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7 No.08(2018), Article ID:26499,6 pages
10.12677/ASS.2018.78199

Resolutely Guid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Resist Historical Nihilism

—Analysis Based on a University Questionnaire

Jiahui Lv, Mingjuan Jin

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Aug. 1st, 2018; accepted: Aug. 13th, 2018; published: Aug. 20th, 2018

ABSTRACT

In order to thoroughly carry out the study of Xi Jinping’s new era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irit of the Nineteenth Congress, in particular th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s important argument against historical nihilism, the author carried out relevant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o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 certain university. Collating data reveal that the tentacles of historical nihilism are spreading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networks and television channels.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historical nihilism is limited, but its negative influence is objectively existent, an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n different issues is different. These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oncealment of historical nihilism. We must work hard to arouse the awar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of bad social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mplifying the sound of polit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enhanc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and constructing a platform for answering questions. This leaves no room for historical nihilism.

Keywords:Historical Nihilism,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旗帜鲜明地引导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基于某高校调查问卷的分析

吕佳卉,金鸣娟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8月1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13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0日

摘 要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笔者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历史虚无主义的触角正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蔓延至高校内,在校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有限,但其不良影响却客观存在,且对于不同问题影响程度不同。这些主要是由社会环境、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及历史虚无主义传播隐匿性等共同造成的。要从放大思政课声音、增强思政课亲和力、构建答疑平台等多方面努力,唤起大学生对社会不良思潮的警觉,让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无处遁形。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关系到我们党为维护自身历史、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巩固国家政治安全的重大问题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历史虚无主义便是危害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不良思潮之一,需要坚决抵制。本文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随机抽样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了解了多学科、多专业、不同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知晓度和主要观点认同度。

2. 何为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社会不良思潮,近些年来,歪曲近代历史史实,诋毁重大历史人物的趋势有所抬头,其本质原因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虽然荒谬,但在社会中造成的影响不能忽视,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披着“学术”的羊皮,混迹在大学校园中,新奇的评述满足了年轻人猎奇的心态。

古人云:“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无”是有着明确政治目的的“虚无”,有一定的思想逻辑,它直指我党在近代历史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正面政治人物及民族英雄,通过否定这些史实动摇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的坚定信仰。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积极要求进步的一代青年,价值观正值成型期,但还未可以足够理智分析、辨别一些言论,容易受鼓动。加之很多历史虚无主义的宣扬者隐匿性高,甚至是一些“学者”、“公知”,所以大学生极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青年人是中国梦的筑梦者和见证人,如果这一代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动摇,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怀疑,那中国未来的发展真当忧虑。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时一定要发声,而且是发高声,防止它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危害,旗帜鲜明的反对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培育。

3. 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基本现状

此次问卷通过网络发放回收,有效问卷共423份。其中男女分别为182、241,比例基本为3:4;各年级占比均匀。根据对回收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大致结论如下:

3.1. 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知晓度有限,但其影响确实客观存在

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蔓延已经有一段时间,受访人群为某高校在校本科生,几乎都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知晓度有限。在调查中,22%的同学选择从未听说过历史虚无主义,听说过但不了解的有43.3%,而选择有一定程度了解33.3%,非常了解的只有1.4%。也就是了解历史虚无主义的一共34.7%,远低于不了解的人数占到了65.3%。

然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不足,并不代表没有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在调查中,只有1.3%的学生认为“很受影响”,15%的人认为对自己“有一些影响”,47.6%认为可能受到了影响,20.3%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影响,还有15.6%的人对此完全不清楚,这些数据证明同学们对待历史虚无主义对这一观念产生了自我认知上的困扰,他们对此事缺乏清醒的自我认识或是缺乏一些对历史虚无主义辨别的标尺。

3.2. 对待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上问题上的差异性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在不同观点上程度不同。在对待历史人物的评述上,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十分明显。对于当前我国对主要政治人物如毛泽东的评价,75.6%的同学认为诋毁毛主席的行为要坚决抵制,18.6%的同学觉得小行为不必在意,而有5.6%的同学甚至认为一些诋毁的说法很有创意;在民族英雄邱少云的评述中,只有46%的同学坚定认为民族英雄不容诋毁,13.3%选择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而40.6%的同学认为“说不清”,受到了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动摇。

关于“您如何看待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活动”的回答中,仅有1%的同学不认为这些侵略有什么害处,没有它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而面对国内当前存在的贫富分化、腐败、环境污染等问题,90%的同学都能认识到这些问题与制度无关,西方国家也曾经有过或是现在也存在。说明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及我国重大政治问题,如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积极作用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等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影响较小,多数同学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3.3. 政治面貌不同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有一些差异性

受调查者中,党员或预备党员占17.3%,入党积极分子占24.6%,团员占50%,群众占8.1%。根据问卷,在一些问题的认知判断上,政治面貌的不同在问题选择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党员中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比例要高一些,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也相当较小。

对于不太了解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一选项,党员无人勾选,而团员和群众中则存在一定的比例;党员中有11.5%的人错误的认为全盘否定斯大林,全盘否定列宁和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说的一无是处不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的,而团员为32%、积极分子为27.4%。

3.4. 受虚无主义影响同对西方文明的认同成正相关关系

理论界在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曾提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与其他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彼此呼应,具有相通性的观点 [2] 。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它从历史的角度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我们的社会主义,其哲学基础都是唯心主义,目的都在迎合西方的价值观。在将社会主义“虚无”后,指向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是唯一“人间正道”。

在调查中,对马克思主义有清醒认识,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导思想的同学中有68.9%认为西方制度未必所有方面都优越于中国,需取长补短;而选择马克思主义“有些过时,应当扬弃”的人中认为西方制度未必所有方面都优越于中国的则为37.5%。认为“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的正确选择”的人中,没有人支持全盘西化;而选择“这是少数人的意志决定的,换别的也有可能会成功”中有7%同意全盘西化。数据基本可以反映这一事实: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影响较深的人,对西方社会的认同会更高。

4. 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原因

4.1. 社会主体意识形态的边缘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随着经济的膨胀发展,我国与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来自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新理论和新思潮不断传入到国内,大学生所处的大环境在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也经受着多元化的冲击。党中央面对这种情况,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引领大众,但社会整体呈现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的趋势。在思想文化领域,固然要反对泛政治化,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等同起来,动辄上纲上线,也要反对采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和群众运动方式解决思想问题 [3] 。但是确实面对不良思潮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表态,响亮发声,克制并消除不良影响。

4.2. 大学生所处客观社会环境变化

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种种现实,客观上助长了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我国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社会中确实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等。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已90后化,甚至00后化,他们看到社会中的一些矛盾激化的现象,甚至有一些亲身感受这些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所带来的压力。面对社会“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反差,人们难免会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历史虚无主义正好迎合了大学生困惑的心理,给了大学生一个貌似“合理”解释。

4.3. 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具有隐蔽性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政治思潮,由于它所宣扬观点的颠覆性、敏感性和反动性,因此在传播方式上非常隐蔽,主要表现在表达渠道和传播途径上,它的主要观点在学术层面上总是打着理论创新的旗帜,以学术研究的面貌,通过学术刊物、研讨会和学术著作等表现出来。在社会层面上是以文学、艺术作品 [4] ,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形式,所谓“抗日神剧”中“弹弓打飞机”、“手撕鬼子”等情节,恶搞我党在抗战时期的艰苦,误导人们戏化甚至是反感那段历史来进行隐蔽渗透。

4.4. 思想政治教育仍需改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任。当前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就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革命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5] 目前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仍需提高。在调查中,前苏联解体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有近40%的同学表示对此事件不了解。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成效不足,特别是非党员同学,也为一些不良思潮在高校渗透、蔓延提供了空间与土壤。

4.5. 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思想寻求进步的年龄。但由于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相对而言,对社会还缺乏整体清晰的认知,认识问题不够深刻,而且对新的事物、新的言论好奇心强,所以容易受一些所谓“正名”的观点吸引。所以大学生群体受其影响较大,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混乱。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精英,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基石,如果持这种观点的人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中华民族的未来必将堪忧。

加之现在网络信息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受限于其政治诉求,更多的时候通过网络隐蔽传播,大学生对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高使用率,导致历史虚无主义更易侵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调查中也显示,高校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中,手机终端的APP等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一些看过在境外出版的关于中国历史、中国政治类书籍的同学,超半数是通过网络渠道获得。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路径探究

5.1. 加强对非党员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有入党需求的同学在政治上积极要求向组织靠拢,学校对其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会多一些,可是对一些普通同学,除了正常学业课程外,关于党性修养的相关政治生活相对较少。此次的调查问卷一部分事实上反映出,针对性的党政教育有其必要性和效果,学生党员要比群众同学更具有政治坚定性,对社会现实有着更为全面正确的认知。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抓积极主动的同学外,还要注意对全体同学党的理论知识教育的覆盖。

5.2. 增加《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时政性内容

在调查中,仅有26.8%的同学课程中有提到历史虚无主义,42.3%的同学反映没有,30.1%表示不清楚。历史类课程在帮助大学生认清史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抵制不良思潮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应加强。“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褒贬,直接影响到对当今所发生的相关人物、现象和事件的价值判断。” [6]

而且在调查中,大多数同学反映对时政性内容较感兴趣,并且也都能认识到思政类课程的必要性。所以,《史纲》课程中可适当增大时政信息比例,及时的帮助同学们辨别清当今社会一些事件问题,在“识古”的同时,也能“断今”。《史纲》类课程的老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解构超越历史虚无主义。针对现在思政课超半数的同学处于不同原因,表示不愿意上。我们要针对原因,适当反思调整课程,丰富课题形式,激发同学们自主求真热情。

5.3. 抢占网络阵地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解决问题是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网络是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所要途径,也是高校学生知识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因此,要加强对网络阵地的争取与监管,抢夺网络阵地的主导话语权。网络是开放的,但并不是无序的,创造健康、绿色、有序的网络环境,是网络发展的基本条件。舆论宣传部门要掌握网络宣传的特点,善于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宣传工作,有效利用网络主导舆论方向,牢牢掌握网络宣传的主导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及时更新、更近思政教育手段,利用好新媒体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建立微信公众号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微信公众号可以搭建交流的平台,实现思政教育主客体的互动。这样不但可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的推送有针对性的信息;当同学们有问题时也可以及时的找到老师沟通,大学生好奇心强,在平时看到一些难以把握的时政评述时,及时正确的引导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不良思潮对其的影响。

微信公众号的建立最好选择在一个已有广泛关注度的平台中设置相应版块。在此次调查中得知,自媒体的爆炸使得同学们手机中微信公众号泛滥,过多的公众号会分散大家的关注度,建议选择一个已经较为成熟的受关注度高的平台搭载,宣传信息覆盖率高,收到的效果更好。并且公共信息的推送频率也最好为低频而高效,及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有针对性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观点,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理论指导,传递正能量,捍卫唯物史观。

文章引用

吕佳卉,金鸣娟. 旗帜鲜明地引导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基于某高校调查问卷的分析
Resolutely Guid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Resist Historical Nihilism—Analysis Based on a University Questionnaire[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07(08): 1350-135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8199

参考文献

  1. 1. 刘颖.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研讨会综述[J]. 中共党史研究, 2017(12): 119-121.

  2. 2. 梅荣政.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3. 3. 杨军.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高校师生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 60-63.

  4. 4. 江先锋. 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原因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12(4): 50-53.

  5. 5. 本书编写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 6. 李捷.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J]. 高校理论战线, 2008(10): 6-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