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4 ( 2024 ), Article ID: 85011 , 5 pages
10.12677/ml.2024.124250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登高》英译本对比研究

康 燕

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收稿日期:2024年3月1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10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23日

摘要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凝练,意境丰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古诗词英译有助于国家积极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受到众多诗词爱好者的追捧,已经被很多翻译家译入英语及其他外语。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对《登高》的两个英文译本(许渊冲、Stephen Owen宇文所安)采取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多维度研究中国古诗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登高》,三维转换式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n the Hei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Yan K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Received: Mar. 1st, 2024; accepted: Apr. 10th, 2024; published: Apr. 23rd, 2024

ABSTRACT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with its concise language and rich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e cultural treasure of our country.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poetry can help our country actively promo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so a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the country. Known as “the first of the Seven Rul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Du Fu’s On the Height has been sought after by many poetry lovers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nd other foreign languages by many translators.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dopted by the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On the Height (Xu Yuanchong and Stephen Owen) from three aspects: linguistic dimension, cultural dimension and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so as to study the unique value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multiple dimensions.

Keywords:Ecolog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On the Height,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倡导将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展现中国精神和体现中国智慧的卓越文化,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了许多中华优秀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应当在推动文化传播方面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今,很多优秀学者将中国经典诗词进行英译,以传播中国文化,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登高》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创作的诗词,此诗字字皆情、含蕴丰富,被后人推崇至极。当代闻名翻译家许渊冲和哈佛大学教授Stephen Owen (宇文所安)都对这首诗进行了汉诗英译。本文将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对比分析两位译者的诗歌翻译,揭示两个译文各自的优势,拟希望对诗歌翻译赏析做出有益探索和尝试。

2.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被描述为一种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自主的翻译学说 [1] 。基于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学观点,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将翻译生态比作自然生态进行的整体性研究,研究利用作为人类行为的翻译活动与“求存择优”自然法则适用的关联性和共通性,从而得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针对翻译的方法、原则等方面重新进行了解读与描述 [2]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 [3] 。翻译过程是以译者为主导的,由译者适应及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 [2] 。生态翻译学在翻译方法上的精髓就是多维度转换,但是翻译过程复杂,内涵丰富,要想面面俱圆,满足所有维度的要求是不现实的,所以就要选择满足其中主要维度的要求,做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4] ,即在生态翻译观中,翻译是译者进行选择与适应的一个过程,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要主要满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的适应性转换,让源语言在译入语的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性转换,从而使得译文能够适应目的语生态环境。要强调的是“三维”转换并非相互独立、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联系的,因此译者在处理译文的过程中要多方兼顾。

3.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登高》英译本对比

杜甫是唐代诗坛一颗璀璨明珠,享有“诗圣”之誉,他的诗作“地负海涵,包罗万汇”,在中国文学史上被定性为“诗史”。杜甫所作的写景抒情诗《登高》,被世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该诗前两联描述凄凉情景营造出忧郁氛围,后两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年老多病,孤独悲凉的复杂之情。《登高》英译本众多,本文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为中国翻译界泰斗,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的译本和美国著名汉学家Stephen Owen (宇文所安)的译本。作为沟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桥梁,译者的作用是传递文本信息,推动文化与语言的交流。在《登高》的翻译中,两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译文既忠实于原文语言形式和内容,又保留了原作创作特色,从而推动中国诗词的魅力走向世界。

3.1. 语言维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形式和表达习惯的差异,因此在翻译原文时需要从词汇、句法、语义以及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选择,以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特点和习惯 [5] 。而语言维转换则是指在不同层面上,译者选择将原文所展现的语言风格体现在翻译中。本文主要通过对词汇和句法层面进行分析来探讨语言维转换。

3.1.1. 词汇

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人利用特定的词汇描述客观事物,以抒发感情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融合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的具体艺术形象 [6] 。如何翻译诗歌的所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定词汇,实现精准语言转换,达到译文意境美也是英译诗的关键所在。在翻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句时,许渊冲将“高”译为“wide”,宇文所安则将“高”译为“high”。结合杜甫当时的遭遇和不利的环境,这首诗的用“高”描述天空,首先是突出了天空的辽阔,更是强调诗人觉得仰视苍穹,是那么高远,上下求索而不得,感到人生希望渺茫的低落心情。因此笔者认为,直译为“high”不仅描述了天空的广袤,也表达了诗人觉得实现人生理想,遥遥无期的遗憾伤感之情。许渊冲采取意译的方法,将“渚”译为“water”,宇文所安则将“渚”直译为“isles”。“渚”在汉语中指代的是水中小洲或者小岛的意思,但是诗人是独上高台,一览众景,所见到的“渚”是俯瞰之景,也就是水与沙滩相互相融之景。众所周知,汉字属象形表意文字,诗人尽管未直接描述水,但却用了“渚、清、沙”三个水字旁的字,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使水的景象活灵活现的映射在读者的脑海中,感同身受到诗人彼时眼中的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诗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境可能是水的清澈,相对而言,笔者认为许渊冲先生的译法更能表达诗人的所描述的意境之美 [7] 。

中国古诗词喜欢使用对仗和叠词,其叠词的对仗更是体现了音美、形美和意美的特征,不仅增强诗歌的音乐性,且诗词言简意赅,精确凝练,内涵丰富。首先,为实现《登高》英译中“萧萧”和“滚滚”的叠音对仗词,许译采用了押尾韵的方法,分别翻译为“shower by shower”和“hour after hour”,忠实的再现了原诗句的叠词对仗之音美与形美,“shower”本身含有“倾泄”之意,使用叠词生动营造出一种树木纷纷而落的萧瑟景象,“hour”含有“小时;时间”之意,“hour after hour”表达出诗人感叹岁月匆匆,如江水流淌不息,无法掌控,只能任其悄然流逝的思想感情,这也是诗人在整首诗中所表达暮年壮志不得酬的遗憾之情。宇文所安则是采取意译和增译,将这对叠音对仗词分别翻译为“‘whistling wind’(呼啸的风)”和“on churning”(翻腾),显而易见,译文没有追求与原文本叠词押韵对仗的形式对等,而是挣脱原文句式与结构的束缚,以实现原诗的意境之美。原诗字面并未来直接描写风,但是“萧萧”二字却也暗含了秋风萧瑟之意,宇文所安对风的增译也是对全诗营造的秋风肃杀,草木凋零的凄凉景象的呼应;其次“churning”有剧烈翻腾之意,也能表现出长江水奔腾不息、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两个译文各有千秋,许译本忠实的再现了原诗句的叠词对仗之音美与形美,并且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保持一致,宇文所安译文则是保留了原诗句的意境美,呼应了整首诗的晚秋凄凉的环境基调。

3.1.2. 句法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形式整齐,除了上述提到的叠词,还有重复的构句方式构句,都最大限度的体现中国诗词的韵律美。如何在汉诗英译翻译过程中保留韵律美也是值得探讨的。《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共八句,每句七字,两句一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许渊冲的译文始终尽可能再现原诗的形美。其译文中每联的两句诗基本字数一致,句式对等,且都押了尾韵,分别为/aɪ/ /aʊə/ /aɪt/ /aɪn/。首联中,许使用了平行结构“... so swift ... so wide, ... so clear ... so white”,保留了原诗的结构对仗,实现了韵律美;颔联中“无边”和“不尽”是押头韵/u/,许译为“The boundless”和“The endless”也是保留了原诗对仗和押韵。由于英语诗歌除无韵体、英雄双偶句、十四行等之外往往长短不一,宇文所安可能是受到母语的影响,其译文则是抛弃了原诗的对仗形式,各联中两句诗的字数长短不齐,句式变化多样,除了首联,其余三联均无押韵;将颔联中“无边”处理为定语直接修饰“trees”,而将“不尽”译为“unending”,用逗号将其与后面的被修饰词“river”分开,与上一诗句在句式上完全割裂开了。整首诗舍弃了中国古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形式整齐的特点,相较许译本而言,宇文所安的译文再句式处理上略显逊色。

3.2. 文化维转换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8] 。翻译的过程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移植。文化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意识,克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流障碍,维护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生态平衡与和谐,并确保准确传达交际信息 [7]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句诗的描述了诗人在秋景中感慨自己长年漂泊,一生饱受疾病困扰,今日孤身登上高台的情景。其中“万里”和“百年”两个数词是虚指,重在刻意渲染,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而不在具体的数字之上。所以“万里”的并非指具体的一万里路程,而是意指诗人远离家乡,“百年”也并非指一百年,而是指多年或常年。鉴于中英文之间巨大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译文不应仅限于字面上的相似。所以,许渊冲先生将“万里”意译为“A thousand miles”,含有“千里迢迢”虚指意义,形容路途遥远,使人产生“长、远、遥”等与原词相同的意象联想,“百年”意译为“for years (多年)”,这种方式舍弃了具体数字,采取了意译,但在深层语义上保持了相应的对等关系,从而达到异曲同工之效。宇文所安则是将“万里”译为“ten thousand leagues”,league具有里格的含义,是一种古老的衡量距离的单位,一里格约等于3英里,无形中将空间意象扩展延伸,产生了和原文虚指类似的表达效果,将“万”实译为“ten thousand”,少了引人遐思、虚实结合的意境之美;“百年”译为“this century”,显然是有些“过实”的翻译,只是突破了“语言层次”的转换,并未着眼于“分析”原文本的深层语义。

3.3. 交际维转换

翻译是一种跨越语言、社会和文化的交际行为,其核心在于传递信息和促进交流。交际翻译注重综合实现交际意图,并强调读者的理解和反馈。“交际维的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9] 。所以,要让目标语读者更好欣赏和领悟《登高》这首诗的意境之美与诗人内心痛苦和悔恨之情,实现交际维度的和谐与平衡也很重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本句诗的含义是作者历尽了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忧虑,双鬓长满了白发,一生穷困潦倒,人到暮年满心颓废,身患疾病,不得告别消愁的酒杯。诗人极尽笔墨,用“艰”“难”“苦”“恨”四个字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忧思万千,这里的“苦恨”表达的是诗人壮志未酬身先老的遗憾悔恨之情。为了更好地传达诗人内心情感,许渊冲先生将此句翻译为“Living in times so hard, at frosted hair I pine”,译文中pine一词点睛切题,准确的表达了诗人苦苦盼望,却无法实现的理想抱负的遗憾之情。宇文所安在译文中采取了直译法“In hardship I bitterly resent these tangled, frost-white locks,”,将“苦恨”一词分开理解,将“苦”译为“bitterly”,将“恨”译为“resent”,表示憎恶,厌恨之意,宇文所安译文表达的意思是“在艰难困苦时,诗人痛恨自己的满头白发”,有曲解诗句之嫌,事实上此诗句是表达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长满了白发。

4. 结语

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必然存在差距,译者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创造力努力弥合这种差距,确保译文能够更好地传承原作的生命力,在目标语言环境中更好地适应。笔者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不同层面,深入对比分析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出的选择与适应,得出以下结论:从语言维度看,两位译者对个别词语理解不同,译法也有所差异,但在语言表达方面都以最自然的方自然地“再现”原文本;在文化维度,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宇文所安教授作为外籍人士,未能完全理解原文晦涩之处,导致译文个别句子翻译“过实”和曲解文本的原意。所以要想译好中国古典诗词,译者应深入研究原文,跨越文化障碍,提高对原文的解读和赏析能力,尽可能地精通原文。最后,在交际维度,许渊冲先生准确把握了诗人的情感,并有效地呈现在译文中;而宇文所安由于没有准确理解原文,导致译文与原文意思相差甚远。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我们有了新的视角和标准来欣赏和评价不同译本,这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章引用

康 燕.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登高》英译本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n the Hei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Studies[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4): 302-30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50

参考文献

  1. 1. 方梦之. 再论翻译生态环境[J]. 中国翻译, 2020(5): 20-27.

  2. 2.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3. 3.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中国翻译, 2008(6): 11-15.

  4. 4.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176.

  5. 5. 杨自俭. 英汉对比研究管窥[J]. 外语研究, 1992(1): 13-18

  6. 6. 丛滋杭.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7. 7. 赵燕. 从“三美论”角度赏析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以许渊冲的诗词英译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9(27): 62-63.

  8. 8.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 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 [J]. 上海翻译, 2009(2): 3-8.

  9. 9.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 2011, 32(2): 5-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