传播服务队伍

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的最终落脚点还得落实在应急科学传播服务队伍上。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馆员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应急科学传播服务对馆员的专业性和敏锐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国内馆员的知识和技能还不能胜任,因此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图书馆经验,通过对馆员开展一系列长期且连续的应急科学培训,组建一支专业的应急科学传播服务队伍。而且应将应急科学培训工作进行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线上培训,突破物理空间和人员规模的限制,借助直播、网课等形式;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线下定期培训的方式,尤其是与本地专业应急部门合作,针对馆员的具体要求和当地常见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应急服务培训计划。

4.4. 多层级协作形成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网络

在应急科学传播服务能力有限且基层社区用户的应急科学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建立多层级、跨机构的协同服务模式,是整合各类应急资源,提升图书馆应急科学传播服务效能的基础。① 加强与政府机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新闻媒体、数据库商等组织间的合作,大力建设应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应急科学传播、服务平台;② 邀请应急领域内的权威专家举办讲座、研讨会,利用多种途径向公众传播应急科学知识,同时建设专家资源库和专业主题资源库,进一步改善图书馆信息资源供给和人力资源的有限性问题;③ 加强与社区、救援队、志愿者等基层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明确紧急情况下的各方责任,系统规划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和任务,从而更好地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5. 结语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多发、频发态势,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加。突发公共事件对各级各类图书馆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图书馆需明确其自身的任务和重要职责,强化本专业领域特有的科学传播与社会教育职能,努力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提升馆员应急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政府机构、科研单位、社团组织、科研工作者、普通民众开展卓有成效的应急科学传播服务,加强对社会大众读者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以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供图书馆专业方案。

文章引用

崔建伟. 突发公共事件下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探析
Analysis of Library Participation in Emergency Science Communication under Public Emergency[J]. 新闻传播科学, 2023, 11(04): 932-938. https://doi.org/10.12677/JC.2023.114137

参考文献

  1. 1.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所有人团结一致: 新冠疫情是“二战”以来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全球危机[J].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2020(3): 9.

  2. 2. 张靖. 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的服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3. 3. 张靖, 陈朝晖. 图书馆参与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的现状与思考[J]. 图书馆建设, 2014(6): 58-62.

  4. 4. 吴建中. 从未来看现在——图书馆发展的下一个十年[J]. 图书馆建设, 2016(1): 4-9.

  5. 5. 安玉洁. 图书馆政府舆情服务应急能力结构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22(6): 64-73.

  6. 6. 李永洁, 孙轶楠, 唐小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图书馆应急信息服务的应对思考[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0(10): 3-10.

  7. 7. 王世伟. 论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的定位与发展[J]. 情报资料工作, 2020, 41(5): 14-22.

  8. 8. 刘冰, 晁世育, 王晋明.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图书馆应急信息服务体系——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案例研究[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0, 29(5): 77-90.

  9. 9. 王丽艳. 公共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服务研究——以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信息服务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6): 33-38.

  10. 10. 陈超.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信息情报[J]. 竞争情报, 2020, 16(1): 1.

  11. 11. 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EB/OL]. http://stm.las.ac.cn/STMonitor/qbwnew/openhome.htm?serverId=172, 2023-08-16.

  12. 12. 蔡迎春, 蔡颖. 高校图书馆电子教材教参服务与思考[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1, 39(1): 56-62.

  13. 13. 国家图书馆. 服务不打烊 战“疫”进行时[EB/OL]. http://www.nlc.cn/dsb_zt/xzzt/gtxgfy/, 2023-08-16.

  14. 14. 吕文娟, 程艾军. COVID-19疫情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调查与分析[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1, 42(2): 84-89.

  15. 15. 周争艳. 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提升路径研究——以山东省图书馆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2022.

  16. 16. 周雅琦, 敬卿, 牛宇. 后疫情时代图书馆参与虚假信息治理的角色定位与路径探析[J]. 图书馆, 2022(9): 53-60.

  17. 17. 储继华, 刘春鸿, 陆尧, 等. 国内外图书馆参与虚假信息治理实践的对比及其启示[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5): 140-145.

  18. 18. 新加坡留学助手. 新加坡图书馆新展览, 教你辨别假新闻[EB/OL].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80AH9T20516T0AF.html, 2023-08-16.

  19. 19.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条例[EB/OL]. https://www.hunan.gov.cn/hnszf/xxgk/tzgg/swszf/202112/t20211221_21320881.html, 2023-08-16.

  20. 20.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21. 21. 胡靖, 姜晓, 姜婷婷, 等. 基于情商提升的大学生阅读疗法实践研究——以四川大学图书馆“沐心小屋”建设为例[J]. 图书馆建设, 2017(3): 48-54.

  22. 22. 王景文. 撑起大学生心灵的绿荫——华北理工大学阅读疗法基地建设的多维探索[J]. 图书馆, 2016(5): 102-10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