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Vol. 12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5053 , 7 pages
10.12677/jc.2024.122073

“有意义的巧合”融合新闻空间叙事实践

佟慧娟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浙江 绍兴

收稿日期:2024年3月14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16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23日

摘要

融合新闻重构了一种新的新闻叙事观念。每一篇新闻报道都有它的时间和空间轨迹,本文以中国新闻奖融合新闻作品为研究内容,着力于解构在空间叙事技巧的表现规律,以期对新媒体新闻实践创作带来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

融合新闻,空间叙事,中国新闻奖

“Meaningful Coincidence” Integrating News Space Narrative Practice

Huijuan Tong

School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Received: Mar. 14th, 2024; accepted: Apr. 16th, 2024; published: Apr. 23rd, 2024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news has reconstructed a new concept of news narrative. Every news report has its time and space trajector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tegration of news works from the China News Award as the research content, focusing on deconstructing the expression rules of spatial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order to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new media news practice and creation.

Keywords:Integrated News, Spatial Narrative, China News Award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空间可以分成4个维度,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媒介空间和想象空间。新闻事件发生在特定的地点和空间内,新闻事件既是时间维度的存在,又是空间维度的存在。只有具体的、精确的空间,新闻叙事才能得以铺陈和延展。剖析中国新闻奖融合新闻作品中,处处皆有空间叙事的影子。这些作品从偏重时间讲述,转向了空间展现,其空间叙事尤其体现了“有意义的巧合”,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意义共契。

“空间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地点、背景或容器的属性和内涵,作为一种叙事元素参与到文本叙事的进程中,并且从叙事对象、叙事结构、叙事意义和叙事实践四个方面拓展了叙事学的知识生产” [1] 。

2. 空间并置呈现主题,提升价值认同

叙事学者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指出:“空间并不是被动的、静止的或空洞的,它不是事件在时间中展现的背景或地点,而在很多叙事理论中却被这样对待,‘叙事作为空间轨迹的观念,将空间设想为积极的、能动的、充实的’” [2] 。以地理空间带动叙事空间,多个子空间联动为主题服务,多维度的空间构建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主题表达。考察获奖的融合新闻中,软化了官方话语的“硬叙述”,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具有故事性的叙事是无法在一个空间内完成的,必须是多个空间的内容共同组建。殷乐在《网络传播的时空创意》中指出,“信息的有效传播及媒介优势的发挥是需要时空构建来完成的,而媒介的信息传播实际上是一个时空的再组织过程:以媒介时空对生活时空进行再结构,技术条件是这个时空构建的硬件,而智慧的撞击,是一定的技术平台上借助一定的时空创意来实现自己的传播,创意得当,则传播有效进行,反之,则易在传播过程中充斥噪音” [3] 。如人民日报社《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小故事,多时空,大主题”,在叙事模式上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开篇以从“一分钟中国会发生什么?”切入,画面从医院新生儿诞生、婚礼现场的新人、建筑工地的工人、淘宝店家、快递小哥……继而转到海上蛟龙号,再跳跃到高铁复兴号,景物与人物的动作交织在时空里,这些空间要素的精准定位,构成了丰富的视觉层次,观众在2分24秒完成40年的时空遨游,将时间的比例转化为空间比例,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是84秒/40年,即:2.1/40,平均每两秒转换一个场景,给了受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其新闻价值的深层含义为受众感知、体味与想象,从而形成观点认同、价值认同。

融合新闻叙事根据不同题材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空间结构方式。龙迪勇《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一文中,考察了一种因共同的“主题”而把几条并无因果关联、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可能相距甚远的叙事线索联系在一起的非线性叙事模式——称之为“主题–并置叙事”。一种因共同“主题”而把几条叙事线索联系在一起的类似于“故事集”一样的结构 [4] 。

《中国一分钟》微视频视觉叙事采用了主题并置式的结构,简明、快速,重点突出,空间转换频次高,看似毫无联系的人物和事件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思想层次依照逻辑关系构建时空,主题依空间实现多次转移延伸。人物和事件合理地安排在空间里,没有中心人物、中心事件,但主题却很鲜明,展现每一个普通人为了过上美好生活而不断拼搏的过程。

3. “时空压缩”重构第一现场

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时间和空间中的一切距离都在缩小。人类把最大的距离抛在后面从而以最小的距离把一切都带到自己面前” [5] 。

如果从想象空间来具象描述,影像或许是时间和空间的切片。视觉叙事具有“化远为近”减弱距离感、消除隔离感的力量。时效性、贴近性是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捍卫,在叙事空间维度是对记者践行“四力”和运用新媒体技术综合能力的实践。新闻叙事空间的建构首先基于时效性的第一现场和高情感的场景。赵振宇《新闻及其时空观辨析》中指出,“第一现场是对新闻操作空间方面的规定,它是指能够发现或挖掘有价值信息的原始场所或运动状况。在这个空间或过程中,传播者通过对发生或发现有价值事实的描述及评论,展示其客观性、真实性和独特意义所在” [6] 。

记者如何利用好技术,在空间维度引领受众?利用比照片更多元化的媒介技术手段,例如音频、纪录片、动画、交互设计等生产新闻故事,成为视觉报道领域的趋势。第一现场绝非单纯的新闻现场,第一现场是新闻的原点和报道的起点,更是受众关注的焦点。多媒体技术拓展了出镜记者在突发性事件现场报道中的移动的空间,也是凸显记者专业能力的空间实践。如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移动视频直播《直击7·5泰国普吉游船倾覆事故现场 救援仍在进行》。报道小组记者从浙江飞往泰国普吉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发起移动直播与网友实时互动,记者独家拍摄到泰国总理巴育慰问中国遇难者家属画面,以无法复制的现场感和语言来构建时空感,以使得观众获得时空带入感。

笔者注意到,直播时间维度是7月5日~7月9日,有精准的时间和发报道的地位位置,突发事件新闻包含多重时空要素,实地空间本身是丰富多点的,多个地点、地域范围的都可能进入叙事的报道空间。如“普吉岛查龙码头”“泰国军舰上”“临时搜救中心”“瓦其拉医院”新闻事实及发展的多个地点、地域范围的空间要素,现场记者选择这些地点作为直播运动空间进行直播报道,将叙事空间再现于观众眼前,从而带着观众抵达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

新闻媒体作为突发事件报道的传播主体,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第一时间抵达新闻现场,及时、主动、理性地发声。浙视频直播团队记者抵达普吉岛后2小时内,即当地时间7月7日下午5时左右,发起了第一场长达6小时的视频延时直播和图文视频滚动《浙视频直击普吉游船倾覆事故现场救援仍在进行》。出镜记者与后方编辑配合,实时更新播报最新消息;摄像与后方导播配合,通过4G多链路聚合无线传输设备实时回传视频素材,供视频编辑拆条制作成短视频《普吉游船倾覆事故发布会浙视频记者现场提问》。这类新闻作品成为见证媒介技术变迁和新闻行业趋势的参照物。新闻生产的过程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协作,记者、摄影师、设计师、程序员等角色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播进行到2分,记者一边说一边开始移动,走到临时救援点采访泰方志愿者:

“那么现在让我们看一下这边可以说临时搭建的一个救援的力量、医疗的力量还有等待的家属,很多的志愿者在这边,临时搭建了一个或者说临时组了一个工作的队伍,我们来问一下,我们看一下现场有没有人可以采访?”

7月7号15:40分,记者赶到了距事发海域最近的普吉岛查龙码头,立即投入了直播报道。7月8日18:00,记者与位于泰国军舰上的钱江晚报记者进行视频连线直播,获取打捞救援的实时画面和信息。7月7日18:20分临时搜救中心,记者第一个用中文提问,直指遇难者家属的安置及夜间搜救问题,为浙江遇难者家属争取更多当地政府关注。

7月7日19:10分记者到达收治受伤者最多的瓦其拉医院;7月8日9:30分,记者随泰方军舰前往事发海域记录当天搜救过程,在军舰上进行了长达5小时的直播,直击搜救第一现场。7月9日当地时间9日中午,泰国总理巴育乘坐直升机来普吉查龙码头搜救中心了解救援进展,并召开简短发布会。

7月8日14:20分浙江省赴台工作组第一时间到普吉瓦其拉医院看望伤员和遇难者家属。

记者的移动,体现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从浙江飞往事发地泰国,叙事进入新闻现场展开移动直播。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大众关注度高、对记者专业素质要求高、传播瞬时影响力较大的报道类型。怎样调度现场画面,梳理新闻逻辑,挖掘突发事件新闻细节?记者在深入现场,扎实采访的基础上,融入了新技术、新手段拓展了报道空间和视野,同时从直播中受众领略到其可贵的新闻专业精神和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价值的自觉守望。

2分24秒,记者问:“现场这个地方主要的功能是什么?里面有哪些人员在?”

工作人员:“是我们普吉府的政府单位,在等待救援的船只回来,听说就剩了十来个人……今天已经接回来的十几个遇难者。”

记者:“现在看天气情况还是不错的,像在前天7月5号的时候,在事故发生前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天气?”

工作人员:“嗯,对,白天也是这样的天气,然后差不多4点钟突然就有一阵海风过来,差不多3、4分钟之内就起了大风大浪。而且那些遇难的那些船已经往回来了,快要到普吉岛了。”

记者:“大概离普吉岛还有多远的距离?”

工作人员:“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到达。”

记者:“普吉岛七月八月份这样的天气很常见吗?还是说不太多久?”

工作人员:“不太多见,但是如果提前知道的话,海洋公局会宣布出来的。但是,当天突然发生了这个事情。”

以上记者现场采访中,通过志愿者的讲述对7月5号新闻现场进行准确还原。不仅需要出境记者具驾驭现场的能力和迅速抓住新闻重点进行提炼现场表达,还需要记者拥有熟练运用融媒新技术的能力,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将叙事空间再现于观众眼前,从而带着观众抵达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如,直播进行到5分37秒时,女记者试图通过微信电话的方式和凤凰号上的另一名记者进行视频通话,介绍在泰方的军舰上进行的搜救情况如何?拨通电话,镜头切换到女记者的手机屏幕上,此时空间不断拓展。直播进行到8分左右,普吉岛查龙码头在现场的新闻发布会开始了,记者移动到现场。7月7日,发起图文视频滚动移动直播,通过与稍早前就抵达普吉并登上泰方军舰的浙报集团钱江晚报记者视频连线,及时弥补了前方现场信息空白,为事故海域缺少画面作了有效补充。当地时间7月8日一早,浙视频的2名记者携带直播设备,在军舰上进行了第二场长达5小时的移动直播《浙视频记者随泰方军舰出海打捞“凤凰号”到浅水海域》,直击搜救第一现场。在整个事件的追踪报道过程中,前方的新闻现场较多且位置分散,在前方团队只有一套直播设备的情况下,浙视频并没有拘泥于视频直播这一的单一报道形式,而是根据新闻现场地理位置、持续时长、网络状况等因素提前判断,合理选择短视频、图文等发布方式,进行形式多样的滚动直播。在长时间的滚动直播过程中,后方编辑对直播核心内容实时拆条,进行快速二次编辑,生成短视频依次分发。对于无法延时直播的新闻现场,前方团队采取短视频+图文的方式进行补充呈现。

4. 空间转换引导受众走入特定的叙事空间

德塞都有一句名言:“每一个故事都是旅行故事——一种空间实践”。他还说,“叙事结构具有空间句法的状态。就像公交车和火车,故事每天都经过若干地点并把它们组织起来;它们选择地点并把它们连接起来;它们从这些地点中建构出句子和路线。它们是空间的轨迹” [7] 。

主题的烘托是由空间转换的层次决定。空间构建包括场景的设置和场景的转换。融合新闻叙事讲究空间上配置场所、实体和动作路径,也就是受众的认知地图。运动本身是带有某种空间概念的。“来到”、“走进”之类的动词被用于进入空间,成为特定的空间指示语。叙述者参照当前的时空环境来使用空间指示语,如这里和那里等再现、互动和构图重构、重现、情景再现等,对于过去事件的进行时态叙述,呈现已经发生事件的过去属性。“去”是叙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运动类动词。这种由记者现场看和通过叙事带领受众“看”的过程离不开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设计,但更需要记者内在的空间报道意识的创造性转化来实现对现场的重构,当代媒体经常使用的连线采访就使这种转化式重构更加便捷化。

如《浙视频直击普吉游船倾覆事故现场 救援仍在进行》视频直播中,记者作为第一叙述者在移动,开篇现场描述含有指示空间的动词:“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来到了位于泰国的普吉府”“那么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在普吉岛的一个码头……”运用“来到、所在”等运动类动词来指示空间,到达空间导航的目的,引导受众走入特定的叙事空间。

全媒体报道专题《海拔四千米之上》专题报道记者开篇叙述含有“这里、地处、进行、成为、攀登、涉水、俯瞰、记录”等指示空间的动词,从运动轨迹上使用跟拍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在路上行进”的视觉修辞。

“这里是海拔四千米之上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核心区,在这片摩天高地上,正筚路蓝缕地进行着中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正式设立后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我们攀登冰川,我们涉水临湖,我们崖顶俯瞰,我们用镜头全方位记录这片土地上的原真野性之美。”这些由远及近的空间元素,体现了记者的视觉观察。场景越具体,越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海拔四千米之上》以地理元素“黄河源、澜沧江源、长江源”,用固定的路线来表明记者活动的范围,影像中的高原、河流、雪山、草原、冰川构成丰富的视觉层次,使报道空间具象化,通过超文本链接技术不断延展,由此实现两种现场的时空并联,时间空间化实现了抽象空间的扩展和延伸,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组织的时间,从而加大了空间的转换与时间转换之间的联系,此类叙事模式是形式性空间结构,新闻的叙述结构由线性变成了非线性,受众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瞬间“抵达”新闻现场,并进行360度全景审视,三江源国家公园现实时空被“提取进入”H5新闻事实时空,构建的现场空间被包裹在虚构的空间,对感官的全面还原,使新闻现场无异于现实空间,受众如同亲身在场在时间和空间维度让千万用户“触摸”到了事件空间位置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原真之美,犹如身临其境,感知到画面就是一幅山水图,实现叙事空间与阅读场景的融合。

任何意识的流动都少不了某种空间性的物件作为其出发点,这种空间性的物件可以是一本书、一个台灯、一个茶杯……空间设置有鲜明视觉效果典型符号。比如:采访时的位置、房屋、街道、桌子等文化符号是营造“秩序”空间的重要元素。这些既是视觉符号,又是空间的载体,不仅参与了叙事,而且生成了特定的意义,使空间真正变成了“有意味的形式”。

如大型融媒体创意互动产品《苗寨“十八”变》,以地理位置作为题目,苗寨是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十八变”,既借用了“女大十八变”的巨变之意,“十八”还暗指十八洞村,代表着故事讲述空间界域,叙事将在此空间内完成,受众很容易在这个定位的清晰的空间内确立“方位感”,产生“自身存在”的感受。这些空间性元素、人与环境的共存状态,对历史时间的浓缩、对情节细节的放大、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构建。迅速把握造型特征,在视觉叙事中占用非常重要的位置。

由此,在融合新闻叙事中,人物放置于怎样的环境进行采访?选择有新闻价值的场景、哪个空间元素能出色表现新闻价值?哪个瞬间是最直观、最形象、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场景作为综合的人文与自然的空间,既有不同的形态,也有大小之分。场景化就是在这多重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融合新闻叙事中,必须设定场景,才能使受众才能感知空间,才能产生感官体验。将时间转化为空间,从“多重时空”上面挖掘叙事潜力,将宏大的叙事按照时间刻度进行微缩,通过镜头精准捕捉富有冲击力场景,迅速吸引受众的目光,激发受众价值判断。

“跟我一起去割蜜吧!”“叮咚,我们的泉水变钱了!”“苗家绣娘织出五彩生活!”“和我握个手吧?”“尝尝我家腊肉吧?”页面上的这些空间指示文字,形成5个独立的空间闭合体,引领受众点开文件进入具体的场景,5个人物“大姐”石拔专、从武汉远嫁十八洞的媳妇周娟、养蜂能手龙金彪、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的父亲杨秀富、绣娘吴英花这5位村民的故事娓娓道来,呈现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审美层面和象征层面产生强大的表现力。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自然转换,以当地极富特色的苗歌为主线,融合当地特色方言、音视频、全景航拍H5,在多个新闻场景中加入互动设计,讲述十八洞村5年来的幸福巨变,让人耳目一新。视化新闻报道在某个层面上,新闻报道过程中灵活运用动画、图片、视频、文字,逐渐摆脱了纯视觉形象的束缚,视觉叙事手法灵活自如,长度和深度上有所变化,推动了这种用文字、互动和虚拟现实讲故事的方式。

5. 空间整合构建有意义的巧合

莎士比亚在其剧作《亨利五世》的开场白说:“叫多少年代的事迹都挤在一个时辰里” [4] (p. 83)。

在融合新闻叙事中,多个空间整合构建巧合是一个时空的再组织过程,让事件偶遇也可以称之为“有意义的巧合”。在较为集中的时间内讲述更多的有意义的信息内容,面临着简化、舍弃,保留最核心的视觉成分。

受到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影响,融合新闻叙事通过剪辑和压缩来呈现一个具体的精准的空间、有个性的空间。空间与人物塑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把人物与特定的空间意象和事件结合同一个主题的多时空对话,如融合创新作品《父亲·我们·时代》,采取历史性空间布局,设置红色巨幅相框,将发生在1978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节一节地拼起来的,“冰雪消融、小草吐绿、飞机翱翔、动车呼啸而过、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开垦荒滩”,在特定的空间里,第一代改革者的子女讲述父辈故事,勾勒出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图卷,让历史事实与现实热点相接轨拓展叙事空间和报道视野,为受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全面冲击,增强了主流文化引领,暗合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报道的叙事时间是“现在 + 过去 + 现在”的模式,报道事实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大时空,使北京、上海、深圳三地4个改革标志性地点的人物在一个平行时空里,一以合理的逻辑关系、合理的情景中,一系列事件和行动集合成了故事。视频中,“油画、老照片、老花镜、旧报纸”场景时空比较封闭,通过技术手段营造“秩序”空间元素,这些老物件都是历史事件的参照物,既是视觉要素又空间性元素,叙述者有意识地利用“地点”、“场所”、“环境”这样的空间性元素,把人物与特定的空间意象和事件结合起来,从而让受众在观看时产生共鸣,视频中的每一个老物件都是按照叙述者的意图安排陈设的,这些空间,说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对人物的生活环境进行描述,6分30秒讲述觉醒、敢闯、巨变、初心四个篇章,相互印证,又彼此勾连,过去的事件不仅是“运动的”和“发展变化的”,形成了“一对多”的分形叙事,从地理空间进入想象空间、意识空间。

现实场景有房间、街道、工厂、工地、机场等地点,空间轨迹是以37年前的油画《父亲》开篇“父亲的眼睛画了很久,一直找不到感觉,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没有眼睛的父亲,迷茫中带着渴望,这就是那个年代父亲的眼神。”从父辈的眼神中“穿越”,回望40年来一幕幕,致敬奋斗者。

在融合新闻中,巧合不是一个故事的根本,而是增加魅力、提供线索的增量。短短6分30秒的视频里,用同一个画面把过去和今天串联在一起,1978年冬,小岗村18位村民在一纸包产到户契约书按下手印、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第二天,新中国首个经济代表团出访西欧等回顾场景,讲述者根据叙事表达的需要,从层次、时间、因果关系等方面打破了线性约束,进行物理空间进行拆分,将散乱的新闻事实串联起来,重新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报道整体。这一事件发生在不对应的时空,即穿越感。把属于事件不同时段的“瞬间”提取出来,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把它们并置在同一个空间,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场景跨时空地“并置”到了一起。

6. 结论

综上所述,在融合新闻叙事中,“空间”已经成为一种被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技巧,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想象空间、意识空间,无论是看见与看不见,空间叙事发生在内容层面,也发生在形式层面。无论技术如何超越,人的直觉感知是超越技术而存在。形式和内容似乎无法割裂的,空间的内容与形式就像灵与肉之间的关系。

文章引用

佟慧娟. “有意义的巧合”融合新闻空间叙事实践
“Meaningful Coincidence” Integrating News Space Narrative Practice[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02): 459-465.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2073

参考文献

  1. 1. 刘涛, 刘倩欣. 融合新闻的空间叙事形式及语言——基于数字叙事学的视角[J]. 新闻与写作, 2023(2): 56-67.

  2. 2. 赵嘉鸿. 空间的力量——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空间叙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 141-145.

  3. 3. 殷乐. 网络传播的时空创意[J]. 现代传播, 2000(4): 82-90.

  4. 4. 龙迪勇. 空间叙事学[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83, 170.

  5. 5. [德]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M]. 孙周兴, 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6.

  6. 6. 赵振宇. 新闻及其时空观辨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2): 32-40.

  7. 7. 程锡麟, 等.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11): 25-3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