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3090 , 6 pages
10.12677/ML.2023.119549

浅议马克龙2023新年致辞的象似性

蒋小莉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3年8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5日

摘要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主要论述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理据性关系。象似性包括数量、顺序、距离和标记象似性四个范畴。该理论已经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以法语语篇作为语料的象似性研究较为鲜见。本文以法国总统马克龙2023新年致辞为语料,从象似性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解读,尝试阐明法语政治语篇的谋篇布局的认知过程和原理,对政治语篇话语分析现有的模式进行补充,从而为法语政语篇研析提供新的视角,并提升人们对法语政治语篇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

象似性,法语演讲,马克龙,认知语言学

On the Iconicity of Macron’s 2023 New Year Speech

Xiaoli Ji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Aug. 11th, 2023; accepted: Sep. 11th, 2023; published: Sep. 25th, 2023

ABSTRACT

The iconicity of language symbols mainly discusses the motiv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form and the referential meaning. Iconicity includes four categories: quantity, sequence, distance, and labeled iconicity. This theory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the linguistic community. However, research on iconicity with French discourse as corpus is relatively rare. The speech delivered by French President Macron in the 2023 New Year after eight consecutive months in office has high research valu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es Macron’s 2023 New Year speech as the corpus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conicity, attempting to elucidate the cognitive process and principles of th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French political discourse, supplement the existing models of 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analysis of French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enhance people’s appreciation of French political discourse.

Keywords:Iconicity, French Speech, Macr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首先提出了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说法。语言象似性作为语言理据性的典型表现,成为认识语言学家们的重点研究对象。这也是对统治语言学界多年的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学说的挑战。演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措辞技巧在有效激发和唤起听众的内心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两次创造历史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自2017年上任以来,发表了1000多篇公开演讲,广受媒体关注。其演讲内容的字句斟酌和谋篇布局,无疑是其俘获民心的要领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首先对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以及政治演讲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随后对马克龙2023致辞进行象似性角度的剖析,以求阐明法语政治语篇构思的认知过程和原理。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2.1. 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于语篇分析的可行性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认知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的解释力,且越来越多的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已经被学界证明可以在语篇分析这一研究范畴中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王寅(2003) [1] 介绍了从认知语法角度对进行语篇做出适当解释与分析的基本思路,并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王寅(2003)、魏在江(2006) [2] ,林宝珠(2009) [3] 等学者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对话语分析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从认知隐喻研究话语分析的可行性,并对部分语篇进行了实践分析。辛斌(2012:1) [4] 指出在语篇分析时应当突出知识、情感和记忆等因素构成的认知状态在社会结构、个人行为以及语言形式之间的中介作用。廖迅乔(2014) [5] 借鉴认知语言学的语篇世界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识解活动理论,考察了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的语言特征及其认知功效,阐释了语篇的使用者是如何引导读者建构既定的语篇世界,进而控制读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闫薇(2014) [6] 探讨了认知“突显”方式可以用于语篇认知分析的各个方面,同时指出“突显”思想可以用来体会作者在词语选择时心里倾向及描述事物时所持有的态度,进一步指出该思想还可以进一步运用于挖掘语篇使用者为凸显某些语义内容而选取的非常规组织方式。

2.2. 以政治演讲为语料的话语分析研究

政治演讲一直是语言学学界较为关注的领域(根据知网数据库搜索结果显示,以政治演讲为语料的话语分析研究达600余项)。并且此类研究涉及主题主要为批评话语分析,主要以形象构建为研究结果导向,如曾亚平(2009) [7] 在《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中通过运用了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人称代词、情态和语篇三个方面分析了奥巴马总统竞选获胜演讲,探究他是如何构建他锐意“改革”的新一代美国领导人形象;而采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作为视角对政治演讲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喻层面,较少涉及象似性的层面。如武建国,龚纯,宋玥(2020) [8] 所著的《政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以特朗普演讲为例》一文表示,特朗普在演讲中大量使用体育类隐喻,更倾向于将国际形势比作是竞赛,而不是战争,以阐明在政治话语中,政治家们常常借用隐喻来达到劝说和表达的目的,我们可以借助批评隐喻分析模型展开分析并揭示话语背后真正的政治意图。

2.3. 有关马克龙演讲的研究

国内外现有的对马克龙的政治演讲的研究,角度多为综合性的篇章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和借助统计软件进行的篇章计量分析,鲜有以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的研究。如张钰(2020) [9] 等学者对其马克龙演讲进行的批评话语分析;法国学者Damon Mayaffre, Magali Guaresi和Laurent Vanni (2020) [10] 从篇章计量学的角度,通过语料库工具将马克龙和法兰西共和国前几任总统的演讲文本进行比对,研究其从前任总统们的演讲中借用词句的频率。

2.4. 象似性理论的应用现状

学术网站知网显示,有关象似性的文献多达1000余篇。近十年(2013~2023)来,象似性理论集中在语法、教学、语音和翻译等方面的运用。由于相关研究成果及其丰硕,笔者不再一一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象似性与总统演讲结合的研究,数量极少(不超过20篇)且暂无以法语语篇作为语料的研究。

3. 马克龙法语演讲的象似性

象似性是皮尔斯(C.S. Peirce)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反映了概念结构与人类认知的象似关系 [11] 。与索绪尔主张的语言任意性不同,认知象似性主要论述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理据性关系。它可以用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解释语言现象,而不仅仅是描述它。象似性是指语言的形式可以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体验,并不是像镜子一样直接反映客观外界的事物。语言符号相对于人们的语义系统、概念框架、经验结构、体验方式来说是有动因且有理可据的。自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分法(icon, index, symbol)后,就使用iconicity (象似性)来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自然关系。不同语言学家对象似性有不同的分类,其中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是比较受认可的分类形式。因此,笔者将以此分类为标准,对马克龙2023年新年致辞进行分析。

3.1. 数量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数量与其所表达概念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存在一致性关系。换言之,语言所表达概念的数量越多,所传递概念的意义越复杂,相应的语言符号和形式的数量也越多。从认知角度理解数量象似性,语符数量的增加致使相应的认知距离也会随之增加。在对较多语符进行信息处理时,心智加工变复杂了,因而就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复杂的认知过程,语符就传递了较多的和较复杂的信息。也就是说,形态上的复杂程度的增加象似于语义上复杂程度的增加。

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为了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以争取民众对其支持的更大可能性,总是重复使用相同或意义相近的语言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在几种表达法能表达相同概念意义的情况下,他们倾向于使用语符更多的形式来强调观点或表示一些额外的含义。

马克龙在2023年的新年致辞 [12] 中,经常利用排比这种形式来增加语符数量。

3.1.1. 介词排比

例(1) Avec vous, officiers et soldats dans notre armée, qui nous protégez, avec vous, policiers, gendarmes, pompiers, forces de sécurité, sauveteurs en mer, qui veillez sur cette soirée. Avec vous, médecins, soignants, patients. Avec vous, agents publics qui assurez la continuité de nos services. Avec vous, citoyens engagés professionnellement ou dans nos associations. Avec vous, nos compatriotes d’outre-mer. Avec vous tous qui êtes en famille en France ou à l’étranger, et plus particulièrement avec vous dont la vie a fait que vous vous sentez seuls ce soir.

在演讲一开始,马克龙就表示要将自己的新年祝愿“与你们一起”分享。接着,如例(1),他连续8次用“与你们(avec vous)”开头,分别向武警官兵、医护人员、公共机构服务人员、海内外法国公民等群体表达了他的祝福和问候。比起只用一个“avec vous”,给每一个群体分配一个“avec vous”,增加的语符如同每一个法国公民群体增加的亲近感,被尊重感以及被关注感,从形式上讲也更加的清晰和整齐。

例(2) A chaque épreuve, l’Europe nous a permis d’agir plus vite et plus fort. Pour créer un bloc de résistance unie face à la Russie, pour réinvestir dans nos industries ; et surtout pour trouver à la dimension du continent les réponses aux défis du siècle.

例(2)中,马克龙在表述全体法国人快速行动起来的目的时,他连用了三个介词“为了(pour)”,将反战、企业复兴和应对挑战这三个核心目标分别清楚而郑重地宣告。通过这样的排比,不仅使得三个目标更加清晰,也更加体现出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完成目标的紧迫和郑重。

3.1.2. 句子排比

例(3) Qui aurait imaginé à cet instant, que, pensant sortir avec beaucoup de difficultés d’une épidémie planétaire, ... Qui aurait pu prédire la vague d’inflation, ainsi déclenchée? Ou la crise climatique aux effets spectaculaires encore cet été dans notre pays?

例(4) 2022 fut aussi, pour nous tous, une année démocratique intense. 2022 fut aussi une fois encore une année de rayonnement artistique, culturel, sportif...

如例(3),在谈到过去一年法国所完成的事业时,他重复使用“谁曾想(qui aurait)”作为主句,法国完成的各项事业为宾语从句

如例(3),在对2022年做总结时,两次用“2022年是xxx的一年(2022 fut...)”,给出了两个2022关键词:人民民主(尤指他本人被票选成功连任)和文体开花(尤指法国获得两个诺贝尔奖)。增加的语符数量,将他的欣慰/惊喜和赞叹之情表达得更加浓烈。

例(5) Aura-t-on des coupures d’électricité? Aura-t-on des augmentations du prix de l’énergie ? l’épidémie aura-t-elle une fin? Devra-t-on travailler plus longtemps en 2023?

如例(5),在谈到对新的一年的展望时,针对民众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他连续采用了四个一般疑问句:2023年还会停电很多次么?能源价格还会上涨么?疫情会彻底结束么?退休年龄会延后么?将自己置身于听众的位置,重复使用问句,一方面体现了自己作为总统“想群众所想”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使得接下来的回答更加具有条理和针对性。

例(6) C’est par notre travail et notre engagement que nous pourrons augmenter les moyens des forces de sécurité intérieure, ... C’est par notre travail et notre engagement que nous lutterons plus efficacement contre les trafics, ... C’est par notre travail et notre engagement que nous bâtirons aussi une nation productive et écologique. C’est par notre travail et notre engagement que nous restaurerons aussi une nation de confiance. C’est par notre travail, notre engagement que nous devons refonder nos grands services publics pour qu’ils assurent pleinement notre idéal d’égalité. C’est par notre travail et notre engagement que nous bâtirons une société plus juste,c’est bien par notre travail et notre engagement que nous pourrons nous donner les moyens de nosaspirations pour aujourd’hui et de nos ambitions pour demain.

在演讲的最后,如上例,马克龙重复七次使用强调句“只有我们努力奋斗c’est bien par notre travail et notre engagement que”,并围绕每一句,分七次展开说明人们的努力奋斗可以为法国带来什么。诸如此类的重复和排比手法使得其表达更加清晰和有条理的同时,也让马克龙对民众的动员和呼吁的强度拉得更满。

3.2. 距离象似性

距离象似性是指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语言表达中,语言成分之间的间隔距离往往是直接反映人的概念距离或真实世界中所描写的对象之间的距离。雷考夫和约翰逊从隐喻的角度分析探讨了距离象似性,他们认为,语言成分的毗邻程度体现了概念之间互相影响的程度。篇章的构成单位,如句子、段落、诗节等之间的距离也会映射人的概念距离或自然界中物体的实际距离。概念上的距离相近,同属于一个义群或者语义场,在思维时就更容易被并置在一起,共现的可能性就大,在通过语言进行识解现实经验时语符之间的距离也往往更近。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为了强调所表达的意义,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常常有意安排语符距离,改变与之对应的概念距离,最终达到吸引听众注意力,增强表现力的文体效果。

3.3. 顺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的排列顺序与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致。语序在时间和空间上以先小后大的顺序排列,体现在顺序象似性上分别为时序原则和逻辑原则。顺序象似性多出现在政治演讲语篇的句子和篇章层面,演讲者通过利用时序原则和逻辑原则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最终达到劝说、鼓舞听众的目的。

在马克龙的2023年新年致辞中,体现着严密的顺序性原则,既有对时序的遵循,也有与逻辑的贴合。从整个篇章来看,他先回顾过去,再描述当下,最后再展望未来。尤其在谈到过去一年法国的各种经历时,他依次回顾了法国在防疫的同时,目睹了俄乌战争造成的死伤和难民潮,以及在法国造成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核危机、通货膨胀,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夏季极端天气。

3.4. 标记象似性

无标记语是指语言元素的含义和用法是常见的,标记语意味着语言元素的特征是独特的,两者截然不同。标记象似性是指从无标记到标记的顺序,无标记的形式比标记的更少有特定意义。王寅认为标记象似性是指从无标记到标记的顺序对应于认知的自然顺序,无标记是指可推断的意思,标记是指多余而独特的意思。在马克龙2023年的新年致辞中,标记象性原则的主要体现在在设问句、强调句和近音词的使用上。

3.4.1. 设问句

如例(5),在谈到对新的一年的展望时,针对民众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马克龙采用了四个设问句来一一解答:2023年还会停电很多次么?能源价格还会上涨么?疫情会彻底结束么?退休年龄会延后么?不简单地平铺直叙,而是将自己置身于听众的位置,使用设问句,自问自答,在吸引听众注意方面,起到了非凡的效果。

3.4.2. 近音词

例(7) Comme vous, je m’impatiente, mais sans jamais céder à la facilité ou à la fatalité.

在演讲的后半部分,当他鼓励法国民众一起努力奋斗时,如例(7),马克龙首先表态:“和你们一样,我迫不及待想要大干一场,我不会满足于安逸,也不会屈服于命运。”在这句话中,他选用了一对在法语中外形和发音都极为相似的词语facilité (容易,安逸)和fatalité (命运),不仅在视听上抓住民众的注意力,在意义上也更加的鲜活和生动。

3.4.3. 强调句

如例(6),马克龙在呼吁民众一起为法国的未来努力时,没有使用老生常谈的祈使句,而选择使用强调句“是我们的奋斗使法国得以……”,并围绕每一句,分七次展开说明人们的奋斗可以为法国带来什么。强调句的句型加上陈述的语调,使得“奋斗使法国更美好”的观念显得更加引人注意,令人信服,也让听众更加笃定地努力为法国的美好未来奋斗。

可见,象似性不仅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在马克龙2023年新年致辞中,他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四种象似性原则来进行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使整个语篇更加生动、流畅,带给听众愉悦感,打动听众,激发他们对演讲内容的兴趣和热情,最终达到演说者劝说听众的目的。

4. 结语

本文在对认知语言学和政治语篇的相关研究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法国总统马克龙2023新年致辞为语料,分析其在数量、顺序、距离和标记四个方面的象似性体现。研究表明,象似性渗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并体现为多种表现形式。反之,有意识地运用该理论来进行谋篇布局,可以使政治演讲达到更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将象似性理论运用到政治语篇的研究当中,也是对以往语篇研究模式(以批评话语研究为主要角度)的有力补充。并且,以法语政治语篇作为象似性研究的语料,剖析其谋篇布局的认知过程,提高了人们对法语政治语篇的鉴赏力,更是丰富了以英语语料为主流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内涵。

文章引用

蒋小莉. 浅议马克龙2023新年致辞的象似性
On the Iconicity of Macron’s 2023 New Year Speech[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9): 4089-409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9549

参考文献

  1. 1. 王寅.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认知语言学讨论之一[J]. 山东外语教学, 2000(3): 1-6.

  2. 2. 魏在江. 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 外语教学, 2006(5): 10-15.

  3. 3. 林宝珠. 从认知视角解构政治演讲中隐喻的意识形态操控[J]. 外国语言文学, 2009, 26(4): 241-246.

  4. 4. 辛斌.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话语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265(4): 1-5.

  5. 5. 廖迅乔. 认知视角下《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的批评语篇分析[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6. 6. 闫薇. “突显”视角下的语篇认知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0(2): 82-84+89.

  7. 7. 曾亚平.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2): 19-21.

  8. 8. 武建国, 龚纯, 宋玥. 政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以特朗普演讲为例[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 43(3): 80-88.

  9. 9. 张钰. 对马克龙就“黄马甲”运动所作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

  10. 10. Mayaffre, D., Guaresi, M. and Vanni, L. (2020) Ces mots que Macron emprunte à Sarkozy. Discours et intelligence artificielle. Corpus, 198-221. https://doi.org/10.4000/corpus.5105

  11. 11. 皮尔斯. 论符号[M]. 赵星植, 译.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4.

  12. 12. Macron, E. (2022) Vœux Du President de La Republique Aux Francais. https://www.elysee.fr/emmanuel-macron/2022/12/31/voeux-2023-aux-francais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