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06 ( 2023 ), Article ID: 68190 , 5 pages
10.12677/ACPP.2023.126207

浅析老子“慈”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孙敏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收稿日期:2023年5月29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23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30日

摘要

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并集中体现在他的“三宝”思想中。老子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居于老子“三宝”思想之首,即人对万物的平等博爱。儒墨两家的“仁爱”都仅限于社会中的人的情感与关系,而老子却以整个自然界为视域,超越人与人的关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坚持众生平等的理念,主张慈爱利物。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研究老子“慈”中的生态保护思想,有利于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新路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

老子,生态保护,慈

Analysis of Lao Tzu’s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ought in “Kindness”

Min Su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Received: May 29th, 2023; accepted: Jun. 23rd, 2023; published: Jun. 30th, 2023

ABSTRACT

Lao Tzu’s thought system contains rich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ought, which are concentrated in his thoughts of “three treasures”. Lao Tzu said, “I have three treasures, which I hold and protect: kindness, frugality, and not daring to be the first in the world.” “Kindness” is that at the top of Lao Tzu’s thought of “three treasures”, means that human beings’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towards all things. The thought of “benevolence” in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only discusses the emotion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in society, while Lao Tzu takes the whole nature as a vision, transce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to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Lao Tzu gets rid of the shackles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adheres to the ideal of equality of all beings. He believes that we should treat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with a kind heart and respect everything so that they can grow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e. In today’s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tudying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ought of Lao Tzu’s “Kindness” is conducive to seeking new paths to solve ecological problems, achieving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and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Keywords:Lao Tzu, Ecological Protection, Kindnes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以牺牲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谋求自身发展、满足物质利益的追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仅是生态系统内部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必须重视的问题。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研究老子的生态保护思想,有利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新路径。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后文引用《道德经》时只注篇名,不注书名)此三者,蕴含着老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认识,研究老子“慈”中的生态保护思想,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启发着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 老子之“慈”的涵义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和运行的法则,宇宙间的一切都不能有违于“道”的精神,“三宝”则是保全“道”的三件法宝。在理解“道”的基础上,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把握“慈”的概念。何为“慈”?“慈”就是遵循道的法则,无违道的精神,将人置于生态系统中,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偏去私,坚持万物平等,博爱利物。

儒家、墨家、道家的思想中都存在着“爱”或“慈”的思想,对比三家的思想,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三宝”之“慈”的内涵。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仁者爱人”,表现为孝悌,即孝敬长辈,友爱兄弟。这种仁爱思想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是先爱自己的家人,然后才爱别人,有着亲疏远近之分。墨家的思想则与之相反,主张“兼相爱”,墨子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的根源是人们之间的不相爱,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像爱护自己的身体、家人、国家一样爱护别人的身体、家人、国家,只有先给予他人爱与利,别人才会回馈我爱与利,这是一种先付出的无分亲疏的爱。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墨两家的爱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人对人的慈,仅限于社会中的人的情感与关系,而老子却以整个自然界为视域,超越人与人的关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此外,简要叙述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的原因,有利于理解老子的“慈”对解决生态环境恶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

当今社会,生态危机加剧,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人类盲目过度的生产活动。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破环等问题。第二,经济主义消费观。“经济主义价值观推崇经济利益至上,认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驱动力是对经济利益以及物质利益的追求,经济效益是检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 ‎[1] 。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工厂大量生产,人们大量消费,快节奏、无节制、不理性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第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现代人自我迷失的显著表现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最终目的和主人,将人的本质混同于对自然的支配和占有” ‎[2] 。这种将自己视为自然主人的观念必然导致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盛行,把对自然的开发和掠夺当成是最有价值的行为,将物质欲望的满足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人与自然呈现出对立的姿态,生态危机便爆发了。以上三个原因可以概括为一点:人对人的“慈”,以及人对万物的不慈。人们为了自己和同类的生存、发展与享受,完全不顾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肆意索取,无节制地掠夺,必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创生万物,但道并不主宰万物,而是任其依照本性自由发展,这是道对万物的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足补余,达到平衡,是对万物的无私的慈爱,而现如今,人类却不断地掠夺万物以满足自己,有违“道”的法则,致使人与自然失衡,生态问题频发。因此,要想解决生态问题,人类必须跳出自身局限,认识到自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关心万物,“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第四十九章)对于善的人与物,我善待他,对待不善的人与物,我也能善待他,这才是真正的善,符合道的要求。因为以道观之,万物平等,人们不可因自身喜恶与欲求而区分“善”与“不善”,更不可将之作为评判标准,高高在上地主宰自然万物。

3. “慈”的理论认识:大仁不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将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与之相反,老子主张“不仁”。“大道废,有仁义”(第十八章),老子认为,大道运行时,万物效法道的规律,依其本性发展,一切自然而然,只有大道被废弃了,人们才需要“仁义”等伦理观念维系社会秩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仁”的出现恰恰意味着“仁”(大道)的丧失,而“不仁”才是真正的“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王弼将之理解为:“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3] 。由此可见,天地并非没有仁爱之心,而是真正的“大仁”,万物皆由天地而生,天地却并未因为创造万物而觉得高于万物,而是给万物以充分的自由,使万物依照其固有的法则自相治理。就生态保护而言,我们应该道法自然,尊重、顺应自然的规律,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保护措施是必须的,但应张弛有度,过度的保护对自然而言也是伤害,比如部分地区土地开发占用生态地区导致草原退化,实行封育禁牧后草原生态逐步恢复,然而长年只禁不放也会使草原生态退化。

我们对待万物需要“慈”,但是这种“慈”必须是公正无私,不含偏见的,否则,会产生与我们的意愿相反的结果。我们常常会给事物贴上善恶的标签,然后区别对待,甚至以主宰者自居,“惩恶扬善”。“老子反对儒家式的仁义,因为它是异化了的样本,是一种偏爱行为,不仅限于人类的范围而忽视了宇宙的领域,而且在人类社会施爱行为实践过程里,由于爱的程度有轻重之分,所以,在最终的意义上,对一些人送去温暖的爱的行为,同时也构成伤害另一些人的攻击性的武器” ‎[4] 。就如狼和羊,在通常的观念里,人们认为狼是恶的,因为它凶猛,具有攻击性,而羊是善的,因为它温顺,不具有威胁。美国曾经有个繁茂的草场,牧民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牧民们财产受到损失,十分生气,狠心杀光这些狼,没有狼群的骚扰,他们的羊繁殖得非常快。可是,随着羊群的壮大,草场慢慢地被吃光了,变成荒地,羊没东西吃了,渐渐地也都饿死了。牧民的初心是保护羊群,最后却导致了羊群的死亡,这是破环生态链带来的恶果。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类似于“鲶鱼效应”,一定的竞争是必要的,一事物如果没有了天敌,没有了限制,就会如同“羊群”一般盛极而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美与恶、善与不善都是相对的,人们看到美与善时,头脑中也就有了丑与恶的概念。老子的思想中带有明显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倾向,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都是有限的、相对的、不可靠的,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有限性,认识标准具有相对性,语言表达存在歧义,并且认识主体本身也存在差异性 ‎[5]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囿于自身的认识水平,而且还会受到主观认识和偏见、成见的影响,自以为是,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所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第二十四章),我们只有避免感官和偏见对认识的蒙蔽,才能明白事理,言行举止皆不违道。此外,不仅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相对的,是非善恶判断的标准也是相对的,有些事物本身没有对错,因为人们的立场不同,才产生了不同的判断,就如同牧民杀狼的故事,狼吃羊,羊吃草,本是自然的法则,无所谓善恶,但是牧民出于自身的成见以及利益考虑,猎杀狼群,破坏了生态链。“塞翁失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祸福得失相生相伴的,自然界的山林湖泊、飞禽走兽,甚至是微生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有些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但是如果我们轻率地去破坏,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尝到自己曾经种下的恶果,在没有足够的认识的情况下,不为才是真正的“仁”。

因此,我们应该破除偏见,客观地看待事物,树立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观,绝不能因为狭隘的“善”与“仁”,破坏生态链,而应效法“道”的法则,“大仁不仁”,让万物因其本性自由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4. “慈”的实践要求:善待万物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认识了自然的规律就叫做聪明,在不了解自然规律的情况下鲁莽行事,往往会导致混乱和灾难。“知常容,容乃公”(第十六章),“如果能够通达常道,消除了自他、善恶之狭隘分别,便具有容物容人之量” ‎[6] ,行事时也就能做到至公无私。破除偏见,还需要我们落实到行动中,善待自然万物。

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在这广袤的天地间,人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与万物共同构成了这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每一自然存在物(包括人在内),都具有自己的内在固有的价值,无需他人评判,亦无需他物证明,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发展的条件,构成彼此之间的价值。人类在生态系统中一直是消费者的角色,人类所得意味着自然之所失,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是无法通过科学技术等人为手段去补救的,最终还是需要自然本身慢慢地去恢复,因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节约自然资源 ‎[5] 。

过去,人们崇尚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当作宇宙万物的中心,以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来评判自然存在物是否具有价值,以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价值评判一自然存在物的价值量的大小,对自然存在物的态度则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价值。然而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一些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可能受限于现有的理论实践水平,无法为人们所了解,但是谁也无法确定,未来它会不会成为一种珍贵的能源。如果人们仅仅依据自然存在物现有的价值以及珍稀程度来决定对其的保护力度,或许会有更多的濒危动物出现,难道我们只有等到它们快到消失时,才会有保护的意识吗?人类对大自然的一些伤害是无法挽回的,比如过度或不正确开采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所造成的浪费和污染;过量的污水排放和垃圾的丢弃超出了河流自净的承受能力,长此以往,干净清澈的小河变成了臭水沟;大量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被海洋生物误食致死,还抑制了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触目惊心的现状无不在警示我们,要克服过度的优越感,“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七十二章),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就可能招致灾难。我们只有慈爱万物,将自身置于与万物平等的位置,而非管理者,才是真正的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最大的祸患就是贪得的欲望和不知足,人有不知足之心,就永远得不到满足。当今社会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深层原因就是人们无休止的欲望和浪费行为。老子主张“俭啬”,“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俭约作为对外在他者的尊重,这个他者不仅包括自己以外的他人,也包含人类以外的他物。因为人的生存是以消费他物为前提,奢侈的行为意味着对他物的大量肆意的挥霍,这是对他物的肆意践踏,是把自己凌驾于外在他者之上的做法” ‎[7] ,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治人事天莫若啬”(第五十九章),“啬”就是要人们于己身爱惜本性,节制欲念,于自然节省自己的行为,尊重自然规律,不妄加改变,两者并行,以合适的方式保护生态,适度利用自然资源,不侵占后代人的生存资源。“俭”与“啬”从根本上来说是“慈”落实到行动中的体现,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就是要求人们爱惜自然,善待自然万物,在自然的限度内取之有方,用之有度。

5.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享受物质快乐的同时却失去了自然的快乐,生态危机频发,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近年来,我国一直十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的成立是基于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人类的命运与万物的命运紧密相连,人类只有在万物共生中才能生,而不能独生。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老子“慈”的思想中蕴含着新的破局之法——破除偏见,平等无私地爱护万物,化解人与自然的对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慈”还是更多地发挥思想观念层面的作用,“俭”与“不敢为天下先”则可以在行动层面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探讨老子“慈”中的生态保护思想,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利于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致谢

感谢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余亚斐老师以及我的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于树贵老师对本篇论文的选题以及写作的指导!感谢我的师姐兰秀婧对我的论文投稿提供的帮助!另外,曹孟勤教授的论文集《生态哲学研究》对我的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从中获得很多启发!

文章引用

孙 敏. 浅析老子“慈”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Analysis of Lao Tzu’s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ought in “Kindness”[J]. 哲学进展, 2023, 12(06): 1223-122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6207

参考文献

  1. 1. 王顺玲. 生态伦理及生态伦理教育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2. 2. 曹孟勤.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M]//曹孟勤. 生态哲学研究.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1-14.

  3. 3. 王弼, 注, 楼宇烈, 校释. 老子道德经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15.

  4. 4. 许建良. 老子道家“慈”论[J]. 伦理学研究, 2011(1): 42-49.

  5. 5. 王素芬, 丁全忠. 生态语境下的老子哲学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93-96, 222-226.

  6. 6. 王孺童. 道德经讲义[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32.

  7. 7. 许建良. 老子道家的俭约论[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3): 43-5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