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5 ( 2023 ), Article ID: 66068 , 9 pages
10.12677/ML.2023.115281

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中国园林》英译研究

彭倩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收稿日期:2023年3月24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29日

摘要

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增强,文化输出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而旅游文本的英译就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园林》英译介绍可以帮助异国人士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园林文化传播,因此,对《中国园林》的英译研究必不可少。《中国园林》一书中文化负载词丰富,辞藻华丽,专有名词较多,构成英译难点。因此,本文拟以生态翻译理论为指导,在“三维转化”框架下分别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视角对语料进行剖析,探究生态翻译理论在《中国园林》英译中的应用,探讨《中国园林》英译策略,以期对旅游文本英译策略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中国园林》,三维转换,旅游文本,文化负载词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Garde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Qian P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Received: Mar. 24th, 2023; accepted: May 18th, 2023; published: May 29th, 2023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world integration, as a part of cultural exports enh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m text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ural exchange and transmissi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Gardens can help foreign people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and enhance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Chinese garden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Gardens. Due to abundant culture-loaded words, gorgeous rhetoric and many proper nouns in Chinese Gardens, it constitutes difficulties in C-E transl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this thesis seek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Gardens from the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s, with the guidance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so as to fi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 the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Garde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is book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ourist texts.

Keywords:Eco-Translatology, Chinese Gardens, Three-Dimensional Conversion, Tourism Texts, Culture-Loaded Word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除技术实力、经济实力之外,文化软实力在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旅游文本的英译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国园林》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园林》的英译有助于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国园林文化的交流,从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园林》文本的英译进行研究。本文以《中国园林》一书的英译为例,探究该类文本翻译策略,从中提炼出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便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帮助与借鉴。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译者必须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例如,“龙吟殿、烽火戏诸侯、骊山汤、行宫、游宴”等文化负载词在英语文化中并无对应的词汇,给翻译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对中国园林资料英译策略研究迫在眉睫。

当下多数学者多从目的论角度来研究《中国园林》的英译问题,或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文本与公示语翻译,而较少有学者将生态翻译学与《中国园林》英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从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维度出发,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研究《中国园林》文本的翻译。

2.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理论是以达尔文适应/选择理论的思想原理为指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的一种新的翻译理论模式。总的来说,生态翻译学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思想引擎”和“翻译研究的战略意识” [1] 。

2.1. 生态翻译学的发展

生态翻译学理论始于2001年,于2009年全面发展。19世纪50年代,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并引出进化论思想,其中自然选择(或适应/选择)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近百年来,自然选择(适应/选择)理论不仅应用于生物学本身,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1988年,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了翻译生态文化概念,纽马克将文化干扰分为五类,其中一类便是翻译生态 [2] 。大卫·卡坦(David Katan)则对翻译生态文化的分类进行进一步诠释和细化,卡坦提出,翻译的生态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政治环境、气候空间和临时场景等 [3] 。迈克尔·克罗宁(Michael Cronin)提出关注翻译的生态,呼吁不同语言之间保持健康的平衡 [4] 。2001年12月6日,胡庚申教授在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宣读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一文,是我国学者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的第一篇生态翻译学论文,为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胡庚申教授发表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原理引入到翻译学当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在生态翻译学理论发展的初期,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促进了生态翻译学的成熟。2009年,该理论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

此后,生态翻译学的内容日趋清晰,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生态翻译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在生态翻译领域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外共发表生态翻译学相关论文200余篇。在生态翻译学指导下完成和发表了80多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和研究论文。

2010年4月,生态翻译学研究者成立了“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标志着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有了新的起点。

2.2. 生态翻译理论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胡教授将翻译重新定义为“一种以译者为导向、以文本为基础、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目的、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文本移植的选择性活动” [5] 。其核心概念可分为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事后追惩等9个理论视角 [6] 。笔者主要以三维转换概念为指导对《中国园林》英译文本进行分析。

2.2.1. 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作为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基本概念、范围和指称等方面与文本和文化语境有很大的不同。翻译的生态环境范围更宽广,是由涉及原文和译文世界的所有因素构成的。也就是说,翻译的生态环境是原文和目的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和作者三者之间的整体联系和互动 [7] 。

2.2.2. 翻译的适应和选择原则

胡教授指出,翻译的本质是“译者对环境的适应”,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对环境的适应与选择的交替过程。因此,对于译者来说,适应和选择是必须具备的原则,其中,“适应”是指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是指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认同”对译文进行选择 [6] 。

2.2.3. 三维转换理论

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胡教授将翻译方法概括为“三维”转换。双语文本适应性转换的选择应当侧重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从翻译实践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通常侧重于语言、文化和交流。译者经常根据这三个维度的不同阶段或顺序进行改变选择。

3. 《中国园林》

本文旨在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角度对《中国园林》的英译文本进行分析,从而研究生态翻译理论在《中国园林》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因此,笔者会对该书基本信息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译文进行分析。

此外,《中国园林》属于旅游文本,对本书的汉英翻译进行分析,也会对旅游文本的英译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3.1. 作者和基本信息

《中国园林》作者方华文,1955年6月生于西安,现任苏州大学英语系教授,是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当代中国最多产的文学翻译家”,译、著作品超过1000万字,对国内外翻译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方华文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园林有着深厚的了解,因此,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介绍文笔优美、辞藻华丽,例如“茂林修竹,怀古之幽情,拾阶而上,巧夺天工”,极大增加了翻译难度。

该书由王满良、贺莺、李朝渊三位学者共同翻译。王满良为主要译者,任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曾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翻译著作14余部。

贺莺任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曾负责中美企业家论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中国东西部贸易洽谈会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翻译工作。

李朝渊任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生导师,2005年荣获“韩素音中国青年翻译家奖”。三位译者翻译经验丰富,翻译技巧处理,妥善地处理了翻译过程中的困难。

此外,《中国园林》英译文本由盖尔·恩格勒特里·韦伯进行了审校,二位学者母语均为英文,因此该译文版本更具权威性。

《中国园林》是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十一五”重要图书规划》的重点图书之一。该书主要面向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士。《中国园林》将中国70多个著名园林分为4类,详细介绍了其地理位置、历史渊源、主要景点、建筑特色、发展现状和园林的人文精神。第一章以皇家园林为重点,特点是园林规模巨大,建筑宏伟,场景恢弘大气,彰显帝王气场,如承德避暑山庄和北京颐和园。这类园林场所功能齐全,主要包括处理政务、生活娱乐、居住、旅游、祈祷、狩猎等。第二章重点介绍寺院园林,寺院园林大多环境清幽、风景优美,有寺庙、石刻、壁画、造像、松树和柏树,如戒台寺和罗布林卡。第三章主要介绍自然风景以及人文景观园林,规模更大,建筑众多,如烟雨楼。第四章主要介绍私家园林,私家园林规模虽小,但内容丰富,建筑设计多样,如拙政园和恭亲王官邸。

《中国园林》一书内容丰富,辞藻华丽,文笔流畅,文风古典,具有韵律美,在使读者学到知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的同时,又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该书聚焦于文化旅游的时代感和功能,突出其在世界旅游文化舞台上的媒介功能。可以作为旅游院校教师、导游、翻译的参考书,客观上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此外,作为双语读物,在中国园林文化和语言两方面,中外读者均可有所收获。

3.2. 《中国园林》文本特点及功能

译者只有对源语言有透彻、全面的理解,才能将生态翻译学理论恰当地运用到翻译中。因此,在探究具体的翻译方法之前,笔者首先对三维转换理论视角下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和功能进行分析。

3.2.1. 《中国园林》文本特点

作为一本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旅游文本,该书源语文本文化内涵丰富,语言优美,辞藻华丽,意境深刻,结构灵活,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书中多使用四字短语、成语、并列结构,以及中国传统习语等,且大都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事件、文化典故和神话有关。如,“景色宜人,庭院深回,亭阁错落,含苞欲放,红蕾带雪,山色葱茏,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在处理此类文本时,译文不仅要传达其内涵,更要传达出其承载的美感和韵律。

二是大量引用传说、诗歌和历史典故。例如,在《中国园林》的第一章中,介绍了华清泉的历史,其中,作者提到华清泉的大部分建筑都在“安史之乱”期间被毁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历史典故如“皇帝南巡,鲁桓公会齐侯于泺、西柏坡胜利”,以及大量诗歌如“江枫渔火对愁眠,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

第三,含有大量文化负载词以及专有名词,如“烽火,妃子,唐玄宗”,形成词汇空缺现象。此类词语承载了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和民族习俗、价值观等。另外,由于寺院园林同属于中国园林,因此文中也出现了大量宗教文化负载词,如“菩提,藏经阁,碑林,布施,喇嘛,无量寿佛,三解脱门”等,使得翻译难度加大。

《中国园林》主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因此,该书主要特点与旅游文本也大致相同,因此,三维转换策略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也有助于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

3.2.2. 《中国园林》功能

中国古典园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园林》一书属于旅游文本,因此,作为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园林》的翻译文本需要满足读者审美要求;另外,《中国园林》一书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园林情况,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让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这就要求译者必须使译文更通俗易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根据外国游客的语言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转换选择,采取对应的翻译策略。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中国园林》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诠释。换句话说,旅游文本的翻译将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和文明,从而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4. 三维转换理论视角下《中国园林》文本英译分析

《中国园林》中含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以及成语,文化内涵丰富,容易造成目的语读者理解困难。译者应当将自己放在目的语文本所处的生态环境中,根据目的语生态环境对文本做出适应性调整,从而最大程度传递出源语的文化信息与语言美感,贴近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理解难度。

4.1. 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从语言维度看,适应性转化是指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和语言形式目标语篇的选择性适应 [6]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源流不同,在词汇和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词汇方面,汉语和英语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汉语多用动词,而英语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在语言结构上,英语注形合,汉语重意合;就语言风格而言,汉语修辞华丽,文笔优美,措辞简明,而英语简洁,准确。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译入语的生态环境选择契合度较高的用语,从而使不同语言背景的人都能毫无障碍地理解和接受译文所传达的信息 [7] 。

例1:

“飞霜殿、宜春殿、龙吟榭、龙石舫、九曲回廊等十多座古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环湖而列、错落有致。”

“One dozen splendid ancient buildings with beams and pillars carved or painted, such as Frost-drifting Hall, Spring Hall, Dragon-chanting Pavilion, Stone Dragon Boat, Nine-bend Cloister, etc. are randomly ranked around the lake”.

原句中存在三个谓语,“金碧辉煌,环湖而列,错落有致”,具有高度概括性,且三者之间并无连词,而是通过意义相连,整体结构整齐,具有音律美。考虑到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译者对原句结构进行了打乱重组,将其译为“splendid”和“randomly”。此外,考虑到英汉表达习惯不同,汉语词藻华丽、结构整齐、语言优美;英语注重简洁准确,译者在翻译“金碧辉煌”一词时,并没有像原文那样按顺序翻译成“glorious golden wall”,也没有像原文那样添加如“resplendent, magnificent”等过多的修饰语。在英文思维中,若过度或重复使用修饰语,会给读者呈现截然相反的印象。因此,译者在处理中文过度修饰语时,从语言维度进行适应性删除。然而,当像“金碧辉煌,错落有致”删除就会损失其愿意时,译者将其进行简洁化处理,如“错落有致”被高度概括为“randomly”。

例2:

“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庶民尽天王。”

“Limpid is the water of Huaqing Hot Spring,

Its present scale puts the Tang prosperity to shame.

The style of the palaces and pools remains the same,

Commons now enjoy the pleasure of former kings.”

例3: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处处闻。”

“Li Palace tips into the blue clouds,

Celestial music spreads here and there by winds.”

上述两例为中国古诗,此种艺术形式具备节奏、韵律、以及情感的传达。翻译难度较大。诗歌翻译不仅传递原诗内容,更要在形式上匹配。尽管汉英诗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译者从语言维度上进行了适应性的转换,选择符合英语诗歌的韵律和句法结构,如“shame, same”以及“clouds, winds”。且译者有意将“The water of Huaqing Hot Spring is limpid”改为“Limpid is the water of Huaqing Hot Spring”,从语言维度出发,改变语言顺序,从而以将原句美感完整呈现。

例4:

“然而,在宫廷区的玉澜堂,却记载着一段皇权失落的凄凉历史,这儿曾经是光绪皇帝的囚禁地。”

“Yulan Hall is a sad place for Emperor Guangxu, because he was once confined here when the Reform of 1898……”

由于中西方思想和语法的差异,此处,若直接将“记载着一段皇权失落的凄凉历史”一字不差地翻译为“Yulan Hall record a sad history that imperial power has lost”,那么对外国读者来说,这种结构既不符合语法规则,也不容易理解。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生态环境,译者进行了语言维度上的转变,将谓语“record”改为“is”,将原本用来修饰名词“history”的形容词“sad”改为修饰地点“Yulan Hall”,再补充说明“for Experor Guangxu”,从而描述出这段历史对于光绪来说是凄凉的,这些从语言维度上的适应性转换使得原文更清晰明了。

4.2. 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文化维度的适应性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的交流,注意发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防止译者从目的语文化的角度曲解原文 [6] 。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译者通过另一种语言来传达一种语言的内涵 [8] 。奈达还指出,一个真正成功的翻译过程,译者应该更重视双语文化,而不是双语语言结构 [9] ,因此,译者不应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转换,而应妥善处理源语和目的语中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免造成误解。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即译者不拘泥于单一的表达方式,而是针对不同的文化环境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流畅易懂。因此,译者的任务是有效传递原文内容以及文化内涵特征。

《中国园林》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在翻译此类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可以通过意译或增译背景信息的方式,传达原文所包含的重要文化信息,使外国读者能跨越文化障碍、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提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因此,译者应充分考虑外国游客的文化维度,熟悉源语文化背景,在充分理解源语言的基础上,注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英语的语言特点,达到不同文化的交融。以下为具体案例分析。

例1:

“相传三千年前周幽王曾在此修建骊宫,曾上演烽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

“It is said that King You of Kingdom of Zhou had Li Palace built here 3000 years ago and this place witnessed the historic farce in which the King tricked the vassals by setting off the war beacons to coax a smile from his favored concubine.”

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典故对外国读者来说难以理解。因此,译者没有逐字翻译,而是译者从文化维度进行了适应性选择,直接对历史背景进行简要的补充说明,从而进行了文化之间的传递。

例2:

“‘安史之乱’”时,华清池的大部分建筑都毁于战火,以后历代均进行过整修。

“During the Rebellion Led by An Lushan and Shi Siming, most of the buildings at Huaqing Hot Spring were destroyed during the war.”

安史之乱发生在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属于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由于安禄山和史思明是发动反唐起义的两位主要将领,因此名为安史之乱。对于这种历史背景较为复杂的典故,若直译会导致译文晦涩难懂,而对事件详细复述则又会导致译文过长,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意,译者保留了源语中的“文化生态”,将其简要概述为“The Rebellion Led by An Lushan and Shi Siming”。这样,便可以在不破坏其“文化生态”的前提下,直接表达其核心含义,从而满足外国读者的心理期待。

例3:

“门两旁有两块青石分别象征着孙悟空和猪八戒伫立警卫。”

“On both sides of the gate stand two black marble figures of Sun Wukong and Zhu Bajie (two characters in the fairy story A Journey to the West.), serving as guards.”

划线部分也是从文化维度对文化负载词进行有效转化的典型例子。对于此类历史人物,由于词汇空缺,无法采取意译的方式,则可以增译相关人员的身份、历史地位或功绩,进行补充说明。因此,从文化维角度考虑,国外读者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所认为的常识性人物,国外的读者理解较为困难。在翻译时采用直译的手法,将“孙悟空”和“猪八戒”译为“Sun Wukong and Zhu Bajie”,并增加附注说明其含义——“two characters in the fairy story A Journey to the West”。如此一来,既保留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又向外国读者传达了语言文化背景。这是一种文化层面的适应性转变。

例4:

“当年张继进京赶考,名落孙山,郁郁还乡,途径苏州,夜宿枫桥,触景生情,写了一首《枫桥夜泊》,谁知竟成了千古绝唱。”

“It is said that Zhan Gi, after his failur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returned from the capital to his hometown disheartened. Passing by Suzhou, he put up for the night in the town of Maple Bridge. What he saw inspired him to write the poem.”

在中国,“名落孙山”一词出自于宋·范公偁《过庭录》。讲的是宋朝一名叫做孙山的才子同一个朋友的儿子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放榜时,孙山的名字在榜单之上最后一名,而和他一同考试的那位同乡的儿子,没有考上。孙山回家后,同乡便问到自己儿子是否上榜。孙山不好直说,便委婉道:“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因此,“名落孙山”一词通常用作考试不及格的委婉说法。西方文化中没有类似的表达,也较少有外国读者知道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典故。因此,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译者直接将“名落孙山”背后的意思显化了,译为“在皇家考试中失利”。

例5:

“左边写的是乾隆题写的‘玉戛金從’,赞美园内八音洞的美妙歌声。”

“On the left is a tablet engraved with words autographed by Qianlong, praising the beautiful sound produced by the spring water in the Bayin (eight musical notes) Cave.”

译者从文化维度进行了适应性选择,一方面直译为汉语拼音,从而保留了汉语发音,以传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译者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接受程度,对“Bayin”的词意进行了解释说明。

4.3.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两种语言的交际意图,对文本进行适应性转换。重点在于译文是否体现了原文的交际意图。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实现交际。任何文本在创作之初就被赋予了交际意图。因此,优秀的译文应使完整传达作者的交际意图,起到信息交流与沟通的作用。

例1:

“石牛、石狮、石像及自然碑石点缀其间、相映成趣。宫殿楼阁与山水风光融为一体。”

“Stone cattle, lions, elephants and natural steles and rocks are scattered among them. The palaces, halls and pavilions are in harmony with the landscape.”

从交际维度来看,翻译应注重交际的互通性。因此,翻译的重点是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此句中含有在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四字结构“相映成趣、融为一体”等。译者充分理解源语的交际意图,以适应源语的生态,并对原句解构重组,删除对外国读者毫无意义的信息,保留核心信息,从而构建适应目的语的生态。因此,将“相映成趣”一词删除,将“融为一体”改为更容易理解的“be in harmony with”。

例2:

“光绪十四年,改名颐和园,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光绪二十六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翌年恢复。”

“In 1888, it was renamed Summer Palac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was completed in the 21st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Guangxu. Unfortunately, it was again damaged by the Eight-Power Allied Forces in 1900 and was renovated the following year.”

与西方采用公元纪年的方式不同,中国古代以皇帝年号和干支纪年“光绪十四年”即清朝时期光绪帝在位第十四年,此外,古代对于时间的描述也有一套约定俗称的表达方法,如“一柱香、一盏茶、一刻钟、一弹指”等。译者从交际维度进行了适应性选择,将“光绪十四年、光绪二十六年”直接改为“1888, 1900”,使得原文的交际意图得以直接传递,简洁明了,避免外国读者误解。

例3:

“屏风上有九条巨龙和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

“On the screen, there is a design of nine dragons and 226 Chinese characters ‘shou’ (longevity), each character written in a different way.”

译者从原文的交际意图出发,采用了对应的翻译方法,原文交际意图主要是让西方读者了解到屏风上写的是汉字“寿”,同时传递出中国的祝寿文化,因此,采用直译来保持与原文的形式对等,便于读者理解,加以注释“longevity”。

此外,笔者对此句中对于“龙”直译为“dragon”的译法存疑,中国文化中龙和权势以及祥瑞是对等的,而西方龙则象征邪恶。因此,笔者认为,译者应当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对于“龙”这一形象认知上的差异,理应进行文化维度的适应性转换,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

例4:

“万园之园转眼化为废墟。”

“The ‘garden of gardens’ was reduced to the ground in three days.”

“转眼”表示“眼珠转动的一瞬间”,比喻时间极短,中文喜用“转眼”来表示时间短暂、以及事物变化的速度之快。然而,这种说法会造成外国读者困惑,无法准确传递原文交际意图。因此,译者直接转换成了圆明园园被破坏的具体时间。

例5:

“全园占地11亩,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四周矮墙曲栏围绕,长堤回环。”

“With an area of nearly 2 acres, the park encircles the tower with low walls, crooked fences and winding causeways. Towers, halls, pavilions and verandas are found here and there in the park. ”

此处将“11亩”译为“2 acres”,原文的交际意图是让读者感受到全园占地面积大小,但是“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而国际通用计量单位则是“英亩”,1英亩等于6.0702846亩。因此,考虑到原文的交际意图,使用“acre”一词有助于外国读者直观感受到此处园林的规模大小。

此外,在这句话中,译者将“错列”翻译成了“are found here and there”。译者没有逐字直译,而是注重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使“错列”更容易为外国读者所理解。

5. 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园林》的翻译文本需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满足审美要求,从而让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根据外国游客的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由于篇幅限制,笔者未对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其他的一些应用和策略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三维转换可以增加新的维度,也可以对三个维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新的划分。笔者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学者继续对此进行研究,以促进中国旅游文本翻译的发展,以及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成熟。

文章引用

彭 倩. 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中国园林》英译研究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Garde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5): 2063-207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5281

参考文献

  1. 1. 罗迪江. 反合表征的辩证互补与自然生成[J]. 外国语文, 2016, 32(3): 62-68.

  2. 2. Newmark, P.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rentice-Hall, New York.

  3. 3. Katan, D. (1999) Translating Cultures. St. Jerome Publishing, Manchester.

  4. 4. Phillipson, R. (2006) Book Review: Michael Cronin. Translation and Globalisa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3. Language Policy, 5, 227-232. https://doi.org/10.1007/s10993-006-9018-3

  5. 5.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 建构与诠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6. 6.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 2011, 32(2): 5-9.

  7. 7. 贯丽丽. 生态翻译视角下鄂伦春少数民族旅游文本翻译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 2018, 38(2): 88-91.

  8. 8. 王克非. 翻译文化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9. 9. Nida, E.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