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0  No. 08 ( 2022 ), Article ID: 55294 , 6 pages
10.12677/CES.2022.108318

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思考与实践

——基于SWOT分析视角

黄彦瑶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22年7月22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22日;发布日期:2022年8月29日

摘要

文章采用SWOT分析框架,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四个维度,系统分析了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现状。结合实践思考,提出以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推行党员联系团班制度、构建多层次发展党员培养考察制度、创新党支部“1 + N”管理模式、打造“互联网+”党建学习模式等举措,加强“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提升本科生党支部建设质量。

关键词

本科生党建,SWOT分析,育人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Branch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SWOT

Yanyao Huang

School of Busines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Jul. 22nd, 2022; accepted: Aug. 22nd, 2022; published: Aug. 29th, 2022

ABSTRACT

Adopting the SWOT analy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am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branch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rom four dimension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Emphasizing both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practical measures, such as: implementing the liaison system between Party Members, Youth League branches and classes, building a multi-level Party Member enrollment mechanism, innovating the “1 + N” management mode in Party branches, creating an “Internet+” learning model on Party knowledge, and others. Overall, it aims to strengthening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Party branches, Youth League branches and classes, as well a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for undergraduates.

Keywords:Undergraduate Party Building, SWOT Analysis,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展开。作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本科生党支部是党联系青年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战斗堡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大学阶段是学生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加强新时代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构建适合新时代本科生特点的党建工作模式,对于打通立德树人“最后一公里”,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要把握新目标、新任务、新思路,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战略全局中系统谋划和推动。

本文基于SWOT分析视角,系统地对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模式进行思考。SWOT分析法有助于探析具体实践中存在的优势(strength,即“S”)和劣势(weakness,即“W”),以及可能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即“O”)和威胁(threat,即“T”),从而指导我们提出对创新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模式的可行探索方向。已有部分研究基于SWOT视角,探析高校党建工作体系 [1] [2] 和高校党支部建设路径 [3],但尚未有研究聚焦于本科生党支部建设。

2. 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分析

2.1.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内部优势

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优势。第一,高校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大本科生党员发展力度,通过严把入口关、规范流程关、强化考察关、抓好培育关,有计划、有重点地吸收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学生党支部力量。第二,本科生党支部主要按专业设置,党支部书记一般是辅导员,党支委、党小组组长多为高年级学长,这种天然的亲近关系,有利于党员发挥朋辈自我教育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第三,党支部、团支部、班级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各高校本科生注重构建“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推动“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能更好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2. 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内部劣势

当前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也面临现实难题,结合本研究团队所在本科生党支部的实际情况,梳理出三点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本科生党员年纪轻、党龄短、阅历浅,容易存在理论联系实际经验不足、先锋表率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能否真正端正入党动机、实现思想上入党显得至关重要。第二,本科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缺乏创新,导致多数学生党员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和被动参与的状态,不够自觉对照党性修养、党员标准、理想信念等方面深入思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员使命感和信念感的培养。第三,按专业纵向设置本科生党支部,有利于保持党支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容易出现培养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的交流和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从而影响党支部全面、系统、客观地开展党员发展考察工作。

2.3. 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外部机遇

第一,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新的战略部署。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对各高校落实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二,近年来,思想文化传播注重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高校党的建设将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放在首位,厚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第三,在“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机遇,有助于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4. 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外部挑战

第一,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事关战略全局、事关固本强基、事关铸魂树人。伴随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精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论调,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 [4]。第二,当下本科生普遍面临情感压力、生活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影响下,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自我调节能力失衡。党员要不断增强抗压能力,如何引导本科生党员正确应对压力,把压力转化成动力,是大学生党建工作中亟待研究的课题。第三,“00后”大学生由于其不同的成长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推动“党团班”一体化过程中,需要尊重不同个体之间的思想、行为差异,发挥学生个人、组织间的相互影响,培育内驱发展动力,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

3. 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实践的探讨

根据SWOT分析法,通过构造SWOT矩阵,形成“优势–机会”(SO)策略、“劣势–机会”(WO)策略、“优势–威胁”(ST)策略、“劣势–威胁”(WT)策略(见图1)。结合本研究团队所在本科生党支部的实际工作,本文提出对本科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实践的思考。

3.1. SO策略

第一,加强“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党支部的影响力,应号召学生党员做到“爱学习,党员先行”“作奉献,党员先行”“克困难,党员先行”。“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抓手,通过组织本科生党员对接到团支部、班级,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党的知识宣讲活动、开展学困生帮扶活动等,适时将“主题党日活动”和“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结合起来,能有效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暖人心更聚人心。

第二,创新党支部“1 + N”管理模式。为全面推进本科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加大党支部管理模式的创新步伐,激发学生党员队伍活力。学生党员发展都是经过严格的考察和筛选,因此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发挥党员在

Figure 1. SWOT matrix analysis

图1. SWOT矩阵分析

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本科生党支部普遍正式党员少、预备党员多,可成立多个“1 + N”项目管理小组,即小组成员包含1名正式党员(通常任党支委或党小组组长)和N名预备党员,以功能性小组模式落实党建工作(见图2)。这种模式既能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又能助于党支部内党员骨干梯队建设。

Figure 2. “1 + N” project management group

图2. “1 + N”项目管理小组

3.2. WO策略

第一,打造“互联网+”党建学习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本科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吸引力,可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结合互联网这一大学生关注喜爱的载体渠道,让学习形式“活”起来。例如,党支部每月推荐学习主题,党小组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开展“线上学习打卡”活动,激发各党小组“竞争学习”的热情。除了党支部组织的常规学习,通过线上学习资源共享,还能有效提高党员云端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建立多层次发展党员培养考察制度。针对本科生党支部纵向设置的模式,为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的培养与考察,建议进一步细化入党培养联系人制度,增强可操作性。除了规范设立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可按年级横向成立多个党小组,选优配强党支部的骨干力量。党支部内建立“高年级党员对接低年级团班”制度,以及“党支委联系党小组”“高年级党小组联系低年级党小组”“入党培养联系人联系对接团班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等多层次联系工作机制(见图3),打破年级局限,增加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交流和联系,从而更全面、系统、客观地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

Figure 3. Multi-leve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图3. 多层次联系工作机制

3.3. ST策略

第一,细化“党员对接团班”制度。为深化“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在以专业设置党支部、年级划分党小组的基本架构下,党员分派到相应团支部、班级,参与指导团支部推优入党、团建、班建事务,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党支部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同时,在落实“党员对接团班”制度过程中,建议充分结合专业和学科特色,按照本科四年的阶段性发展特点,设计培养方案和确定培养主题,强化学生党员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作用发挥 [5]。

第二,强化朋辈教育独特优势。“00后”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个性化突出等特点,一度被贴上一些负面标签,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却涌现出了众多“00后”优秀青年的坚强身影 [4]。本科生党员、入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要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不断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激励新时代青年人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与担当。

3.4. WT策略

第一,开展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活动。当代社会思潮存在复杂性、全球化和现实性等特点,本科生群体接收新思想的能力较强,但往往对其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本科生党支部要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积极探索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育人的各个具体环节。

第二,打造实践育人新模式。相比研究生,本科生更加活泼朝气。因此,党支部活动可与体育、文娱、劳动等形式相结合,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实践育人方面发挥学生党员的影响力。例如,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由本科生党支部牵头,举办形式多样的师生趣味运动会、唱“红歌”颂经典活动、植树节教育实践等,引导大学生健康学习、快乐生活,辅助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4. 结语

高校党的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原则,将立德树人真正贯穿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教育实践中。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总结当前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管理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针对这些内外部特点,提出了八点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结合研究团队所在本科生党支部的实践经验,本文探析了提升本科生党支部建设质量的思路,并将持续对该体系的运行进行系统性研究。

文章引用

黄彦瑶. 高校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思考与实践——基于SWOT分析视角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Branch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SWOT[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08): 2012-201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8318

参考文献

  1. 1. 任怀艺, 白本锋. 基于SWOT分析视角的研究生党建工作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5): 29-34.

  2. 2. 王春元. 基于SWOT分析视角下的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委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建设探析[J]. 法制博览, 2020(13): 76-77.

  3. 3. 张莎. 基于SWOT分析的党支部建设路径探索[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 25(4): 63-66.

  4. 4. 冯刚, 李晓倩. 牢牢把握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实践指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19): 4-9.

  5. 5. 王婷. 新时代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创新研究——以高校学生党支部为例[J]. 世纪桥, 2019(8): 51-5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