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4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79810 , 8 pages
10.12677/AP.2024.141043

研究生群体自杀意念、影响因素 及干预措施研究

向云锋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13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8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25日

摘要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长期为各行各业输出最优质的人才资源。研究生群体作为促进我国未来社会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生力军,得到了整个社会的一致关注。然而,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仍然不可忽视,其中,尤以自杀问题最为严重。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与此相关的自杀意念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详细探讨,为当前我国研究生群体所面临的自杀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Research on Suicidal Ide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Graduate Students

Yunfeng Xiang

School of Philosoph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Nov. 13th, 2023; accepted: Jan. 18th, 2024; published: Jan. 25th, 2024

ABSTRACT

Graduate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outputs the best quality human resources for all walks of life for a long time. As a new force to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economy in the future, the graduate student group has received unanimous attention from the whole society. However,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y face still cannot be ignored, among which suicide is the most seriou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related concept of suicide ide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detail, and put forward appropriat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suicide problem faced by the 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Keywords:Graduate Students, Suicidal Ide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Interventions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相关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17年的40年里,我国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总量增加了近75倍。截止2017年,我国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00万,并且这一数据仍保持着大幅上涨的趋势。然而,与此相应的却是研究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和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抑郁和自杀问题。据权威机构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人数更是达到了这一人数的20倍。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自杀死亡人数约占了全球自杀死亡总人数的25% (Bachmann, 2018),并且以25~34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人为主(肖凉等,2001)。结合我国教育的学段设计,这正对应了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很明显,研究生的自杀死亡率要高于同期其他学段的学生。根据王姣锋等(王姣锋等,2019)和宋森(宋森,2016)的研究,全国各高校约有26.96%的研究生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1.42%的学生存在抑郁,6.55%的学生存在焦虑;此外,还有22.02%的硕士研究生感到孤独。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如武汉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各高校都相继发生了研究生自杀自伤事件。抑郁和自杀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注研究生群体自杀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该群体是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同时也在于,依据社会学的理论,一个人的自杀绝对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研究生群体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一部分必然从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运行机制体制中所可能存在的某些问题。因此,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革社会机制,完善相关的制度,引导社会风气向好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发展,就此而言,这正是这一研究的社会重要性所在。为此,我们应该对于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重视,并结合相关心理学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相关最新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等检索平台与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中可以发现大量关于研究生自杀意念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理论及其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学者通过对医学生自杀意念的研究,得出了负性认知对医学生自杀意念有直接影响,而挫败感对医学生自杀意念起间接影响的结论。梁瑛楠、扬丽珠在《负性生活事件、认知方式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一文中指出,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又一重要因素。王健等学者通过对800名学生进行反刍思维、反应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表中文版的测试,明确了反刍思维对大学生自杀意念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的结论。罗逸浩等(2021)则在《高校研究生抑郁、焦虑、孤独感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一文中指出,研究生的负面清晰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抑郁、焦虑、孤独感可以正向预测研究生的自杀意念。

3. 自杀意念的基本概念

自杀(suicide)是指蓄意采取某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高正亮,童辉杰,2009)。研究表明,除了冲动型自杀之外,个体选择自杀往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思想挣扎过程,由此呈现为一个经由自杀意念的产生再到制定自杀计划,最后再到付诸实施的过程(Kachur et al., 1995)。目前为止,各国学界对于自杀行为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对于自杀意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等自杀行为及影响因素相关理论的关注和探讨上。其中,又以对作为自杀行为之心理开端的自杀意念的研究为主。所谓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是指个体在思想中已经有了想自杀的想法或计划,但尚未做出实际行为(李鲁,2017)。作为一种评估自杀危险系数的重要指标,它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表明,26%的自杀意念者曾有过自杀行为,30%曾有过严重自杀意念的人随时有出现自杀行为的可能(Bridge et al., 2006)。通常来说,自杀意念可能在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身上产生,作为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自杀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正向预测作用(Grunbaum et al., 2002),同时也对我们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效用。就自杀意念之于研究生群体而言,尽管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有着更加成熟的心态、更加丰富的知识阅历和更加积极、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其所面临的生活和学业压力也将他们置于了危险的境地。在中国高校中,研究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长期居高不下,但与之相应的却是国内关于学生自杀人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学生群体和大学本科生群体(王雅婷等,2019),对于研究生群体自杀问题的相关研究尚且不足。此种研究一方面局限在局部地区,采取小样本横断面和统计分析的单一方式,另一方面也多集中在定性研究与经验总结方面(黄鸿,李雪平,2013),不能形成完整的队列型分析模式。为此,形成基于研究生群体而来的关于自杀意念的研究及制订相应的预防自杀策略就显得极为迫切了。

如是,既然自杀意念与研究生群体的自杀行为联系如此密切,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这一意念的产生呢?相关研究表明,自杀意念的产生可能不仅与整个社会及个体所生活的周围环境相关,同时也受个人性别、性格、家庭、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刘学敏等(刘学敏等,2008)的研究表明,即便同为研究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也完全不同,例如军校研究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较之普通高校就要高得多,达到了惊人的22.51%。此外,根据沈丽琴、张晓玲、郝清华、李虹等人的研究,女性研究生群体由于年龄、社会舆论、就业等因素所承受的压力,其自杀意念也要高于男性(沈丽琴等,2010)。张克让,罗锦秀,韩向明等人研究也发现,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是非单亲家庭孩子的6.09倍(张克让等,1999)。其中的原因在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相对来说更为孤僻、自卑,缺乏安全感,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就会产生极端想法。因此,原生家庭与性格便成为了个体是否产生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相关研究同时也表明,自杀意念的产生通常不是由单个因素导致的,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安德宝等(安德宝等,2017)研究发现,社交焦虑和其他学业与生活方面的抑郁压力在研究生自杀意念的产生中起着链式中介的作用;陈伟(陈伟等,2016)等人也发现,在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的医学研究生群体中,女生自杀发生率要远高于男生。此外,不少研究也表明,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及对专业满不满意的差别(张克让等,1999)也是影响学生自杀发生率的重要因素。相较于低年级的研究生来说,高年级的学生要面临更多学业、生活、情感和社交等现实压力(宋晓东等,2019),因而,其自杀发生率也较高。同时,孤独症与焦虑敏感也是导致高校研究生群体自杀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总而言之,自杀意念的产生涉及众多的因素,且这些因素一般不是单个发生作用的。基于此,本文将选取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来做一更为详细的阐释。

4. 研究生抑郁和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研究生自杀行为发生之前,通常会伴随着严重的心理抑郁现象,因而,抑郁、焦虑、孤独感等一般是与自杀意念相伴相随的,它们有着相似的现实条件。最近一项针对广东某高校研二、研三学生进行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在全部接受问卷调查的3500名学生中,研究人员共检测出有自杀意念的研究生111名,自杀意念发生率占比达到了3.26% (罗逸浩等,2021),这与范丹(范丹,2015)对高校研究生自杀意念的研究中自杀检出率3.91%较为接近。值得注意的是,这111名研究生多有着抑郁、焦虑和孤独感等情况。由此可知,自杀意念与抑郁、焦虑、孤独感等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如前所述,自杀意念的产生乃是一个包含多因素的复杂的变化过程,然而,此抑郁、焦虑、孤独感等也是由一些外在的现实条件导致的,以下我们将对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阐释。

4.1. 社会性创伤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所谓社会性创伤即是指社会逆境感知,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中负性事件的感知程度,具体包括社会排斥和疏离、过度控制和社会竞争失败等等(Zhang et al., 2017)。自杀的人际理论(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以及王泓懿,张珊珊(王泓懿,张珊珊,2023)最近的研究都表明,作为一种可能导致个体产生负面心理的事件,社会性创伤对于个体自杀意念的产生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现实中诸多例子也表明,个体在经历了一系列诸如父母忽视、同伴压力知觉和童年期创伤等社会性创伤事件之后,往往会产生诸如抑郁、焦虑、孤独感等消极情绪,最终导致个体自杀。研究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群体,一旦在人际交往及各种竞争活动中遇到排斥、失败等问题就很容易感觉到强烈的疏离感、挫败感,进而对自我进行怀疑,乃至感到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胁等等。诸如此类的由交际与竞争带来的负面情绪即是社会性创伤在个体心理层面的一种表现,如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应对的话可能会产生诸多难以预想的结果。此外,社会性创伤作为导致研究生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外在因素的可能也为相关的应激-易感模型(Stress-Sensitization Model)所证实。该模型指出,社会性创伤、个体素质(个体特点)和保护因素等对个体自杀的产生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Mann et al., 1999)。其中,个体素质又可以在风险因素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宫火良,李思雨,2012)。

4.2. 学业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事实上,研究生群体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持续性、偶发性和多样性的特点。Wenzel (Wenzel & Beck, 2008)等的自杀行为认知模型认为:自杀图式至少包括特质绝望与无法忍受性,而任一自杀图式的激活均易致使个体体验到更多的状态绝望,状态绝望的增加则易致使个体判断力下降,强化“没有出路”的信念,即萌发自杀意念,很多研究生的遭遇即体现了这样一点。例如不少人在升入研究生之后会产生不明原因的无意义感和无价值感,或者在遭遇了某类刺激性事件后就变得情绪低落,进而产生自杀的想法。一般来说,这类学生有着几类相似之处,比如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或者本身始终无法找到生命的意义等等,其中,学业压力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尤为巨大的。

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一方面需要应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质疑,另一方面也有着巨大的科研压力。当前,许多高校都提高了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不仅要求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也会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国际的学术会议,这些要求无疑构成了学生学业压力的主要来源。此外,也有更多更为深层次原因导致了研究生在入学后出现不适的现象。我们之前提到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矛盾关系也成为了学生学业压力的另一主要来源。特别是在研一的时候,对研究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不适应会进一步加剧学生的学业压力,进而开始自卑或产生无价值感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感。总而言之,学业压力无疑是研究生群体自杀意念产生的一个主要来源。

4.3. 家庭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研究生自杀的原因中,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有些学生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对孩子控制欲强,同时并不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使得他们即便到了研究生也仍然摆脱不了家庭的影响。另一种更为极端的例子就是研究生与父母关系的不和,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家庭的支持。此外,家庭暴力、家庭经济困难或出现重大变故等都是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生活以及自我价值感来源的单一化,使得学生更需要来自家庭和父母的支持与鼓励。Joiner的自杀人际理论也认为,个体的自杀愿望源于两种人际状态,即累赘感和未满足的归属感。若个体遭受心理压力且无法及时排解,则可能导致自我累赘认知,当个体无法获得社会支持或社会支持不足时,则可能导致自我归属感的缺失(Mackin et al., 2017)。而在繁重的学习压力面前,学生较少有机会进行更多的自我探索,致使其自我功能更为脆弱的学生,如此就容易在压力面前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因此,当家庭和父母不能给予学生这样的心理需求之时,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如此,自杀意念就产生了。总而言之,父母在学生自杀问题上扮演着极为复杂的角色,我们在考察学生自杀意念的来源时必须对此予以重视。

5. 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学业、求职、经济、恋爱等多方面压力的困扰下,部分学生由于无法解决自身所面对各种问题,由此诱发了挫折感、无意义感,乃至于自我否定,自杀意念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的产生。依据自杀的人际理论(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累赘感知和归属受挫是导致个体自杀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个体主观感知到的社会逆境体验对研究生自杀意念可能有正向预测作用。

作为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基本依据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在医疗实践中发展出的一种心理干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可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id)是指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活动,遵循着快乐原则;自我(ego)是现实化的本能,介于自我和超我之间,遵循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是道德化的自我,它遵循道德原则,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将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和法律法规内化的结果。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彼此协调的,当一个人的本我得不到超我的接纳,自我就会变得左右为难,既无法适应社会,也很难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此,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危机,最后诱发自杀。阿德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心理学理论来对自杀心理危机的干预进行指导,他认为,推动个人成长的关键是对自卑感的补偿。所谓自卑是在认识到自我无法达到原定目标之后而产生的一种对自我的否定。为此,我们在对研究生的自杀意念进行干预的时候需要了解其原生家庭和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各种途径全方面地了解当事人,最终在其感到自卑与不适的地方给予其更多的鼓励与关爱。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我们的一些干预措施与建议。

6. 针对研究生自杀意念现状给出的干预措施与建议

研究生作为新世纪的高层次人才,它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很多学者已经基于自身相应的研究而对研究生群体的自杀问题提出了许多的意见愚建议,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仍然普遍存在着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导师重科研而轻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就此,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改变自杀态度,预防自杀行为,本文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6.1. 健全针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制度设计

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发挥自身的主阵地作用,营造关爱每名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这其中,特别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建立完善的自杀风险评估和教育考核机制,定期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二、高效合理地进行研究生自杀风险评估,对有可能产生自杀意念的学生进行早期的干预;三、制订关于相应问题的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框架,构建多元协作的校内支持网络(李素敏,米志旭,2022);四、将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导师考核,积极促进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等等。总而言之,在应对研究生自杀问题这一事情上,高校老师和相关人士必须要发挥先锋作用,努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积极向上的时代新青年。

6.2. 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

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阶段有了一对一的导师与学生,如此,导师便成为了研究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接触最频繁的人。因此,在研究生自杀危机干预工作中,导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研究生群体的压力大部分来自于生活与学习两方面,导师作为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第一负责人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有意识地缓解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除了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之外,导师在生活中也应该对学生给予关注与关爱,尽力回答学生私下提出的关于心理方面的诸多困惑,使其情绪调节能力得到增强,以便有效地降低学生的自杀意念水平,从而防范自杀行为的发生。导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作为研究生学习阶段接触最多、最信任的人,导师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和社会支持作用(曲杰娟等,2022),用积极乐观的心理和勤劳刻苦的态度影响和改变学生,使之走向正轨。

6.3. 运用多个途径大力科普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则相对较少且形式较为单一。为此,加强针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师团队建设及相应课程的开设就很有必要了。自杀意念的出现并非一定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高校若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就能很大程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因此,在普查工作结束之后,高校应该及时进行回访,最大可能地降低研究生群体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同时,针对研究生相关心理学知识匮乏的现状,各高校也可以通过开设生命健康公共课,举办心理情景剧比赛等形式加深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素养。平时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广播、视频、公众号等媒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科普,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6.4.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自杀风险干预平台

对于研究生自杀这一问题,仅仅是有学校的参与仍然是不够的,所以必须要建立涉及家庭、政府、社会等多方的自杀风险干预平台,让学生充分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以及心理变态,学习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现如今,大部分高校都设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可以很好地对研究生的心理进行筛查、监测、咨询和干预。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学校还必须以自身为主导,搭建起针对研究生的自杀风险干预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同时,家庭、政府、社会积极参与,依托平台对研究生开展系统的自杀干预、个性化指导和针对性帮助。社会支持能有效转变研究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杀肯定态度,降低自杀风险(胡慧敏等,2020)。

7. 小结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人数的进一步增加,全国研究生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237.10万人。与此同时,研究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也愈发严重,自杀等校园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自杀意念作为形成于自杀行为之前的具有一定预测作用的一种心理评价机制,已经成为了心理学研究中所关注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心理压力乃是个体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生群体固然已经具备了一定成熟的心理素质,甚至于当个体面对自身所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时,很大一部分的研究生都可以有效消除心理压力导致的消极影响,化压力为动力,然而,仍然有部分研究生摆脱不了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为此,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他们共同的关心与爱护。同时,我们应当知道,影响个体的心理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此,我们对于自杀意念发生率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特定的范式当中,必然要走向能够更加精准和普遍地反映研究对象心理状况的多种模式中,唯有如此,才能为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意义。

文章引用

向云锋. 研究生群体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
Research on Suicidal Ide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Graduat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01): 306-31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1043

参考文献

  1. 1. 安德宝, 朱洵, 张澜(2017). 压力与研究生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34(9), 689-691+696.

  2. 2. 陈伟, 程诚, 杨丽, 等(2016). 焦虑敏感认知关注、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5), 833-836.

  3. 3. 范丹(2015). 硕士研究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湖北大学.

  4. 4. 高正亮, 童辉杰(2009). 自杀的理论和风险评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3(12), 863-867.

  5. 5. 宫火良, 李思雨(2012). 基于易感-应激模型的青少年自杀意念研究述评. 心理研究, 5(1), 56-61.

  6. 6. 胡慧敏, 徐欢欢, 胡鑫玲, 等(2020). 在读研究生自杀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8(10), 1580-1583.

  7. 7. 黄鸿, 李雪平(2013). 国内关于研究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述评.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1(3), 38-41.

  8. 8. 李鲁(2017). 社会医学(p. 286).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9. 李素敏, 米志旭(2022).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循证经验. 黑龙江高教研究, 40(7), 96-100.

  10. 10. 刘学敏, 李希亮, 吴长友(2008). 有无自杀意念军校研究生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6(5), 501-502

  11. 11. 罗逸浩, 黄艳苹, 苏斌原(2021). 高校研究生抑郁、焦虑、孤独感和自杀意念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9(9), 1412-1415.

  12. 12. 曲杰娟, 朱亚丽, 杜文军(2022). 高校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然优势与实然困境. 山西青年, (4), 196-198.

  13. 13. 沈丽琴, 张晓玲, 郝清华, 等(2010). 医学研究生自杀意念的现状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37(5), 881-882+885.

  14. 14. 宋森(2016). 硕士研究生内外向性格及其与成人依恋、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

  15. 15. 宋晓东, 黄婷婷, 景怡(2019). 研究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以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为例.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38(3), 74-82.

  16. 16. 王泓懿, 张珊珊(2023). 社会性创伤与研究生自杀意念的关系: 述情障碍和愤怒翻刍的链式中介作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4), 373-380.

  17. 17. 王姣锋, 姜鑫, 保志军, 等(2019). 上海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健康教育, 35(6), 542-545.

  18. 18. 王雅婷, 肖水源, 郭晓艳, 等(2019). 中国中学生自杀意念相关因素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3(6), 464-469.

  19. 19. 肖凉, 李敬亮, 郑琰婷, 等(2001). 城市居民3年自杀情况分析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0(2), 42-44.

  20. 20. 张克让, 罗锦秀, 韩向明, 等(1999). 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3(3), 17-18.

  21. 21. Bachmann, S. (2018). Epidemiology of Suicide and the Psychiatric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5, Article 1425.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5071425

  22. 22. Bridge, J. A., Goldstein, T. R., & Brent, D. A. (2006). Adolescent Sui-cide and Suicidal Behavior.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7, 372-394. https://doi.org/10.1111/j.1469-7610.2006.01615.x

  23. 23. Grunbaum, J. A., Kann, L., Kinchen, S. A., Williams, B., Ross, J. G. et al. (2002).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01. MMWR Surveillance Summaries, 62, 1-62. https://doi.org/10.1111/j.1746-1561.2002.tb07917.x

  24. 24. Kachur, S. P., Potter, L. B., Powell, K. E. et al. (1995). Sui-cide: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dolescent Medicine, 6, 171-182.

  25. 25. Mackin, D. M., Perlman, G., Davila, J. et al. (2017). Social Support Buffers the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Life Stress on Suicidal Ideation and Self-Injury during Adolescenc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7, 1149-1161.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16003275

  26. 26. Mann, J. J., Waternaux, C., Haas, G. L., & Malone, K. M (1999). Toward a Clinical Model of Suicidal Behavior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6, 181-189. https://doi.org/10.1176/ajp.156.2.181

  27. 27. Wenzel, A., & Beck, A. T. (2008). A Cognitive Model of Suicidal Behavior: Theory and Treatment.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12, 189-201. https://doi.org/10.1016/j.appsy.2008.05.001

  28. 28. Zhang, C. J., Ding, C., Tang, Y. et al. (2017). A Measure of Per-ceived Chronic Social Adversity: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Article 216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7.0216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