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821 , 6 pages
10.12677/ML.2023.112082

浅析“浪”的词义演变及机制

唐浪清

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收稿日期:2022年12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4日

摘要

“浪”,作为一个自带视觉效应的基础词,表示一种自然景观,它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乘着语义演变的航班,慢慢地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浪”保持着自我本色,另一方面,它在词义和语义方面求新立异。本文将抓住词义演变这根的蔓藤,去摸索“浪”的蜕变成长过程,进一步探讨语义演变。

关键词

“浪”,语义演变,语法化,演变机制,社会文化

A Brief Analysis of Semantic Evolution and Mechanisms of the Word “Làng”

Langqing T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Hubei

Received: Dec. 21st, 2022; accepted: Feb. 15th, 2023; published: Feb. 24th, 2023

ABSTRACT

“Làng”, as a basic word with its own visual effect, represents a natural landscape. After time, it slowly undergoes new changes on the flight of semantic evolution. On the one hand, “làng” maintains its original mean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seeks innovation in lexical and semantical meaning. This article will grasp the vine of semantic evolu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àng” and further discuss its semantic evolution.

Keywords:“Làng”, Semantic Evolution, Grammaticalization, Evolution-Mechanism, Social Cultur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关于“浪”的前世

我们在描写一个人物时,总是想尽办法呈现出多面体的形态。人物的立体必须从多个方面展开,例如,外貌,性格,背景,定位,主要动机等,类似对人物的抒写,下面将从三个角度对“浪”进行“人设”分析。

1.1. 音

众所周知,学习一门语言最开始就是口耳之学——语音是语言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子系统。唐作藩 [1] (1991)认为语音有三把“尺子”:一是市尺,汉语拼音图;二是公尺,国际音标图(IPA: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三是古尺,《廣韻》。《廣韻》中讲到一种古人注音的方法——反切,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它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例如,当[ta ŋ]孤[ku]切都[du]。“浪”,鲁当切《广韵》;卢当切《集韵》和《韵会》,鲁堂切《正韵》;《水经注》:水出荆山,东西流为沧浪之水,见表1

Table 1. The rhyme dialect of the word “Làng” (from Handian [2] )

表1. “浪”字的音韵方言(来源于汉典 [2] )

一般的字音分析从三个部分即声、韵、音高(字调)。“浪”的拼音为làng,声母为“l”韵母部分“ang”,声调属于阴阳上去的“去”。开口音,从舌后,舌头带动气流,微微绕过上颚,再舌头趋平,舌头像在嘴里荡了一个秋千,就发出了这个音。以上就是关于“浪”字音的简单分析。

1.2. 形

图1可以大致地了解“浪”的字形演变,从《说文解字》 [3] 的“浪,凔浪水也。南入江。从水,良聲”。到西汉和东汉,慢慢由繁到简。

在小學堂里,甲骨文、金文、楚系蕳帛文字、秦系蕳牍文字、傅抄古文字、都无相应记载。但是笔者不敢做绝对的否定,正如王力先生所言“言有易而言无难”,“浪”一直都是左右结构,从六书说判定“浪”应该属于会意兼形声字,“氵”是形旁,和水有关,毋庸置疑,“良”是声旁。

1.3. 义

义,这里指“浪”的词义。词是语言里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符号,也是承载意义的基本单位。“浪”,如前文所述,代表自然景观,是一种由局部风引起海洋、湖泊和河流的表面状况。例如,先秦用“波”,魏晋以后用“浪”,例如,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Figure 1. The glyph evolution of “Làng” (screenshot from 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

图1. “浪”的字形演变(截图来源于小學堂)

2. 关于“浪”的演变

对于“浪”的成长,它是愈发地“成熟”。从它的词性入手,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词类是按照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类别,比如,一般讲的实词和虚词两大“巨头”;词性指一个词所属的类别,具体到某个词,好比是,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成员和勒布朗·詹姆斯,词性就像人的某一种人格。首先,怎么判定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范晓(1998):关乎词的语法概念,语法学家各有说辞,其中较为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四种:一、词在句子中担任某种句子成分的能力,以王力先生为代表,例如,能充当宾语和主语的一定是名词;二、以方光焘先生为代表的词和词的结合能力,即两种语言要素排它的相互结合的功能;三、词在语法结构中的活动能力。陈道望先生是这一观点的代表,就是在语言组织里的活动功能;四、以朱德熙先生为首的“词的语法分布”论,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是指它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的总和。四种论述各有侧重点,综合起来,一般人们主张把词和词的结合形式和一个词在句法结构中充当某句法成分相结合。

2.1. 名词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4] 中:“浪”,作名词时,一般有三种意思:(1) 大的水波,譬如,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2) 凡物因振动而起伏如浪,像波浪一样起伏的东西,也是“浪”词义的第一次“延伸”,释德洪(宋代诗人)《赠胡子显八首·其七》:“弄晴雨过秧针出,花信风来麦浪寒”,这指麦浪的意思,后有人浪、声浪、热浪等词,从专指事物逐渐开始可以用在人的身上,表示某人具有某种品行或他的行为。(3) 姓,其实百家姓中并无这个姓,现在这个姓氏也很罕见,不过有史料记载“浪氏”,晋代有浪逢,是黄帝所恩赐,《辞源》:“三国时期,张平被浪逢所杀”。现在由名词“浪”演变出的新词有很多,譬如,2020年五四青年节,bilibili (哔哩哔哩动画)联合央视发布《后浪》短片,“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后浪”指年轻一代人。紧接着,朱一旦模仿《后浪》演绎了一场《非浪》的演说,此后,“韭浪”、“前浪”、“中浪”等一波又一波的“浪”席卷网络,成为了“现象级文化事件”,“后浪”和“后浪文化”开始流行,2020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的许纪霖教授专门展开了一场《谁是后浪?何为后浪文化?》的讲座……

2.2. 形容词

形容词一般用作修饰语,“浪”作形容词,有褒贬之分,不过一般是贬义用的较多。词汇意义包含概念意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褒贬属于感情色彩,所谓“褒义”指带有赞赏、积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贬义”指带着鄙视、不看好、否定的态度去判定。具体看如下:(1) 放荡的;放纵的(unrestrained),例如,《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2) 行为放荡、不知检束的青年人,例如,浪弟子、浪荡鬼等,他们做的让人讨厌的事叫“浪事”。(3) 言词不干净;随口说脏话(dirty),例如,清·魏子安《花月痕》:“小岭这个令,浪得很!好好的说一个飞觞解秽罢”。(4) 空(empty),如:浪广(空泛)、浪荡(空阔)、浪荡灯(悬空挂着的灯,吊灯)……(5) 无用的(bootless),《红楼梦》:“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这府里希罕你的那扔不了的浪东西”。(6) 破烂的(tattered),汉典中的例句和第六个意思相同,本文猜测,“浪”表破烂的意思是不是因为“浪”和“烂”的音相近?不过还需查阅资料论证。最后一项轻易;随便(freely),如:浪舌(随意乱说);浪骂(乱骂)、浪侃(胡说,瞎扯)、浪使(乱花费)……但本文认为这个词义应该划到副词类。“浪说”等同于胡乱地说,不经过一番思考地发言。

如今,“浪”有些新的变化,初始意义为中性,后期增加贬义义项,后来语义又发生偏移,中性居多。导致偏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用即涉及到语言形式和语境,尤其是与语境说话者的关系。

2.3. 副词

副词一般指能够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词。(1) 徒然;白白地(in vain),如:“浪死”(徒然死去,白白送死),明·陈海樵《贺新郎·客中有怀》套曲:“灯前瑶斝,花间琼佩,浪把春光虚费”;(2) 极(extremely),方言用法,如,韩起祥《刘巧团圆》:“我女儿一见就喜浪了”;(3) 方言。犹上。用在名词后,表示一定的处所或范围。刘半农《只有狠心格老子呒不狠心格娘》诗:“只有狠心格老子呒不狠心格娘,你看看东村头浪格李金郎”。

现在,“浪”作副词,一般是和其他语素一起“打匹配赛”,笔者在判定它在句法中是不是副词,如“浪费”一词,笔者起初猜测“浪”和“费”是不是两个动词联用?这里可以用语素分析法——一种通过将词语拆分成一个一个的独立语素来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的方法。从“浪”的动词义项看,它并没有“耗、花费”之意,“费”:形声字,从贝,弗声。“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花费,与英语中“cost”,“spend”同义,例如,《说文》:“费,散财用也”。

2.4. 动词

“浪”作动词:(1) 逛,没事到处遛(wave, wander),如:“他没事到处浪”;“浪跄”(走路不稳);“浪迹萍踪”(四方漫游,行踪无定);(2) 勾引,劝……发生性关系(seduce),如:“浪汉”(挑逗男人);(3) 敞开,亮出来(方言用词),如茅盾《春蚕》:“接着是家家都‘浪山头’了,各家的至亲好友都来望山头”。近几年的网络用语中,也有“浪”的身影。譬如,“我要出去浪”,起初人们对此很疑惑,因为“浪”大多的用法中是贬义的,后来随着网络的传播,“出去浪”用得越来越频繁。

3. 关于“浪”演变的机制

在上两节中,我们对“浪”的来源和演变经历做了一个简单的勾勒。现在进一步回答“浪”的几种功能或意义变化是如何产生的。换而言之,是什么导致了“浪”的语义演变?本文将选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语言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

日新月异,万物皆在变,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在不断变化。从“劳动创造语言论”讲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浪”的四个词性的例子中不难看出社会发展、人际交流等因素都在影响着它的演变。

3.2. 词义演变的从一到多

词义是指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浪”本义很简单,一种自然景观,随着时间线的推进,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根据两类或多类对象的形状、颜色、性质、功能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会用称呼“A类对象”的词去称呼与“A类对象”的特征相似的“B类”或“C类对象”。这样一来,词义的扩大和词类的增多的现象就很容易理解。

《说文同训定声》 [5] 中把多义词的义项分为“本义”、“转注”、“假借”三种,自此,人们会觉得本义是核心,是词义变化的起点,引申义是词义沿着本义的轨道运动的结果,这个说法对于多义词中的各个义位的起源于和关系有较强的解释力,“浪”的“本义”就不重复,“转注”也成“引申”,更多的是引申义,比如,前文说的“浪潮”不仅仅是一种海水涨落形成的现象,还可表示某种社会的运动;从浪的波动不定和漂浮荡漾引申为后面的形容词“浪荡的,放荡不羁的”。关于“浪”的“假借”,目前还未有相关发现,不过有个有趣的现象,在上海有些公交站牌上写着“汤更浪”、“何家浪”。“浪”这里怎么理解?请教当地一些老人后,才知道,“何家浪”的“浪”,只是用来记音,没有任何意义。这一带口语里表方位的“上”字,意思为“那儿”,但读作“浪[lCn]”,就是姓何人家那儿,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展,有些地名已经消失。

3.3. 语义演变是有迹可循的

在语法化研究“走红”之前,句法研究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大背景下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语言研究者慢慢认识到语义演变是有规律的。吴福祥 [6] (2007)认为除了最基本的转喻机制,语义衍生也会跨越“活动”“空间”“时间”“话语–语用”等四个不同的认知领域。类比,“浪”的语义演变是从“自然”到“事物”再到“人”,换而言之,“浪”在词义演变模式是单向性的,不是杂乱无章的,总是有据可依,也是大多数语法化现象中“由实到虚”的趋势演变,但是“浪”的虚化程度还不算高,它原本的意义也一直没有消失,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浪”的语义演变也符合抽象化等级。从有具体指称的名词到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特征,再到一些不同领域的特殊用语,“浪”是越来越带有人的主观性。

4. 结语

本文对“浪”的“前世”、“今生”以及“转世的过程”做了简单的梳理,希望读者对于“浪”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在日常交际中学会正确使用“浪”这个词,语言是服务于社会的工具,社会、文化各种因素都会对语言各个子系统产生影响,语义演变只是其中的一个现象,通过分析“浪”,也论证了语义演变是有方向性的观点,不过,除了主观性,抽象化,由实到虚等的演变途径之外,还有更多的规律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讨,去论证。

文章引用

唐浪清. 浅析“浪”的词义演变及机制
A Brief Analysis of Semantic Evolution and Mechanisms of the Word “Làng”[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2): 576-58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2082

参考文献

  1. 1. 唐作藩. 音韵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 2. 汉典网[Z]. http://www.zdic.net/

  3. 3. 许慎. 说文解字[M]. 上海: 中华书局, 2015.

  4. 4.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5. 5.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M]. 济南: 国学整理社, 1936.

  6. 6. 吴福祥. 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J]. 中国语文, 2007(6): 494-50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