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1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2185 , 5 pages
10.12677/CES.2023.119397

强化院校部队共育机制,提升专业硕士实践能力

郭艺夺*,冯为可,胡晓伟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3年6月6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4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2日

摘要

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任职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培养目标的不同。专业硕士偏重的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该类学员培养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军队院校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现状,总结了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院校部队高度协作实践教学的具体举措,教学实践表明这些举措对深入开展军队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专业硕士,共育机制,实践教学

Strengthening the Mechanism of Co-Education with Colleges and Troops, and Enhanc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Yiduo Guo*, Weike Feng, Xiaowei Hu

College of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Received: Jun. 6th, 2023; accepted: Sep. 4th, 2023; published: Sep. 12th, 2023

ABSTRACT

Academic master’s degree and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ar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in China, and their different positions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training objectives. Professional master lays emphasis on appli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key content of this kind of stud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master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master in military college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to construct highly cooperative practical teaching in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se measures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n milit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Professional Master, Co-Education Mechanism, Practical Teaching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0年7月29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这也是未来研究生培养的总要求和总目标。硕士研究生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初始阶段和主体,这一人群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立即取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水准。

和地方院校一样,军队院校研究生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术型硕士(学硕),主要以理论与科学研究为主导;另一类是专业型硕士(专硕),其以专业实践活动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近些年,军队院校专硕招生规模逐年递增,早就超出学硕招生人数。因此,专硕培养是未来硕士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依据专硕和学硕培养的任务和定位差异,应区别这两种不同种类的硕士培养方法,但已有的硕士培养管理体系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其各自特点。因而,怎么构建适合军事院校专硕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来培养其专业实践技能,已成为专硕任职教育中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2] [3] [4] 。

2. 军队院校专硕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实践教学在专硕的教学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对具有第一任职能力要求的军校更为重要。专硕的实践教学由于受实践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实践教学内容被一再删减,实践形式也多以仿真验证为主,很少结合实际装备来进行,这将导致军校所培养的专硕与部队作战需求结合不紧密、与实战背景下的岗位任职能力要求有较大差距。现有的专硕实践教学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5] 。

2.1. 教学观念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

现有的硕士培养体系,普遍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性教育,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6] 。具体表现在:实践设备不足,部分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不强,学员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有限的实践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学员也得不到足够的基本实践技能训练,与专硕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2.2. 教学实践内容与装备实际结合不紧密

实践教学内容没有或较少向装备应用延伸,当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缺乏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装备实践的能力,第一任职能力不强 [7] 。

如何解决好专硕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也正是军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及关键所在。必须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和完善,建立贴近装备,贴近部队,以提高专硕学员的实践能力和第一任职能力。

2.3. 实践教学以教员为主体,模式较为单一

受传统教育培养模式影响,现有的硕士实践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员为主体”,主要依靠教员在课堂“满堂灌”,使得学员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很难把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并融会贯通 [8] 。此外,限于实验/实践设备,现有的实验/实践类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无法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学员应具备的能力与课程的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的“脱离”。

2.4. 实践教学理念不先进

专硕所学的很多知识属于前沿技术领域,涉及许多最新知识,技术和设备,其发展速度日新月异 [9] 。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更新和课程学时,教员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一般只讲授课程标准规定的实践内容,很少涉及最新设备操作使用。这是因为其所需的先进实验设备通常价格昂贵,造成实践教学设备少、设备旧,难以满足专硕对实践教学条件、环境的需求。就算教员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讲解了专业最新前沿技术和知识,如果不能指导学员亲手实验、仿真等操作,学员也无法将最新知识内化为自身所有,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员与部队需求“脱钩”的现象。

3. 构建院校部队高度协作实践教学的具体举措

院校部队共育机制指的是以部队为依托,以院校教研资源为支撑,按照“位置就近、资源互补”的原则,建立一批满足专业硕士实践性教学需要的联合培养人才实践教学基地,从而实现院校和部队的高度协作和发展。院校部队共育可以有效整合院校与部队的育人资源,使院校的理论教育资源、创新研究资源、智力资源与部队的装备资源、实战化教学训练资源在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获得最佳的资源效益 [10] [11] [12] 。在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进一步构建院校部队高度协作实践教学,具体举措如下。

3.1. 树立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的“自觉意识、长远意识和效益意识”,形成合力育人的长效协作机制

将合力育人作为提高专硕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军校与部队共同培育人才的长效机制。将共育人才作为院校与部队共同的任务职能进行固化,使之成为军校和部队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教育训练内容;在上级机关、军校与部队之间建立通畅的协调沟通渠道,构成军校与部队高效的共育人才协作机制。作为军事院校的研究生导师,应紧盯装备发展,根据军队未来作战需求结合研究方向,全面把握武器装备发展规律和制约战斗力生成等因素,提炼武器装备发展中的科学问题,逐步形成具有部队特色的研究方向。充分利用院校和自身资源,为研究生积极创造到部队实践、锻炼、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准确把握研究方向,扩宽学术思路和视野,提高专硕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2. 建立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的“联合型、双师型和多能型”教学团队,提升合力育人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素质

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现在大多研究生导师特别是新增导师,大多数是博士研究生毕业,说明已具备了很强的研究能力,但需要完成个人角色的转变。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必须要立足学科前沿热点方向,持续的跟踪探索,真正对研究生起到引领作用。由于研究生导师学术能力良莠不齐,所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差异很大。有的导师只注重工程技术,很难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总结科学问题,在研究生选题过程中赋予研究很大的自主权,让其自己选择题目。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提高研究生的选题能力,深刻体验选题的复杂性、困难性,但很多情况下会导致研究生在选题过程中,对国内外现状掌握不充分,陷入误区而选题失败。可以说,好的导师必然善于发现问题,只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培养提高导师和授课教员的装备教学、科研和军事理论创新能力,积极聘请部队优秀指挥、参谋人员和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学人员,努力打造一支理论水平和信息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新装备、综合实力强的共育人才导师和教学队伍。

3.3. 实现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的“三个贴近”,缩短专硕培养与适应部队需要的进程

一是贴近作战任务,拓展专业理论教学。系统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军事职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增设作战理论、装备信息化技术、创新思维训练等课程模块,拓展任职教学的内涵,确保专硕的发展适应能力与岗位任职能力之间有机统一。二是贴近部队实际,充实专业技术内容。及时把作战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纳入教学内容,贯穿作战体系、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基本作战实体各层次内容体系。三是贴近岗位需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着眼“练为战”、“教为战”、“学为战”,使教学内容始终贴近部队岗位需要。在教学中,拓宽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新路子,满足学员装备操作、检测和维修需要,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与部队共同修改完善现行训练与考核大纲,调整结构和内容,按基本作战实体相互融合的要求设置练习科目,规范单兵、分队的技术、战术训练内容。

3.4. 建立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评估反馈机制,促进专硕学员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

在考核评估中引入部队因素,将实践效果由以院校评估为主改为以部队评估为主。评估过程中,规范施训过程,提高实践质量是进行考核评估的前提条件。通过部队反馈专硕学员在岗位实践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作为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从专硕学员存在的共性问题中,分析、查找和纠正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实现院校专硕培养质量的闭环控制。

4. 结束语

全国研究生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启动。军校专业硕士的培养要结合部队的实际、特色,以实战为牵引,以第一任职需求为目标,系统梳理和谋划,深化专硕培养模型的改革,建立适合专硕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专硕的实践能力。经过近两年的院校和部队的共同培育,我校专业硕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已毕业的数十名专业硕士学员在校院两级四小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军事建模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多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得校级及空军级优秀硕士论文。因此,如何进一步将院校部队共育机制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走深走实是军校研究生教育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文章引用

郭艺夺,冯为可,胡晓伟. 强化院校部队共育机制,提升专业硕士实践能力
Strengthening the Mechanism of Co-Education with Colleges and Troops, and Enhanc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Masters[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09): 2704-2708.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9397

参考文献

  1. 1. 新华网.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7/29/c_1126301069.htm, 2020-07-29.

  2. 2. 郭英, 张婧, 达新宇, 孟涛, 程建. 军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8(6): 62-66.

  3. 3. 王崴, 胡俊, 唐冬丽, 瞿珏, 邵思羽. 军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 高教学刊, 2022, 8(2): 38-42.

  4. 4. 王祥科, 牛轶峰, 相晓嘉, 李杰. 军校应用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思考——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 科技资讯, 2014, 12(33): 183-184.

  5. 5. 辛均庚. 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培养的实施困境与路径构建[J]. 高教学刊, 2020(15): 1-4.

  6. 6. 邵艳秋, 贾林艳, 付大同. 地方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问题及有效评控[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17): 77-80.

  7. 7. 齐子元, 房立清, 崔凯波, 等. 武器装备实战化教学训练模式与方法探索[J]. 教育进展, 2021, 11(2): 585-589.

  8. 8. 汪慧, 张学东. 产教融合模式下开展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的机制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 2023(5): 110-112.

  9. 9. 张磊, 宁掌玄, 谷超. 依托产业学院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11): 166-168.

  10. 10. 陈玉丹, 华文深, 毛少娟, 等. 基于院校与部队“共育”光电装备保障指挥人才机制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8): 27-28.

  11. 11. 郭艺夺, 宫健, 胡晓伟. 军校指技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种新型教学模式探讨[J]. 教育现代化, 2019, 6(6): 17-19.

  12. 12. 华兵, 胡宝府, 袁俊超. 院校-部队共育新模式下基层部队研究生干部培养问题研究[J]. 教育进展, 2022, 12(2): 377-381.

  13.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