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3216 , 11 pages
10.12677/ML.2023.113138

“独立新闻”还是“宣传私器”

——基于语料库的BMGF基金会资助的全球健康话题报道特点分析

臧颖蕾1,陈思甜2,田栩莹3

1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德语学院,德国 杜伊斯堡

2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

3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3年2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8日

摘要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MGF)成立于2000年,该基金会致力于减少全球健康和发展中的不平等现象,在慈善事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关于BMGF的活动,尤其是在全球健康方面,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作为全球健康治理方面的“权威”,该基金会利用个人财富“购买”话语权,从而传播特定的知识、塑造人们的意识、影响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本文将德国《明镜》和英国《卫报》2021年内所有在BMGF资助项目下的报道建立语料库,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出两个报刊在这一时期内新闻报道倾向的特点,进而论述报刊的新闻报道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基金会的影响、便利其宣传工作。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后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名人效应成长的慈善机构在人们看不见的“暗处”利用媒体发挥着它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关键词

基金会赞助的新闻业,宣传,全球健康,语料库

“Independence” or “Propaganda”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MGF-Supported News over Global Health Issues

Yinglei Zang1, Sitian Chen2, Xuying Tian3

1School of German Language,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Duisburg Germany

2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3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New Media,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Received: Feb. 15th, 2023; accepted: Mar. 15th, 2023; published: Mar. 28th, 2023

ABSTRACT

Established in 2000, 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BMGF) is dedicated to reducing inequalities in global health and development and has a pivotal impact in the field of philanthropy.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skeptical voices over this foundation’s activities, especially its work on global health issues. As an “authority” on global health governance, the foundation uses personal wealth to “buy” speaking right, aiming at disseminating specific knowledge, shaping people’s consciousness, and also influencing policy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is paper, all the reports of German Der Spiegel and British The Guardian under BMGF-supported projects in 2021 are built into a corpu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s reporting tendency of the two newspapers during this period are summarized by combining macro and micr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n, the paper discusses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the news reports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re influenced by the foundation to facilitate its publicity work.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suggest that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organizations that grow through the celebrity effect use the media to exert their influence and control in the “shadows” where people do not see them.

Keywords:Foundation-Supported Journalism, Propaganda, Global Health, Corpu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BMGF)成立于2000年,由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发起,并且获得了沃伦·巴菲特的支持。该基金会致力于减少全球健康和发展的不平等现象,在慈善事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BMGF的成立得益于时代的红利:在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流动早已不受地域的限制;统一的全球健康政策逐渐变成趋势;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盈利和非盈利、公共和私人组织编织起了一张巨大的合作网,使得资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此外,名人效应也是其中的一个推动因素,BMGF的成功就是一个绝佳的例证。关于BMGF的活动,尤其是它在全球健康议题方面,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作为全球健康治理方面的“权威”,该基金会利用个人财富“购买”话语权,从而传播特定的知识、塑造人们的意识、影响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 [1] 。毫不夸张地说,BMGF的角色有时甚至比世界卫生组织还要凸显。虽然质疑的声音从来都没有消失,但是至今少有较为完整和权威的研究能够证明该基金会有意地引导社会舆论、操控全球资源的意图 [2] 。

BMGF于2019年资助德国《明镜》周刊开设了“Globale Gesellschaft”项目,为期三年,并于2021年成功续签三年。该项目的宗旨是报道全球范围内难民、气候变化以及社会不平等议题。一年以后,该基金会又与英国《卫报》合作成立了一个类似的项目“Global Development”。该专栏致力于全球健康、发展和公众意识等话题。除此之外,被BMGF选中的媒体还包括BBC、CNN、Al-Jazeera、Le Monde等 [3] 。由此可见,该基金会在不同国家寻找到了多个“喉舌”以方便自己宣传工作的进行。仔细阅读《明镜》和《卫报》对项目的定位和介绍可以发现,它们都宣称:从新闻的选题到新闻的内容,本机构始终不受基金会的干预,而是进行客观独立的报道。但是,Browne在他的文章中曾批判性地指出,BMGF对自身的定位有战略性的设想。它之所以赞助新闻业,并非单纯地帮助新闻业达到信息传播以及沟通的目的,而想要借助大量隐形的、倾向性的报道塑造人们对全球发展的认知 [2] 。

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是,不存在完全客观的新闻报道。新闻媒体组织从属于某一机构、集团或者党派,它有自身的宗旨和规则,总是服从于某一特定人群的利益。因此,新闻报道一方面传播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地搭建受众的认知框架 [4] 。媒体宣传工作(即“propaganda”)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学里面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初是各种宣传工作的兴盛时期。直到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在纳粹德国期间,宣传这一词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消极的含义。因此,如果需要一个词语来表达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影响,人们往往避免使用这一词语。Zollmann认为,应当从一个全面的角度定义新闻业的宣传工作:它既包括记者的无意识行为,也指某些行为主体对公众认知的有目的的操纵行为,以此获得支持或者促成某一行动的开展 [5] 。在Ellul的分类下,这里的行为主体既指自治的市民团体,也指精英带领的组织。前者发起的宣传工作称为“横向宣传”,后者发起的宣传工作则被称为“纵向宣传”。“纵向宣传”尤其需要依赖大众媒体,从而为某项运动创造发生的条件和有利的发展土壤 [6] 。媒体以及这个机构内部的行为主体凭借着他们最有力的武器——文字,成为了利益集团的有效宣传手段。

本文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援引各界、各专家对基金会资助媒体以行使私权的质疑,从而试图证明这种猜测。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缺乏充分的论据,另一方面也容易误入“回声室效应”的陷阱,加深已有的(错误)认知。相反,本文试图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通过实证研究在文本中寻找证据。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归纳式的,而非演绎式。本文将《明镜》和《卫报》2021年一年内所有项目下的报道建立语料库,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出两个报刊在这一时期内新闻报道的特点,进而论述报刊的新闻报道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基金会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根据新闻报道话题本身与健康的相关程度,本文构建了英国《卫报》与德国《明镜》周刊在BMGF资助下的全球发展栏目中健康话题报道语料库。在研究的第一步,这些报道共被收纳进四个子语料库:《卫报》Health-centered、《卫报》Health-related、《明镜》Health-centered、《明镜》Health-related语料库。在分析的第一步,分别生成了关键词(词根)词频表。词频指一定范围的语言材料中词的使用频率,用以评估一个词在一个语料库中的重要程度。分别统计《卫报》与《明镜》周刊以健康为中心话题的新闻报道和与健康相关话题的新闻报道,能够总结出这两家媒体在健康话题方面的报道倾向与规律。在研究的第二步,本文针对部分高频词进行了上下文、搭配词等分析,试图通过实质性调查挖掘出文本中更多的细节。

3. 研究结果

3.1. 词频分析

根据报道内容可以将关键词描述的对象划分为四种类型:“主题”、“人群”、“地区”和“疾病”。“主题”的分类标准为媒体进行健康传播时某一具体议程设置,它们在此主题基础上展开了健康话题的议论与评价。主题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是健康传播中媒体较为关注的话题内容,如“government”这个关键词表示报道的主题为政府行为的评价。“人群”的分类标准为某一具体人群。健康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该类关键词说明媒体较为关注某一人群在健康方面的发展与生存问题,如“woman”。“地区”的分类标准为某一具体地区。媒体在报道健康话题时常常会针对某一具体国家或地区展开报道和评论,聚焦某一地区存在的健康问题或医疗现状,如“Africa”(非洲)。“疾病”的分类标准为某一疾病类型或具体疾病名称,包括疾病的相关特性与治疗手段,如“vaccine”(疫苗)。

首先,英国《卫报》HC语料库中的12个高频关键词如表1所示。其中,除去“健康”一词本身词频最高,达到725次之外,其余排行前五的关键词均为“疾病”类型,以新冠病毒为主的“covid-19”、“coronavirus”词频分别达到473次和391次。以“医院”和“政府”为主题的关键词出现频率也较高,达到288次和284次。这说明《卫报》多围绕医院和政府这两类主体展开讨论。在“人群”类型的关键词中,“妇女”和“儿童”出现频次最高,分别达到246次和243次,这两类人群是《卫报》探讨健康问题时最为关注的目标群体。在“地区”的关键词中,“非洲”和“中国”出现频次分别为208次和164次,是《卫报》报道健康话题内容最为关注的地区。

Table 1. Word frequency list of The Gardian HC-Corpus (12/12065 lemmas)

表1. 《卫报》HC语料库词频表(12/12065 lemmas)

其次,选取英国《卫报》HR语料库中的16个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非健康中心议题的报道主要涉及全球发展的其他重要议题,如贫困、资源等问题,在这些议题中,健康往往被视为息息相关的领域。在《卫报》的健康相关报道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是“coronavirus”,其中多篇文章描述的是新冠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包括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议题,间接说明了健康问题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性。“food”、“water”此类代表基本生存资源的词汇以及“refugee”、“poor”此类直接描述难民、贫困的词汇出现频次较高,说明资源短缺和贫困问题带来的健康隐患也值得重视。

Table 2. Word frequency list of The Gardian HC-Corpus (16/10532 lemmas)

表2. 《卫报》HR语料库词频表(16/10532 lemmas)

再次,选取德国《明镜》周刊HC语料库中的16个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是“kind”(儿童),词频为169次,说明德国《明镜》周刊在健康话题上最为关注儿童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新冠疫情相关词汇在《明镜》周刊以健康话题为中心的报道中出现的频次也较高,包括“virus”、“coronavirus”、“pandemie”、“coronakrise”等,体现了德国《明镜》周刊对新冠疫情话题的关注程度。在代表“地区”类型的健康话题报道中,提及非洲、巴西、印度及德国本国的内容较多。

Table 3. Word frequency list of Der Spiegel HC-Corpus (16/9895 lemmas)

表3. 《明镜》HC语料库词频表(16/9895 lemmas)

最后,选取德国《明镜》周刊HR语料库中的26个高频关键词,如表4所示。在非健康中心议题的报道中,“儿童”和“女性”成为报道内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两个词,可见在健康相关议题涉及的人群中,这两者成为不可忽视的主体。此外还出现了“geld”(货币)、“regierung”(政府)、“organisation”(组织)、“flüchtling”(移民)等与国家外交、政治、经济紧密联系的要素,体现出健康话题在众多报道话题当中的重要性。

Table 4. Word frequency list of Der Spiegel HC-Corpus (26/7185 lemmas)

表4. 《明镜》HR语料库词频表(26/7185 lemmas)

综合两家媒体在以健康为中心话题和与健康相关话题方面的报道关键词,可以发现许多共同点。在人群、主题、地区和疾病方面,两家媒体都倾向于报道儿童和女性健康问题;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占据了较高比重,疾病本身和疾病带来的次生问题都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两家媒体对政府的治理水平与能力,以及医疗机构、相关组织在健康问题上的行动都非常重视;它们对于非洲、印度等贫困地区存在的健康问题展开了不同深度的报道。

3.2. 词语上下文分析

事实上,英国《卫报》与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内容映射了BMGF在全球健康问题上的关注度和态度倾向。作为一个私人基金会,BMGF在成立之初确定了三大援助领域:全球健康、全球发展、美国国内的教育和信息技术,资金主要流向科学研究和研发。为此,基金会发起了许多项目以资助科研并且吸引人才参与到项目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Grand Challenges for Global Health (GCGH)。借助媒体的力量以及通过激起研究人员的热情从而在社会中造成声势的手段,基金会能够筹措到充足的资金 [7] 。媒体在这方面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就在于它可以通过新闻内容的输出塑造、引导以及改变读者的想法和观念。“新闻语言也是语言的一种,绝对的客观性是不可能存在的,在运用新闻语言来叙述事实时,记者对事件的认识、观察角度、词句的选用以及内容的排序等都会使得新闻报道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8] 。下面本文将具体根据关键词的上下文分析结果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阐述,解释这两家媒体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了BMGF的宣传私器。

3.2.1. 疾病

疾病相关话题是《明镜》及《卫报》新闻报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研究所选取的时间段初期,即2020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全球卫生紧急状态。在随后几个月中,新冠疫情逐渐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作为全球性卫生事件,新冠疫情在2020年基本占据了德、英受资助新闻报道项目涉及疾病报道的大部分内容。同时,各国由疫情引发的一系列新的并发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也受到了前线记者以及编辑部的重点关注。具体而言,非洲地区的疫情发展以及难民和疫情问题的叠加是两者的共性之一。此外,《明镜》《卫报》对新冠疫苗话题也进行了充分报道。这同以往研究中有关BMGF在健康领域的关注点的结论相吻合:该基金会的资金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都致力于对健康问题寻找技术方案,并且特别强调疫苗在改善全球健康状况中的重要作用 [1] 。

值得注意的是,《卫报》在疫情初期聚焦于美、日、法等国因疫情紧急撤离在华公民的情况,侧重于以感染、死亡数字为呈现形式将中国塑造为“严重的疫区”,并常在内容中以他者视角使用“不要去中国”(don’t go to China)、“警告”(warn)等表达传递其消极态度。而《明镜》则并未报道疫情期间撤侨的相关情况。从具体内容方面来看,德、英两家媒体在疫苗报道方面同样有着极为不同的呈现方式。以疫苗(impfstoff)和接种(impfung)两个词在语料库中展开检索,可以发现德国媒体的关注点在于疫苗厂商、资源不均以及接种意愿。而以vaccination、vaccine、vaccinate为关键词检索,《卫报》相关语料中vaccination、vaccine常同campaigns、programs、governments等词共现,强调接种运动和政府在制定接种方案中的主导角色。

除了新冠疫情的相关报道,艾滋病、结核病以及疟疾这三大人类需共同对抗的传染病杀手同样在两大报刊的新闻中占据了较大的篇幅。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由于公众关注度的大转移和相关资源的逐步倾斜,针对这三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情况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9] 。从搭配词来看,即其他疾病和corona、pandemic等词汇同时出现的频率来看,德、英两家媒体尤其注意非洲地区疫情下的复杂态势,并通过死亡或感染人数的前后对比、其他同新冠的相关数据的横向对比来强化此事件的严峻程度。事实上,BMGF对于这三类疾病极为关注。它不仅向全球对抗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基金会(The 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提供了种子基金,而且一直是这一机构的关键合作伙伴。比尔·盖茨本人对于全球基金会更是不吝赞美之词,称其为“全球健康的瑞士军刀” [10] 。由此可见,两家媒体对于这三类疾病的报道同样同BMGF的关注点构成重合。除了传统的三大传染病,小儿麻痹症和霍乱是《卫报》相较于《明镜》有关疾病报道的独特内容。结合文本分析可以发现,英国媒体重点关注目前尚未消除小儿麻痹症的巴基斯坦境内疫苗接种情况以及非洲地区在被宣布消除小儿麻痹症后出现的疫苗衍生病例问题。在霍乱相关话题报道方面,英国媒体同样以欠关注地区——海地的霍乱防控状况为例展开叙述。一些专家曾反对媒体针对相关疾病的集中报道,他们认为这将分散公众对更重要、性命攸关的公共健康项目的注意力 [11] 。

3.2.2. 地区

在地区层面,《明镜》和《卫报》都对其在项目宗旨中声称的“重点关注亚洲、非洲、欧洲地区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大力度的报道,尤其是非洲地区成为了二者最为集中的信息集合点。疫情发展、疫苗推广情况以及三大传染病的现状是最被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共同的健康议题设置下,德、英两家媒体的报道重点仍显示出微观层面的诸多差异。以Africa为核心词汇在语料库进行搜索可以发现,west、east、central、Sub-Saharan、southern等方位词常作为定语修饰Africa一词,South Africa成为频率最高的搭配。而《明镜》多对非洲地区情况进行整体叙述,其相关报道中出现了Tansania的案例。值得注意的是,南非和坦桑尼亚在历史上曾分别为英、德两国的殖民地。《明镜》《卫报》在报道国家的选择上耐人寻味,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殖民主义的凝视。

在亚洲方面,《卫报》中Asia常同Europe、Africa一同出现,呈现出地区连接性。South-East Asia成为报道的主要区域。对比之下,《明镜》几乎不涉及亚洲整体状况报道,Asien一词极少出现。在报道国家层面,英媒以China为主,主要聚焦新冠初期中国,尤其是武汉市的相关情况,以多国紧急撤侨、感染及死亡人数、相关数据透明度等多角度进行描述,使用actively hid、angrily、paranoia and frustration等表达传递对于报道对象的消极情绪。与此相对,德媒针对亚洲地区的新闻则以Indien为主,而印度是BMGF在亚洲的重点工作区域。在BMGF的官方网站有关其工作地点的栏目中,印度作为独立板块出现 [12] 。在欧洲方面,尽管德、英都是BMGF在该地区的重点合作对象,但只有《明镜》较多报道本国情况,而英媒以欧洲为主。在南美洲方面,德媒通过呈现巴西从抗疫初期面临的严峻形势到全民接种后的成功案例,进一步凸显接种的必要性。由此可见,在涉及健康议题的地区报道时,《明镜》与《卫报》一方面参照BMGF的工作重点,而另一方面也较为凸显各自的意识形态和利益。

3.2.3. 群体

《明镜》和《卫报》在报道健康议题相关群体时存在诸多共性:1) 同健康直接相关的医务人员群体,如医生、病人等。德、英两家媒体的新闻内容均同新冠疫情背景下医生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增大、被感染风险增高等问题相关,同时都较为关注病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2) 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儿童。两家媒体都注意到,疫情给儿童带来的不仅仅是感染和死亡的风险,还有教育缺失和童工等衍生问题。此外,新冠、小儿麻痹症疫苗接种问题也被多次强调。在报道独特性方面,《明镜》还关注到儿童饮酒的现象,《卫报》则进一步挖掘了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在妇女报道方面,两者都注意到了疫情背景下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和经济压力的情况以及由其衍生出来的色情交易等问题,并且充分讨论了妇女安全分娩的话题。这些都同妇女的身体、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德国针对非洲女性割礼以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等有一定论述,而《卫报》在体制层面对当前女性在健康行业,尤其是领导层受到的系统性歧视做了探讨。3) 难民群体。近年来,非洲部分地区持续性的动荡局势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在接纳难民方面的压力。作为欧洲范围内扮演关键角色的两个国家,英国、尤其是长期奉行接纳难民政策的德国对有关议题极为重视。《明镜》《卫报》均主要报道希腊莱斯沃斯岛难民在疫情下的健康状况。具体而言,英媒就该地难民精神健康危机、缺乏新冠检测及医疗资源不足做了详细介绍,而德国媒体除了就希腊难民健康情况做描述,还广泛报道了孟加拉国、土耳其、委内瑞拉、非洲等地的难民现状。可见德国对于难民问题更加着眼于全球格局,而非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在地区。

从语料库数据来看,《卫报》还设置篇目描述了工人群体,如西班牙有移民背景的农业劳动者、尼加拉瓜甘蔗工人在疫情下寻求谋生和健康平衡的艰难处境。《明镜》还就巴西亚马逊地区原住民免疫系统脆弱、艰难抗击外来疾病做了详细报道。由此可见,德、英媒体除了在报道健康领域普遍性弱势群体之外,还结合各自了解的地区案例展现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

3.2.4. 报刊对一些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的分别报道

通过高频词统计可以发现,两种报刊中“政府”(government/regierung)、“组织”(organisation/organisation)等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探究报刊分别如何定位这两者的角色以及作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确定好关键词后(government/regierung, organisation/organisation, programme/programm, WHO, assistance/hilfe),使用KWIC功能观察词语的上下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明镜》中,非政府组织经常被当作信息来源或者知识权威被引用,以此强调某一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措施的急迫性(例如:“In fast 50 Ländern stuft die Organisation die Hungerssituation als erst, sehr ernst und gravierend ernst ein.”),或者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其次,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形成对照,并且往往是为了突出前者的更有作为;大部分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报道讲述了它们在应对健康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积极的援助(例如《明镜》2020年2月23日的文章专门对WHO在叙利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此外,非政府组织在实际运行所面临的困难也时常被当作话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Laut Isler bekomme seine Organisation so viel Hass ab wie seit Salvini-Zeit nicht mehr.”)。《卫报》相对于《明镜》的不同点在于,除了以上几个特点,还出现了零星几篇文章揭露某些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弊端(例如2020年7月10日的一篇文章题为“medical charity accused of shoring up colonialism and white supremacy in its work”)。当涉及到政府时,两种报刊所聚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 说明政府的政策;2) 直接或者间接批判政府决策的失能(例如:“The government has really underinvested in healthcare”、“Regierung verfehlt selbts gestecktes Impfziel”);3) 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例如:“we feel abandoned by the government”、“Auf die Regierung soll niemend hoffen”)。总体来看,两个报刊在报道中为非政府组织树立了一个提供积极援助、(更加)有效弥补政府力量缺失的形象。与之相反,政府的作为则经常遭到质疑、问责以及批判。这表明,报刊对非政府组织、私人援助计划等与BMGF性质类似的机构的态度总体友好,对政府的负面描写和评价则占主要地位。

虽然从词语的搭配来看,非政府组织或者政府等词语并没有呈现明显的语义韵特点,但是报道的主题选择、角度选取确实体现了新闻报刊对非政府组织较为支持的温和态度。

3.2.5. 新闻报道的来源

在词频搜索的结果中,有一个动词分别在两个报刊、四个语料库中占据前几位,它就是sagen/say。虽然这一动词对分析报道的内容并不具有很大的价值,但却是反映新闻报道来源的重要参数。在对sagen/say、laut/according to、erzählen/tell所处的语境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明镜》和《卫报》的引用或者信息来源为两类:1) 专家或政府部门。专家在某一领域更加具有发言权,他们对大众来说是知识权威,因此引用他们的观点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可靠性。政府部门主要为报道者提供数据。为了降低媒介采集信息的成本,政府官员参加的活动、会议就成为常规化的新闻,新闻的来源被固定化 [13] 。2) 普通民众。在语料库中,针对一般民众的采访或者构成报道者与他们之间一种对话形式的文章不在少数。在众多的新闻体裁中,这样的形式反映了“对话新闻”的理念。“对话新闻”强调的是“吾汝关系”(I-thou relationship) (Buber, 1970: p. 3),对话的目的在于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而非局限于反映客观现实,可以说“对话新闻”就是一种以“对话”为基本理念的新闻实践 [14] 。普通人讲述他们生活中的经历,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具体的视角。这种特写的方式也能够唤起大众内心的同理心,尤其当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诉说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挣扎和困苦时,大众的心灵越是能够感受到一种被攫住的力量。同时,也能够体现新闻浓厚的人文关怀。分别对《卫报》和《明镜》的HC和HR进行交叉词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的表格(表5表6)。Lockword表示的是HC和HR的共同高频词汇。值得关注的是,《卫报》的Lockword里面排在前几位的有“disastrous”、“documented”、“eye”。“disastrous”是一个具有强烈主观性色彩的词语;“documented”以及“eye”反映的是报道中借助真实的新闻材料给受众一种现场感。《明镜》的Lockword里面排名靠前的词语有“hoffen”即“希望”。这个词语所处的语境都是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期望,或者是报道者转述他们的愿望。这表明《明镜》在新闻中注重描绘情感,无论是通过展现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还是通过报道者流露主观的感受,都是一种人文关怀的标志。这种人文关怀平衡了受众的话语权、知情权和隐私权 [15] ,报道者的主观好恶也拿捏得很恰当;同时尊重了事件的当事人。

由此可见,《卫报》与《明镜》的报道既体现了客观性,也反映了一定的主观性。新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不相违背的,也是如今主流媒体所实践、倡导的。因此,从新闻报道的来源来看,几乎无法对这两个报刊受到基金会的影响而试图引导舆论下一个结论。严谨地说,新闻报道只是采取了能够加强传播效果的形式。

Table 5. Lockwords list of The Gardian HC- and HR-Corpus

表5. 《卫报》HC和HR语料库的交叉词表

Table 6. Lockwords list of Der Spiegel HC- and HR-Corpus

表6. 《明镜》HC和HR语料库的交叉词表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卫报》与《明镜》对全球健康话题的报道便利了BMGF的宣传工作,并且该基金会所施加的影响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首先,从报道的对象看,基金会关注的重点群体妇女以及儿童、重点关注地区非洲和亚洲、重点关注的疾病新冠、艾滋病、结核病等,恰恰占了新闻的大篇幅;其次,从主题看,当涉及疾病等话题时,新闻报道强化了疫苗、科技手段、非政府组织等在预防以及对抗疾病方面的作用。这同样与BMGF的宗旨一致。虽然基金会意在推广的运动是慈善性质的,但是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受众可能会忽略社会中结构性的、深层次的不平等现象,而把基金会的理念奉为圭臬 [16] 。BMGF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舆论,从而为自己的项目争取政府资金。最后,从报道的形式看,记者采取特写、对话的呈现方式为受众提供了比官方数字等客观的呈现手段更为真实可感的信息。《明镜》和《卫报》作为两个来自不同国家、同样受BMGF资助的媒体代表,总体上呈现出了很多报道上的倾向性,在一些具体的方面则体现了各国的政治特色以及媒体的自身利益。由此可见,BMGF赞助新闻的目的并不单纯,它对新闻报道的对象、主题以及形式施加了较为隐蔽的系统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已经背离了其声称的独立新闻性质,而沦为私人机构的宣传私器。

基金项目

201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跨文化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BCK009)。

文章引用

臧颖蕾,陈思甜,田栩莹. “独立新闻”还是“宣传私器”——基于语料库的BMGF基金会资助的全球健康话题报道特点分析
“Independence” or “Propaganda”—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MGF-Supported News over Global Health Issues[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3): 1003-101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3138

参考文献

  1. 1. Harman, S. (2016) The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and Legitimacy in Global Health Governance. Global Governance, 22, 349-368. https://doi.org/10.1163/19426720-02203004

  2. 2. Browne, H. (2010) Foundation-Funded Journalism. Journalism Studies, 6, 889-903. https://doi.org/10.1080/1461670X.2010.501147

  3. 3. Maynes, M. (2021) Bill Gates Bankrolled Select Media Outlets to the Tune of $319 Million, Including the UK’s Guardian and The BBC. Gript. https://gript.ie/bill-gates-bankrolled-select-media-outlets-to-the-tune-of-319-million-including-the-uks-guardian-and-the-bbc/

  4. 4. 袁李容. 微信公众号新闻语言主观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牡丹江: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

  5. 5. Zollmann, F. (2019) Bringing Propaganda Back into News Media Studies. Critical Sociology, 45, 329-345. https://doi.org/10.1177/0896920517731134

  6. 6. Farkas, J. and Neumayer, C. (2020) Disguised Propaganda from Digital to Social Media. In: Hunsinger, J., Allen, M. and Klastrup, L., Eds., Secon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Internet Research, Springer, Dordrecht, 707-723. https://doi.org/10.1007/978-94-024-1555-1_33

  7. 7. Matthews, K.R.W. and Ho, V. (2008) The Grand Impact of the Gates Foundation: Sixty Billion Dollars and One Famous Person Can Affect the Spending and Research Focus of Public Agencies. EMBO Reports, 9, 409-41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373372/ https://doi.org/10.1038/embor.2008.52

  8. 8. 梁潇予. 《泰叻报》新闻语言中的主观色彩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下中泰关系相关报道为例[J]. 中国报业, 2022(2): 70-72.

  9. 9. Bridging the Gaps: The Neglected Pandemics: HIV/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 https://reliefweb.int/report/central-african-republic/bridging-gaps-neglected-pandemics-hivaids-tuberculosis-and-malaria

  10. 10. Gates, B. (2022) The Global Fund: One of the Kindest- and Most Effective-Things People Have Ever Done for One Another. https://www.gatesfoundation.org/ideas/articles/bill-gates-how-the-global-fund-saves-millions-of-lives

  11. 11. Schwab, T. (2020) Journalism’s Gates Keepers. https://www.cjr.org/criticism/gates-foundation-journalism-funding.php

  12. 12.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dia. https://www.gatesfoundation.org/our-work/places/india

  13. 13. 贺晶晶. 新闻生产学视域下新闻来源偏向探析[J]. 中国报业, 2021(20): 12-13.

  14. 14. 李唯嘉. 如何实现“信任性真实”: 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实践——基于对25位媒体从业者的访谈[J]. 国际新闻界, 2020, 42(4): 98-116.

  15. 15. 孙玉锋. 新闻真实与人文关怀辨析[J]. 全媒体探索, 2021(2): 92-93.

  16. 16. Global Justice Now (2016) Gated Development—Is the Gates Foundation Always a Source for Good? https://www.globaljustice.org.uk/resource/gated-development-gates-foundation-always-force-good/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