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64174
,
12
pages
10.12677/ML.2023.114205
《黄金史》语言后置词的语法特点
立斌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3年3月10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20日

摘要
《黄金史》的语言特点有区别于中世纪早期蒙古语以及现代蒙古语的语言特点,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以罗布桑丹津《黄金史》为基本语料,考察中世纪蒙古语到现代蒙古语过渡时期蒙古文文献中的后置词类别、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为描写蒙古语历史演变过程和开展中世纪蒙古语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黄金史》,中世纪蒙古语,后置词,语法特点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Linguistic Postpositions of the Golden History
Bin Li
School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Received: Mar. 10th, 2023; accepted: Apr. 10th, 2023; published: Apr. 20th, 2023

ABSTRACT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Golden History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early medieval Mongolian and modern Mongolian, and have their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takes Lobsang Danjin’s Golden History as the basic corpus and examines the categories of postpositions, grammatical meanings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s in Mongolian text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medieval Mongolian to modern Mongolia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describi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Mongolian language and conducting research on medieval Mongolian.
Keywords:Golden History, Medieval Mongolian, Postpositi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罗布桑丹津所著《黄金史》,全称为《概述古代诸汗所建立政道之著作黄金史》,成书于1655年,原文献内容是以回鹘式蒙古文书写。《黄金史》语言在词汇、句法结构以及词法方面与中世纪蒙古语早期即13、14世纪时期蒙古文文献的语言并不完全相同,在某些语法形式上更接近于现代蒙古语。与此同时,《黄金史》语言中又保留着较为古老的蒙古语词汇和语法形式,通过这些语法形式及其意义与它们现今状况的对比有助于了解蒙古语在什么程度上的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不变的。
蒙古语虚词中的后置词是位于实词后面,以支配实词来表达空间、时间和其他许多关系的词类。词源方面,大部分蒙古语后置词是由动词等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虚化而来的,其中有些后置词仍属于实词的同音异义词,仅有少部分后置词是不可被列为任何一个实词的。蒙古语后置词是一种不变化的虚词,既不能单独使用,也不作句子成分,通常也没有形态上的变化,主要用于表示名词、代词、动词或名词化的其他词在语法上对另一个词的从属等各种语法关系。蒙古语后置词与格范畴关系密切,对于某些后置词,其本身的意义只能在句子当中支配格范畴时才能表达出来。
《黄金史》语言处于中世纪蒙古语到现代蒙古语的过渡阶段,其语言具有该时期所体现的独特性,本文试图通过罗布桑丹津《黄金史》1,对蒙古语后置词进行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方面的描写与阐述。
2. 后置词的定义与分类
关于后置词的性质、定义及分类方面,前辈学者们众议纷纭。《语言与语言学词典》 [1] 认为后置词是一种小品词,它置于所支配的名词之后,后置词与前置词相对,后者置于它所支配的名词之前。《现代语言学词典》 [2] 中给后置词的定义是指在名词短语后头共同构成结构组成成分的一个封闭的词类。刘丹青(2003) [3] 认为,后置词的功能类似于前置词。前置词就是位置在前的虚词,后置词就是位置在后的虚词。
蒙古语后置词的研究方面,清格尔泰(1991) [4] 认为“用在实词后边,表示静词和其他词的种种关系,并增添某种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叫做后置词”。并把其分为表示比较的、表示时位的、表示数量和范围的、表示原因和目的的、表示对象的、表示递进关系的后置词等六个类别。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编《现代蒙古语》(1964) [5] 认为后置词是无实际词汇意义,在句子当中依附于受词之后,表原因、目的、条件、程度、范围、时间、比较和确定等语法意义的虚词。且无形态变化,与受词共同成为一个句子成分。
嘎日迪(2000) [6] 认为相较于现代蒙古语,中世纪蒙古语后置词的类别要少一些。根据中世纪蒙古语文献资料,大致可以分为方位后置词、方向后置词、原因目的后置词、比较后置词、限定后置词、概括后置词等。
综上,可知蒙古语后置词的基本特点。形式方面:居于被修饰的受词之后;功能方面,是依附于前面成分,而不构成独立成分;语义方面:许多的蒙古语后置词从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虚化而来的。后置词的语法功能与格范畴附加成分相仿,但在意义方面比格范畴附加成分更加具体一些,比如后置词能给所依附的实词补充比较、时间、方位、方向、目的原因、限定、概括等方面的意义。根据蒙古语后置词的结构,还可以分为派生后置词和非派生后置词。派生后置词是实词,如名词、动词、副词等词根的后面接后缀和构词附加成分而构成的。中世纪蒙古语中,非派生后置词相较于派生后置词,其表达的语法意义更为复杂,数量上比派生后置词多。
根据中世纪蒙古语后置词与实词结合的情况以及其本身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角度进行重新划分,本文将《黄金史》语言后置词分为七个类别:比较后置词、原因目的后置词、概括后置词、共同后置词、限定后置词、时位后置词和方向后置词。
3. 《黄金史》语言后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一) 比较后置词
用以表达某个事物或某种行为的程度、性质等方面比较关系的后置词称为比较后置词。《黄金史》语言中的比较后置词有metü、sitü、yosuγar、adali、sačaγu五个。
1、metü
metü在《黄金史》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依附于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形动词,表达与某事物的性质或动作之间比较的意义。metü可支配名词、代词的主格和属格形式,形动词的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等形态。依附于名词时的某些情况下,也可与小品词共同附加在名词上,此时小品词置于后置词之前。metü一般在句中表示“像……一样”,“和……相似”,“……似的”的意思。例如:
(1) ta tabuγula ey-e öber-e-ten bolbasu tuγar-un γaγča
你(们) 五个 和谐和睦-SS2成为-CVB刚才-GEN 一个
mösün metü kilbar ilaγdaqun ta. (6b14-15)
箭 一样 容易 失败-PL 你(们)
你们五个人若不和睦友爱,就像当刚才的一支支箭杆似的很容易就被他人折断。
(2) čing ǰoriγtu čindamani metü boγda činggisqaγan törökü.(13b5-7)
真诚 意志 如意 一样 神圣 人名 降生-PT
意志坚强像如意三宝般的圣成吉思汗降生人间。
(3) qarbisu-ban qaǰiqu noqai metü qadan-turdobtulaqu salbar metü. (18a3-4)
胎胞-REFL-POSS 咬-CVB 狗 像山-DL 冲击-CVB 鹞鹰 像
你像吞吃胎胞的恶犬,像冲击岩峰的鹞鹰。
此外,《黄金史》中出现了metü的复数形式metüs,其主要依附在名词、代词、形动词复数形式后面,表达“像……一样”的意思。例如:
(4) tömüǰin köbegün-tür qadqulduqun metüs ken bui. (61b20-21)
人名 儿子-DL 征战-PL 像 谁 有-PST
帖木真儿子那里能征战者是谁?
(5) noyad-ta soyurqal ögtekün metüs-e soyurqal-I ögčü soyurqal
官-PL-DL 教诲 给-PL 像-DL 恩赏-OC 给 恩赏
ǰarliγ bolqun-a bolǰu. (71b01-03)
旨令 成 AUX-PST
成吉思汗又降旨说,该封官的都封了官,该得到恩赏的都领到了恩赏。
2、sitü
sitü在《黄金史》中只出现了两次。sitü和metü是一对同义词,但是sitü一词只在中世纪蒙古语中使用。《黄金史》中sitü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方面,和metü相差不大,但sitü没有单复数的变化,相较之下更多地使用于感伤沉重或表达贬义的陈述当中 [7] 。《黄金史》中sitü主要依附在名词、形容词、代词、形动词后面,表示“像……一样”,“和……相似”,“……似的”的意思。例如:
(6) γaγča köbegün minu ügei sitü γaγča bui. (58a25-26)
一个 儿子 我的 没有 一样 一个存在-PT
我有一个独生子,也像没有儿子一样。
(7) küčütü ǰaγan böke-yi daruγsan sitü ülügü bui. (91a20-21)
力量-AS 大象 坚硬-OC 压倒-PST 一样 多 存在-PST
胜过压倒一只力大无比的大象。
sitü在13世纪蒙古文文献《蒙古秘史》、14世纪蒙古文译本《孝经》及立于1338年的汉蒙碑铭《大元敕赐故诸色人匠府达鲁花赤竹公神道碑铭》当中都有出现,例如在蒙古文《孝经》当中“nimgen mülsün degere gijegi emgenin sitü…” [8] ,在《大元敕赐故诸色人匠府达鲁花赤竹公神道碑铭》中“medel-in irgen anu ečige ehe yuqan hehudeglečegsen sitü emgenin ajuγu” [9] 等。sitü一词在现代蒙古语中已不再使用,转而演变为“sig”,其语法意义也发生了些许变化。现代蒙古语中,“sig”主要用于名词和形动词后面,表达形状、性质、样貌、动作等方面的比较意义,也可支配名词的主格和属格形式。此外,“sig”及其语音变体形式在其他蒙古语族语言当中也有使用的情况,并用以表达比较的语法意义,例如东乡语中的tʂiɡiə,和裕固语中的ʃeg,土族语中的təgi:等。
3、yosuγar
yosuγar的词根是名词yosu“风俗,传统,规则”。yosuγar是yosu后面附加凭借格形式“bar、iyar”而来的。在中世纪蒙古语初期阶段,就已确立了后置词与凭借格形式之间的正字法差别,即yosuγar一词指的是“根据、依据”,而yosun-ijar或yosu-bar的意思则是“按规则,按习俗,按规程”。yosuγar主要依附于形容词、代词、名词、副词的后面,可以支配词干和属格形式,表达“根据,依据”、“依着”的意思,例如:
(8) tere sibaγun basa uridu yosuγar dongγudbai. (12b18-20)
那个 鸟 还 从前 一样 鸣叫-PST
那只鸟儿又和从前一样不停地鸣叫。
(9) basa kü uridu yosuγar ügei bolbai. (2a2-3)
还是 语气词 以前 按照 没有AUX-PST
就像原先那样消失了。
4、adali
adali主要依附在名词、形容词、代词以及形动词后面,表示“与……一样”、“与……相同”、“与……相像”的意思,能够支配名词与位格形式。例如:
(10) tede irgen ögüler-ün morin kümün-ber činu suraqui-dur adali
那些 百姓 讲-PA 马 人-INS 你的 问-DL 一样
teyimü kümün bui. (7b6-8)
那样 人 存在-PT
那些百姓说,有一个人和你所打听的那个人很相似。
(11) ǰürčid-yin nigen qota-yi morin-u ebčigün-tür adali qosiγun-tur
女真人-GEN 一个 城-OC 马-GEN 胸口-DL 一样 嘴-DL
bariγsan-u tula eseabubai. (151a27-29)
建立-PST-GEN 因为 没有 拿-PST
女真人的一座城建筑在马胸似的山嘴上,没有攻破。
adali是有两种语法意义的非派生词。在句子中,可以以形容词和后置词这两种方式使用。在其他语言中,adali也以后置词出现在句中的情况,比如在鄂温克语中“adani tatijir adal nandahang tatidawe”,“你像姐姐一样刻苦地学习吧”,“adal”表达比较的语法意义 [10] 。
5、sačaγu
sačaγu主要依附在名词、数词的后面,表达“与……同时”,“跟……一样”,“与……相同”等意义。作为后置词能够支配名词的联合格,且《黄金史》中sačaγu依附的名词多以复数形式出现。例如:
(12) qari siri qoyar teskin qaγačabasu qan qaraču qoyar sačaγu
黑 黄 两个 断然 分离-CVB 可汗 庶民 两个 一样
boluyu. (91b25-26)
成了-PST.
黑黄无别3,庶民皇族会闹平权。
(13) qara quluγan-aqara qorusan-I amsabasu qad-luγ-a
黑 老鼠 黑 奶渣-OC 品尝-CVB皇帝-PL-COM
sačaγu bui kemen sedkin aǰuγu. (105a19-22)
一样 存在-PT这样 想 有-PST
老鼠若是尝到奶渣,觉得自己和帝王一样伟大。
(二) 原因目的后置词
《黄金史》语言中表示原因目的后置词有tula、tulada、ači-bar三个,主要表示跟某一事物和行为之间的原因、目的关系。
1、tula
tula一词在词源方面并不清楚,只能推测它是静词起源 [11] 。后置词tula主要依附于名词、形容词、代词以及形动词,表示“因为……”,“为了……”的意思。tula可以支配名词的主格、属格以及形动词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和复数形式。例如:
(14) tömüǰin či ulus-un eǰen bolbasu namayi ǰiγaγsan-utula
人名 你 国-GEN 主人 成为-CVB 让我 指明-PST-GEN 因为
kerkiǰu ǰirγaγulqu či kemebe. (32a13-16)
怎么幸福-CAUS 你 说-PST
我最先预报了“你作国主”,帖木真你坐了大位如何报答我?叫我享受什么幸福?
(15) ama čaγan qula-yi minu aman niruγun inü qarbuγsan-u
口 白 黄马-OC 我的 口 背 3.POSS射-PST-GEN
tula ǰebe kemen nereyidčü. (44b24-27)
因为 人名 这样 命名-PT
因为你用箭射伤了我那白口黄马的脖颈,就改名叫者别吧。
(16) irgen orγun-i inü ong qaγan-aabču öggügsen-ü tula tende
人民-OC 3.POSS 人名-DL 拿 给-PST-GEN 因为 那里
anda bolulčabai tere. (53a24-26)
兄弟 成为-PST 他们
夺回一些百姓送给他,因而他们结为安答了。
从上述例句看出,与现代语言不同的是中世纪蒙古语中tula可以支配词干来表示原因,也能够支配属格来表示目的。而在《黄金史》中它仅与属格连用,既表示原因意义,又表示目的意义。
2、tulada
tulada是来自tula的与位格的形式,tulada主要依附在名词、形容词、代词以及形动词后面,能够支配主格和属格,表达“因为……”,“由于……”的意义。中世纪蒙古语中,tula比tulada更为常见,虽然它们表达的语法意义方面并没有任何区别。tulada也具有“与……类似”的意义,后置词tula、tulada在《黄金史》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例如:
(17) qaγan ečige činü čimai-yi ökin törügsen-ü tulada
可汗 父亲 你的 你-GEN 女儿 生-PST-GEN 因为
oyirad irgen-I daruγulunnutuγlaba. (87b9-11)
地名 百姓-OC 镇压 居留-PST
因为你是父汗亲生的女儿,就叫你去镇抚斡亦剌惕地方。
(18) tegün-ü qoyina manduγuli qaγan üge olulčaqui-yin uladaqoyar
他-GEN 后面 人名 可汗 话 得-PST-GEN 因为 两个
elči ilegegsenaǰuγu. (155a28-30)
使者 派去-PST 有-PST
满都固理可汗为了对质,派去了两个使臣。
(19) manǰu qaračin bide qoyar ulus nigen ey-e-ber yabuqu-yintulada
满洲 喀喇沁我们 两个 国家 一个 和谐-INS走-GEN 因为
tngri-tür čaγan mori γaǰar-turqara üker alaǰu. (176b11-15)
天-DL 白 马 地-DL 黑 牛 杀-PST
我们满洲、喀喇沁两国为表同心和睦,对天刑白马,对地杀青牛。
3、ači-bar
ači-bar是ači的凭借格形式,-či有“服务”,“善事”,“谢意”等等意思。ači-bar主要依附在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形动词后面,能够支配主格和属格形式。在句中表达“因为……”,“乃是……”的意思。例如:
(20) tedeger ačitu qad-un aci-bar burqan-u sasin4edüge
那些 功德 可汗-PL-GEN因为 佛-GEN 宗教 现在
kürtele delgeregülügsen aǰuγu. (4a15-17)
到 弘扬 有-PST
由于这些可汗的功德,佛教至今在西藏长盛不衰。
(21) sečen qaγan pagsba lam-a-yin ači-bar šaǰin-i delgeregülǰü
薛禅 可汗 人名 喇嘛-GEN 因为 宗教-OC 扩大
amu. (171a23-25)
存在-PST
因为有(忽必烈)薛禅可汗和八思巴喇嘛,佛教才得以宣扬。
(三) 概括后置词
《黄金史》中出现的概括后置词中有kiged、büri两个。
1、kiged
kiged主要依附在名词、代词和形动词的后面,可在并列关系的几个名词后面,表达概括的意义,或在几个并列关系的名词中间出现,起联系前后表达概括意义的作用,表达“……和……”,“……及……”,“……等”的意思。kiged可支配主格和单复数形式。例如:
(22) ögelen eke qasar kiged degüu-ner inü erüǰü saγun
人名母亲 人名 和 弟弟-PL 3.POSS惦念 坐
aǰuγu. (22b4-5)
存在-PST
诃额伦母亲、合撒儿以及其他弟弟妹妹都正惦念着他。
(23) ǰülgekiged eldeb čečeg-iyer dügürügsen kerülen-ümören-tü. (81a13-15)
草 和各种 花-INS 满-PST 克鲁伦-GEN 河-DL
在克鲁伦河畔绿草如茵,万紫千红。
kiged在词源方面,以动词词源ki后加上前提副动词-ged而形成的 [12] 。现代蒙古语中kiged作为概括后置词使用频率降低,多以并列连接词使用。例如:“uen kiged qudal ǰöb kiged buruγu-yi ilγaqu keregtei需要区别真与假,正确与错误”。现代蒙古语中,替代了其概括语法意义的是“ǰereg”。“ǰereg”主要在名词、形动词后出现,例如:“miqan-u delgegür-tu gurgul ǰerlig nuγusu taulai ǰereg baiqu yum肉铺里有野鸡、野鸭,野兔等”。
2、büri
büri主要依附在名词和数词后面。可以支配名词的主格和单复数形式,表达“每……”的意思。例如:
(24) oi büri daγuristala yeke daγu-bar uyilaǰu ayisuqui. (11a21-23)
林 每 回响 大 声-INS 哭 走
哭声使森林中松涛悲鸣。
(25) nökör ǰaγura-ban nengǰileldüy-e kemeǰü ayil büri nengǰigseger
伙伴 之间-REFL-POSS 搜查 说-PST 家 每 搜查-PA
kü. (20a23-25)
语气词
我们先在自己的伙伴中间挨家挨户地搜查。
(四) 共同后置词
《黄金史》语言中的共同后置词有selte、qamtu两个。
1、selte
selte主要依附在名词的后面,根据它在13~14世纪的古文献中的使用判断是属于古老的后置词。selte表示“……一起”,“……总和”的意思。例如:
(26) basa tatar-un alǰi qaγan arban γurban nasutu büküi-dür eke
还有 塔塔儿-GEN 人名 可汗 十 三 岁 在-PST-DL母亲
selte-yi daγaliǰu odǰu. (53b30-54a01)
一起-OC驱赶-PST 走-PST
在他十三岁的时候,脱斡邻勒和他母亲撒拉塔一起被塔塔儿人阿泽可汗活捉。
(27) köngsegü sabaraγ ong qan-u qoyina-ača nekeǰü senggüm-ün em-e
人名 人名-GEN 后面-ABL 幼儿 人名-GEN 妻子
köbegünirgen orγun selte-yi duliǰu abču. (57b10-12)
儿子 百姓 一起-OC掠夺-PST 拿-AUX
可克薛兀·撒卜剌黑追击王罕,夺了桑昆的妻子儿女和百姓及其财产。
(28) Qudačilaγun qoyar köbegün irgen selte-yi tüliǰü činggis qaγan-a
人名 人名 两个 儿子 百姓 一起-OC 掳掠-PST 人名-DL
ese ögbe. (56b17-19)
没有 给-PST
掳得忽秃、赤剌温俩个儿子和他的百姓,但是从战利品中没有拿出任何的一点东西分给成吉思汗。
中世纪蒙古语中的selte具有实词的起源,同tulada是tula的后面加上复数形式da/de一样,selte是sel“所有的一切”后面加了复数形式ta/te而构成的。而现代蒙古语中selte一词不再以共同的语法意义使用,而是多以belegselte“礼物”名词词组的形式出现。
2、qamtu
qamtu主要依附在名词、代词、数词的后面。由词根qam“共同”和表示“共同或者拥有”的附加成分tu构成,能够支配联合格。在句中表达“同……”,“同……一起”的意义。例如:
(29) basaǰičitabuγadmösön qamtu čuγlaǰu ögbesü ese quγulabai.
又 还是五个-PL 箭杆 一起 聚集 给-CVB 没有 折断-PST
(6a20-22)
又把五支箭杆捆成一束交给他们,都没有折断。
(30) tömüǰin qasar begter belgetei dörbegüle qamtu saγuǰu geüki
人名 人名 人名 人名 四人 同 坐-PST 鱼钩
tataqui-tur nigen gegegen soγusun oruǰu. (17a16-19)
拉-DL 一个 银 鱼 进-PST
帖木真、合撒儿,别克帖儿、别勒古台兄弟四人同坐钓鱼,一条光闪闪的银鱼上钩了。
qamtu在13~14世纪蒙古语文献当中还没有衍生出后置词的意义,而在《黄金史》中qamtu作为后置词表达共同的语法意义。
(五) 限定后置词
《黄金史》中出现的限定后置词有kürtele一个。
kürtele主要依附在名词、副词和形动词后面,表示事物和动作的限制及加强的语法意义。该词起源于动词词干kür“达到,走到”,kürtele是kür后加上迎接副动词形式tele构成的,能够支配名词的方位格和与位格,表达“到……”,“直到……为止”的意思。例如:
(31) Činggis qaγan tede tayičiγud-i uruγ-a kürtele ünesu-ber keyisken
人名 那些 泰赤兀惕人-OC 子孙-DL 到 灰-ABL 扬
kiduba. (44b30-45a02)
杀-PST
成吉思汗把泰赤兀惕人直到他们的子孙们像扬灰似的杀光了。
(32) Amaqai-yiükübe kemen ögelen-e kürtele eyin kemegdekü
人名-OC 死-PST LV 人名-DL 到 这样 说-PASS
bolba. (15b27-28)
AUX
俺巴孩可汗死了,就连诃额伦也来数落了。
(33) torγan sira-yin ger tergen iseri-yin alam-dur kürtele üǰeǰü ese
人名-GEN 家 车 椅子-GEN 底-DL 到 看 没有
olǰu. (20a26-27)
得
翻箱倒柜搜查锁儿罕·失剌的家,屋子里床铺下都搜查过了,没有找到。
kürtele以限定后置词沿用至现代蒙古语中,在蒙古语族其他语言当中也能找到其对应的后置词。比如,土族语中的kurdəla,东乡语中的kurutala,达斡尔语中的kurtəl,东部裕固语中的kʉrtele等等。
(六) 时位后置词
《黄金史》中出现的方位后置词有degere、emüne、qoyina、umara、dergede、čaγada、orčin、činači、dotura九个。
1、degere
后置词degere主要依附在名词的后面,能够支配主格和属格形式,表示位置及方向意义,具有“向……上面”,“朝”“在上面”的意思。例如:
(34) Čaγan šonqor naran saran qoyar-i adqun nisčü ireǰü
白色 海青太阳 月亮 两个-OC 抓 飞 来-PST
γar degere minu baγuba. (14a11-13)
手 上 我的 落下-PST
白海青抓着太阳和月亮飞来,落在我的手上。
(35) Ger-yin noyad kelebe čin-u degere bide üküy-e geǰü ese
家的 官-PL 说-PST你-GEN 上 我们 死 这样 没有
dutaγalγaba-i. (164a30-164b02)
逃-CAUS-PST
家臣们说,我们替5你死,没有让他逃匿。
如例(2)所示,在中世纪蒙古语中,后置词degere也有“在……周围”,“在……旁边”的意思。
2、emüne
emüne主要依附在名词和代词的后面,表达“在……面前”,“在……以前”的意义,能够支配具有反身领属的主格和属格形式。例如:
(36) quyildur ögülerün anda-yin emüne biqadquldusu. (62b23-24)
人名 说 兄弟-GEN 前 我 战斗
忽亦勒答儿说,帖木真兄弟我为你打头阵。
3、qoyina
qoyina在《黄金史》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由词根qoyi后加附件成分na构成。主要依附名词、代词、形动词的后面,具有“在……之后”,“跟着……”等意义,可以支配主格和属格形式,一些情况下可支配从比格。例如:
(37) Eke-yügenügei boluγsan-u qoyina aq-a-nar degüü-ner
母亲-OC-REFL-POSS 没 AUX-GEN 后 哥-PL 弟-PL
aduγun-iyan qubayaǰu abulčaba. (6b19-21)
马-PL-OC-REFL-POSS分-PST 拿
母亲去世以后,弟兄们把家产均分了。
《黄金史》中出现了词根qoyi后加附件成分si/naγsi/γur构成qoyisi/qoyinaγsi/qoyiγur等表示方向的派生后置词,用法大致与qoyina类似。
4、umara
umara主要依附在名词的后面,表示“……的后面”的意义,能够支配属格形式。例如:
(38) ger-ün umara-ača kebtegül-lüge qamtu bayiǰu kelelegültügei kemebei.
家-GEN 后面-ABL 宿卫-COM 和 在-PST 说-CAUS LV-PST
(74b17-18)
(让他)在宫帐后宿卫在场时禀报吧。
5、dergede
dergede主要依附在名词和代词的后面,可支配主格和属格形式,表达“在……旁边”,“在……一旁”的意义。例如:
(39) nigen edür siraγ-a aγta naimanmorid ger-ün dergedebayiǰu büküi-tür
一 天 银合马 八 马-PL 家-GEN 旁边 在-PST 存在-DL
degeremčinireǰüüǰeteledegeremdčüodbai. (20b27-30)
强盗 来 刚看到 盗 走-PST
有一天来了几个强盗把他家八匹银合马抢走了。
6、čaγada
čaγada主要依附在名词和代词的后面,表达“靠着……”,“贴着……”,“亲近……”的意思,能够支配主格和属格形式。例如:
(40) Biden-ü čaγada tumen kesig-ten-i bökelǰü yeke γool bolun
我们-GEN 那里 万 护卫军-OC 强硬-CAUS 大 中间 成为
atuγai kemebe. (73a20-21)
有 说-PST
这一万名护卫军是我的近卫军,也是我最精锐的主力军。
7、orčin
orčin主要依附在名词、代词和形动词的后面,表达“在……附近”的意思,可支配主格、属格、与位格以及格范畴附加成分加领属附加成分的形式。例如:
(41) Teresaγuγsan orcin jelm-e-yin simin siminbögelǰigsen Čisun
那 坐-PST 旁边 人名-GEN 吸 吸 吐-PST 血
asqaγsan. (42b29-43a01)
洒-PST
在者勒蔑身旁遍地都是血水,咽的咽了,吐的吐了。
(42) odu-tai söni ordu ger-i minü orcinkebteǰü. (75a9-12)
星-SS 夜 宫殿 家-OC 我的 附近 躺
星光灿烂的黑夜,你们倒卧在我的宫室左右。
8、činači
činači主要依附在名词和代词的后面,该词在《黄金史》中只出现了一次,支配主格和属格形式,表达“……的那边”,“在……的那头”的意思。例如:
(43) Onan-u činači eteged ulqud turaγ-tur čerig-üd-iyen ǰasaǰu
地名-GEN 那 边 地名 地名-DL 军-PL-REFL-POSS 治理
qadqulduy-a kemen ǰasaǰu bayiǰuqui. (42b18-21)
战斗 LV 治理 有
在斡难河彼岸,在兀列兀惕·秃剌思坛地方集中精锐部队严阵以待。
9、dotura
dotura主要依附在名词和代词的后面,表达“在……里面”的意思,可支配主格和属格形式。例如:
(44) qabul qaγan-u doluγan köbegün-ü dotura qutula-da ögüle. (10a27-29)
人名 可汗-GEN 七个 儿子-PL-GEN 里 人名-DL 告诉-IMP
合不勒可汗七个儿子中的忽秃剌。
(七) 方向后置词
方向后置词中有ǰüg、ögöde、uruγu三个。
1、ǰüg
ǰüg主要依附在表示方向或地点的名词后面,可支配与位格,表示“向……方向”,“沿着……方向”,能够支配词干。例如:
(45) börte činu-aumaraǰüg tenggis dalai getülǰü ǰad-un γaǰar-a
人名 北 向 地名海 渡过-PST 扎答-GEN 地方-DL
ireged. (4a27-30)
来-PST
孛儿贴·赤那离家向北走,渡过滕汲思海来到“扎答”地方。
(46) qaldun-a ǰüg yisün-te sögödčü öčin sačüli sačuba. (25a25-26)
地名-DL 向 九次 跪-PST去 祭品 撒-PST
向不儿罕·合勒敦山行九叩礼,洒奶祭祀。
2、ögede
ögede主要依附在名词和代词的后面,受词大多以主格形式出现。在句中表示向上运动的方向,表达“逆着……”的意思,支配主格形式。例如:
(47) bi ende-če onan mörenögedebotuqan bolǰaγal γaǰar-a neyileldüy-e.
我 这里-DL 斡难 河 往 地名 地方-DL 会合
(27a12-15)
我从此地出发直奔斡难河孛脱罕·孛斡儿只地方去会合。
(48) ulǰa ögede türiǰü ayisui kememüi. (37b23)
地名 往 突进 走 AUX-PST
往浯沥扎河方向去了。
3、uruγu
后置词ögede和uruγu是一对反义词,表示相反方向的语法意义。uruγu主要依附在名词后面,表示向下运动的方向,表达“顺着……”的意思,支配主格形式。例如:
(49) tendeče ergün-e mörenuruγu negüǰü. (41a7)
从那里 地名 河 往 迁徙
从那里迁往额尔古纳河流域。
(50) irgen-ben abuγad qaγačaǰu ečige-tür-iyen neyilen selengge
百姓-REFL-POSS 拿-PST 分离 父亲-DL-REFL-POSS会合 地名
uruγu ködelǰüküi. (57b18-20)
往 动
带着所属百姓,逃往薛凉格河流域,打算与自己的父亲会合。
4. 结语
《黄金史》语言的后置词具有多种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具体表现在与受词一起表达某种事物之间或某种行为状态的比较、因果、限制、时位等等关系。中世纪蒙古语后置词数量较多,功能繁杂、方式多样,此方面在罗布桑丹津《黄金史》中有所充分体现。根据上文所述,《黄金史》语言后置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黄金史》语言后置词都是虚词,但在虚化的程度上各有不同,有些后置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虽有词汇意义但也能附加于其他词之后,表达各种语法意义。
第二、《黄金史》语言后置词在句中处于受词和格附加成分之后的位置。其语法功能所表现的特点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在与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等实词构成后置结构时,才能充当句子成分表达语法意义。
第三、《黄金史》语言中,在语义和用法方面有一部分后置词与13、14世纪蒙古文文献语言中的后置词是相同的,例如sitü、tulada。而相较于现代蒙古语,《黄金史》语言后置词在用法和语义上,有些后置词与现代蒙古语后置词相同,例如metü、adali;但有些后置词已经不再使用,例如sitü;而还有一部分后置词沿用至今,在语义、用法上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从而用于表达新的语法意义,例如selte、ǰereg。
第四、《黄金史》语言后置词在其他蒙古语族语言如土族语、东乡语、达斡尔语和东部裕固语当中仍有着比较、因果、限制、时位等各种后置词所表达的语法意义。
第五、《黄金史》语言后置词在词源上各有不同,主要来源于名词、代词、动词、副词。而派生后置词则是在名词、代词、动词、副词等的词根后嫁接格附加成分而构成,例如yosuγar、ači-bar。
第六、《黄金史》语言中不同的后置词可以支配不同的格。大体上来说,主要能够支配主格、属格、与位格、从比格、凭借格和联合格等。
文章引用
立 斌. 《黄金史》语言后置词的语法特点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Linguistic Postpositions of the Golden History[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4): 1527-153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4205
参考文献
- 1. R.R.K. Hartmann, F.G. Stork.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M]. 黄长著, 林书武, 等, 译. 李振麟, 俞琼, 校.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 273-274.
- 2. 戴维•克里斯特尔. 现代语言学词典[M]. 沈家煊,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277.
- 3. 刘丹青.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109-111.
- 4. 清格尔泰. 蒙古语语法[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1: 435-443.
- 5.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语文研究所. 现代蒙古语[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64: 543-552.
- 6. 嘎日迪. 中古蒙古语研究[M].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0: 365-374.
- 7. 嘎日迪. 中古蒙古语研究[M].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0: 370.
- 8. 道布. 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汇编[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3: 84.
- 9. 道布. 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汇编[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3: 280.
- 10. 道布. 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汇编[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3: 62.
- 11. 奥尔洛夫斯卡娅. 《黄金史》语言[M]. 郭守祥, 译.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191.
- 12. 白领芝. 《蒙古秘史》语言的后置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34.
NOTES
1《黄金史》语料及其拉丁文转写均来源于却玛整理出版的《罗布桑丹津〈黄金史〉》(2017),例句后面的数字依次为页码、例句所在行数,a/b为正反。
2本文中使用了以下语法缩写形式:3 = 第三人称;AS = Adjective Suffix (形容词后缀);ABL = Ablative Case (从比格);ACC = Accusative Case (宾格);AUX = Auxiliary Verb (助动词);CS = Causative Suffix (使役后缀);CAUS = Causative (使动);CVB = Converb (副动词);DC = Directive Case (方向格);DL = Dative-Locative Case (与位格);GEN = Genitive Case (属格);INS = Instrumental Case (工具格);IMP = Imperative (祈使);Link Verb = LV (联系动词);LOC = Locative Case (位格);OC = Objective Case (宾格);PL = Plural (复数);PRT = Participle (分词);PT = Present Tense (现在时);PASS = Passive (被动);PA = Progressive Aspect (进行体);PST = Past (过去时);POSS = Possessive (领属);REFL = Reflexive (反身);SS = Substantiv Suffix (名词后缀);SG = Singular (单数);VN = Verbal Noun (动名词)。
3不分贵贱的意思。
4应是宗教šasin一词,原文献中š后面的两点并不清楚。
5奥尔洛夫斯卡娅《黄金史语言》(2004年)解释为“在你身旁死”,色道尔吉译《蒙古黄金史》(1993年)中翻译作“替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