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3015 , 6 pages
10.12677/ML.2023.119544

浅析泰语的联合式复合词及与 汉语联合式复合词的比较

李梦蝶

普洱学院人文学院,云南 普洱

收稿日期:2023年7月24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2日

摘要

联合式复合词又叫并列式复合词,这类词在泰语里面运用广泛,根据构词来分,可以分为名词构成、动词构成、形容词构成三种,根据语义来分,把构成后的新词与原词对比也可以分为三类。这类词语在语音方面和语义方面都有一些汉语不具备的特征,两种语言同属汉藏语系但不属于同一语族,造成了他们联合式复合词的异同。

关键词

泰语,联合式,复合词,汉语,比较

Analysis of Joint Compound Words in Thai and Comparison with Chinese Joint Compound Words

Mengdie Li

School of Humanities, Pu’er University, Pu’er Yunnan

Received: Jul. 24th, 2023; accepted: Sep. 11th, 2023; published: Sep. 22nd, 2023

ABSTRACT

Joint compound words, also known as coordinate compound words, are widely used in Thai language. According to word formation,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noun formation, verb formation, and adjective formation. According to semantics, the formed new words can also be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word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ese words have some features that Chinese does not have in terms of pronunciation and semantics. The two languages belong to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but do not belong to the same language family, resulting i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combined compounds.

Keywords:Thai, Joint, Compound Words, Chinese, Comparis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泰语是拼音文字,泰语中的音节是由元音、辅音和声调按发音规则组合起来的。泰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基本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构词中广泛使用合成和重叠等手段。在泰语的词汇系统中,有一类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类相同,词义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称为并列式复合词,又叫联合式复合词。这类并列式复合词在语言的运用中,往往是相互合作、相辅相成的。而这些并列式合成词在语音和形式方面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规律性特征,久而久之,这些特征演变成了一种语言习惯。

2. 泰语联合式复合词的概述

泰语词汇同中文词汇一样,按照音节可以分为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如果按照构成语素来分,可以分为由单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即单语素词,和多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即多语素词。泰语复合词是由多个语素构成的新词 [1] ,多个泰语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词,这种构词方法就叫做复合构词法,产生的新词就是合成词。泰国传统语法学家Prayaubadisin-labasan在其代表作《泰语语法2546》中这样解释泰语合成词:“把单纯词和单纯词组和在一起再产生出一个词,这个词就是泰语复合词。”

各种语言常用的构词方式,就是复合式、重叠式和附加式。合成词按照复合式、重叠式和附加式三种构词方式来分,又可以分为很多种。从句法的角度进行划分,泰语合成词中复合词分为8种结构方式:中定式、中状式、支配式、递序式、补充式、陈述式、重叠式、联合式。 [2] 并且指出联合式复合词的两个语素意义关系密切,他们或相同、相近、相反或相对。

很多泰文书籍和论文中都指出,泰语中的复合词分为三种类型,为了发音相近而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可以叫做谐音复合词,为了意义相似、相近或相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可以叫做意义重叠复合词,既为了发音也为了意义相近组合而成的合成词音义重叠复合词。有些文章里把这类词归为重叠词,但是笔者认为泰语中的重叠词是คำซ้ำ[kham³³sam⁴⁵³],合成词是คำซ้อน[kham³³sɔːn⁴⁵³]。

所以,泰语联合式复合词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类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语素组成的合成词。所以构成联合式的语素,有的是事物种类相似的,有的是语素的意义相同、相近,或者是截然相反的。有部分学者,也把泰语联合式复合词称之为并列复合词。语法系统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是语素,泰语并列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义相近或相反的成词语素组合而成的,并列复合词的词性与构词语素的词性相同 [3] 。而有部分学者认为,联合型指的是把两个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甚至相反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并列而行,这样的词汇方式又叫并列式构词。 [4]

从构词结构来分析,这种并列式复合词的结构有三种:

1) 名词语素与名词语素构成名词,构成词的名词语素可以表人、动物或物象。例如,

รูปร่าง[ruːp⁴¹raːŋ⁴¹] (相貌 + 形体),意思是“身材、形体、身段”

ผู้คน[phuː⁴¹khon³³] (人 + 人),意思是“人,人们,人群”

2) 动词语素与动词语素构成动词,构成词的动词语素都是表示动作的动词性语素。例如,

นึกคิด[nɯk⁴⁵³khit⁴⁵³] (想 + 考虑),意思是“思考、考虑”

ยกเลิก[jok⁴⁵³ləːk⁴¹] (抬 + 停止),意思是“取消、撤销、废除、作废”

3) 形容词语素与形容词语素构成形容词,构成词的形容词语素都表形状。例如,

กว้างใหญ่[kwaːŋ⁴¹jai²¹] (宽 + 大),意思是“宽阔、辽阔”

สวยงาม[suːi215ŋaːm³³] (漂亮 + 美),意思是“美丽、漂亮”

从语义方面来对联合式复合词进行分类,分为以下三类:

1) 构成后词义变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类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自由语素一起构成的新词,这个新词的词义与原词相比,词义发生了变化。比如:หน้า[naː⁴¹]脸 + ตา[taː³³]眼 = หน้าตา[naː⁴¹taː³³]容貌,พ่อ[phɔː⁴¹]爸爸 + ตา [taː³³]外公 = พ่อตา[phɔː⁴¹taː³³]岳父。

2) 构成新词后还存在本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类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自由语素一起构成的新词,构成之后基本不改变原词的意义。

3) 构成的新词词义扩大或缩小,例如ข้าว[khaːu⁴¹]米 + ปลา[plaː³³]鱼泛指食物,หัว[huːa⁴⁵³]耳朵 + ตา[ taː³³]眼镜 = 耳目。

4) 构成的新词词义偏移,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类相同词义相反或相近的自由语素构成的新词,与原词相比词义发生偏移,例如เท็จ[thet⁴⁵³]假的 + จริง[tsiŋ³³]真的 = 真实的。

5) 由外来语借用词构成。使用泰语本土词与外来语借用词来组合构成新词,新词保留原词意义。例如ทุน[thun³³]资本 + ทรัพย์[sap⁴⁵³]财产 = 资本。

丛语义结构上看,这列词语存在一个特点,他们音节是相互并列的,词性相同,且词义相近、相同或为同一类型的词语。 [5]

3. 泰语联合式复合词的特征

(一) 泰语联合式复合词的形式特征

泰语的并列式复合词都是为语素A + 语素B的形式,也就是说,联合式复合词由两个不同的语素构成。然而,当这些词在语言中实际运用的时候,为了使整个语句押韵,使语句朗朗上口,这些词语的形式又会发生一些变化,通常是在语素A和语素B之前加入相同的成分。即x语素A + x语素B。例如:วัวควาย[wuaː³³khwaːi³³] (黄牛 + 水牛),意思是也是“牛”,但是如果想表达“既不是黄牛也不是水牛”,理所当然地会容易说成ไม่ใช่วัวควาย[mai⁴¹tshai⁴¹wuaː³³khwaːi³³],但是其实泰语里习惯说成ไม่ใช่วัวไม่ใช่ควาย[mai⁴¹tshai⁴¹wuaː³³khwaːi³³]。再例如,ฉ้อโกง[tshɔː⁴¹koːŋ³³] (骗取、舞弊 + 欺诈、诈骗),意思是“诈骗,舞弊,贪污”,“贪污舞弊的人”实际上应该表达为คนขี้ฉ้อขี้โกง[khon³³khiː⁴¹tshɔː⁴¹khiː⁴¹koːŋ³³],而不是คนขี้ฉ้อโกง[khon³³khi⁴¹tshɔː⁴¹koːŋ³³],同理,“爸爸和儿子都是贪污舞弊的人”,应该表达为“ลูกขี้ฉ้อพ่อขี้โกง[luːk⁴¹khiː⁴¹tshɔː⁴¹phɔː⁴¹khiː⁴¹koːŋ³³]”。ข้าวปลา[khaːu⁴¹plaː³³]表面意思是“饭和鱼”,但是还可以指代通常所吃的食物,“去找东西吃”应该表达为“ไปหาข้าวหาปลากิน[pai³³haː²⁴khaːu⁴¹haː²⁴plaː³³kin³³]”,而不是“ไปหาข้าวปลากิน[pai³³haː²⁴khaːu⁴¹plaː³³kin³³]”。

四音格并列式复合词有一种结构为X-A-X-B结构,这种结构的词语形式较为整齐,读起来更加押韵,也容易记忆。例如“损失人力”表达为“เสียผู้เสียคน[siaː²⁴phuː⁴¹siaː²⁴khon³³]”,其中“ผู้[phuː⁴¹]”和“คน[khon³³]”都是“人,人群”的意思;“ชั่ว[tshuaː⁴¹]”和“เลว[leːu³³]”都是“坏”的意思,“坏人”说成“คนชั่วคนเลว [khon³³tshuaː⁴¹khon³³leːu³³]”;“น้ำท่า[nam⁴⁵³thaː⁴¹]”是“河水、水”的意思,洗澡可以说成“อาบน้ำอาบท่า [ʔaːp²¹nam⁴⁵³ʔaːp²¹thaː⁴¹]”。

(二) 泰语联合式复合词的语音特征

泰语作为一种以辅音为主体、元音以附加符号形式标出的表音文字,其词汇系统中的并列式复合词体现了其在语音方面的特征,下文将以二音格联合式复合词和四音格联合式复合词举例说明其语音方面存在的一些特征。

1) 二音格联合式复合词的存在的语音特征

部分二音格联合式复合词中的两个辅音字母,即首辅音字母都为同一个辅音字母。例如,“ชั่วช้า[tshuaː⁴¹tshaː⁴⁵³] (卑劣,恶劣,卑鄙)”,其中“ชั่ว[tshuaː⁴¹]”和“ช้า[tshaː⁴⁵³]”都有“恶劣,卑劣”的意思,并且它们的首辅音字母都是同一个,即“ช[tsh]”;“ยืดยาว[jɯːt⁴¹jaːu³³] (指讲话、文章冗长)”,“ยืด[jɯːt⁴¹]”和“ยาว [jaːu³³]”都有“伸长、延长”的意思,它们的首辅音字母都是“ย[j]”。

这些具有语音特征的联合式复合词还有另外一个辅音语音特征,尾辅音相同。例如,“ยืดยาด[jɯːt⁴¹jaːt⁴¹]”是“拖延,拖拉,磨蹭”的意思,“ยืด[jɯːt⁴¹]”和“ยาด[ jaːt⁴¹]”的尾辅音都是“ด[d]”;“ยิ้ม[jim⁴⁵³] (微笑、笑)”和“แย้ม³[jɛːm⁴⁵³] (微开嘴唇)”组合起来“ยิ้มแย้ม[jim⁴⁵³jɛːm⁴⁵³]”,就是“欢笑,喜形于色”的意思,它们的尾辅音都是“ม[m]”。

除了辅音字母存在的特征之外,两个语素的元音字母之间也存在一些成对的关系,例如,元音“อี[ʔiː³³]”和元音“อู[ʔuː³³]”通常形成一对,例如“คู่คี่[khuː⁴¹khiː⁴¹] (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元音“แอะ[ʔɛ²¹]”和元音“เอาะ[ʔo²¹]”通常形成一对,例如“เกาะแกะ[ko²¹kɛ²¹] (挑逗,争吵,吵架)”;元音“อา[ʔaː³³]”、“อะ[ʔa²¹]”和所有的单元音都可以形成一对,例如“ทนทาน[thon³³thaːn³³] (耐用,耐久,结实,坚固)”,“แน่นหนา[nɛːn⁴¹naː²⁴] (牢固,坚固,结实)”,“เบิกบาน[bəːk²¹baːn³³] (喜悦,愉快,畅快,舒畅)”。

此外,还有两个语素的元音都相同的情况,两个语素的元音都是单元音,例如“กราบกราน[kraːp²¹kraːn³³] (俯伏,折服,五体投地)”;还有两个语素的元音都是复合元音的情况,例如“เกลือกกลั้ว[klɯaːk²¹kluaː⁴¹] (混合,混杂,合污)”。

2) 四音格联合式复合词的存在的语音特征

有些四音格联合式复合词的第二个第三个音节,即中间两个音节的元音多为相同的元音,有的甚至连辅音韵尾也相同。例如,“ยิ้มแย้มแจ่มใส[jim⁴⁵³jɛːm⁴⁵³tsɛːm²¹sai²⁴] (眉飞色舞,笑逐颜开)”,第二个音节和第三个音节的元音都是“แอ[ʔɛː³³]”,辅音韵尾都是“ม[m]”;“ผลิดอกออกผล[phlit²¹dɔːk²¹ʔɔːk²¹phon²⁴] (开花结果)”,这个词的第二个音节和第三个音节的元音都是“ออ[ʔɔː³³]”,并且他们的尾辅音也相同都为“ก[k]”;还有ล้มหมอนนอนเสื่อ[lom⁴⁵³mɔːn²⁴nɔːn³³sɯaː²¹] (卧病不起)”,其中第二个音节和第三个音节的元音都是“ออ[ʔɔː³³]”,辅音韵尾都是“น[n]”。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为了使整个词语押韵,整齐,会在词语的第二个第三个音节加入没有实际意义的成分,例如“ครูบาอาจารย์[khruː³³baː³³ʔaː³³tsaːn³³]”中的“ครู[khruː³³]”和“อาจารย์[ʔaː³³tsaːn³³]”都是“老师”,但是“บา[³baː³³]”没有实际意义,但是为了让第二个音节的元音第三个音节的元音相同,所以使用元音“อา[ʔaː³³]”而不是其他的元音。

4. 汉语和泰语联合式复合词的异同

复合词在汉语与泰语中的使用与日俱增,两种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以为两种语言中的联合式复合词大同小异,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泰语属于音节文字,而中文属于表意文字,无论是从词法角度还是从句法角度去分析,不难发现两种语言的联合式复合词之间普遍存的异同。

在汉语中,对联合式复合词的定义是,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由语素构成。那些自由语素的词性必须相同,它们组合为复合词之后,有两种形式:一是词性跟构成的成分一样,这种在复合词中最常见:二是词性跟构成的成分不一样,这种比较罕见。从语义的角度看,构成的成分意义需要相同或相近、相反、相类与偏义来构成为词。并列型也称“联合型”。

汉语和泰语的联合式复合词的相同点有以下几点:1、汉语和泰语的联合式复合词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类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2、汉语泰语联合式复合词都存在以下三种结构形式:V + V;N + N;A + A。例如,汉语中有动词“持续”、名词“城市”、形容词“美好”等。泰语中有动词“นึกคิด[nɯk⁴⁵³khit⁴⁵³] (思考、考虑)”、名词“หน้าตา[naː⁴¹taː³³] (容貌)”、形容词“ใหญ่โต[jai²¹toː³³] (庞大、巨大)”等。3、根据语素意义,汉语和泰语中的并列式复合词都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两个语素的意义并列,可以相互说明。例如汉语中的“途径”,泰语中的“ผู้คน[phuː⁴¹khon³³] (人、人群)”;第二类两个语素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例如汉语中的“眉目”,泰语中的“หน้าตา[naː⁴¹taː³³] (容貌)”;第三类两个语素组合成一个词的时候,只有一个语素意义在起作用,另外的一个语素没有意义,例如汉语中的“国家”更想表达的是“国”,泰语里的“ท่าทาง[thaː⁴¹thaːŋ³³] (姿态)”更想表达的是“ท่า[thaː⁴¹] (姿势)”。

汉语和泰语的联合式复合词除了有上述的相同点之外,也存在一些不同点。首先,由于泰语是音节文字,而汉语是表意文字,在汉语中就不会出现之前所说的这种情况,为了使词语押韵结构完整而添加一些无实际意义的成分,例如泰语里的“ครูบาอาจารย์[khruː³³baː³³ʔaː³³tsaːn³³]”,“บา[baː³³]”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成分。其次,在泰语的联合式复合词里面目前笔者还未发现有“动词 + 动词 = 名词”这种结构形式,然而这种特殊的组合结构在汉语中可以找到,例如“开关”。

通过对比汉语和泰语的联合式复合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汉语和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他们在词的结构类型方面有很多的不同点也不足为奇。但是作为汉语语族中以方块字书写的汉语,和壮侗语族中以字母书写的泰语,他们在词的结构类型上还是有一定区别。

其次,把汉语和泰语放在文字体系中观察,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方块字,语音与文字的构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在语素构成词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音和形上的改变,然而泰语是表音文字,其在构词过程中更多地受到语音的影响。

5. 结语

泰语的联合式复合词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按照构词结构分为“名词 + 名词 = 名词”、“动词 + 动词 = 动词”和“形容词 +形容词 = 形容词”这三种。

2) 从语义方面来看,根据新词的词义可以有五种情况:构成新词后产生新的意义,构成新词后保留原词义,或词义发生扩大、缩小以及偏移借用外来语构成新词。

泰语联合式复合词具有形式方面的特征,A + B结构的复合词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通常会改变其形式,变为X + A + X + B的形式。在语音方面,一些二音格联合式复合词具有相同首辅音、或者相同元音、或相同尾辅音的特征,或者首辅音相同而元音成对出现的情况。而一些四音格联合式复合词的第二、第三音节为了押韵和结构完整,会使用同样的元音。

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和音阶文字的泰语,两种语言中对于联合式复合词这类词语的定义都比较相似,并且都有相同的结构形式,按照语素意义来分,两种语言中的联合式复合词都可以分成三种相同的类别。然而两种语言中的联合式复合词也存在一些区别,汉语里有的“动词 + 动词 = 名词”这种比较罕见的结构形式在泰语里似乎并不存在,而作为音节文字的泰语中所具有语音方面的特征,在汉语里也并不存在。

文章引用

李梦蝶. 浅析泰语的联合式复合词及与汉语联合式复合词的比较
Analysis of Joint Compound Words in Thai and Comparison with Chinese Joint Compound Words[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9): 4050-405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9544

参考文献

  1. 1. 洪佩慧. 泰汉复合词构词法对比研究——兼论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56.

  2. 2. 杨光远, 史先建. 泰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27(1): 133-136.

  3. 3. 傅予. 泰语并列结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民族大学, 2022: 17-21.

  4. 4. 宋杰. 对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及构词方式的研究[J]. 参花(中), 2023(6): 131-133.

  5. 5. 白丽娜. 类型学视野下的泰语四音格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22-2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