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ng Research
Vol. 10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7227 , 6 pages
10.12677/AR.2023.104183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贞丰县长田镇为例

姚韦韦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4日

摘要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分析贵州省贞丰县长田镇人口老龄化如何作用于当地经济,并为其提供可行性发展建议十分必要和迫切。长田镇老龄化程度正逐渐加深,势必会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地区产业结构固化,对老年产业关注度不够;老年人口数字素养不高,阻碍了数字经济发展。长田镇可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激发老年人口创造力,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建数字经济社会等系列措施解决民族乡镇发展问题。

关键词

老龄化,经济发展,民族地区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Aging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Taking Changtian Town of Zhenfeng County as an Example

Weiwei Yao

College of History and Ethnic Cultur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Oct. 11th, 2023; accepted: Dec. 5th, 2023; published: Dec. 14th, 2023

ABSTRACT

Population aging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problem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analyze how population aging affects the local economy in Changtian Town, Zhenfe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feasibl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or it. The aging degree of Changtian town is gradually deepening, which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shortage of labor supply;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solidified, and attention to the elderly industry is not enough; the low digital literacy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Changtian Town can solve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ethnic townships by improving the basic supporting facilities, stimulating the creativity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developing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young elderly to optimize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helping the elderly to cross the digital divide, and building a 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Keywords:Ag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Minority Area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已经形成人口老龄化形态。全球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系列问题,其中,经济发展是最为明显、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阻碍社会生产力进步,老年抚养比上升加重社会与家庭负担,低出生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具备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社会保障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特殊性,预计到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 [1]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重,社会与经济整体发展速度不免受到更深影响。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贵州省贞丰县长田镇为典型山地民族地区,居住着汉、布依、苗、仡佬、瑶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人口总数的19.3%。目前,长田镇经济发展空间较大,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呈显性状态,在此背景下,分析长田人口老龄化如何作用于经济社会,并为其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有着重要意义。

2. 贞丰长田人口老龄化现状

贵州省贞丰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带,长田镇位于贞丰县城北部,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理想。居住环境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增跌,长田镇海拔处于1150米到1560米之间,地势多丘陵、小盆地,境内遍布小溪河流与溶洞,气候温和湿润,空气质量指数低,为人类生存与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任何民族都具有自己特有的生态观,世居于长田的汉、布依、苗等民族凭借自己的生态观去建构人与自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 [2] ,长田布依族民众崇敬山神、祭拜古树群是其生态观的一种象征性表达,这类表达行为客观上保护了与生存生长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对辖区内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起着积极作用。可以说,贞丰全域具备着居住环境适老化的生态基础,是为老年人口甚至高龄人群的宜居之地。

实际上,相对于全国人口老龄化现况来说,贞丰地区老龄化程度偏低,但少子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据贞丰县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贞丰县常住人口为307,313人,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303,883人相比,十年共计增加3430人,增长1.13%,年平均增长率为0.11%。2020年贞丰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4218人,占27.40%;15~59岁人口为173360人,占56.41%;60岁及以上人口为49,735人,占16.1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5,989人,占11.71%。长田镇0~14岁人口占贞丰县总人口比重28.33%,高于全县平均水平0.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14% [3] ,高出0.4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差距不大。

从年龄结构上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贞丰县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1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0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7个百分点,呈现“一降两升”的态势,新生人口急剧减少,适龄劳动人口缓慢增加,老龄人口快速增长成为这一阶段的年龄结构特点。由此可见,目前贞丰长田老年抚养比上升,且呈现逐步加剧的趋势,符合轻度老龄化形态。然而,贵州经济正处于追赶全国经济发展水平阶段,人口老龄化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无几,这一矛盾将无可避免地影响着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打破人口年龄结构掣肘、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转换为助推地区经济进步的优势平台,可为贞丰长田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3.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供给不足

人口是供给生产要素和消费市场产品的双重主体,还是劳动创造创新的活力源泉,其空间配置与区域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产生着深刻影响。当前,我国人口整体呈负增长形态,贞丰长田亦不例外,在人口负增长趋势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共同背景下,人口流动加剧了劳动力空间分布的疏密差异已成为不争事实。就长田镇而言,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显示该镇常住人口为16,116人,占贞丰县常住人口的5.30%,2020年七普为15,832人,占比5.15%,十年间常住人口减少284人,就数量上难以体现人口流失的严峻形势,但结合近年来长田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吸引人口回乡建设来看,人口回流仍面临着较大挑战。

劳动人口的流动既体现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亦在流动过程中拉大或弥合着经济水平的差异。长田镇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人口是外流人口中的主要群体,劳动人口数量下降造成劳动力供给不足,加之老龄人口比重持续攀升、生育率不断下降,未来劳动人口数量将绝对减少,可能会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余留在乡的高龄段劳动力人口面临着生理和心理机能下降的困境,不足以承担多数高强度劳动,同时高龄段劳动力人口劳动供给时间的缩减会减少社会劳动总供给时间,难以为乡镇规模化产业提供有力支持。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教育可为经济建设培养新型的知识人才,然而长田乡村适龄儿童留守现象普遍,长期来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双亲陪伴与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整体教育水平,不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3.2. 地区产业结构固化,老年产业关注度不足

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导致了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形成,尤其是在中国行政分割和市场分割影响下,各区域产业分工错配、联动不紧密是区域利益矛盾加剧的深层因素 [4] 。当前,长田镇立足于茶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技术、人才、资金投入,打造以“茶”为主导的特色乡村产业,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培育、生产、加工、研发制作一系列的产业链。此外,烤烟种植和光伏产业也是长田镇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在茶叶经济运行中,长田民众参与集体经济的同时,更大程度上将劳动重心放在家庭小作坊上,受茶叶产量、制茶技术与销售渠道的制约,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户在收入上并不可观。此外,多数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由高龄劳动人口或低龄老年人口充当,既无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性作用,也将民众固化于茶业生产,有碍于创新性挖掘民族地区特色老年产业。

长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保存完好,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民族节日,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古调、古歌、唢呐调、舞狮铜鼓等民族艺术形式表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可以看到,文化变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统文化能否得到传承和振兴,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仍具有时代价值,主要取决于这一文化能否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融入新元素。因此,对民族地区布依族文化的认识,不仅需要重视当地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更要在乡村振兴中需要重视乡村文化的建设和新发展。就长田而言,乡贤、寨老等老年人是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关键,面对丰富的文化元素与专业的活态载体,却缺乏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意识,亦没有发现文化振兴对产业振兴的助推作用,这无疑是浪费特色文化资源,制约老年产业发展。

3.3. 老年人口数字素养较低,阻碍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化建设是当今中国发展热点,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建设。长田镇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处于起步阶段,停留在茶园监测、数字门牌、智能手环、视频监控内容中,还未扩大到数字一体化生产、农村电商、远程医疗教育等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域中。按照下一步发展规划,长田数字乡村建设应当以农业中数字经济发展为主,但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应用能力有限、民众数字素养和信息意识长期不足,整体上呈现出数字化基础薄弱,数字化领域较为单一的状态。其中,老年群体存在数字鸿沟是顽固且复杂的难题,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老年人难以适应信息技术飞速更新而逐步被边缘化,数字资源匮乏、数字技能缺失也让许多老年人陷入数字融入困境 [5] 。

农民作为山地民族地区数字建设的主体,其能动性是数字经济能否取得真实成效的重要因素。第一,人才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第一资源和核心驱动力,长田镇老年群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对数字技能的掌握层次低,常见的工具技能为手机等通讯设备,几乎接触不到信息技能与策略技能,数字经济全民覆盖挑战大。第二,乡村老年群体信息意识薄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低,所掌握的信息化应用仅停留在新闻浏览、日常娱乐等层面,对数字化建设的主观需求不高,以至普及信息化技术、设备和服务难度大。第三,乡镇茶叶微型气象站、土壤墒情站、病虫害监测站等数字化设施已搭建完毕,但受益主要集中在年轻一代,以低龄老年人为主的家庭作坊经济并未从中受益,以致家庭收入有限。

4. 民族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经济措施

4.1.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激发人口创造力

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 [6] ,因此,破解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经济发展困局应从提高生育率、增加劳动人口数量、促进老年人健康生活入手。

首先,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政策。少子老龄化的社会,一对年轻夫妇既要抚养孩子,也要赡养多个老人,家庭经济压力越来越重,减少家庭生活的压力必须改善家庭经济情况。随着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提高与生育率的下降,退休金、养老保险和生育险基金支出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应得到提高,为老人与婴幼儿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及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人文关怀等社会福利的支出也应不断增加 [7] 。

其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完善基础设施是改善民生、鼓励人民生产创造的重要内容,长田镇需在政府引导下加大社区、村落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在村庄格局上助推农户房屋、庭院改造顺利完成,垃圾分类、污水收处实现试点全覆盖,其余基础设施配套健全优化,以实现村落与环境有机相融。

最后,创造和美社会生活环境。激发老年群体的经济创造力,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更要重视老人健康生活,这里的健康包含了身体康健与心理舒适两个方面。因此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生活环境的生态保护屏障,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使长田形成能够充分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特色田园景观。同时,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民众幸福指数和生育期待。

4.2. 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老年人是推动老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从购买力来看,老年人消费习惯稳定,传统消费品市场依旧广阔;从刚需来看,老年保健、康复设施、医疗护理等养老投资前景好;从人才支撑看,我国现有离退休人员中,低龄老人具有中高级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老年占有相当比例,老年人才的队伍将不断扩大。社会可利用先备条件发展老年产业,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第一,发展基础养老产业。从就业角度,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对各个时代都有稳定的需求,长田可设立专业养老护理中心,带动专业与兼职护理员就业。从宏观层面,政府要提升老年产业战略高度,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民间组织和慈善人士等社会资源,使老年产业积极、稳健、持续地发展。从微观层面,长田镇要充分调查老年市场现状,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9] 。

第二,重视民族文化产业。长田镇传统村落文化、布依族民族文化、宗庙文化、耕读文化和茶饮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特色浓郁,以“八音坐唱”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延续至今,余氏摩经、余氏狮灯、布依古歌独具民族风情,民间艺人、乡贤、能工巧匠较多,这些资源能为村庄的持续建设、活化村庄注入地域文化的灵魂,也是百姓长久幸福感的关键所在。对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少数民族老人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促成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不仅可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也可增加老人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搭建生态旅游产业。黔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优美,以贵州省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长田镇长田村为例,走进村庄随处可寻历史遗存,村内分布有几十棵名木古树、传统民居、古井古泉、古老的寺庙和古城墙,当地人认为,村中老人健康长寿与自然环境污染小、生活模式传统古朴有关。长田镇可挖掘民族地区生态特色,促进养老与旅游相结合,借势“生态茶、干净茶、健康茶”品牌,优化茶旅融合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4.3. 助老跨越数字鸿沟,共建数字经济社会

老年数字鸿沟是指老年群体由于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在信息技术的接入、采纳、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三个维度 [10] 。相较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贵州省社会经济状况、老龄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故而老年数字鸿沟更为明显。其实,老年人并不是数字经济社会的边缘群体,越来越多的网络直播、线上卖货中出现老年人的身影,关键在于社会如何将老龄人口置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洪流当中。

数字化终归只是经济建设的手段,不能替代政府改革和公共服务本身,对此,长田政府应深刻理解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加强宣传数字化理念,此外,针对已经安装落户的监控设备出现故障等突发问题,要完善后期保障制度,及时维修处理。助老跨越数字鸿沟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支持,社区可开展“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向老年人讲解“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下载与运用,普及网络诈骗的手段和伎俩,增强老年人的养老诈骗防范意识。家庭成员要耐心向老年人教授智能技术基本运用能力,解决老年人在智能端口方面遇到的困难,增强其接收、适应新文化元素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让老年人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5. 结语

总的来看,目前贞丰县长田镇这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但少子老龄化程度正在逐渐加深,对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论其影响,老龄化趋势明显势必会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长田产业结构固化,对老年产业关注度不够,老年人口数字素养不高从而阻碍了数字经济发展。然而,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寿命延长、家庭规模和结构等一系列变化,是人口发展规律的结果和现象,并非问题,挑战主要来自人口变化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失衡与不适应。因此,民族地区要在老龄社会层面而非人口老龄化层面去谋划应对老龄社会的策略,长田镇可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激发人口创造力,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建数字经济社会等系列措施解决乡镇发展问题。

文章引用

姚韦韦.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贞丰县长田镇为例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Aging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Taking Changtian Town of Zhenfeng County as an Example[J]. 老龄化研究, 2023, 10(04): 1404-1409. https://doi.org/10.12677/AR.2023.104183

参考文献

  1. 1. 徐丛剑, 严非, 主编. 医学社会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24.

  2. 2. 谢芝, 韩庆红. 布依族传统生态观的当代应用价值探析——以火绳树的象征意义解读为线索[J]. 贵州民族研究, 2023, 44(1): 149-153.

  3. 3. 红黑人口库[EB/OL]. https://www.hongheiku.com/xianjirank/gzxjrk/5650.html, 2022-11-19.

  4. 4. 魏丽华. 中国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23.

  5. 5. 韦艳, 杨丽红, 郭歆宇. 养老资本、内生动力与老年数字鸿沟[J/OL]. 西北人口, 2023: 1-1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2.1019.c.20230925.1717.002.html

  6. 6. 中国中央电视台. 背景资料: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EB/OL]. https://www.cctv.com/special/1017/-1/86774.html, 2023-04-03.

  7. 7. 杨军昌, 杨倚然, 杨沅蓉. 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基于“七普”数据分析[J]. 西北人口, 2023, 44(4): 116-126.

  8. 8.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3(001).

  9. 9. 陈贞. 老年产业: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38(5): 45-50.

  10. 10. 陆杰华, 韦晓丹. 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理念及其路径选择——基于数字鸿沟与知沟理论视角[J]. 人口研究, 2021(3): 17-3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