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Vol.2 No.01(2014), Article ID:13233,8 pages DOI:10.12677/ULU.2014.21004

转型期中国城市化需注重人的现代化

Tianhang Huang1, Chaoran Xia2, Lan Xue1, Zhilin Liu1, Shantong Li3, Tianwen Gong1

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3Development &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Beijing

Email: thhuanga@gmail.com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Jan. 2nd, 2014; revised: Jan. 26th, 2014; accepted: Jan. 29th, 2014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refers to European countries’ measures response to the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ur research emphasizes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eople’s Modernization. Sinc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especially in recent ten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China has become the high-income country, but the population and labor force growth will be close to the inflection point.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re in changing. So it will change the patter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nges, urbanization should not simply focus on citizens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but also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new urban population,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 In response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global competitive pressures, China has already taken two main measures: the strategy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But most of times, these two are not made as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ata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eople’s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integrat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Maybe it can help China maintain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crisis.

Keywords:Transformation; Urbanization of China; People’s Modernization

转型期中国城市化需注重人的现代化

黄天航1,夏超然2,薛  澜1,刘志林1,李善同3,龚天文1

1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Email: thhuanga@gmail.com

收稿日期:2014年1月2日;修回日期:2014年1月26日;录用日期:2014年1月29日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文献研究,特别是参考欧洲国家应对经济和城市化转型的措施,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角度,强调城市化过程中需注重人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速的经济增长,我国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但是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将接近拐点,经济增长率、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将会导致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城市化就不能只是单纯将农村人口市民化,需要注重改善新城市人口的素质,注重人的现代化转变。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竞争压力方面,已经采取了两种主要措施:城市化战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但是很多时候没有将两者的关系和作用做一个全面综合的整合。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角度,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数据,强调城市化过程中需注重人的现代化,以此整合城市化与产业转型的关系,让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转型期;中国城市化;人的现代化

1. 理论背景分析

1.1. 中国城市化转型期人的现代化背景分析

关于人的现代化对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国内外已有一定的论述。

Inkeles Alex认为:“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Inkeles Alex, 1995)[1] 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初始阶段,李闽榕就对当时国际化城市建设与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李闽榕,1995)[2]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1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3]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由此产生了许多城市病及社会问题:比如城市建设土地供应问题(谢青,2006;邢新海,2006)[4] [5]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韩静雅,2002;李炳杰,2006)[6] [7] 等等。因此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居住于城市的居民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一定论述。比如在社会建设中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张佳,2004;路云辉,2012)[8] [9] ,周平华从现代传媒普及应用的角度谈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周平华,2011)[10] ,在城市化进程中,基于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的现代化间的相互关系,李阎魁给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李阎魁,2012)[11] ,在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及路径选择方面有几位学者也给出了一些理论概述(张新梅,2006;华芳英,2010;汤建,2012;赵桂英,2012)[12] -[15]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一些总结,国内学者对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但是还不太多,而且基本上集中在理论或个人观点的阐述。

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竞争压力方面,已经采取了两种主要措施:城市化战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但是很多时候没有将两者的关系和作用做一个全面综合的整合。

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角度,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数据,强调城市化过程中需注重人的现代化,以此整合城市化与产业转型的关系,才能让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实现再次改革的成功。

1.2. 欧洲国家应对城市化转型采取的措施

欧洲国家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应对经济和城市化转型。欧洲国家在二战之后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城市化时期。当时因为战争结束,大量人口涌入或滞留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激增,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但是城市低端就业岗位有限,也面临和中国现阶段相似的一些问题。

所以欧洲一些国家调整了本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式,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Richard Florida的观点:即创新产业在决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图使用在欧洲城市文化和娱乐产业中,高知识劳动力(创意阶层)所占的比例来衡量其影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等于0.2150,P-值等于0.1258)”(Andrea Caragliu et al., 2011)[16] 。

在Shapiro的研究(Shapiro, 2008)[17] 中,他用严谨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式证明,城市人力资本不仅通过提高生产力直接促进城市发展(按人口、工资增长、土地租金来衡量),并间接地通过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反过来促进创意阶层的发展。据Shapiro的估计,人力资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将占多达20%到30%的比例。

ANDREA CARAGLIU等认为“人力资本和城市财富水平的关系。根据新古典理论,人力资本水平能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人力资本与GDP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正相关的。”(Andrea Caragliu et al., 2011) [16] 。

ANDREA CARAGLIU等认为:“通过检查右侧的一些4新的欧盟会员国城市的数据可以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国家在共产主义时期,当时的教育水平较高,这些国家继承的劳动力可能仍然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存量,虽然个人财富的整体水平可能还没能与欧盟的老会员国相媲美。Mayer的研究(Mayer, 2007)[18] 分析了很多在当地城市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基础下建立高技术人群的案例。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方法批驳了那些认为具有高水平研究型机构与拥有高技术人群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人。因此欧盟的新成员国的城市可能仍不能提供一个由学术研究机构研究向实体经济转化的健康环境,从而难以吸引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的工人来提高城市生产力和创造财富。”(Andrea Caragliu et al., 2011) [16] 。

2. 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问题

2.1.中国人均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

1978~2010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9.9%,GDP占世界份额的比重由1977年的0.7%上升到2001年的4.14%和2010年的9.34%。自2010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见图1。近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以2011年城市化率突破50%为标志,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型社会占据主体地位的时代。但是,按汇率法计算,201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GNI)4270为美元,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7%,居121位,按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中国的人均GNI为7640美元,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69%,居120位。(数据资料来源参考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3] 。

2.2. 中国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将接近拐点

据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2015年左右达到峰值,劳动力总量的增长放缓乃至减少,将削弱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见图2)。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上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增长,以及新劳动法的实施,都会提高劳动力的总成本。人口结构变化对收入分配、公共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支出等公共支出规模与人口年龄分布密切相关,人口老龄化将导致财政资源中养老支出的比例不断扩大。

2.3.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及结构的影响

2.3.1. 对三次产业的影响

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我国产品低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迫切需要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更多依靠效率提高转变。

比较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化。第1、2、3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80年的68.7:18.2:13.1到2011年变化为:34.8:29.5:35.7(见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3] 。

2.3.2. 产业结构升级压力

当前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不高,高技术行业增加值比重偏低,产品主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不高。而且产业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现象。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城市的劳动力人口,特别是适应高技术行业的人口将在未来达到瓶颈。而现在因为城市化进程由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的绝大部分人文化素质不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很好的提高市民化人口的素质。城市化简单的将非农人口市民化,特别是农转非人口劳动力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现在向高技术产业的转型需要。

3. 人的现代化在经济和城市化转型期的重要作用

3.1. 中国社会经济与人口地理布局的区域特征

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见表1图4),国内东中西和东北各地区的人口、GDP、土地面积等社会经济要素呈现出巨大的区域性差异特征:东部地区是人口和经济高度密集的地区,是未来城镇人口继续集聚和大规模城乡建设的重点地区;东北地区的人口布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相对均衡平稳,城镇人口的集聚、产业的转型和空间集约化发展等均具有较大的潜力;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基础在总体上仍较为薄弱,相对于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压力,其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的诉求更为强烈。

Figure 1.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since 1978

图1.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

Figure 2. Total population and labor population of China

数据来源:《2011年世界发展报告》,世界银行。

图2. 我国的总人口和劳动力年龄段人口

Figure 3. Employment propor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图3. 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Table 1. Basic indicators of the regional socio-economic (2010)1 (Chaoran Xia)

表1. 各区域社会经济基本指标(2010)1(夏超然)

Figure 4. Real GDP per capita of China in 201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夏超然)

图4. 2010年各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示意图

Figure 5. Distribution of high-educated population (Chaoran Xia)

数据来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图5. 2010年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空间示意图(夏超然)

人口社会文化结构呈现巨大的区域性差异与社会流动性特征。近年来,我国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主要向东部沿海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快速集聚迁移,除北部和西北部等个别省份因受民族和边疆政策的影响外,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数量增长普遍较为缓慢。如图5所示,2000~2010年的十年间,东部地区的江苏省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比重由3.92%激增至10.81%;同期,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重仅由初始的3.93%增长为5.29%。此外,东部地区不同省市之间的不平衡也较为突出。如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北京市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比重为31.50%,分别是相邻的天津市(17.48%)和河北省(7.30%)的1.8倍和4.3倍。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口社会文化结构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将进一步加剧,并深刻地影响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未来。

3.2. 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1) 高新技术产品将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图6可以看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比较高速的增长(2008年~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一定的下降)。但是自2008年之后,初级产品出口没有增长,只有高技术产品仍保持快速增长。中国初级产品、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比重情况,如图7所示。

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做出大的调整,并且转型,来适应当前金融危机,应对全球竞争压力。高新技术产业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2) 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高素质的城市人口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战后陷入了经济极度萧条的困境之中。为刺激经济发展英国采取了使用政策工具积极干预经济的发展战略:积极为市场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放松政府规制,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使用外资(程扬,2010)[19] 。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分布情况,如图8所示。

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而中国现在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城市人口素质没有稳定的提高。

Figure 6.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China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单位:亿美元

图6.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Figure 7. Proportion of primary products, high-tech products in Chines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单位:亿美元

图7. 中国初级产品、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比重

Figure 8. Creative industry distribution of UK

数据来源: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2001

>

图8. 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分布

3.3. 中国城市化转型期的一些建议措施

通过总结国内外的一些经验,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竞争压力方面,已经采取了两种主要措施:城市化战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将两者间的关系做一个综合,因此以下提供一些建议措施,以供大家讨论。

1) “土地城市化”向“人的城市化”转型

城市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现代化(薛澜,刘志林,2012)。

因为城市内部劳动力人口减少,农村进城人口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但是需要提高这部分新增城市人口的素质。因此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转变,从以土地开发为主导的城市化向“人的城市化转型”。首先是发展主体身份认定:由“排斥与隔离”转向“包容与融合”;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应该由“外延式空间扩张”向“内涵式空间整合”转变;城市发展目标应该由“经济增长与土地开发”为主向增加“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方式转变。提供足够的教育和培训等公共服务产品在农民向市民化过程转变过程中的比重。

2) 注重城市更新与城市社区重建

参考国内外的建设经验(丁元竹,2002)[20] ,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改善因为快速城市化而导致的城市内部空间混乱局面:通过政企分开和公众广泛参与的改革,重建社区,使城市社区成为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助及服务体系的社会组织。着力培育和发展社区非盈利性组织(NGO)。实现居民自治组织的再造。目前,我国居委会的中心工作由于功能错位,影响了作为居民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难以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需要,因而必须进行重组。发展社区经济,为社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应通过资金支持和制定社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区经济发展。正确认识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借鉴国际经验,应通过担保方式来建立面向社区性小企业的信用体系,来重塑银企关系,提高广大小企业的信用观念与素质,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各地区自主建立社区大学、再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新增人口的就业技术水平,支持和完善该地区的产业体系。

3) 公共服务、财政体系的改变

建立面向不同城市主体需求、以包容性与均等化为目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城市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支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地方财政支出体系,针对不同属性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产品设计不同的“中央–地方”财政分担机制。

致  谢

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编号:13CGL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133003)支持。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Alex, I. (1995) 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天津.

  2. 李闽榕 (1995) 现代化国际城市与城市人的现代化. 城乡建设, 4, 15-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3) 中国统计年鉴.

  4. 谢青 (2006)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 以浙江为例. 公共管理学院.

  5. 邢新海 (2006) 经济转型期政府土地供应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研究. 清华大学, 北京.

  6. 韩静雅 (2002) 中国城市农民工现代性培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北京.

  7. 李炳杰 (2006) 关于烟台市传统农民向文明市民转变若干问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北京.

  8. 张佳 (2004) 略论社会转型期人的现代化问题. 财经政法资讯, 4, 13-16.

  9. 路云辉 (2012) 从人的现代化看社会建设.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41-44.

  10. 周平华 (2011) 现代传媒与人的现代化. 现代经济信息, 24, 346-347.

  11. 李阎魁 (2012) 城市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_基于和谐社会的思考. 现代城市, 1, 51-54.

  12. 张新梅 (2006)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城市学习型社区的一个基本特征.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6, 41-42.

  13. 华芳英 (2010) 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 继续教育研究, 10, 166-168.

  14. 汤建 (2012)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理论探索——毛泽东人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学习与探索, 11, 157-160.

  15. 赵桂英 (2012) 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关键. 大庆社会科学, 5, 22-25.

  16. Caragliu, A., Del Bo, C. and Nijkamp, P. (2011) Smart cities in Europe.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18, 65-82.

  17. Shapiro, J.M. (2008) Smart cities: Quality of life, productivity, and the growth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8, 324-335.

  18. Mayer, H. (2007) What is the role of the university in creating a high-technology region?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14, 33-58.

  19. 程扬 (2010) 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经济. 岭南学刊, 3, 64-67.

NOTES

1本报告所涉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具体划分为:东部10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6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12省(区、市)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3省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