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7 No.06(2017), Article ID:20977,7 pages
10.12677/AP.2017.76099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and Meaning of Life: The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Belonging

Xinran Zhou, Zixuan Fan, Wenjian Fan, Yanan Li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May 24th, 2017; accepted: Jun. 12th, 2017; published: Jun. 15th, 20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ense of belonging and meaning in life. Methods: Totally 247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they are respectively surveyed with Multiple Group Memberships Scal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Sense of Belonging Questionnaire and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Results: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not only have a directly positive prediction to the individuals’ meaning in life, but also can predict the meaning in life through the multiple mediation of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belonging.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meaning in life.

Keywords: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ense of Belonging,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领悟到的 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效应

周欣然,范子璇,范雯健,刘亚楠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收稿日期:2017年5月24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12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15日

摘 要

目的:考察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及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47名大学生,分别使用多群体成员量表、领悟到的社会支持量表、归属感量表及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大学生多重社会认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以及生命意义感两两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多重社会认同不但能直接正向预测个体的生命意义感,还能通过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的链式中介间接预测个体的生命意义感。结论:大学生的多重社会认同意义重大,对生命意义感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多重中介,多重社会身份,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生命意义感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社会认同 (social identity)是指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ajfel (1972)研究表明,如果团体能为作为团队成员的个体提供意义、目的和归属感,那么参与这样的团体会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健康水平,产生积极的心理结果,使他们的生活充满意义。多重社会认同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在的多个社会群体的认同感。且前人研究表明,更多的对于有意义群体的认同能够预测较低水平的抑郁(Haslam, Jetten et al., 2009),多重角色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认同通过赋予行为意义、目的、方向和指导(Cruwys et al., 2014),而防止焦虑、抑郁和无序行为(Thoits, 1983)。一般认为,生命意义感是自己的生命有某种目标、意义和价值的感觉。意义治疗创始人弗兰克尔最早提出了生命意义感,认为人类动机的实质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人们的生活需要目标和意义,这个意义对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Ryff & Singer, 1998)。对于生命意义来源的研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询问“什么令你的生命有意义?”,另一种是请被试列举生命意义的可能来源,并让被试评价每个来源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无论是哪种方法,关系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来源(Emmons, 2003)。

良好的社会支持为生命意义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是影响生命意义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较高的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以及较好的适应状况(Shannon et al., 2009)。相反,若个体遭到社会排斥,或者体验持续的孤独感会降低其生命意义感(Stillman et al., 2009)。

归属感是预测个体生命意义感的另一重要变量。研究发现,无论是高特质性的,或者情境性地提高个体的归属感,都可以增加个体的生命意义感Haslam et al. (2009)。认为,归属感可以伴随意义感帮助个体创造一种共享的社会身份,从而允许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集体目标以实现人生意义;而当自己的归属需求得到满足时,更加觉得生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Haslam, Jetten et al., 2009)。同时,社会支持又是形成归属感的基础(Lambert et al., 2013)。因此,我们有理由假设多重社会认同到生命意义感之间可能存在社会支持、归属感的多重中介。

综上所述,基于已有文献,本研究重点考察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两个假设,假设一: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显著正相关,且对生命意义感有一定预测作用;假设二:以多重社会认同为自变量,生命意义感为因变量,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为中介变量,建立多重中介模型,多重社会认同可通过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影响生命意义感。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被试来自河南某高校大学生,剔除作答不完整的数据后,得到有效问卷247份。其中男生98人,女生149人,平均年龄21.00岁,标准差2.51。

2.2. 研究工具

2.2.1. 生命意义感量表(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测量被试的生命意义感水平。Steger et al. (2006)编制,刘思斯等(2010)将其修订为中文版。该量表由9个条目组成,含两个分量表:生命意义感与寻求意义感。本研究仅选取生命意义感分量表进行测量,共5个条目,α系数为0.71。每个条目7点评分,从1分7分,数字越大表示被试越认同该条目的描述。

2.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测量被试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来源及水平。由姜乾金根据Blumenthal等人介绍的Zimet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修订。该量表共12个题目,包括三个分量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每个分量表包括4个项目。三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7、0.88、0.79。每个条目7点评分,从1分7分,分量表代表个体领悟到的该领域社会支持的水平,总分代表个体领悟到的总的社会支持水平,分值越高相应的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值为145.33,χ2/df值为2.85,CFI、GFI、RMSEA分别为0.949、0.910、0.087,结构效度良好。

2.2.3. 归属感量表(Sense of Belonging Questionnaire)

测量被试的归属感水平。Lambert等(2013)编制归属感量表,共5个条目,如“在某个集体中,我能感觉到归属感”。该量表采用7点计分,从1分到7分,数字越大表示被试越认同该条目的描述;将反向计分项目反转后,总分越高,表明归属感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

2.2.4. 多群体成员评定量表(Multiple Group Memberships Scale)

测量被试的多重社会认同水平。参考Cruwys T., Haslam S.A.等人的研究选用the Exeter Identity Transition Scale的一部分,共4个条目,如“我和许多不同的群体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深度参与许多不同群体的活动”。每个条目7点评分,从1分7分。分值越高,被试的多群体认同水平越高。

2.3. 施测与数据处理

在课堂上统一发放问卷集体施测,施测前宣读指导语,表明施测目的、自愿原则、匿名原则,说明答题方式,最后当场收回。采用SPSS 21.0和AMOS 24.0进行统计分析,分为初步统计分析、研究模型检验两部分。

3. 结果

3.1. 初步统计分析

对多重社会认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生命意义感进行相关分析,见表1。结果表明:(1) 多

Table 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ense of Belonging and Meaning in life

表1. 多重社会认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生命意义感的相关分析(r值)

注:N = 247,**p < 0.01,*p < 0.05。

重社会认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生命意义感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 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下属各维度之间显著正相关;(3) 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下属各维度与多重社会认同、归属感、生命意义感之间显著正相关。此相关分析结果为之后的中介效应检验提供了依据。

3.2. 结构模型检验

3.2.1. 多重中介模型的构建

为建构结构方程,采用偏态和峰度指标对数据进行多元正态检验,本研究中各变量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的绝对值均小于0.58,说明各变量均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共线性检验显示:多群体认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及归属感的容差值分别为0.91、0.86、0.89,大于0.10;方差膨胀因子VIF分别为1.10、1.17、1.12,小于10,因此共线性问题不显著。

采用结构方程的检验方法对复合式多重中介模型M0加以检验。多重社会认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及生命意义感均为潜变量,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要求,对于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按照量表的维度归属模式将各分量表分数作为该变量的外显指标;其它潜变量均只有一个因子,且项目数较少,因此将各项目分数直接作为该变量的观测值,建立中介模型,见图1

模型M0与实际数据拟合良好,但多重社会认同至归属感及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至生命意义感这两条路径的C.R.值均小于1.96,未达到显著水平(p > 0.05)。在删除多重社会认同到归属感以及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至生命意义感两条路径后 ,模型M1拟合仍较为良好,且各路径系数均显著。模型拟合指数见表2,具体路径系数见图1

3.2.2. 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检验

使用Bootstrap程序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Shrout & Bolger, 2002)。首先采用重复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原始数据(N = 247)中抽取5000个Bootstrap样本,然后根据这些样本拟合模型,生成并保存5000个中介效应的估计值,形成一个近似抽样分布,同时计算出中介效应的平均路径值,并将这些效应值按数值大小排序,用第2.5百分位数和第97.5百分位数估计95%的中介效应置信区间。如表3所示,各条路径的95%置信区间都没有包括0,验证了该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依据温忠麟等的建议,对中介效应量作如下计算:从多重社会认同到生命意义感的直接效应是0.27;总间接效应即总中介效应值为三条中介路径的中介效应之和,即0.87 × 0.31 × 0.20 + 0.87 × 0.08 + 0.10 × 0.20 = 0.144;总效应为直接效应与总中介效应值之和,即0.41。

Figure 1. The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belonging between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and meaning in life

图1. 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在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间的多重中介效应

Table 2. The model fit of the structural models

表2. 各模型拟合指数

Table 3.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the multiple mediating model

表3. 多重中介模型的中介效应

4. 讨论

4.1. 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及其中介路径

本研究首先证明了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正向关系。多重社会认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生命意义感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下属各维度与多重社会认同、归属感、生命意义感之间显著正相关。这与我们的研究假设一致,多重社会认同水平越高,生命意义感越高。

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发现,多重社会认同不仅可以直接预测生命意义感,还可以通过归属感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间接预测生命意义感。这可能是因为,多重社会认同多重社会(群体)认同水平高的人,参与不同的社会群体,可能在这些各样的社会团体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或任务,从而实现自己的独特价值,找到生命的意义。

有研究表明,多重角色可能产生自我满足感,即被不同合作伙伴欣赏或需要的感觉(Sieber, 1974)。这样一来,多重社会认同会帮助他们结识更多朋友,增强友谊,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这解释了多重社会认同到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这一路径。

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张莹瑞,佐斌,2006)。也就是说对产生认同感的过程中,即把自己属于哪些群体做了分类,人们在这些自己认同的群体很容易获得归属感,感觉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同时,通过这些群体得到的社会支持增多,归属感水平也会随之提升。这解释了模型中多重社会认同与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多重社会认同水平高的人,对多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产生认同,与之产生联结,可以增强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会有更多的人为其提供支持。进一步地,感受到自己所在集体对自己的帮助支持会增进集体内部亲近亲密的感觉,更加认同自己属于这个集体中的一份子,提升个体在其中的归属感。那么这种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帮助个体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丰富,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

对于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M0中存在的两条不显著的路径,参考前人研究,原因很可能在于,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归属感存在较强的相关,使得多群体认同至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的作用,及二者对生命意义感的作用,被其中一者较多分担;实际两者作用相同,不易区分(刘亚楠,张舒等,2016)。

本研究提出的多重中介模型的总效应量占41%,说明还可能有其他中介路径的存在,自尊也许是其中另一中介变量。有实证研究表明,在儿童、成人、流浪者不同人群中均存在同时参与多个重要团体的个体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且这种成为多个重要团体的成员对自尊的影响同样得到跨时间的纵向研究证实(Jetten et al., 2015)。

4.2. 研究价值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证明多重社会认同可以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发现存在多重社会认同到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再到归属感进而影响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为如何提升个体的生命意义感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如大学生可以参加不同的社团或兴趣小组,或者承担团体中的一些职务,如班长组长之类,结识更多朋友,发展出更多的社会支持,同时增强其在群体中的归属感,进而提升其生命意义感体验。同时,本研究也拓展了多重社会认同的研究领域。

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未来研究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 本研究为横断研究,且样本量较小,可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纵向研究。(2) 关于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可纳入人格因素进一步考量,如外向或开放的人是否多重社会认同水平更高或者反过来,与生命意义感又有怎样的关系?(3) 多就是好吗?有研究发现,对于种族多样化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多种社会认同使其在应对日常压力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焦虑(Yip et al., 2008)。

5. 结论

本研究表明,1) 多重社会认同与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归属感、生命意义感之间两两正相关;2) 多重社会认同不仅可以直接预测生命意义感,还可以通过归属感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间接预测生命意义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在感恩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文章引用

周欣然,范子璇,范雯健,刘亚楠. 多重社会认同与生命意义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效应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and Meaning of Life: The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Belonging[J]. 心理学进展, 2017, 07(06): 797-803.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7.76099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刘思斯, 甘怡群(2010).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4(6), 478-482.

  2. 2. 刘亚楠, 张舒, 刘璐怡, 刘慧瀛(2016). 感恩与生命意义: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模型. 中国特殊教育, (4), 80-83.

  3. 3. 张莹瑞, 佐斌(2006).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14(3), 475-480.

  4. 4. Cruwys, T., Has-lam, S. A., Dingle, G. A., Haslam, C., & Jetten, J. (2014). Depression and Social Identity: An Integrative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8, 215-238.

  5. 5. Emmons, R. A. (2003). Personal Goals, Life Meaning, and Virtue: Wellsprings of a Positive Life. In C. Keyes, & J. Haidt (Eds.), 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Well-Lived Life (pp. 105-128).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10594-005

  6. 6. Haslam S. A., Jetten, J., Postmes, T., & Haslam, C. (2009). Social Identity, Health and Well-Being: An Emerging Agenda for Applied Psychology.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58, 1-23. https://doi.org/10.1111/j.1464-0597.2008.00379.x

  7. 7. Jetten, J., Branscombe, N. R., Haslam, S. A., Haslam, C., Jones, J. M., Cui, L. J. et al. (2015). Having a Lot of a Good Thing: Multiple Important Group Memberships as a Source of Self-Esteem. PLoS ONE, 10, e012460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24609

  8. 8. Lambert, N. M., Stillman, T. F., Hicks, J. A., et al. (2013). To Be-long Is to Matter: Sense of Belonging Enhances Meaning in Lif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 1418-1427.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13499186

  9. 9. Ryff, C. D., & Singer, B. (1998). The Contours of Positive Human Health. Psychology Inquiry, 9, 1-28.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65pli0901_1

  10. 10. Shannon, M. D., Allison, A. F., Jennie, F. et al. (2009). Teacher Support and Adolesc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 Mixed Methods Investigation.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8, 67-85.

  11. 11. Shrout, P. E., & Bolger, N. (2002). Mediation in Experimental and Non-Experimental Studies: New Proced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Psychological Methods, 7, 422-445.

  12. 12. Sieber, S. D. (1974). Toward a Theory of Role Accumu-l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9, 567-578. https://doi.org/10.2307/2094422

  13. 13. Steger, M.F., Frazier, P., Oishi, S., et al. (2006)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3, 80-93.

  14. 14. Stillman, T. F., Baumeister, R. F., Lambert, N. M. et al. (2009). Alone and without Meaning: Life Loses Mean-ing Following Social Exclu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686-694. https://doi.org/10.1016/j.jesp.2009.03.007

  15. 15. Tajfel, H. (1972). Experiments in a Vacuum. In J. Israel, & H. Tajfel (Eds.), The Context of Social Psychology: A Critical Assessment (pp. 69-119). London: Academic Press.

  16. 16. Thoits, P. A. (1983). Multiple Identiti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Reformulation and Test of the Social Isolation Hypothe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174-187. https://doi.org/10.2307/2095103

  17. 17. Yip, T., Kiang, L., & Fuligni, A. J. (2008).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and Reactivity to Daily Stress among Ethnically Diverse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2, 1160-117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