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6 ( 2023 ), Article ID: 68167 , 7 pages
10.12677/ML.2023.116350

语篇衔接视域下《防海新论》翻译考察

李翠英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3年5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20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30日

摘要

德国人希理哈的《防海新论》是近代输入中国的重要外国军事理论著作。该书的译介为晚清国防战略转变与战略防御的具体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晚清国防的近代化建设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研究《防海新论》的翻译情况。本文以《防海新论》的英汉语篇为材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处理,考察译文的翻译质量,发现《防海新论》中衔接手段的翻译对译文的质量及译作的社会价值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防海新论》,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衔接,翻译质量,军事翻译

On the Translation of A Treatise on Coast Def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Cohesion

Cuiying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May 15th, 2023; accepted: Jun. 20th, 2023; published: Jun. 30th, 2023

ABSTRACT

A Treatise on Coast Defence by the German Von Sheliha is an important foreign military theory work imported into China in modern times.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it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defens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romoting its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However, so far, no scholar has studied the translation of it. Based on the source and target texts of A Treatise on Coast Defenc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processing of textual cohesive mean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hesion theor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examined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it, and found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cohesive means in it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book.

Keywords:A Treatise on Coast Defence,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Discourse Cohesion, Translation Quality, Military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防海新论》,又名《南北花旗战记》,由德国希理哈 [1] 根据其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所见所闻撰写而成。该书由傅兰雅口译,华蘅芳笔述,元和江衡校字,阳湖赵宏绘图,译自1868年于伦敦出版的“A Treatise on Coast Defence” [2] ,共有18卷。此书自一卷至八卷论今之船与炮比昔更精,则防守法不可狃于故见,必足与新法船炮相敌者方可用;九卷至十一卷论阻住行船之路令敌船难入内地之法,十二卷至十九卷论水雷之造法用法,末卷论作灯火以照海面河口使黑夜能得光明,以免敌船偷渡之法(防海新论·原序)。该书中有对传统防海手段的反思,也有关于如何拦阻海船进人内河的构想,指明在防海过程中各种水雷的作用,特别对如何藏伏水雷以及如何防止敌船偷袭河口海面的照明措施等有着详细的论述 [3] 。该书专门讨论了美国南北战争中水陆交战的攻守情形,并阐释了许多有关军事地理的原理,是晚清时期重要的军事译著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本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军事译著一直以来便备受学者们关注。其中,王宏斌 [4] 具体考察了《防海新论》对清廷高级官员李鸿章、丁日昌、丁宝桢等人的影响,指出他们在1874~1875年的海防大讨论中接受了《防海新论》的观点,在海防讨论中提出了比较先进的海防建设计划,树立了集中驻守、重点布防和机动作战的海防观念。此外,王宏斌 [5] 的《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一书还就《防海新论》的影响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邹振环 [3] 对《防海新论》的版本与译刊者、内容与叙事视角、影响及意义进行了研究,指出《防海新论》所采取的是一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深处,给予一种强烈的现场感,认为这样的“新理战史”把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战争译著作为晚清西学东渐史考察的一个方面,对于开拓中国近代史学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都会有积极的意义。张美平 [6] 简单考察了《防海新论》的发行数量,并指出在清政府国防战略由原来的“重陆轻海”到“海防、塞防并重”的转变中,《防海新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知识资源,对清政府的正确决策起到了作用。

可以看出,目前《防海新论》的相关研究数量少、不够系统。学者们多是从历史学角度研究其影响和意义,未曾从翻译学角度对其进行考察。而作为近代译介到中国的第一本,且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外国军事理论著作,其中的翻译问题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但学界至今无人提及。鉴于此,本文基于《防海新论》中的真实史料,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概念中的衔接理论为框架,从语篇衔接中的照应、替代、省略、连接、重复、同义和搭配几个方面来分析译者对《防海新论》语篇中“衔接”的翻译方法,并由此进一步考察译文的翻译质量。

2. 理论背景

近年来,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语篇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也开始将语篇语言学(语篇分析)的理论嫁接到翻译研究领域,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也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理论的内涵。众多国内外学者也纷纷将语篇语言学(语篇分析)研究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杨黎霞 [7] 、黄国文 [8] 等。

“衔接”由韩礼德(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是系统功能语法“语篇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提出以来,衔接现象便广受学界关注。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在其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将衔接定义为“一种语义概念,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和对解释它起重要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它使由句子组成的篇章具有连贯性” [9] ,这标志着衔接理论的正式成立。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衔接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语法衔接主要通过语法手段实现,包括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词汇衔接则主要在词汇中起作用,通过对词汇的选择实现,包括复现(reiteration)和共现(collocation)两种模式,具体而言有重复(repetition)、同义(synonymy)、反义(antonymy)、上下义(hyp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等衔接手段。

3. 《防海新论》中衔接手段的翻译考察

3.1. 语法衔接

在语篇中,语法衔接手段主要是在语法层面发挥作用,它的使用“能够起到串句成文的作用,这些成分既起到衔接的作用,又有助于行文的通顺与连贯” [10] 。

3.1.1. 照应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11] 。照应可以分为内指照应和外指照应,即参照点存在于语篇之中和参照点在语境“外部”环境之中的两种情况。而内指照应又可分为回指和下指,即指称上文和指称下文。通常内指照应有三种方式: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人称照应词一般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如him、it、everybody等;指示照应词一般为this、that、these之类的指示代词以及the和such a一类的定冠词,也包括here、now等地点指示词和时间指示词;比较照应则可以通过一些具有比较意义的词语如same、such、similar、different等来实现。

例1:

原文:All these guns were mounted en barbette and the gunners could not stay at them. [2]

译文:以上各处其炮俱为露置而炮手不能常立于炮旁。

在该例中,原文句中的“them”指的是“guns”所表达的命题意义,属于回指指示照应。由于在照应关系中,指代成分和所指对象之间在语义上存在着一致性或认同关系,译者在翻译时并没有使用像原文一样的指示照应手段将“them”直接译为“他们”,而是把其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翻译出来,即译作“炮”,与前文所表达的命题意义形成重复,符合中文的语言使用习惯,同时保证了译文的语义连贯。

3.1.2. 替代

替代是指用替代词去取代语篇中的某一个成分,替代词的语义要从所替代的成分中去寻找 [11] 。一般来说替代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常用的名词性替代词有one,ones,the same等;常用的动词性替代有does,do and did等以及常用的小句性替代词so,not等。

例2:

原文:The effect of an 11-inch or 15-inch shot against the turret of a Monitor is to loosen the rivets and bolts of the plating, to jar and derange the machinery of the turret, and to spread the effect of the force of its blow over a large surface, rendering the turret liable to being penetrated by the next shot striking near the same place. [2]

译文:铁甲炮台每被十一寸径之炮子十五寸径之炮子打至铁甲之螺丝冒钉或断或松,又令转动之机亦坏,此因炮子所击之力散在大面,则再有炮子打其原处,或能打通。

在例2中,原文文末的“the same place”替代了前文的“the turret of a Monitor”,在避免前后语义重复的基础上又清楚地表达了意思、保持了前后文的连贯性。由于替代部分替代的是上文中已经出现的内容,因此,译文采取了与原文相同的方式,用“原处”替代“铁甲炮台”,该译法不仅实现了全文的连贯,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使译文更加简洁。

3.1.3. 省略

所谓省略,指的是将语篇中的某一成分省去不提,从而避免重复前文中出现过的信息,达到突出新信息的目的。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省略也可分为三大类,即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省略手段的使用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省略和被省略的成分在结构上应当是一致的,且要出现在句中同一层次上。

例3:

原文:The fire became general, the smoke dense, and we had nothing to aim at but the flash of their guns;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friends from foes. [2]

译文:堡中船上互相放炮攻击则炮烟甚浓,对炮者望不见何物,只能望敌军放炮之火光而向其火光以对正自己之炮,且有时亦难分别其火爲我船放炮之火与敌人放礮之火。

在例3中,原文句中的“the smoke dense”的完整形式本为“the smoke became dense”,由于逗号不能并列两个完整的句子,而“the fire became general”与“the smoke became dense”结构相同,所以便省略了谓语动词“became”以保证前后的衔接和语法的正确性。对此,译者成果识别了“省略”这一衔接手段,将其译作“……则……”的形式,该译法不仅实现了该小句在中文中的衔接,同时也深刻抓住了“the fire became general”与“the smoke became dense”之间的联系,即“放炮”导致“炮烟浓”这一因果关系,不可不谓是一石二鸟。

3.1.4. 连接

连接指的是用连接词充当过渡词的角色,通过连接成分来体现语篇的逻辑关系。表达出的常见逻辑关系有时间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和递进关系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英汉语篇的逻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一致的特点。

例4:

原文:The fire in the forts blazed up again at night, but I thought it one of the fire-rafts they lighted up every night at the fort. [2]

译文:虽然夜间望见堡中之火从新发旺,我以为不过是堡旁之火排耳,因敌人每夜必烧火排以照夜故也。

在该例中,由原文的“but”可知该句的前后内容为转折关系,对此,译者并没有延续原文的衔接手段、将其处理为转折关系,而是将其处理为让步关系,关联词“but”被转化为“虽然”,并提前到句首。该译法虽改变了关联词,但并未影响原文的意思,总体来说译文还是忠实的。此外,译者还对该句进行了增译,在译文文末增加了解释性内容“因敌人每夜必烧火排以照夜故也”,该小句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了解其前后因果关系。

3.2. 词汇衔接

如前所述,词汇衔接主要包括复现和搭配两种,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定义,复现指“在阶的一端对某一词项的重复;在阶的另一端用概括词对某一词项的回指;还有一些处于中间地带的词,如同义词、近义词、或上义词的使用” [9] 。后来,韩礼德又认为同义、近义、反义、上下义和部分整体关系其实都是同义关系 [12] 。因此,复现关系又可概括为重复关系和同义关系。在语篇中,词汇衔接手段的使用同样能够起到串句成篇的作用。

3.2.1. 重复

词汇衔接中的重复是指语篇中某个成分多次出现的现象,重复出现的语言成分在单复数形式上可以不一致,也可以是同根词的不同形式,甚至可以是某个小句形式。

例5:

原文1:Lieutenants Meade and Bradford, of the Marine corps, at once ceased firing, and landed, losing but a few men, which shows how easy it would have been for the other boats to land. At this time the forts on James and Sullivan’s Islands opened fire with shell; also a ram with grape and canister. [2]

译文:则有米德与布拉德佛德两员武官止其兵放枪即时登岸此时哲末斯岛与色里凡岛之堡与色里凡岛之堡见我等去攻色末搭堡即开放开花礮而南军之冲船亦放羣子之礮。

原文2:Lieutenant Bolton, who saw and blasted a great deal in East River, near New York, says one hundred pounds of powder, fifteen feet from the bottom of a vessel, would break her sides or bottom. [2]

译文:有官员布尔登前在纽约克之东河每用火药轰开水底之石言用火药一百磅离般底十五尺可打破船边或船底。

原文3:His executive officer, Lieutenant Comstock, and eight of the crew killed, and seven or eight wounded. [2]

译文:其名下之副官名戈马斯多革及八人已被炮子打死受伤者八人。

在例5中,三段原文均出现了“Lieutenant”一词。根据柯林斯词典,“Lieutenant”意为“陆军中尉”或“海军上尉”。而在原文1的译文中,“Lieutenant”被译作“武官”,原文2的译文将该词译为“官员”,原文3的译文甚至没有对“Lieutenant”进行翻译。译者对“Lieutenant”一词的翻译过于简单、笼统,且对该军事术语的翻译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无疑会对译文的质量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读者们了解西方的军衔及军制。

3.2.2. 同义

同义关系中包括了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和局部与整体关系词,其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并不受词性的限制。

例6:

原文:Notwithstanding the loss of life, particularly in this ship, and the terrible disaster to the Tecumseh, the result of the fight was a glorious victory, and I have reason to feel proud of the officers, seamen, and marines of the squadron under my command, for it has never fallen to the lot of an officer to be thus situated and thus sustained. (A Treatise on Coast Defence, 1968: 108)

译文:此事中虽失去氐固末惜船,死伤多人,然卒得大胜,所有在事大小人等作事出力并无错误,所以我必夸奖之,自古以来之水师未有能如此之耐战者也。

在该例中,“seaman”和“marine”都是与海防相关的“兵”,其中“seaman”指“水兵”,“marine”指“海军陆战队士兵”。在翻译该句时,译者简单地将“the officers, seamen, and marines”译作“大小人等”,把“seaman”和“marine”这两类兵种统一归类为“小人”。此种译法虽更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但却不利于读者了解国外先进的海军军事领导体制和军队组织编制,容易使读者低估西方国家的军事制度,进而不利于推进晚清的海军军事体制改革。

3.2.3. 搭配

搭配指的是语篇中的词汇共现现象,即语篇中的某些成对词项具有在相同词汇语境中出现的倾向,它们相互临近从而在语篇中形成一定的衔接 [9] ,这些共同出现的词项在语义上是有联系的。

例7:

原文:It would be an interminable undertaking, sir, if I were to attempt to give a minute account of all the hard work performed in the flotilla, or mention separately all the meritorious acts and patient endurance of the commanders and crews of the mortar-vessels. All stuck to their duty like men and Americans; and though some may have exhibited more ingenuity and intelligence than others, yet the performance of all commanded my highest admiration. [2]

译文:总之,若要将田鸡炮船各队内大小人等多日耐劳苦之功详细缕述非纸笔之所能罄也。可见从无一人偷懒,亦无一人畏怯者。虽有数人其放炮之法此他人更巧,然不及其巧者固亦未尝拙也。

如例7所示,译者并没有将“men”和“Americans”直译为“(男)人”和“美国人”。这是因为这两个单词和“like”以及“and”共同构成短语“like men and Americans”,且该短语前面还有“stuck to their duty”,此外,原文的整段话都在夸赞船上大小人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作者将“All stuck to their duty like men and Americans”译作“无一人偷懒,亦无一人畏怯者”,该译法符合前后语境,也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可以说是一个较好的翻译。

4. 研究发现

通过考察分析《防海新论》英汉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及其翻译,本研究发现《防海新论》的译者基本上能识别出原文所使用的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手段。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遵循原文所使用的衔接手段,而是在把握原文衔接方式和逻辑关系的情况下,根据中文的语言使用习惯进行翻译,不仅保证了译文的忠实、清晰和连贯,也使译文更为地道,这大概也是李鸿章等重要海军官员能从中汲取先进、系统的海防思想,提出先进海防建设计划的关键,进而帮助清政府“抛弃传统的星罗棋布、周密布防的海防思想,树立集中驻守、重点布防、机动作战的海防观念” [4] 。

与此同时,译者对于原文衔接手段的翻译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对于一些重复出现的军事术语存在翻译不一致的情况,如例5中的“Lieutenant”本意为“陆军中尉”或“海军上尉”,但在文中却被译作“武官”、“官员”,甚至省略不译。对于一本军事理论著作来说,这样的错误可谓是致命性的。其次是对于意思具有一定相似性术语的翻译较为笼统。如例6中的“the officers, seamen, and marines”被译作“大小人等”,并没有体现军阶和兵种的差异性。也正是因为如此,《防海新论》产生的影响较为有限,仅仅是帮助清政府摆脱旧的、树立新的海防观念,而没有让清政府防海官员意识到西方军事体制的优越性,进而从军事领导体制以及军队组织编制等方面促进清政府的海军建设、改变其消极现状。若译者在翻译此类军事术语时能统一译名,并选用一些能体现军阶和兵种差异性的术语,或许可帮助清政府海军官员反思其军事领导体制和军队组织编制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身,加快海军军事的现代化进程。

5. 结语

本研究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衔接视角出发,对《防海新论》原文衔接手段的翻译处理进行了考察,发现译者对原文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处理不仅会影响到译文的质量,还会对译著的社会作用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英语和汉语虽属于不同语种,但二者语篇的语法衔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翻译时既可以相互借鉴,也可以通过转换的方式实现原语在目的语中的忠实与通顺;汉英语篇在词汇衔接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须认真研读语篇,把握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同时加强对词汇衔接的敏感度,仔细斟酌其翻译,以提升译文的质量,更好地发挥译文的价值。

文章引用

李翠英. 语篇衔接视域下《防海新论》翻译考察
On the Translation of A Treatise on Coast Def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Cohesion[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6): 2593-259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6350

参考文献

  1. 1. 希理哈. 防海新论[M]. 傅兰雅, 华蘅芳, 译. 上海: 江南制造总局.

  2. 2. Scheliha, V. (1868) A Treatise on Coast Defenc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Gained by Officers of the Corps of Engineers of the Army of the Confederate States, and Compiled from Official Reports of Officers of the Navy of the United States, Made During the Late North American War from 1861 to 1865. E. & F.N. Spon, London.

  3. 3. 邹振环. 西方战争实录的叙事视角——晚清《防海新论》汉译及其影响[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27-33.

  4. 4. 王宏斌. 《防海新论》与同光之际海防大讨论[J]. 史学月刊, 2002(8): 58-62.

  5. 5. 王宏斌. 晚清海防: 思想与制度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6. 6. 张美平. 翻译一事, 系制造之根本——江南制造局的翻译及其影响[J]. 中国翻译, 2010, 31(6): 38-42.

  7. 7. 杨黎霞.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3, 16(3): 1-4+55.

  8. 8. 黄国文.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J]. 中国翻译, 2004, 25(5): 17-21.

  9. 9. Halliday, M.A.K. and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London.

  10. 10. 陈明瑶, 邱辉. 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论《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的英译[J]. 上海翻译, 2009(1): 20-24.

  11. 11. 胡壮麟.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2. 12. 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