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2869 , 5 pages
10.12677/AP.2023.139487

莱布尼茨单子论的潜意识心理分析

宋其恩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7月28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1日

摘要

潜意识学说是心理学史上重要的理论之一。在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思想中,就已经可以看到潜意识理论的雏形,尽管他本人并未察觉到这一理论,但却对潜意识学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单子论作为莱布尼茨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宇宙世界是由无数多杂乱且封闭的单子构成,而且单子之间存在等级差距,最低级的单子只具备“微觉”,稍高一级的单子具备“统觉”,最高级的单子则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本文旨在从莱布尼茨单子论入手,对其潜意识心理思想进行分析,进而论述这一思想在哲学史、心理学上的贡献及意义。

关键词

单子论,微觉,前定和谐,潜意识

Subliminal Psychoanalysis of Leibniz’s Monolets

Qi’en Song

School of Philosoph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ul. 28th, 2023; accepted: Sep. 7th, 2023; published: Sep. 21st, 2023

ABSTRACT

The theory of the subconscious mi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ie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The prototype of the theory of the unconscious can already be seen in the ideas of the 18th-century German philosopher Leibniz, and although he himself was not aware of this theory, he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the unconscious. As one of Leibniz’s important theories, monadism believes that the universe is composed of countless chaotic and closed lists, and there is a hierarchical gap between the lists, the lowest list only has “micro-awareness”, the slightly higher list has “unified awareness”, and the highest list is the all-knowing, all-powerful and all-good God. This paper aims to start from Leibniz’s monoton theory, analyze his subconscious psychological thought, and then discuss the contribu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idea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Keywords:Monadism, Microsense, Pre-Set Harmony, Subconsciousnes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当下对潜意识问题的探究仍然是心理学和哲学发展所不可忽视的一环,当我们回溯18世纪的德国哲学,会发现原来莱布尼茨早已发现了人的潜意识能力,只是他当时并未察觉到这一理论,所以才未将其系统化地整理归纳。但莱布尼茨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单子论是他的心理本质论的基础。在他的理论中,单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且单子是无数多的杂乱无章的精神实体。莱布尼茨肯定了单子具有“微觉”“统觉”的感知能力,这也是构成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他也因此被誉为“作为近代第一位肯定意识现象的人,莱布尼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微觉”对“潜意识说”的产生和发展,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王荣拉,陈燕,2004)本文旨在从哲学和心理学层面,深入剖析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思想,并期望能够从中理清潜意识的理论渊源,进而试论莱布尼茨的潜意识理论对后世哲学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2. 单子的概念及其提出背景

莱布尼茨创立单子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亘古的问题:何谓世界之本源?这不仅是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心理学上一问题。作为理性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莱布尼茨敏锐地察觉到此前两位唯理论思想家(笛卡尔、斯宾诺莎)关于何为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不够完美,因此莱布尼茨决定要去找到一样东西来充当世界的本原,他试图回到古希腊原子论当中去寻求答案。但是当莱布尼茨进一步研究古代的原子论时,他发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虽然是指不可分的最小的点,但是原子是充实的这就意味这原子要占有空间,也即意味着原子是由广延的。作为发明微积分的数学家,莱布尼茨马上意识到原子论的缺陷所在,原子是有体积有广延的,因此原子可以被除二可以无限被划分。最后他得出古代的原子论是不可以作为世界本原的,面对这样的困境莱布尼茨只能重新出发,开辟出一种新的东西来充当世界本原,同样这个作为世界本原的东西也必须满足自古希腊以来的限定条件:作为世界本原的东西是最普遍的和最抽象的,万物有它产生且毁灭后复归于它,因此他还要有动力因。

莱布尼茨开始去寻找那个作为本原的东西,他曾说:“我们的理性常常陷入两个迷宫,一个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产生问题和起源问题……”(莱布尼茨,2007),这就是莱布尼茨所说的著名“二迷宫”问题,在这里莱布尼茨所要追寻的作为世界本源的东西,已经从本体论意义上逐渐转向认识论意义,作为本源的东西不仅是最小元素,同时也应该包含人类认识的基础。这无论是在哲学还是心理学上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莱布尼茨要寻找的作为世界本原的东西要符合二迷宫问题中的第二点。作为世界本原的东西,除了是无形体无广延且不占空间之外,还要满足连续性和不可分这两个关键点。组成世界的每一个点都是不一样的是独立的,此外任何一个样东西都要保持连续性,如果没有连续性宇宙世界就会出现有空荡。莱布尼茨要找出这个不可分的点,还要找出这个点的运动,还有两个点之间如何保持一种连续性。如何有一种哲学去找到一种实体建立一种本体论,使得其既能保证不可分的点同时又具有连续性,这就是莱布尼茨需要完成的问题。为了找到这样的一种实体,莱布尼茨首先从“不可分的点”出发,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去找这个点,但是很快他就发现物理学上的点是实在的。这个点是有广延的且占有空间,这就不满足“不可分的点”这个限制条件。莱布尼茨又把眼光转向了数学上的点,他认为数学上的点是符号标记,没有广延不占有空间即满足了不可分的要求。但随后莱布尼茨发现整个现实世界都是实在的,数学上的点无广延,因此数学上的点没有资格充当世界本原。最后莱布尼茨找到了形而上学的点——单子,单子既是不可分的同时也是实在的,它如同数学上的点一样没有形体且没有广延,因此是不可以被切分的,但为何说它是实在的?莱布尼茨以深邃的眼光洞察到精神实体是实在的,精神无广延不占位置,单子是精神的点,从而也就是实在的。

3. 存在于单子中的“力”——欲望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单子是没有广延的最小微粒,没有广延意味着没有形体,那么没有形体的东西何以构成有形体的现实世界?莱布尼茨认为在单子内部有一种“原始的力”——欲望,正是这种力使得单子成为了“自由的自因”。单子通过这种力复合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因此莱布尼茨认为整个世界只不过是单子复合出来的一种表象,由单子这种基本粒子构成的这个世界,在我们眼睛里面表象出来,因此世界只是单子在我们的主观反映中的一种表象。

按照莱布尼茨的观点,他认为:一、单子是没有部分的单纯实体,它不能像世间万物那样自然地合成或是毁灭,“单子只可能突然开始和突然中止”(莱布尼茨,2007),上帝以奇迹的方式创造其他一切单子的单子,上帝是太上单子作为最高的单子它是一切单子的来源,也是一切单子的最终归宿,所有其他单子都要比上帝低级。二、每一个单子之间都是彼此独立的,不与其他单子发生相互作用,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运动得利于其内部的某种“力”,他把这种内涵在单子内部的力称之为“欲望”正是由于这种内部的力,才使得各个互不相干的单子自己可以运动,自己是自己的原因且朝着更加完满的状态运行,从而形成自然界有序的运动。三、前面我们说到世界是单子在我们主观反映中的一种表象,构成整个宇宙世界最后的单子在量上是一样的,然而之所以有植物、动物、人类和上帝这种等级差别的存在,是因为构成人、动物、植物的每个单子的“知觉”能力不一样,也即质不一样。构成动物较高级的单子的“知觉”,到构成人及人自我意识更高级的单子的“统觉”,但所有这些从低到高的单子的“知觉”能力与最高单子上帝相比较,都是不完满的,都存在着某种缺陷,上帝是具有最清晰反映能力的单子。四、由于每一个单子在知觉能力上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因此不管是在同一类事物中还是在不同类的事物中,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单子,正如在世界上找不出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然而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无数多的单子,那么这些完全不相互作用也不相同的单子是如何构成一个连续的世界?莱布尼茨从每一个单子的知觉能力出发,他认为每两个单子之间,都可以插入一个单子,而所插入的这个单子的知觉能力要比那两个单子中知觉能力弱的单子强,比另一个知觉能力强的单子知觉能力弱,因此在每两个单子之间,都可以无限地插入比前一个知觉能力强,比后一个知觉能力弱的单子,“自然绝不作飞跃”这样的连续律便使得整个宇宙世界可以连续不断。莱布尼茨关于单子特征的定义,依据数学中微积分的原理建立了差异律和连续律,“既保证了每个单子作为‘不可分的点’,又使得整个单子系列成为一个不间断的连续整体,从而实现了‘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邓晓芒,赵林,2014)

如上所述,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作为认识的主体而存在,是一种客观的精神实体,单子与单子之间是相互孤立的状态,因此它对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只能来自于其内部,不会来自外界。“由于其他创造物不可能对灵魂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观念原先就是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的,我们的思想是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本性的深处。”(全增嘏,1983)这里莱布尼茨想表达的是单子与单子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的“力”,实际上已经先天地存在于其内部,只是潜在地依附在我们的认识之中,这给后来的心理学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尽管在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中早已出现了潜意识思想,但他当时并未发现这一理论,而是等到二十世纪后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潜意识心理学,他也不敢说是自己独创了潜意识心理学,“在我之前的诗人们和哲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潜意识,我发现的只是研究潜意识的方法。”(王小章,郭本禹,1996)可见,莱布尼茨单子论中所蕴涵的潜意识理论对后世的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

4. 单子论视角下的身心关系说

在笛卡尔那里他首先通过怀疑来开始自己的哲学的,他认为我们只有对我们所接受的知识进行一番怀疑之后,才可以得到可靠无疑的知识,在经过彻底的怀疑后,笛卡尔得到了最真的东西即我在怀疑不可被怀疑,并由此推出了上帝的存在。笛卡尔认为我们的现实世界被分为了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并且这两个实体是彼此独立不相互影响的,这两个实体只有通过“松果腺”这个器官才能进行交感,这便是笛卡尔著名的身心二元论。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思想在斯宾诺莎看来是不可能的,因为两种不同的且彼此独立的实体,不可能在一个物质实体上发生交感,斯宾诺莎与笛卡尔都同意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存在,只不过他不认同笛卡尔把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二元分割的做法,为了解决笛卡尔身心交感说的不可行性,斯宾诺莎意识到必须从一个实体出发,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实体观——神。

斯宾诺莎曾这样形容他的实体观“一般哲学家是从被创造的事物开始,笛卡尔是从心灵开始,我则从神开始。”(张志伟,2010)正如斯宾诺莎自己所说的他的哲学是从创造者神开始的,他认为神是唯一的实体神即自然,“是创造自然的自然”这个作为唯一实体的东西是自因的、无限的,且神作为世界万物的原因它是内在于万物之中的是万物的必然原因,而非偶然原因。斯宾诺莎认为万事万物之所以是当前我们所看见的样子,是因为神内在无万事万物中显现出了它的神性,斯宾诺莎没有否认世界上存在思维和广延两种属性的东西,但是他不认同笛卡尔那样把思维与广延二元划分,而是认为思维和广延是实体的两种属性,“心灵与身体是同一个体的两个方面,心灵不能决定身体,使之动或静,身体也不能决定心灵,使之思想。”(张志伟,2010)万物之所以形态不一、各式各样,是因为它们所分有神存在状态的不一样,这即是斯宾诺莎所说的样式,斯宾诺莎通过样式的划分进一步证实了世界万物的运动,人的思维活动的原因。而神作为唯一一个实体,在它内部有思维和广延两种属性存在,那么这两种属性会不会像笛卡尔所说的那样会发生交感呢?斯宾诺莎的回答很明确,他认为思维和广延是实体两种不同的属性,它们完全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互不相干地运行着,因此思维和广延不会发生交感,它们自被神创造以来就彼此先天地以某种定律和谐的存在于一个实体之中,“身体与心灵就好像两列并行的列车,他们保持一致不是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而是因为各自遵循着事先铺好的轨道以同样的速度运行。”(邓晓芒,赵林,2014)这就是斯宾诺莎的“一体两面”思想。

莱布尼茨正是察觉到了斯宾诺莎这种先天的定律思想,他接受了这种前定了的思想,并把它贯彻到自己的单子论中,用前定和谐的定律规定单子运动,从而得到当下这个有序不紊的现实世界。在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哲学中上帝是最高的单子,因此它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之初,他就已经预见到了每个单子的运动过程,“莱布尼茨认为上帝在最初创造每个单子的时候就把能够使他们相互协调一致的程序放进单子里面去了。”(邓晓芒,赵林,2014)莱布尼茨把这种“相互协调一致”的东西称之为“前定和谐”,正是这前定和谐的定律,使得无数多复杂的单子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从而使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谐发展。莱布尼茨用两个走的一模一样的钟表来说明这种前定的定律,在他看来两个钟表之所以走得一模一样,不是因为这两个钟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是因为在两块钟表之外,有某一个钟表匠在时时刻刻地调拨者他们,而是这两块钟表之间存在着“前定和谐”的先天定律,使得他们在被创造之后便可以不需要外界的力量而彼此协调一致地走着。两块钟表就好比两个单子一样,互不影响也不存在外在力量的干预,但是两者却彼此独立且和谐地存在,在宇宙世界中存在着无数多的单子而不仅仅只有两个,因此前定和谐理论应该要适用于千千万万个单子,通过之前的论述我们知道,有形体、有广延的世界是由单子的复合集聚而产生的现象,但莱布尼茨认为由单子复合集聚而呈现在我们主观印象中的不是真正的实体而是现象,换句话说由单子集聚形成的是形体是现象,“真正的实体则是“灵魂”,而“真正的实体间的关系是无数单子间的关系,它远非两个钟表、而是无数个钟表之间如何协调一致的问题。”(邓晓芒,赵林,2014)莱布尼茨为了更好地说明前定和谐思想,又补充了一个比喻,在演出开始前每一个乐器手都已经按照此前已经做好的曲目各自进行演奏,在宇宙世界的创生过程中,莱布尼茨认为“在无数单子构成的宇宙中,上帝就如同宇宙秩序总谱的作曲者,彼此孤立的各个单子正是根据上帝的前定和谐来进行各自的自然变化,从而既使得每个单子都向着更高的知觉状态运动,也使得整个单子世界保持了一种有条不紊的秩序。”(邓晓芒,赵林,2014)上帝只是把前定和谐的程序放进创世的过程之中,它并没有干涉单子自己的运动,由此莱布尼茨把上帝与中世纪的上帝概念做了区分,中世纪的上帝是管控者控制一切,而莱布尼茨的上帝只是一个调和者,它没有剥夺单子的自由性。在此前哲学家探寻世界本原的进程中,要么致力于去寻找那个最小的点陷入困境,要么就是被现象和实质所迷惑从而进入二元论,直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前定和谐出现,才揭开了蒙在现象之上的面纱,从而进一步看到了本质,单子和前定和谐思想完美地回答了世界始基的诘难,也超越了心物二元论的思想。

5. 结语

莱布尼茨通过其单子论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知觉和统觉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即便是在社会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今天,莱布尼茨的心理学思想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仍然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随时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身体内部细小的知觉累计成为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感觉,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一样独立地存在,但是正是由于我们人类有了各种各样的欲望需求和各种微知觉,才使得每个个体各具特点。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因此莱布尼茨的潜意识思想在当今仍然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他呼吁我们要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倾听个体生命的诉求(欲望),从而能够到达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理论终究是要联系实践的,对莱布尼茨潜意识心理思想进行分析主要目的便是在于此,一方面莱布尼茨的理论对后世心理学和和哲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当先构建人类社会和谐共处提供笔者的见解。

文章引用

宋其恩. 莱布尼茨单子论的潜意识心理分析
Subliminal Psychoanalysis of Leibniz’s Monolets[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9): 3879-388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9487

参考文献

  1. 1. (德)莱布尼茨(2007). 神义论附单子论(朱雁冰 译). 新知三联书店.

  2. 2. 邓晓芒, 赵林(2014). 西方哲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3. 全增嘏(1983). 西方哲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4. 4. 王蓉拉, 陈燕(2004). 莱布尼茨的“微觉”及其在“潜意识说”上的意义.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36-38.

  5. 5. 王小章, 郭本禹(1996). 潜意识的诠释——从弗洛伊德主义到后弗洛伊德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 6. 张志伟(2010). 西方哲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