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7 ( 2023 ), Article ID: 69580 , 6 pages
10.12677/AP.2023.137359

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王阳明《大学问》的 相通性

陈美荣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5月18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0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27日

摘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目前对于这一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也是基于很多角度,例如对于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更好促进教育的实施;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激发各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这一理论对农村治理的指导作用以及在医学中如何利用这一理论促进患者的康复等。可见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探讨此理论的应用,对理论背后更深层次的合理性未有论述。因而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入手讨论,通过对比中国哲学家王阳明的思想,从中看出两者的相通性,从而得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合理性,为当今更好地使用这一理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明德,亲民,至善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Maslow’s Hierarchy Theory and Wang Yangming’s “University Question”

Meirong Chen

Faculty of Philosoph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May 18th, 2023; accepted: Jul. 20th, 2023; published: Jul. 27th, 2023

ABSTRACT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Maslow’s theory of five levels of needs is widely used in modern times,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is psychological theory is also based on many perspectives, such as how to use this theory to bett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How to use this theory to motivate team members; The guiding role of this theory on rural governance and how to use this theory in medicine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It can be seen that previous research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and has not discussed the deeper rationality behind the theory. Therefor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and by comparing the ideas of Chinese philosopher Wang Yangming, we can see the similarity of the two, so as to conclude the rationality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and provide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better use of this theory today.

Keywords:Humanism,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Self-Actualization, Mingde, Close to the People, Supreme Goodnes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目前,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在各专业领域,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这是基于其理论把人的需要详细划分为五个层次,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己需求的发展,并且可以根据此直接去努力达成这些需要,最终实现自我。由此可见,这背后是有着非常深刻的哲学含义,因此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与这一理论的统一性不仅可以使这一理论背后的理论性的合理性增强,而且能更广泛、更好地促进这一理论的应用。

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提出的背景

马斯洛是美国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作为在20世纪自然科学高速发展的时候,科学的方法也几乎占据了整个心理学。甚至心理学的诞生也都是以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可见这时候的心理学其实还是以向外寻求为主,因而反对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行为主义以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作为基础,其方法也是具有以机械唯物主义的指导为主,因而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实现;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是由潜意识所支配的,所以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潜意识意识化,通过把潜意识中的负面内容释放使得人焕发生机。其实里就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学派所设立的前提就是人是恶的,需要后面去纠正。在马斯洛看来这是消极的,也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实现。

在这种背景下,他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论。在性善论的基础下,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获取合适的动机,从浅层次向高层次发展,这样就能使人得到自我实现。

二、具体的内容

马斯洛把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生理需要:它是指通过提供各种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来达到人身体平衡的需要。判断需要的方法是:主要通过身体平衡如血液里的水含量、盐含量、蛋白质含量等;人口味的变化来判断需要,如果人身体缺少哪种化学物质就会倾向于这方面的口味(亚伯拉罕·马斯洛,2012)。

(2) 安全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后,就会产生安全类的需要。如:“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对法律的需要、对界限的需要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亚伯拉罕·马斯洛,2012)。

(3) 归属和爱的需要:人作为社会人,在个体基本的条件满足后就倾向于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这样对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个体就会想要在家庭、友谊、爱情和社交中得到被理解被接受,实际上也是一种归属的需要。如过这些不被满足就会产生被抛弃、产生孤独无助感(亚伯拉罕·马斯洛,2012)。

(4) 尊重的需要:这一需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身的能力、权能、成就、优势等方面所带来的自信和希望。二是对外在的名誉、声望也就是外在的人对自我的尊重。如果这两方面不能满足就会有自卑、弱小或无能感的产生,使人的否定自我,自然会怀疑人生的意义。(亚伯拉罕·马斯洛,2012)。

(5)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的终极需要,即实现人指为人的本性。人作为人而非其他的存在,就有其之所以作为人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我实现。在这里他并没有说出这个终极本性是什么。而只是说:“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能够成为什么作为人的潜能而存在,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把它挖掘出来,然后努力实现这种潜能。这里的潜能是以性善作为前提的而存在的,他提到:“我们的本能冲动与其说是掠夺性的,不如说是友爱性的。与其说是令人憎恶的,不如说是令人赞美的”“在人的本性中没有一丝一毫趋向邪恶行为的趋向。”正是因此,整个需要额的各阶段才能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出现,并且从低级向高级过渡。也正是因此,在自我实现之前的一切需要的满足才有意义,否则如果需要的背后是罪恶的话,那人生不断向前走的意义将彻底被截断(亚伯拉罕·马斯洛,2012)。

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五个需要层次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是从低级需要过渡到高级,只有低一级层次需要满足后,更高一级需要才会出现。其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也就是满足人保持自身机体活着的需要,人只有活着,后面一切的一切需要也才有存在的意义。其次是人对周围环境的需要,当人的生存得到保障后,也需要生存在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否则也会因为担心自己的生命会受到侵袭而会造成身心问题。在生存问题得到相对解决后,就来到对人际交往的需要,毕竟人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更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最后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每个人最终走向的方向,只有实现了自我,人才能称为真正的人,这样也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3. 王阳明《大学问》的内容

我们看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以性善论为前提;其次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实现人生的意义;最后是它是从内向外延伸以实现自我的过程,这与我国宋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思想也是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的,以下便是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所表达与马斯洛相通的思想。

一、《大学问》的基本框架

王阳明的《大学问》是对原本《大学》的第一段的详细阐释。《大学》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郑玄2008)。因《大学》在宋朝二程提出原本有错,在宋朝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改本,并把其中的“亲民”改为“新民”,并对原本《大学》内容进行了増缩与位置调换。阳明不同意朱熹的改本,认为原本《大学》没有错漏,因而写了《大学问》予以驳斥。

王阳明对《大学》第一句的解释:“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大人之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为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王守仁,2011)

大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个一体之源不是来源于意的发动,而是“其心之仁本若是”。大人之仁是由客观的心之本体而存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我”,而非日常生活中发动出来的主观的意所决定。而明明德是体,属于内圣之学,其具体展现在“亲民”之上,亲民为用。明德在亲民,亲民体现在孝悌,由己到别人再到天下都做到亲,则实现了一体,尽到了人的本性。而至善就是这明德至善之极。是明德、亲民的标准。至善就是吾心之本体,知此便能不于外求,而是向内找这惟一的本体,这样心就能有一定向,有定向就不会妄动则能静、安、虑、最终得至善,回到万物一体的本体(陈永胜,2022)。

二、“明德”、“亲民”、“至善”的关系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王守仁,2011)。

至善是明德、亲民之极致,自然也就作为衡量是否达到明德、亲民之标准。而明德、亲民最高状态的至善,是灵昭不昧的,能够随时体现出自己的自明性。对轻重厚薄能随感随应,变动不居。它是一切事物的本有原则,其本身是无善无恶的,依其本性来,“则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有议拟增损于其间,是因受外物蒙蔽,意念发动造成。不知至善在吾心,总是向外求定理,而违背了本来的是非标准,使得人欲放肆横流,明德、亲民自然越来越远,于是天下大乱,在阳明看来,这也是当时社会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他才会主张在明明德的基础上是“亲民”而非“新民”。“亲民”的主体是民,统治者对民是教与养合一的关系。所以要做到明德、亲民就需要以至善为标准,以至善出发为目标,方向才不会错,明德、亲民才得以可能。至善之本体,表现的是我们天命之性。有至善的保障,人生最高境界才能是万物一体的仁体境界(翟奎凤,2018)。

4. 《大学问》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统一关系

阳明解释《大学》“明德”、“亲民”、“至善”是在万物一体的基础上,以明德为体、亲民为用,至善作为二者发展之极,明德、亲民到了至善才是真正成为“大人”,实现自我。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虽分为五个层次,但总结起来实际上是分为认识本性的存在,满足个体的需要;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我这三个方面。即使这里没有明确指出体用的关系,但可以从需要的层次里看出隐藏的条件,这跟王阳明对《大学问》的解读的层次是统一,可以相互借鉴解释的。以下就二者 的统一性进行详细论述:

一、本体相通:以性善为本

马斯洛曾表示要实现需要就得认知和理解我们的欲望,然后从这开始不断往上满足人本性的条件,而不是一味朝外在去寻求人存在的价值。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人在满足的需要之前要明白自己的本性,有了本性作为指导,就有评判是非的标准,才能更好去实现自我。所以马斯洛才会把需要层次理论置于性善论的前提下来展开。这一点也正是王阳明强调明明德的原因,阳明这里人有明德之光明之本体,却被私欲蒙蔽使得本体之明得不到彰显。《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阳明解释“知止”为知止于至善,因为知道人的本性至善,便可以使心有定向,安定就能把心沉静下来,这样就可把心安住,不被妄念所纷扰,才能够在心无杂念中看到人事物的真相,也才能最终得到至善。所以既然因私欲不能明德,那我们就去明明德。通过“知止”、“定”、“静”、“安”、虑,克去内在的私欲,使得本体之明逐步得到显发,克去一似私欲,就得一份清明,最后毫无一丝私欲,本体得以完全显发,达到“至善”境界。因而马斯洛需要的第一个层次理论也是对生理和生存安全的需要,是从自身开始,而不是去外界寻求满足自我的条件。可见在这一点,跟王阳明的思想是相通的(李芬,2006)。

二、实现路径想通:人与社会为一

在马斯洛这里是获取社会的认可来达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要想获得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做有利于社会的事。人与社会为一体,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是满足个人的需求,即满足人之为人的本性的所需所求,可以说在社会中满足他人的需要,也是满足自己成为自己的需要;阳明通过“亲民”来把自己放在社会中,通过对社会的促进达成对自我的促进。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天下万物共同拥有一个明德、至善的本体,所以在明明德的过程中,需要把本体之光明之德性扩展到更多的人,这个扩展的过程就称之为亲民。亲民又是包含教与养的统一,因为明明德之人与民为一体,那么民就具有主体性。要充分满足民的主体性,首先要保证民作为人的存在的生存需要。只有生存得到满足以后,才能对其进行教化,逐步满足其精神的需要。所以,个人与整个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满足,缺一不可。不论是从个人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跟马斯洛第一、二阶段的需要层次是相通的。

三、终极目标相通: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终极阶段,是实现人的本性。他以性善论为前提,从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以及社会需要的过程逐步上升到自我实现。即他是以认识自我本性为前提,在满足自我生存、社会的需要这两个阶段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对自我的实现,即实现最高的善,实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

在《大学》这里也是以“至善”为终极目标,通过前两个明德、亲民的过程,最终达到“至善”的目的。也是最终实现“天地万物为一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明德、亲民虽然有前后关系,但并不是完成了明德后才去亲民,而是在明德的过程中就包含着亲民,只有二者共同作用下,才能达到至善这一终极目标。在马斯洛这里也是一样,虽然第一层次的需要先出现,但并不是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完全满足才出现高层次的需求,而是几个层次共同促进人走向至善的境界。这就需要我们要用合理的心态对待生命中出现的各个阶段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

由此看来,不论是马斯洛还是王阳明的理论,都不仅仅是向自然科学家那样从外在去追寻人存在的意义。而是从内出发,把眼光放在了人的身上,以实现人的最终本性作为目标,这样的理论是深刻的且实在的,不管对人的现在还是对人的未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5. 结语

我们今天生活在快节奏中,面临的各种压力使我们变得很焦虑、急躁。当我们偶尔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时候又会觉得力不从心。更难的是在你前往探索的路上还有着各种各样样的理论使得你眼花缭乱,一时更是不知所措。这时,如何选择,走怎样的道路便是放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而我们所讨论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王阳明的《大学问》中便给了我们很好的方向。

我们可以看到人要想过幸福的生活,尽管要把自己放在社会中去,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把自己的目光从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中拉向自身。以自我实现为目的,只有实现人的本性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而要实现自我本性的前提又是知道自己的本性是善的。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但即使明白了最终的方向与底线,我们也不能够操之过急,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从满足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开始,再拓展到外在环境和外在他人那里,最后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这也让我们明白,自我实现是一个有明确路径和阶段的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更加需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放下自己的焦虑和不安,稳稳地走向完美的自我,实现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文章引用

陈美荣. 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王阳明《大学问》的相通性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Maslow’s Hierarchy Theory and Wang Yangming’s “University Question”[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7): 2898-290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7359

参考文献

  1. 1. 陈永胜, 译注(2022). 传习录. 中华书局.

  2. 2. 李芬(2006).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述评. 哈尔滨学院学报, (7), 11-14.

  3. 3. 王守仁(2011). 王阳明全集(吴光, 钱明, 等, 编校, p. 1066). 上海古籍出版社.

  4. 4. 亚伯拉罕•马斯洛(2012). 动机与人格(许金声, 等, , p. 22, 27-29, 120, 13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5. 翟奎凤(2018). 王阳明论《大学》至善. 哲学研究, (7), 81-88.

  6. 6. 郑玄(2008). 礼记正义(吕友仁, 整理, p. 2236).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