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4 No.05(2014), Article ID:14141,6 pages
DOI:10.12677/AP.2014.45092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p Attachment and Lon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Qian Zhang1, Jie Yang2, Shasha Yang1, Meiling Zhou1, Quanhong Wang1*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Email: zhangqian316@hotmail.com, *quanhong177@yahoo.com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Aug. 29th, 2014; revised: Sep. 4th, 2014; accepted: Sep. 9th, 201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attachment and lon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UCLA Loneliness Scale and the designed questionnaires about group attachment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301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variable or discipline variable among the group attachment and its two dimensio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uld be found in grade variable among the total share of group attachmen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oup attachment and lon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R = .026**). The group attachment avoidance dimension of the group attachment could forecast the loneliness dependence.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Group Attachment, Loneliness

当代大学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张  茜1,杨  洁2,杨沙沙1,周美玲1,王权红1*

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Email: zhangqian316@hotmail.com, *quanhong177@yahoo.com

收稿日期:2014年8月29日;修回日期:2014年9月4日;录用日期:2014年9月9日

摘  要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用团体依恋问卷(ECR-G)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301名本科大学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性别变量和专业变量在团体依恋总分及其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年级变量在团体依恋上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团体依恋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 = 0.026**)。大学生团体依恋的团体依恋回避维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团体依恋,孤独感

1. 引言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愈加便捷,但是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理上产生冷漠感。而随着这种冷漠感的增多和坦诚交流的机会减少,孤独感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种情绪体验,几乎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我国心理学家也随着西方国家对孤独感研究的重视而加大了对孤独感的关注和研究。虽然目前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较少且不深入,但在国内外研究中发现孤独感也普遍存在于在大学生群体(韦耀阳,2010),长时间的孤独感体验很容易给他们带来消极影响。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时期正是建立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任务发展时期,此时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很好的建立亲密感就很容易感觉到孤独以至于严重时能影响到日常交往,无法满足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心理需求。高校师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大群体,他们的孤独感体验也是不容忽视的课题。另外,目前有一个正在兴起却尚未被很多人关注的课题就是,相对于依恋以及依恋方式、依恋类型等的研究而言,很少人研究团体依恋及其作用。依恋使人们发生情感上的特殊联系,减少人们之间的冷漠与隔阂。而团体依恋是否能够减少当代大学生的孤独感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找出团体依恋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团体依恋的建立以减少孤独感是很有意义的。

2. 大学生团体依恋和孤独感研究现状

2.1. 大学生团体依恋的研究

现代研究中依恋指的是人们之间建立的彼此信任、相互依赖,在情感上相互接近的特殊联系。团体依恋是一个个体真正融入一个团体的重要属性,它对一个团体的生存、维持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依恋的概念形成,那么团体依恋的产生即是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下和群体成员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依恋,因而个体对某一对象形成依恋后便可能对该对象所属团体也形成依恋。因此团体依恋可定义为:团体成员之间在情感上存在的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心理状态(韦耀阳,蔡太生,王昭昭,2008)。团体为使其成员有安全感、归属感,获得自尊,并且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对所属团体成员给予关心、尊重,通过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满足团体成员的需要和愿望。团体成员和团体通过种种互动和沟通这样的方式建立起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依恋关系。团体依恋是团体成员与团体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它是团体成员企图保留在团体中的一种倾向。鉴于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学校、企业等领域的应用,对团体依恋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目前的依恋理论主要包括习性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Anderson, Mullins, & Johnson, 1987)。然而对团体依恋,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正式研究(曹亮,马伟娜,2007)。对大学生团体依恋的相关研究更少。

2.2. 关于孤独感的研究

早在1973年,Weiss提出的孤独类型理论就强调孤独感应该是多维的。不同群体会在孤独感的不同维度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Weiss, 1973)。Anderson等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对儿童、老年人孤独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Jones & Carver, 1995; Karin , 2002; Peter, 2001)。Karry等人将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早期依恋方式、人格因素、个体消极的认知和应对、社交技巧的缺乏、社会性忽视五类(Man, 1995)。国内对孤独感的研究相对较晚。邹赐岚在关于影响孤独感的因素研究中,发现孤独感与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成显著正相关,而与外向性成显著负相关(邹赐岚,2005)。这一发现和以往对大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的关系的研究结果比较统一。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孤独感性别差异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有研究显示,男生的孤独感水平比女生高(唐民,2007)。但是,李传银采用UCLA量表的调查得出女生高于男生的相反结果(李传银,2000)。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关于大学生孤独感并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一说法。国外Borys和Perlman的研究也得出不存在性别差异的结果。以上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是因为不同学者在不同的研究中根据需要采用了不同的孤独感调查量表,而不同的量表对孤独感维度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因此对孤独感性别差异是否存在,若存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这些问题仍值得深入探讨(裴亮,孙德君,2009)

近几年来,心理学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刘加艳的研究显示,网络使用卷入度和孤独感成正比例关系(刘加艳,2004)。但是,Shaw等人的研究结果却刚好相反,网络使用度高,则孤独感少,他们认为这是因为网络为上网者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系(Shaw & Gant, 2002)。张晓琴等人通过对数十名网络使用率较高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的研究证实了网络服务对网络孤独的直接作用(张晓琴,柳彩霞,2007)。研究者认为网络不是孤独产生的原因,相反是解决孤独感程度高的一种有效途径。

郑日昌等的研究表明,理工类大学生要比文史类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爱情孤独及社交孤独(邓丽芳,王瑞,郑日昌,2007)。蒋艳菊等人的研究表明,生源对于大学生人际孤独感的影响非常显著,但对孤独感体验的影响在总分上并不显著,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体验到的人际孤独感更重(蒋艳菊,李艺敏,2005)。但郑日昌等认为目前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还存在定性研究不够深入、对孤独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的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以及对生物、文化等影响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的问题。

迄今为止,专门关于大学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借此探讨二者可能存在的内部联系,为大学生更好地建立人际依恋和减少孤独感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对远离有害孤独感、保持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3. 对象与方法

3.1. 调查对象

以某高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随机取样,共收集到291份有效数据。被试年龄范围在19~24岁之间。其中,男生120人,女生171人;文科154,理科137;大一79人,大二91人,大三73人,大四48人。

3.2. 调查方法

1) 调查工具:团体依恋问卷(ECR-G)和UCLA孤独量表。团体依恋问卷是在Brennan等的用于测量恋爱中成人依恋的“亲密关系量表”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Smith等对ECR-G中的题目进行了改编,使之更适合于测量人们在团体中的感受。该量表包括36道题目,要求被试对每题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判断。这36道题可以在2个维度上进行计分:分别有18道题测量团体依恋回避和团体依恋焦虑(万露,李同归,2009)。UCLA孤独量表是针对被试人际关系的质量,偏重于个体的主观孤独感。该量表为自评量表,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原始的UCLA量表由Russell等人于1978年编制,曾经在1980年和198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分别为第二版和第三版。本次课题研究采用的是第三版。

2) 统计方法:将有效问卷的数据资料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其进行各项统计分析。

4. 结果

表1显示的结果来看,不管是专业还是性别变量在团体依恋的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年级变量在团体依恋焦虑的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而在团体依恋回避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发现,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大二年级和大四年级在团体依恋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将团体依恋总分处于高分前27%(高于平均分1.04个标准差)为高团体依恋,共79人,处于低分后27%(低于平均分1.053个标准差)为低团体依恋,共79人,其他的为中间组,方差分析表明,团体依恋在学生的孤独感程度上的主效应显著(F = 4.477, p < .05)见表3。多重比较分析发现高团体依恋组与低团体依恋组之间、高团体依恋组与中间组的得分之间差异显著,具体分析见表4

Table 1. The T test table about gender and professional 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group attachment

表1. 性别、专业在团体依恋两个维度的T检验表

Table 2. The table of ANOVA about grade 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group attachment

表2. 年级在团体依恋两个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N = 291,*表示p < .05)

Table 3. Variance test about loneliness between high group attachment team and low group attachment team

表3. 高团体依恋组与低团体依恋组之间孤独感得分的方差检验

表5中可以看出孤独感与大学生团体依恋的两个维度即团体依恋回避和团体依恋焦虑之间存在较高相关,并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在团体依恋回避上得分越低越容易感觉孤独,即二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在团体依恋焦虑上得分越高越容易体会到孤独感,即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另外,就团体依恋总体而言也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团体依恋为自变量,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R系数为0.162,R2为0.026,F = 7.825,p = 0.005 < 0.01,达到了很显著的水平.

表6可见,孤独感的高低可通过团体依恋的程度进行一定的预测。结合表5可见在团体依恋回避上得分较低的人越容易感觉到孤独,而在团体依恋焦虑上得分越高的人更容易体会到孤独感。大学生由于青年期闭锁心理和缺乏交往技巧的影响,形成了既渴望与人交往有无法达到理想的交往效果或者有甘愿孤独矛盾心理,于是产生了在与团体成员的交往中的回避和焦虑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孤独体验出现的几率。

5. 讨论

5.1. 年级变量在团体依恋及其维度的差异性讨论

年级变量在团体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在团体依恋焦虑维度上的差异显著。其中大一年级

Table 4. Comparison of loneliness score between high, medium and low group attachment team

表4. 高、中、低团体依恋分组之间孤独感得分的多重比较

Table 5. Person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roup attachment and loneliness

表5. 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Pearson相关

注:**p < .01,下同。

Table 6.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loneliness and group attachment and its dimensions

表6. 团体依恋及其各维度与孤独感回归分析

和大四年级的差异显著,大二年级和大四年级的差异显著。大一年级在团体依恋回避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大四年级在团体依恋焦虑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出现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1)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对新同学和老师都不熟悉,对跟从不同地方来的同学的交往方式都不明确,因此在于团体成员的交往中更容易采取回避的方式。

2) 大四年级的师范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对大学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都已熟悉,在离校之际面临很多琐碎的事情,比如生活方式和习惯即将改变、择业问题和处理离校事宜等,这些更容易让他们在与团体成员的交往中比其他年级的学生产生焦虑。

5.2. 高团体依恋组与低团体依恋组之间孤独感得分的F检验

按照团体依恋得分的高低进行分组,以团体依恋的不同程度作为自变量,大学生孤独感作为因变量,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团体依恋在高师生孤独感程度上的主效应显著(F = 4.477, P < 0.05),团体依恋高低分组变量在孤独感上的差异极其显著,这表明,大学生团体依恋是影响其孤独感的重要因素。团体依恋程度越高,孤独感体验越弱,反之,体验到的孤独感就强烈。这是因为团体依恋程度高的高师生对团体的信任感强、跟团体成员的交往效果好,这种效果反过来更加深团体成员对团体的依恋程度,因此孤独感就会减弱;反之,个体对团体依恋程度低,往往更倾向于采取回避的交往方式、在交往中也容易产生焦虑,这样的交往效果又会更降低个体对团体的依恋,这时孤独感就会增强。

5.3. 大学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回归分析的讨论

大学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呈低相关,但这种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团体依恋回避与孤独感成显著较低负相关,团体依恋焦虑与孤独感成显著较低正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团体依恋可以作为对孤独感的预测变量(F = 46.579, P = 0.000 < 0.01),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团体依恋回避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原因,团体依恋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即团体依恋问卷上的总得分越高,被试的孤独感程度就越高,团体依恋问卷上的总得分越低,被试的孤独感就越低,团体依恋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体验。这是因为团体依恋得分高的高师生信任自己所依赖的团体,在团体中能体会到依恋和归属感,孤独感就因此而相对减少。而团体依恋得分较低的高师生在团体交往中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容易产生焦虑,这样也就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曹亮, 马伟娜(2007). 依恋研究简述. 社会心理科学, 3期, 295-296.

  2. [2]   邓丽芳, 王瑞, 郑日昌(2007). 大学生孤独感、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2期, 120-126.

  3. [3]   蒋艳菊, 李艺敏, 李新旺(2005). 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3期, 690-691.

  4. [4]   李传银(2000). 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6期, 429-430.

  5. [5]   刘加艳(2004).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期, 286-287, 292.

  6. [6]   裴亮, 孙德君(2009).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 黑河学刊, 2期, 120-121.

  7. [7]   唐民(2007). 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期, 229-231.

  8. [8]   万露, 李同归(2009). 企业员工成人依恋与人际冲突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5期, 459-460.

  9. [9]   韦耀阳(2010). 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因素及对策. 牡丹江大学学报, 6期, 150-154.

  10. [10]   韦耀阳, 蔡太生, 王昭昭(2008). 团体依恋及其在团体咨询中的作用.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12期, 42-44.

  11. [11]   张晓琴, 柳彩霞, 梅俊华(2007). 人格特质、网络服务对网络孤独感的影响方式. 中国健康心理杂志, 10期, 879-880.

  12. [12]   邹赐岚(2005).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13. [13]   Anderson, L., Mullins, L. C., & Johnson, D. P. (1987). Parental Intrusion versus Social Isolation: A dichotomous view of the sources of loneliness. In Loneliness: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p. 125-134).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shing.

  14. [14]   Jones, W. H., & Carver, M. D. (1995). Adjustment and coping implications of loneliness. In Handbook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pp. 395-415).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5. [15]   Karin, H. (2002). Loneliness health and social network among eldly people: A follow-up study.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Ceilattics, 35, 261-274.

  16. [16]   Man, K.-O.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prototypes, self-esteem, loneliness and causal attributions in Chinese trainee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4, 357-371.

  17. [17]   Peter, M., Theo, P. B., & Surmeijer, M. (2001). The effects of neighbourhoods on size of social network of the elderly and loneliness: A multilevel approach. Urban Studies, 38, 105-118.

  18. [18]   Shaw, L. H., & Gant, L. M. (2002). In defense of the intern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 loneliness, self-esteem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5, 157-171.

  19. [19]   Weiss, R. S. (1973).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34.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