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0  No. 11 ( 2022 ), Article ID: 58101 , 7 pages
10.12677/ML.2022.1011355

论说类典籍语篇的象似修辞研究

——以《管子》为例

朱光燕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日照

收稿日期:2022年10月15日;录用日期:2022年11月9日;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1日

摘要

《管子》是一部以论说文体为主的经邦治国的百科全书。依托象似修辞理论,从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隐喻象似性这四个方面探讨《管子》论说语篇中象似修辞的文体功能和修辞效果。研究发现,在论说类典籍语篇中:1) 语音象似修辞为语篇增添诗歌的美感,使语言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2) 数量象似修辞可用于明确中心论点,使信息传达更清晰,论说更具逻辑性;3) 对称象似修辞运用较多,不仅能保持文章的形式美,还能增强文章的连贯性,使论证更加严密深刻;4) 隐喻象似修辞使语言表达更丰富,便于读者理解论说内容,实现更好的论说效果,由此,为典籍语篇的修辞性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象似修辞,《管子》,典籍,论说文

A Study on Iconic Rhetoric in Chinese Argumentative Classics

—A Case Study of Guan Zi

Guangyan Zhu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Received: Oct. 15th, 2022; accepted: Nov. 9th, 2022; published: Nov. 21st, 2022

ABSTRACT

The Guan Zi is an encyclopedia of state governance with argumentation as its main literature style. Based on iconic rhetoric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ylistic function and rhetorical effect of iconic rhetoric in the texts of Guan Zi from four aspects: sound iconicity, quantity iconicity, symmetrical iconicity, and metaphorical iconicity. This study shows that in Chinese classics with argumentative style: 1) sound iconicity can infuse texts with poetic aesthetic, making the language more appealing, and helping to enhance the persuasiveness and attractiveness of the texts; 2) quantity iconicity can be used to clarify the central argument so that the information is conveyed more clearly and the argument is more logical; 3) the use of symmetrical iconicity can not only maintain the formal beauty of articles, but also enhance the coherence of the article, making the argument more rigorous and profound; 4) metaphorical iconicity can enrich language expression, enhance linguistic appeal, and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exts,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argumentative effect, which, therefore, may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study of rhetoric in Chinese classics.

Keywords:Iconic Rhetoric, Guan Zi, Chinese Classics, Argument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管子》一书因管仲得名,经西汉刘向整理删定,全书86篇,现存76篇,内容涉及道家、黄老、儒家、法家农家等领域,是一部经邦治国的百科全书。《管子》集先秦诸子文体之大成,其文体的丰富性和修辞的多样性远非先秦其他子书可及 [1],文学价值高,并以论说文体为主要文体形式,论说特征鲜明,值得深入挖掘与研究。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不论是对诗歌、小说等文学语篇抑或演讲、广告等实用语篇,象似性皆可充当一种人们有意识使用的修辞手段,即“象似性的修辞性” [2],借以增强语篇的文体效果。本文认为,象似性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也普遍存在于典籍语篇中,并以此为出发点,借助象似修辞理论分析《管子》在语音、词汇、句法及篇章等层面中所具有的象似性特征及修辞其功能,以期进一步拓展典籍语篇的修辞性研究。

2. 象似修辞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2.1. 象似修辞的概念界定

象似修辞理论是象似性理论与修辞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沈家煊把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联系,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 [3]。象似性不仅是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还可充当阐释语言现象的工具与手段。卢卫中从象似性与修辞的关系这一角度,总结出两种研究路径:一是对修辞格的象似性特征展开探讨,即修辞象似性;二是分析象似性的修辞功能,即象似修辞 [2]。象似修辞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可将其视为一种标记象似,具有修辞功能,能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本文借用的象似修辞理论为广义的象似修辞,即人们有目的或有意识地使用象似性,来实现“以形示意”的修辞效果,体现其作为修辞手段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2. 象似修辞的分类

象似修辞的分类与象似性的分类相对应。象似性的分类源于Peirce的符号三分法,将符号分为象似符(icon)、标记符(index)和象征符(symbol)。其中,象似符与象似性关系最为密切,并被进一步分为映像符(image)、拟象符(diagram)和隐喻符(metaphor)这三大类,每类又被细分为拟声、结构象似、语法隐喻等类别 [4]。卢卫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象似性的分类作了详细的梳理及修正,并同样适用于象似修辞的划分,即将象似修辞分为映象象似修辞、拟象象似修辞和隐喻象似修辞三大类 [2]。同时,将映象象似修辞进一步分为语音象似修辞、语相象似修辞;拟象象似修辞分为结构象似修辞和关系象似修辞,其中,前者可细分为线性象似修辞、数量象似修辞、对称相似修辞、非对称象似修辞等七类;隐喻象似修辞分为语法隐喻、常规隐喻和诗体隐喻。

本文认为,同诗歌、小说、演讲、广告等语篇一样,象似修辞的不同类别也存在于典籍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

3. 《管子》的文本特征及其研究现状

典籍语篇包含文学典籍、哲学典籍、科技典籍等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王宏印曾指出,典籍研究应覆盖中国文化主要文献,集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并将主要的文体限定在论说、叙事类文本的文献价值和抒情类文本的文学价值中 [5]。《管子》作为哲学典籍,包含丰富思想和学说,其独到的经济、政治等思想仍可沿用至今,当代价值高。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管子》论说语篇的特征及象似修辞展开探讨。

3.1. 《管子》的文本特征

《管子》作为为哲学典籍,蕴含独到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思想学说,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曾被宋代张嵲称为“天下奇文” [1]。从文体角度来看,《管子》现存的七十六篇中包含论文体、记叙体、问答体、经解体、格言体、律令体等八类,其中,以前四种文体居多,并以论说文体为主要文体。从修辞角度来看,《管子》以重语、排比见奇,此外,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顶针、韵语、对偶等表现手法,体现丰富多彩的语言风格,形成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管子》文体的丰富性及修辞的多样性对后世文体及修辞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深入挖掘,展开系统研究。

3.2. 《管子》的文学研究现状

国内对《管子》的研究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从古代的注释、评论到现当代的集校、通释、评传、新探等各类学术研究,成果颇多,更有专门研究齐文化及传统文化的学术性综合刊物——《管子学刊》,以及各类宣传并介绍管子文化的学术会议及杂志,影响颇远。然而,对《管子》的一系列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政治、法律等思想学说的分析上,较少涉及文体、修辞等文学特征的探讨。现有研究中,学者对《管子》文体特征的探讨多集中于对论说文及记叙文的文体风格论述上 [6] [7],综合研究少 [8];且多数学者对《管子》修辞格的研究较为单一,仅以韵语 [9] 或排比 [10] 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的研究多集中于综合探讨韵语、比喻、排比、重复、顶针等表现手法 [11]。

虽已有学者对《管子》语篇的文体及修辞特征进行分析,但角度单一,鲜有跨学科研究,且尚未从认知语言学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象似修辞理论为依据,对《管子》论说语篇中的象似修辞及其功能与效果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挖掘《管子》的文学价值,拓展象似修辞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应用范围。

4. 《管子》语篇象似修辞例析

《管子》语篇中的修辞种类繁多且分布广,象似修辞同样普遍存在于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各语音层面上。结合《管子》语篇的论说文体特征,本文将集中探讨语音象似修辞、数量象似修辞、对称象似修辞、隐喻象似修辞这四种象似修辞手法在《管子》中的应用,分析象似性的文体功能和修辞特点。

4.1. 语音象似修辞

语音象似是指“语言形式(即语音)与其所指内容之间存在一致性” [2]。在书面语中,语音象似通过拟声、音韵、格律、语音变体等形式营造的视觉效果来传递某种听觉效果,因此语音象似又可称为听觉象似。语音象似修辞同样需要通过音韵、节奏等表现手法增强语言感染力。《管子》语篇包含丰富的韵文材料,且大多数都成段分布,是有规律的押韵,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具有节奏感。例如:

(1)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事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管子·牧民》)

(2) 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以上地方八十里与下地方百二十里,通于中地方百里。(《管子·乘马》)

(3) 方六里,一乘之地也;方一里,九夫之天也。黄金一镒,百乘一宿之尽也。(《管子·乘马》)

押韵,又叫压韵、叶韵,是将同韵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使得声韵谐和,若重复出现,则会构成声音回环之美 [12]。押韵方式(即韵式)存在不同的分类,如逐句押韵、隔句押韵、交叉押韵等,一般在诗歌中表现尤为明显。《管子》语篇虽属文言文,其押韵形式的多样性并不亚于诗歌。例(1)中的押韵形式为句内随机转韵,小句内押韵相同,如“财”与“来”、“举”与“处”、“足”与“辱”、“度”与“固”,但小句之间押韵不同,读起来更具节奏感,形象地展示出治国、治民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紧密关系,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得说理效果简明有力。此外,小句间声调的规律性变化,让文字更加立体,如吟诵般声声入耳,这种节奏模式不仅增加了韵文的美感,更增强了吸引力,让听者或读者过目不忘。例(2)则为逐句押韵或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结合语境,更能表明作者提倡合理利用土地的坚定立场,同时辅以排比等表现手法,读起来铿锵悦耳,富有节奏美和音韵美,也增强了段落的连贯性,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如例(3)所示,此句韵式为隔句押韵或跳韵,即隔一小句押一次韵,既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又让语篇带有节奏感,使文章叙事更为生动形象。

由此可见,语音象似修辞可以传递典籍语篇的音韵美及节奏美,读典如读诗,进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读起来节奏明快,声调和谐舒畅,极具美感效果。在论说文体中,语音象似修辞与其他修辞的搭配运用,更能增强语篇的连贯性,加强论说文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从而实现更好的论说效果。

4.2. 数量象似修辞

根据Hirage,数量象似是指语言形式的数量与意义的量(即力量、程度)之间存在着象似关系 [4]。即语言形式越多,表达的意义就越丰富。《管子》语篇中,数量修辞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并通过长句或短句、简单或复杂的语言结构以及重复等表现手法表达意义的多寡。例如:

(4) 平原之陉,奚有于高?大山之隈,奚有于深?訾讆之人,勿与任大。譕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管子·形势》)

(5) 是以欲正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财盖天下,而工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工盖天下,而器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器盖天下,而士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士盖天下,而教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教盖天下,而习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习盖天下,而不遍知天下,不能正天下;遍知天下,而不明于机数,不能正天下。(《管子·七法》)

《管子》语篇中的论说文论点明确,内容集中。作者会围绕中心论点层层论说,使文章内容清晰且有条理。如例(4)所示,作者花费大量笔墨通过隐喻、对比等手法来说明“做人”的道理:要有高超的见识,不能随意诽谤好人、吹捧坏人;要重视长远利益,不能只图速效而招致近忧;要正确判断大是大非,安定行德而不知疲倦,谨小慎微者不能成大器等等。最终归纳出中心论点——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乃是行事的祸患。作者通过大量例举,来增加语符数量,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写作意图更加清晰明了。

重复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用以强调核心内容。《管子》语篇中,作者运用大量的重复表现手法,说理透彻鲜明。在例(5)中,只“天下”一词就重复了23次,重在强调要征服天下,须要有充裕的财富、精湛的工艺、足够的兵器等八大要素,并在“盖”与“不盖”的对比中指明八大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最后重点表达用兵的关键在于掌握灵活的战略技术。通过重复语句,连锁推理,内容环环相扣,深刻揭示出八大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强了语篇的逻辑性、说服力,更易鼓动人心。

因此,数量象似修辞可以增强典籍语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助于清晰地表达作者意图。尤其是在论说文体中,作者运用数量象似修辞,合理分布论点与论据,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若加以巧妙运用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对称象似修辞

对称象似是指对称的语言形式反映了所表征概念的对称关系 [4],其认知理据根源于人类身体的左右对称结构。Nöth将对称象似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镜像对称”,具体表现为回文、回环、交错法、连珠法等修辞手法;第二种为“重复对称”,多出现在排比、重叠词和纯重复中;最后一种为“反意对称”,即形式对称但意思相对,常存在于对偶中 [13]。本文将按照此分类法来探讨《管子》语篇中主要的对称象似修辞的具体应用。例如:

(6) 轻民处,重民散,则地不辟;地不辟,则六畜不育;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管子·七法》)

(7)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年之际,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权修》)

(8) 夫善用国者,因其大国之重,以其势小之;因强国之权,以其势弱之;因重国之形,以其势轻之。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强国众,先举者危,后举者利。强国少,先举者王,后举者亡。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管子·霸言》)

连珠法亦称为顶针句。《管子》语篇运用大量的顶针句,首位蝉联,珠联玉串,形成连锁推理的形式。例(6)通过顶针句式,运用逆反思维,将“民”“地”“六畜”“国力”“兵力”“家国安宁”之间的关系清晰简要地表达出来。这六种要素环环相扣,最终表明作者意图——维护国家安定,要实现此目标,“人力”“物力”“财力”缺一不可。因此,顶针式连锁推论,不仅呈现出形式美,还使语篇连贯,更能增强文章的逻辑性,使文章论证有力,论述清晰,说理透彻。

除了顶针句,《管子》语篇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排比句,几乎篇篇皆有。排比句式不仅数量多,形式还多样,有句中排比,如《霸言》中的“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有单句排比,如《国蓄》中的“夫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人君知其然,故视国之羡不足而御其财物”。例(7)为复句排比,层层推理,气势恢宏,兼具形式美与音韵美,并通过“树谷”“树木”“树人”之间的对比,表明作者意图,突出强调培育人才的重要性及艰巨性。

反意对称主要表现为对偶修辞手法。对偶又称对照,对照的两个成分可以是某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也可以是两个事物不同方面的比较。《管子》语篇中的对偶有正对,语义相近,互为补充,如例(7);亦有反对,语义相反或相对,如例(8)中的虚实、强弱、众寡、大小、智愚、有无、动静等都是相对而言,由此指明用国之道。作者通过正反相对,让读者能够轻松明白其中利害,引导读者进行辩证思考,使文章更具条理性及说服力。

由此可见,典籍语篇中使用对称象似修辞,不仅能使文章具有形式美和音韵美,还能保证文章的连贯性。在论说文体中,对称象似修辞对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彰显论说文的辩证之道。

4.4. 隐喻象似修辞

隐喻象似性表指关系的建立需借助符号与对象之外的第三个事物,其在符号学上的意义在于“通过具有相似性内涵的隐喻导入来促进人们对语言符号与思维对象之间相似性的关注与理解” [2]。换言之,人们通过隐喻来感知事物间的相似性,以此发现语言符号与思维对象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语言符号本身。隐喻象似性分为语法隐喻、常规隐喻和诗体隐喻三种类型。《管子》语篇大量运用隐喻来辅助文章说理论述,使文章极具感染力。鉴于语篇中大多采用常规隐喻,因此,本文涉及的隐喻象似修辞主要指常规隐喻。例如:

(9) 鱼鳖之不食咡者,不出其渊;树木之胜霜雪者,不听于天;士能自治者,不从圣人,岂云哉?夷吾之闻之也,不欲,强能不服,智而不牧。若旬虚期于月,津若出于一,明然,则可以虚矣。故阨其道而薄其所予,则士云矣。(《管子·侈靡》)

(10) 昔者尧之治天下也,犹埴之在埏也,唯陶之所以为;犹金之在垆;恣冶之所以铸。其民引之而来,推之而往,使之而成,禁之而止。(《管子·任法》)

常规隐喻的基本主张为“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 [14],概念以隐喻的形式结构化。在语篇中,隐喻需借助语境来尽可能发挥最大功效。如例(9)所示,段落尹始是对动植物的描写,若到此处戛然而止,便不会涉及到隐喻,成为普通的自然描述。若接着读下去,读者便会发现,作者是在阐述“亲近士人”之法,此时,读者通过自身的隐喻能力将“士人”与“鱼鳖”“树木”联系在一起,便能正确理解“士人”的具体所指,明白作者的意图。在这里,作者以“鱼鳖”“树木”为喻体,“士人”为喻标,通过描写“不吃钓饵的鱼鳖,便不会出深渊”来喻指“有些士人为远祸全身,不会贪求于功名利禄”,以“能抵挡住霜雪的树木,不会受制于天时”喻指“有些士人德才兼备,不肯屈居于人”。同样,在例(10)中,作者运用常规隐喻,用“埴之在埏”(模具中的泥土)与“金之在垆”(熔炉中的金属)来喻指“处于统治下的百姓”,百姓对法度与禁令的顺从就像模具里的泥土或熔炉中的金属,任凭陶工随意制作,任凭冶工随意铸造。通过生动形象的隐喻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尧治理天下之法。

因此,隐喻象似修辞不仅可以丰富典籍语篇语言表达,增加感染力,还能建立读者与作者之间隐形的心理通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在论说语篇中,隐喻象似修辞的使用可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实现更好的论说效果。

5. 结语

论说文体是先秦子书常用的一种文体,借以议论治国安邦的王道。《管子》是先秦诸子文体的集大成者,并以论说文体为主要文体,所用修辞格多样,内容丰富,影响深远。象似性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同样存在于典籍语篇之中。基于此,本文借助象似修辞理论,以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探讨语音象似修辞、数量象似修辞、对称象似修辞以及隐喻象似修辞等四类象似性手法在《管子》语篇中的应用文体功能与修辞效果。研究发现,1) 语音象似修辞传递的音韵美及节奏美为典籍语篇增添诗歌的美感,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对增强论说类典籍语篇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起着重要作用;2) 数量象似修辞可用于明确论说类典籍语篇中的论点,强调重点内容,使信息传达更清晰,论说更具逻辑性;3) 对称象似修辞在论说典籍语篇中使用较多,可使文章保持形式的美感,同时增强文章的连贯性,使论证更加严密而深刻;4) 隐喻象似修辞能丰富文章语言表达,加强论说类典籍语篇的感染力,也有助于读者理解论说内容,实现更好的论说效果。本研究以《管子》代表,从新的角度阐释论说类典籍语篇的象似修辞特点,有助于深入挖掘典籍的文学价值,拓宽典籍的研究路径,拓展研究方法。

文章引用

朱光燕. 论说类典籍语篇的象似修辞研究——以《管子》为例
A Study on Iconic Rhetoric in Chinese Argumentative Classics —A Case Study of Guan Zi[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11): 2612-261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11355

参考文献

  1. 1. 池万兴. 《管子》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2. 卢卫中. 认知修辞学: 象似性的修辞性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1.

  3. 3. 沈家煊.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1): 2-8.

  4. 4. Hiraga, M.K. (1994) Diagrams and Metaphors: Iconic Aspects in Language. Journal of Pragmatics, 22, 5-21. https://doi.org/10.1016/0378-2166(94)90053-1

  5. 5. 王宏印, 李绍青. 翻译中华典籍传播神州文化——全国典籍翻译研究会会长王宏印访谈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3): 1-7.

  6. 6. 谭家健. 《管子》的文学价值[J]. 管子学刊, 1988(3): 32-38.

  7. 7. 池万兴. 论《管子》中桓管遗闻轶事的传记文学价值[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2): 48-53.

  8. 8. 胡家聪. 管子新探[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9. 9. 潘秋平. 《管子》韵语及成书年代初探[J]. 语言研究, 2007(1): 20-28.

  10. 10. 陈江宁. 对外传播视角下《管子》中排比的英译法研究[J]. 传播与版权, 2015(1): 126-127.

  11. 11. 章沧授. 论《管子》散文的语言艺术[J]. 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5(2): 34-39.

  12. 12. 王力. 诗歌词[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13. 13. Nöth, W. (2001) Semiotic Foundations of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Fischer, O. and Nänny, M., Eds., The Motivated Sign: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17-28. https://doi.org/10.1075/ill.2.05not

  14. 14.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Chicago.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