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9  No. 06 ( 2021 ), Article ID: 47577 , 6 pages
10.12677/ML.2021.96223

英语中动态的象似性分析

黄 琪1,2,周统权3

1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2湖北恩施学院图书馆,湖北 恩施

3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1年11月17日;录用日期:2021年12月22日;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9日

摘要

任何语言表达都是有理据的。象似性即理据性,非象似性即更为隐性复杂的理据性,其语言表达更倾向于违背象似性原则。本文定性象似性分析了英语中动态。得出结论为:英语中动态主要遵守了线性序列时间原则和距离原则,违背了线性序列信息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和对称象似性原则。另外我们探讨了中动态表达违背象似性原则的深层理据。

关键词

英语中动态,象似性,非象似性,理据

Iconicity Analysis of English Middle Voice

Qi Huang1,2, Tongquan Zhou3

1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Library, Hubei Enshi College, Enshi Hubei

3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Nov. 17th, 2021; accepted: Dec. 22nd, 2021; published: Dec. 29th, 2021

ABSTRACT

Every linguistic expression is motivated. Iconicity is motivation, while non-iconicity is of more implicit and complex motivation whose explicit linguistic expressions own the tendency to violate the iconic principles. This essay conducts a qualitative iconicity analysis of English Middle Voice. The conclusion emerges as follows: English Middle Voice mainly obeys the following iconic principles as linear time principle and distance principles, while mainly violating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as quantity principle and symmetry principle.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ep motivation behind these violations is also included in our research.

Keywords:English Middle Voice, Iconicity, Non-Iconicity, Motivation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导论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英语中主要分为三个“态”:主动态,中动态和被动态。英语中动态是一种特殊的语态形式,因为它缺少施事 [1]。从语义的角度来看,英语中动态具有如下特点:1) 非事件性;2) 泛指性;3) 施动性;4) 情态概念 [2]。

在主动态的象似性研究中,施事的动作产生无论如何先于过程对受事的影响,也就是因(施事)先于果(过程对受事的影响),因此,主动态是最符合象似性原则的表达。在被动态结构中,施事先于受事,明显违背了象似性原则。那么,就中动态而言,它的语法结构是主动态的,但是各参与成分之间的关系是被动态的,我们如何从象似性角度来分析它呢?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中动态的象似性特点。本文提出的问题如下:

① 英语中动态是如何遵守或违背象似性原则的?

② 英语中动态违背象似性原则的理据为何?

2. 象似性原则

2.1. 顺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可以定义为:思维的顺序与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象似 [3]。Greenberg也表示:“语言成分的顺序对应与物理现实经验顺序或知识顺序”the order of elements in language parallels that in physical experience or the order of knowledge [4]。文旭(2009)将这一原则进一步分为两个原则 [5]:

1) 线性序列时间原则:连贯话语中分句的顺序对应于其所描写的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比如“I came, I saw, I conquered.”又比如:Max hit Harry and Harry hit Max.表示Max hit Harry在先,Harry hit Max在后。而Max and Harry hit each other.则没有体现出这种时间先后的概念。

2) 线性序列信息原则。该原则主要是与信息的分配相联系。谈到信息分配,我们主要采用的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信息分布的观点。Halliday & Matthiessen [1] 认为主位(theme)是句中信息的起点,是整个小句所关注和讨论的,也是小句得以展开的背景。小句中发展主位的部分被称之为述位(Rheme)。通常在陈述句中非标记性主位(unmarked theme)与主语重合,主语以外的任何成分都是标记性主位(marked theme) [1]。就信息结构在语言结构中的体现而言,非标记式匹配是:与主语重合的非标记性主位传达的是旧信息,而述位传达的是新信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我们会调整主位的实现成分重新分配信息量,这样,标记性或非象似性表达就产生了。

线性序列信息原则表示最熟悉的已知背景信息先出现,最不熟悉的新信息后出现。Halliday & Matthiessen [1] 认为主位表达旧信息,述位表达新信息是非标记性信息匹配结构;但是在语言使用中,我们可以利用主谓结构和信息结构[的错配(mismatch)]来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Halliday也曾明确表示了象似性的概念,他说:在语言表达中存在以下规律,即信息流沿着从旧信息(主位)流向新信息(述位)的方向移动,这种遵循时间顺序的移动象似性地始解了信息流的传播方向(There is a movement from a given Theme (background) to rhematic New (foreground); this movement in time construes iconically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6]。

2.2. 距离象似性

根据文旭 [5],距离象似性定义如下:概念间的距离对应于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Haiman [7] 认为两个观点在概念的接近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彼此享有语义特点或部分;

2) 相互影响;

3) 在现实中不可分离;

4) 不管在现实中可不可以分离,均视为一个整体。

2.3. 数量象似性

根据王寅 [8] 数量象似性的定义为: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的概念的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象似,与可预测度成反比。数量象似性的认知基础是:语言单位数量一多,就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心智加工也就更复杂,传递的信息量自然也会更多 [9]。Givon [10] 指出,信息处理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心智努力(mental effort)需要更多的语言编码材料来表达。语言的每一个单位得以被应用都有它能被使用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传递相应的意义,因此,语言单位越多,必定要传递更多的概念。

2.4. 对称象似性

根据Haiman [7] 对称象似性指的是语言形式的对称或非对称形式表达了语言形式各部分代表的概念之间存在的对称关系或不对称关系((a)symmetry of form will reflect conceptual (a)symmetry)。比如similarity表达的是绝对对称性概念。Harry is similar to Max.与Max is similar to Harry.是完全对称的。Like表示的不是绝对对称概念,比如Max likes Harry并不与Harry likes Max对称。Haiman通过多语言对比,发现and也可以被用作因果丛句和条件丛句。比如:Sammy’s mad and I’m glad和He comes, I will stay。在这两句中,Summy’ mad和He comes被看作是表原因的小句。Haiman [7] 认为这是一种概念对称的体现,因为根据时间的线性特点,最先发生的可以看作是背景,原因,条件。

3. 英语中动态的象似性分析

就英语中动态结构,我们对以下三个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1) A sharp knife easily slices the bread.

2) The bread slices easily.

3) The bread slices easily with a sharp knife.

在句1)中,工具被用作主语,代替施事“人”行使作格角色,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半中动态,虽然是主动态,但是主语是被施事使用的工具,而不是施事本身,工具性主语本身具有一定的被动地位。在句2)中,受事被用作主动态的主语,是典型的中动态。在句3)中,存在两个非施事参与者。

3.1. 顺序象似性

在句1)中,间接性施事a sharp knife位于受事the bread之前,符合主动态的顺序。两个参与者通过过程easily sliced开始元素之间的映射。在这个映射匹配中,通过人间接实施动因的间接性施事(Indirect Agent) (此处为knife)的特质sharp赋予了过程特质easily。间接性施事通过过程,对直接受事实施影响。这两对映射匹配之间的关系遵循了顺序象似性原则,即动因在前,结果在后。从以上的象似性映射匹配中,结合人类特定的由相同或相似经验决定的共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意义阐释:

This knife is sharp enough that it can EASILY slice the bread.

半中动态结构与我们的常识具有象似性关系,我们对这句话其的理解是:每一把刀通常都比面包硬,尤其是锋利的刀;因此,锋利的刀具有的象似性特点使这个切面包的过程就像是工具“刀”自行发起的。

对句2)的分析:The bread slices easily。其主动句为Somebody slices the bread easily。在这句话中,只存在一个参与者,即受事。根据顺序象似性原则,只能是bread为因,过程slices easily是果,因此,该句的理解为:The bread is soft enough to be sliced easily。

在句3)中,受事the bread在前,违背了施事/受事的象似性关系,这使其获得了一定的认知突显性。受事与工具或间接性施事通过过程SLICES EASILY非象似性联系在一起,因为其非象似性联系,在这句话中,施事的句法地位发生了级降,由主动句中的名词短语中心成分变成了中动句中介词短语with a sharp knife中的补语成分。这一点与英语中主被动句的区别是一致的(见表1),因此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认为,中动态在意义上传递了被动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变化也体现在句法特征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意义上的相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句法的相似上。虽然中动态的“态”与被动句句法特点不一致,但是在间接施事和直接施事地位发生变化这一点上与被动句是一致的。另外,过程的特征easily来源于工具的特征,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象似性的,因为结果特征easily被放在原因特征sharp之前。

Table 1. Difference between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

表1. 主被动句的区别

从非象似性意义上来讲,受事获得了相比其在主动句中更多的心理突显度,任何信息排列的调整都必然体现为意义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语义阐释:The bread can be sliced easily if we have a knife sharp enough. Actually,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sens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bread is less harder than the knife, so from the anti-iconic disparity between the common sense and the over-high emphasis on “the bread” which is a weak patient in iconic point of view, we can get a conclusion of that “This bread is so hard, only a sharp knife can deal with it.”

3.2. 距离象似性

在句1)中,相较于被隐藏的直接施事somebody而言,间接性施事a sharp knife与过程以及受事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是间接施事knife的特点sharp赋予了整个过程的特点。在句2)中,则是受事与过程的关系更亲密,表明是受事的特点赋予了过程的特点。在句3)中,间接施事因为级降变为了介词短语的一部分,因此其与过程的关系相较于受事更远。但是,考虑到线性序列信息原则,the bread和sharp knife的顺序违背了信息原则,使sharp knife和the bread均获得了对等的认知凸显。根据我们的象似性分析规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句3)虽然遵守了语符距离象似性和语法关系象似性,但是却违背了第五条线性序列信息原则。句3)比句1)和句2)具有更大的非象似性特点。

3.3. 数量象似性

以上三句都没有被动句标志-ed形式,但是句2)和句3)因为隐藏了间接施事或级降了间接施事使它们具备了被动意义。拥有被动意义而没有被动态的语法标志,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因此,我们可以说句2)和句3)形式上遵循了数量象似性原则,但是意义上却违背了数量象似性原则。另外,在数量象似性原则中,越是容易预测的信息会被给予较少的语言形式,越是不容易预测的信息会被给予较多的语言形式。在中动态结构中,施事的内在属性并不好从语言结构中得到体现,因此,将受事置于句首,并使用违反常规的主动态形式,使受事获得了更多的认知凸显性,尤其是施事的省略更是强化了唯一一个参与者与过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相对于它本来应该出现的位置过早或过完出现的成分都会获得更多的认知凸显性,形成隐喻性新信息。因此,我们认为数量象似性不应该只局限于语言形式上,还应该注重语言成分位置的变化所获得的信息量的激增上。

事实上,除了受事的内在属性在缺省施事以及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获得了凸显,使受事传递的信息量激增以外,英语中还有一种可以使用进行体的中动态之所以缺省施事是因为施事是与过程紧密相关的人,其具有高度可预测性。比如:

The house is building.

The book is printing.

The dinner is cooking.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动态违背了数量象似性原则,因为中动态中语言成分位置的变换使其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信息量的激增需要更多的认知处理,因此,中动态结构是利用位置的变化和语态的冲突传递更多的信息,而非使用更多的语言成分传递更多的信息,这样的表达很明显违背了数量象似性原则。由此可见,形式上对数量象似性原则的遵守必须让位于意义上对数量象似性原则的违背。

3.4. 对称象似性

对称象似性指的是语言形式的对称或非对称形式表达了语言形式各部分代表的概念之间存在的对称关系或不对称关系。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发现,句2)和句3)用主动态的形式表达了被动意义,很显然,它们违背了对称象似性原则。违背了对称象似性原则,我们只能反向理解语言表达。一般来讲,施事在过程中具备更强硬的地位,过程是否得以完成大部分是由施事决定。但是,在违背了对称象似性的中动态结构句2)中,很显然,我们只能理解是唯一一个参与者受事的特点促使了过程的发生。在句3)中,因为受事和施事都得到了认知凸显,而受事和施事的关系是通过主动态联系的被动关系,这种矛盾促使我们只能将句4)理解为:因为受事的某些特点不能使过程得以完成,因此,施事具备了一个特别的特点才促使了过程的完成;也即面包太硬的特点使得面包被切开的过程难以完成,这时是施事的特点即“锋利性”才促使了整个过程的完成。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 英语中动态因在果之前,遵守了线性序列时间原则;中动态中受事与过程的关系更亲密,遵守了距离象似性原则;中动态违背了线性序列信息原则,受事与施事相对于它们本来应该出现的位置构成隐喻性新信息;中动态违背了数量象似性原则,较少的语言形式传递了较多的意义;中动态违背了对称象似性原则,以主动态表示被动意义。

② 英语中动态违背象似性原则的理据在于:

在只有一个参与者的过程中,凸显受事,使受事的内在属性获得更多的认知处理,表明是受事的特点促使了过程的发生;

在有两个参与者的过程中,施事和受事位置对调,都获得了一定的认知凸显性;另外施事和受事以被动态的语序出现,使用的却是主动态,这种违反对称性的表达表明:受事的特点发生了一定质的改变,促使施事必须具备一定的特点才能完成整个过程,结合句3),我们只能理解为是刀的锋利的特点才切得动太硬的面包。

文章引用

黄 琪,周统权. 英语中动态的象似性分析
Iconicity Analysis of English Middle Voice[J]. 现代语言学, 2021, 09(06): 1635-164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6223

参考文献

  1. 1. Halliday, M.A.K.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nd Arnol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London/Beijing.

  2. 2. 豆涛, 邵志洪. 英汉中动结构对比及其认知阐释[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1): 29-33.

  3. 3. 王寅. 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5): 4-8.

  4. 4. Haiman, J. (1980) The Iconicity of Grammar: 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 Language, 56, 515-540. https://doi.org/10.2307/414448

  5. 5. 文旭. 词序的象似性探讨[M]//王寅, 主编. 中国语言象似性研究论文精选.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256-270.

  6. 6. Hiraga, M.K. (2005) Metaphor and Iconicity: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Analysing Text. Palgrave Macmillan, New York. https://doi.org/10.1057/9780230510708

  7. 7. Haiman, J. (2009) Natural Syntax: Iconicity and Eros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Cambridge/Beijing.

  8. 8.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9. 9.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0. 10. Givon, T. (1985) Iconicity, Isomorphism and Non-Arbitrary Coding in Syntax. In: Hairnan, J., Ed., Iconicity in Syntax,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Philadelphia, 187-219. https://doi.org/10.1075/tsl.6.10giv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