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2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2398 , 4 pages
10.12677/ASS.2023.129703

苏锡常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质量中的政府职能履行

顾现朋

常州大学纪委,江苏 常州

收稿日期:2023年7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4日

摘要

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构成的苏锡常都市圈,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我国先进制造业集聚、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地区之一。文章将苏锡常等地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情况列入研究范畴,以发展实际进程的动态剖析为切入口,并由此把握其实践过程中逐步生成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

苏锡常,新业态,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New Industrial Groups in the Suzhou-Wuxi-Changzhou Area

Xianpeng Gu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of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Received: Jul. 11th, 2023; accepted: Sep. 7th, 2023; published: Sep. 14th, 2023

ABSTRACT

Suzhou, Wuxi and Cha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composed of Suzhou, Wuxi and Changzhou, is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t is one of the areas with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developed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also one of the areas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es and formats in China. We include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new industrial groups in Suzhou, Wuxi and Changzhou into the research category, take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actual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us grasp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gradually generated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Keywords:The Suzhou-Wuxi-Changzhou Area, New Formats, New Industrial Groups, Employment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就业形态已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新经济形态的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年来新业态新就业迅速发展形势,对地方政府的就业政策及相关社会保障制度都提出了新的考验。为新业态从业群体提供就业服务,促进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地方政府应该围绕新业态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创新治理逻辑、优化治理能力,从厘清职责、完善管理、落实制度、执行政策等方面来改变政府的组织形态、结构功能以及政府的运行方式,从而更好地解决新就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制度性问题。地处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它们在地域上连成一体,工业化的进程和水平大致相近,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积淀基本相同,具有相同的发展条件和历史传统,具有相同的发展规律与发展道路的区域共同体,通称苏南。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结构促进了新经济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近年来,这儿已成为中国的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地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和其他地区相同的总政策、大形势外,它所独具的一系列条件尤其值得深入探究。正确地认识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是全面地揭示苏锡常等地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规律及态势的基点和前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苏锡常等地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情况列入研究范畴,以发展实际进程的动态剖析为切入口,并由此去把握在其实践过程中逐步生成的主要特色。

2. 提升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质量的宏观调控

新业态从业青年是新社会阶层的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1] 。按照国务院及人社部、江苏省政府和人社厅等发布的政策文件,苏锡常等地政府对于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工作普遍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对促进新业态发展和保障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权益持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一是引导支持发展新业态新就业、新业态企业吸纳就业。以就业优先支持和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 [2] 。苏锡常等地政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在制定产业、财税、金融等宏观经济政策时,将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经济作为重要的前置因素,重视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把发展新业态新产业作为优化就业结构,实现就业目标的重要选择。苏锡常等地政府从规划、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方面给予新业态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进而拓展地区的产业和就业空间,拓展就业新领域,为稳定就业开辟广阔空间。

二是明确政府在促进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工作中的基本职能。新经济、新业态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从业人员所面临的社会风险也与日俱增 [3] 。在新经济新业态条件下,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更多体现在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苏锡常等地政府将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体现在政府制定就业的优先目标的各项政策之中,体现在提供公共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之中,以及体现在财政保障等方面。从苏锡常等地政府促进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的内容上看,其基本职能主要包括设计与完善就业制度、就业服务、就业监管。设计与完善就业制度是指苏锡常等地政府出台了一些适合各自地区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实际情况的地方政策,苏锡常等地政府制定与实施包括就业统计、就业专项资金、职业鉴定、岗位预测等系列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政策与管理制度,就业服务是苏锡常等地政府向新业态从业群体提供的如就业政策法规咨询、劳动力市场基本信息、就业援助等的公共就业服务。就业监管是苏锡常等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实施的日常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

三是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加强对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的统筹协调。苏锡常等地政府统筹协调各自地区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工作,建立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工作协调机制,以人社部门为牵头抓总,发改、财政、民政、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共同配合参与,明确有关部门在推进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上的岗位职责,共同目标、主要内容、具体责任,强化部门支持和参与,实现政策协调联动,同时在保障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使市场机制在新业态新就业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做好政策和措施的有效衔接,明确细化处理新业态从业群体劳动关系的整体性和具体化方案措施,既保障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权益,又促进新业态企业健康发展。

3. 提升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质量的政策设计

苏锡常等地是新业态从业者的主要集中区域,这些地方所制定的新业态新就业政策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保障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权益,是十分重要的实践和保障,苏锡常等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制定了促进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的配套政策文件,形成政策体系。政策内容既有延续、调整和集成现有政策的措施,更有新出台的政策措施,涵盖新业态就业扶持、新业态就业培训、新业态就业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提高经济增长对新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帮扶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为取向的扶持政策、以实现劳动力与新就业形态需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合理匹配为取向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权益的社会保障政策等内容。

一是以提高经济增长对新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苏锡常等地政府主要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新业态新产业,鼓励发展对支撑就业增长贡献大的新业态经济,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新业态新就业优先发展,鼓励劳动者多种形式灵活就业等,扩大就业总量,创造新就业岗位。

二是以帮扶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为取向的扶持政策。苏锡常等地政府主要是运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优惠政策杠杆,对新业态企业用人给予政策引导,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新业态企业,通过给予定额税收减免、发放优惠贷款等措施给予扶持。通过提供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促进就业稳定发展,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三是以实现劳动力与新就业形态需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合理匹配为取向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新业态从业者了解岗位需求信息,提高就业能力。对市场供求的有效调节,强化新业态就业服务和培训。新就业形态出现,其根源在于平台企业普遍采取新型灵活用工模式来进行劳动力配置 [4] 。

四是以降低失业率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通过规范新技术新业态企业经营行为、建立失业风险预警等措施,进行预防和调控。

五是以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权益的社会保障政策。苏锡常等地政府主要通过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提高失业保险覆盖率,推动健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为促进新业态从业者合理流动提供保障。

4. 提升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质量的动态监管

就业监管是法律赋予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更好发挥政府调节市场行为的重要手段。苏锡常等地政府在做好配套政策制定、实施的同时,优化预警监测能力,加强监督监管,发挥劳动行政部门日常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等预警、预防作用,健全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工作监管体系,监控劳动关系有效运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统筹协调好对新业态从业群体劳动关系。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工作的牵头单位,明确工会、共青团等各部门在劳动争议预警预防、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具体责任。二是突出对新业态从业者劳动关系矛盾的防范和化解。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难,给新业态从业青年劳动权益保护增添了很大变数 [5] ,苏锡常等地政府建立新业态从业群体劳动关系治理的多方协调机制,建立劳动纠纷风险预警、联动处置和风险预警机制,开展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保持对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的研判。三是指导完善整体性和具体化方案措施。加强制定新业态企业制定处理劳动关系,特别是劳动关系处理、社会保险等实施细则,完善新业态企业、工会、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保障新业态从业群体劳动权益。

5. 提升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质量的协同治理

在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工作中,既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又要更好发挥市场等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和市场等应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实现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权益的目标。苏锡常等地政府在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工作中,充分发挥市场在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新业态企业经营依法享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使各类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能够随新业态新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有效流动,构建和健全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同时,政府注重强化、维护和完善市场公平竞争规则,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靠前服务和执法监督等多种方式,促进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关乎社会和民生。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应该把对产业的支持转向对新业态这一引领经济不断创新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更为基本且更加重要的因素的支持,进而建立起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服务保障和激励政策体系。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研究——基于苏锡常实证分析》(项目号:2021SJA1222);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21年度立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地方共青团组织角色承担的理论审视与路径探寻——以常州市为例”(项目编号:CDGZ2021008);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疫情背景下新业态从业群体的就业质量及其提升路径研究”(项目号:20SHD001)。

文章引用

顾现朋. 苏锡常新业态从业群体就业质量中的政府职能履行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New Industrial Groups in the Suzhou-Wuxi-Changzhou Area[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09): 5149-515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9703

参考文献

  1. 1. 邓志强, 李若瑜. 新业态从业青年的生计脆弱性研究[J]. 青年探索, 2021(2): 66-77.

  2. 2. 周晓东. 提升新业态从业群体的就业质量[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12-2(12).

  3. 3. 席恒. 融入与共享: 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实现路径[J]. 社会科学, 2021(6): 3-11.

  4. 4. 白艳莉. 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 中州学刊, 2022(7): 80-89.

  5. 5. 王群, 陈诗銮. 新业态从业青年劳动权益保护的法理及路径探析[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2, 41(4): 125-13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