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0  No. 11 ( 2022 ), Article ID: 58102 , 7 pages
10.12677/ML.2022.1011356

日语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特征及其日汉翻译 探讨

杨雯婕,卜朝晖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收稿日期:2022年10月19日;录用日期:2022年11月9日;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1日

摘要

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提出,可分为直接言语行为与间接言语行为,而间接言语行为又可分为规约性和非规约性言语行为。日语中委婉表达方式多样,使用频度高,日语的间接言语行为表达较汉语更为发达。本文基于语料库的语料考察,着重对日语中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表达进行分类和应用分析,并结合中日两国间接言语行为表达的不同对日语间接言语行为表达的汉译方法进行探讨。指出日语间接言语行为表达的汉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日两国相关的语言习惯以及文化因素、思维方式的差异,结合具体语境调整翻译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交际意图的实现。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语境,言外之意,日汉翻译,日语委婉表达

The Exp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Indirect Speech Acts and Their Translation from Japanese to Chinese

Wenjie Yang, Zhaohui Bu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Received: Oct. 19th, 2022; accepted: Nov. 9th, 2022; published: Nov. 21st, 2022

ABSTRACT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was proposed by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of language Austin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direct speech acts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which in turn can be divided into statutorily and non-statutorily speech acts. Euphemisms in Japanese are diverse and frequently us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is more developed in Japanese than in Chinese. Based on the corpu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on-statutory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Japanese, and discusse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the light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s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indirect speech act expressions, th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habits, cultural factors and ways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text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communicative intent.

Keywords:Indirect Speech Acts, Context, Extra-Verbal Meaning,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Japanese Euphemisms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首先是由奥斯汀提出的,指在语言传达当中,说话人不仅仅是通过言语行为向听话人提供了某种信息,而且还通过该言语所具有的言语行为,对听话人施加了某种作用。因此说话人说出一句话,听话人就会对此响应做出不同的反应。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在日语中,间接言语行为相当发达。关于日语中间接言语行为的研究,徐昌华,李奇楠(2001)在《现代日语间接言语行为详解》一书中主要探讨了日语婉转的表达方式,研究其言外之意 [1];王晓萍(2009)在《间接言语行为分析》的文章中指出间接言语行为是说话者不按字面意思表达的一种言语行为,说话人在实行字面的次要语旨行为时间接地执行说话者意图的首要语旨行为。听话人成功理解间接言语行为的关键在于理解会话中的具体情境和语旨行为之间的系统联系并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 [2];王静(2008)在《言语行为理论在汉日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以中日表示“感谢”的言语行为比较研究为中心》中通过对不同感谢行为的分类,得出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日语中交际的原则,在译为中文时也要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才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

本文运用「BTSJ日本語自然会話コーパス(トランスクリプト・音声) 2021年3月版」语料库的语料,对日语的间接言语行为表达进行考察,说明语言对于说话双方具有以言行事的力量,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句子并非仅仅是陈述信息或为了求出意义的真假,还需要根据合适性的语境,领会句子的言外之意。同时在日汉翻译的过程中,语境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考虑两种语言的语言语境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不能只关注文字句法等信息,要考虑源语言的语境,亦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语言表达思维与习惯。

2.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首先提出的,言语行为就是借助语言的手段,在会话双方交谈的过程中,说话人使他的话语产生语力,对听话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4]。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奥斯汀认为直接言语行为中需要有施为动词,即把表达有所为之言的句子称作“实施行为句”,简称“施为句”,施为句的目的是以言行事。例如“我向您表示正式道歉”;“我建议大家别抽烟”(何自然、冉永平2009) [5]。随后塞尔等人对其理论进行了完善,并首先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给间接言语行为下的定义是:“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另一个施事行为的方式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施事行为”(约翰 R. 塞尔,1979) [6]。

在间接言语行为中没有明确的施为动词,实施的言语行为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在理解其意思时就需要依靠语境等知识。字面意义往往是次要语旨行为,而发话者意图才是想要表达的首要语旨行为。如丈夫问妻子“现在几点了”?妻子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说“送牛奶的师傅刚刚走”。妻子的意思显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送牛奶师傅刚刚离开,而是按照每天送牛奶师傅来的时间可以推断出现在是几点这样的言外之意。因为运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往往不是发话者真实的意图或者真实的意图没有出现在字面上,发话者通常会使用委婉的词语、表达方式或是话说一半的省略方式希望听话人能够获取言外之意。在成功的交际中,听话人能够明白说话人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并做出回应,达到交际效果。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2.1.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对“字面语力”做出一般性推导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一般性的推导”就是根据句子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以立即推导出间接的“施事语力”(索振羽,2014:76) [7]。一般来说,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字面意义和言外语力之间具有约定俗成性、习惯性和程式化的特点。(翟东娜,2006: 294) [8]。例如以下各句在日语中均为表示“请求”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1) お茶をいただきたいのですが。

(2) お茶をいただけると嬉しいです。

例(1) (2)都表达了“需要茶水”这一言外语力,句子的语用意义与语言形式之前有密切的联系,在理解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时,一般来说我们会首先考虑其语用含义,因为这些句子是被经常使用的约定俗成的表达。

(3) 雨が降っていますか?(私はここに雨が降っているかどうかをあなたに尋ねる。)

(4) 今日は火曜日だ。(私はここに今日が火曜日であるとあなたに伝える。)

(5) 起きろ!(私はここに起きるようにあなたに命令する。)

而例(3)中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起到的是询问这一言外语力,即我向你询问这里是否在下雨;例(4)是表明告知这一言外语力,即我告诉你今天是周五;例(5)是表明命令这一言外语力,即我命令你现在起床。

2.2.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与句子的结构或是形式没有直接的关系,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通过话语,还需要通过他们之间共享的背景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以及听话人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9]。例如屋里很冷,门却开着,说话人想让听话人关上门,但出于礼貌或由于其它原因,说话人不愿意直接提出要求或命令采用“把门关上!”这样的表达,而是采用了一种比较含蓄的方法,说成“屋里真冷”。听话人回答“我去把门关上”。显然听懂了其言外之意,达到了交际意图,又避免了交谈过于生硬,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这种表达方式就属于非规约性言语行为。

日语的非规约性言语行为比较发达,在语言上以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委婉表达体现出来。例如:A:今夜は映画を見に行こう。/今晚一起去看电影吧。

B:試験勉強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我需要复习考试的事宜。

在此例中,A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邀请,B想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是拒绝,B的字面含义是陈述一个事实,所以“我需要复习考试的事宜”是B的次要语旨行为,其首要语旨行为是对A提议的拒绝。B通过字面意完成了他的首要言外行为,即“我去不了”。A通过推断B的言外之意(首要语旨行为)从而成功达到交际的意图。在会话中,使用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这样既达到了委婉拒绝的目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维护了对方的面子,保持了顺畅的人际关系,会话得以顺利展开。

3. 日语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汉译考察

笔者运用BTSJ日本語自然会話コーパス(2021年3月版) (474组会话,118.5小时的音频)语料库的语料对日语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表达进行考察,所见中,常与日语的委婉表达紧密相关的词汇有“じゃないか”“けど”“ちょっと”等。在此以上述三个词语为关键词,对语料进行抽取,从3组会话语料中共抽取了7句包含有上述三个词汇表达的例句。并翻译为汉语,同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本文从抽取到的上述日语的非规约性言语行为的语料中,根据其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相关特征将其分为两类:1) 用其他替代词汇或者表达方式构成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2) 用省略方式表达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现列举其中的部分及其分析结果如下。

3.1. 用其他替代词汇或者表达方式构成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6) 女1:道が混んでいたじゃないか。/路上很堵吗?(来的这么晚)。

男1:すみません、これから気を付けます。/不好意思,我今后会注意的。

例(6)中,说话人使用“道が混んでいたじゃないか”的疑问句式,字面上是询问“路上是堵车吗?”实际是间接地表达“你来这么晚,都迟到了”。这一责怪对方迟到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听话人也明白了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今后会注意。翻译时需要将言外之意“来的这么晚”明确译出,选择适合目标语言的翻译手段有助于我们避免不必要的语用误差,避免翻译的生硬和不自然。从而进行更加流畅的跨语言交流 [10]。

(7) 女1:ちょっと寒い気がしますけど。/我好像感觉有一些冷。(能不能帮我把空调温度调高一些。)

男1:エアコンの温度を少し上げます。/我去把空调的温度调高一点。

例(7)说话人字面意思是陈述“我有一些冷”,而实际上是间接地请求听话人能不能把空调温度调高一些,即省略掉的部分应为“エアコンの温度を少し上げてもらいますか?”这是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想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听话人理解了她的间接言语行为,去调高了空调温度,实现了交际意图。在翻译时,中文中没有与“けど”直接相匹配的词语,为了增强译文中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的效果,可以选用中文中“好像、似乎”这样的词语,方便目标语读者更好理解日语中的语言表达习惯。但不需要直接把言外之意译出。因为在中文的语言环境中,也存在这样间接表达自己意图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8) 女1:もういいけど。/好了,别再说了。

男1:ごめん。/我很抱歉

例(8)说话人字面意思为“好虽然是好”,使用“もういいけど”是日语中常见的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为了避免直接的冲突。实际上是间接地将自己不满或不耐烦的情绪表达出来,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部分为“什么都不要说了”。听话人听了这句话,表示了道歉的态度。翻译时需要对“もういいけど”采取意译的方式,如果直译“いいけど”译为“好虽然好”。没有表达出原文不满的情绪,这与原会话双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存在出入,应该意译为“好了,就这样吧,别再说了”。补充出省略掉的间接言语行为的部分。充分考虑两国文化中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符合目标语文化的表达才不会引起歧义。

(9) 女1:行きたかったけどねー、同窓会。/我也很想去同学聚会啊。

女2:抜けれなかったってゆう?/抽不出时间去吗?

例(9)中,说话人的字面意思是“我想去同学会”。实际上是间接地表明“我去不了”这一意图。这是被“我想去同学会”替代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部分。听话人也明白了其想要表达的言外之意,该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就是成功的。在翻译时“けど”可以选择译为中文中的语气词,不需要将言外之意全部译出,因为中日的文化体系不是完全孤立的,在有些语境中,中文中也会出现不直接表达自己想法的情况,通过观察对方的回应,察觉其意图。

(10) 「おうい、キヌちゃん、お酒が無い」とお隣で紳士が叫ぶ。/“喂阿绢,没酒了!请拿点酒来。”隔壁一位绅士在喊。

「はい、はい」と返辞した。/“来了,来了!”阿娟说。

(斜陽,2003: 237) [11]

例(10)中,其中第一句“お酒が無い”,字面上是“没有酒了”。而实际上是间接地提出了“请给我酒”这个真正的意图,这是被“没酒了”替代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部分。这一言外之意的内容也被侍者阿绢领会到了,她马上从厨房拿出来了酒。达到了会话目的。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中文中表达请求的语境,需要补充出“请拿点酒来”这部分,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说话时喜欢言明才能更好地达到交际效果。

3.2. 省略句式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11) 男:映画に行こうと思うんだけど、今月の22日、ひま?/一起去看电影怎么样,这个月22号有空吗?

女:22日はちょっと(都合が悪いです)……/22号的话我的时间不太合适……

男:それではまた今度。/那我们下次再约。

例(11)听话人使用“ちょっと”,字面意义是“有点”,而实际是委婉地表达拒接意,间接地提出“我去不了”这个意图,男性明白了她的言外之意,表明下次再约,实现交际意图。在翻译中,结合中文中表示拒绝的语境应采取补全省略部分的内容,即“我时间不太合适”。

(12) (タクシーを拾った二人が行き先を告げないまま話に熱中しているので) (两位乘客拦出租车但没有告诉他们要去哪里,只顾着聊天。)

運転手「お客さん、後ろ、つまってんだけど(どちらへ行きますか?)」/乘客你好,后方好像堵车了,请问你们要去哪里呢?

女1:「あ、じゃあ。今日のあの、ラーメン屋で」/啊,今天去那家拉面店。

女2:「えっ、あそこ?」/什么,是那里的吗?

例(12)中,其中司机的发话字面上是说“后方道路拥堵”,而实际目的主要是根据上述预设信息的提示,两位乘客只顾着说话而没有告知去处,司机通过运用“けど”表达自己的意见,后续省略的部分即“乘客要去的目的地在哪”。言外之意是催促听话人采取结束闲聊并告知去处。省略掉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部分应为“どちらへ行きますか(请问要去哪里?)”。听话人也明白了司机的用意,告知去处。在翻译时,需要补充出省略部分更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容易理解句意。

(13) 男1:町田さんのような場合、手術をしてもその後のことが問題で可能性ゼロとは言わないんだけど……(ですから、手術をするかどうか、よく考えてください。)/像町田先生这样的人,即使做了手术,手术后遗症的问题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所以请你们考虑清楚是否进行手术。

女1:先生、分かりました。/好的医生,我知道了。

例(13)中说话人使用“けど”这一词语,字面上是“手术会有后遗症的问题”。而实际上是间接地提出了“请家属考虑清楚”。这个意图。这一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避免自己的主张或者判断太过于断定和直接,委婉地给病人家属传达手术的风险。病人家属也表示知晓手术情况,完成交际目的。在翻译中,需要将省略的部分翻译出来,译文才比较完整易懂。

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是根据说话人交际需要决定的。间接言语行为的特征是避免直截了当,采用间接委婉的表达形式,听话人在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句子意义,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并通过推论调动储备知识,完成会话意图。在会话中,双方通过间接言语行为可以含蓄而又准确地表明各自的态度,成功实现言语交际。日语是间接言语行为高度发达的语言,日本人习惯说话拐弯抹角,经常希望对方读懂自己的言外之意,很多事情不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害怕伤害对方的面子。通过使用日语中的接续助词、终助词,疑问句等表达方式,可以让听话人有机会重新考虑自己的意见。它的作用是把判断的标准留给对方,避免强加于人的意见,减少面子上的侵犯程度 [12]。而在中文中,更喜欢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交谈内容也讲究明确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文本的对等不再是唯一的要求,因为两国国情以及历史环境等的不同,我们不应该只考虑语言语境,翻译也应该更加考虑两种语言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译文也应该考虑受众的特点。如果在翻译间接言语行为时,只是单纯地直译,会形成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影响对于译文的理解。我们不能惯性地认为日语中的言语行为就可以直接转化为中文中的言语行为,有些不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的用法,我们需要通过添加注释,补全缺失部分来达到日汉互译过程中的语用得体,来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两种语言的差异性,观察两种语言言语行为的各自语用特征,才能够更好地选用合适的语言进行交际和翻译。

4. 结语

在日语中,间接言语行为非常发达。本文主要对日语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其日汉翻译方法进行论述。通过语料库的语料考察,对日语中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表达进行分析,比较了汉日语言中间接言语行为的不同表达。同时指出针对此类语言表达的汉译,除了关注文本词汇、句法等构成的字面意外,还要注意语用表达(文化语境、具体语境、语言思维等)上的不同。在理解非规约性言语行为想要实行的首要语旨功能后,翻译时需要进行注释或是补充出缺失部分的信息,还需要按照目标语言的表达思维、习惯等采用不同句式进行翻译。言语行为理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关于间接言语行为功能的更细致的分类,及其中日异同的详细研究等是今后课题。

文章引用

杨雯婕,卜朝晖. 日语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特征及其日汉翻译探讨
The Exp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Indirect Speech Acts and Their Translation from Japanese to Chinese[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11): 2619-262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11356

参考文献

  1. 1. 徐昌华, 李奇楠. 现代日语间接言语行为详解[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 2. 王晓萍. 间接言语行为分析[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6): 19-22.

  3. 3. 王静. 言语行为理论在汉日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以中日表示“感谢”的言语行为比较研究为中心[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4): 89-96.

  4. 4. 约翰 R. 塞尔. 表达与意义[M]. 王加为, 赵明珠,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5. 5. 何自然, 冉永平. 新编语用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 6. 王志东. 对奥斯汀和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解读[J]. 国际公关, 2019(9): 233-235.

  7. 7. 索振羽. 语用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8. 8. 翟东娜. 日语语言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 9. 童树荣. 间接言语行为[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1): 63-69+101.

  10. 10. 任晨霞. 间接言语行为与日语疑问句的功能[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1): 37-41.

  11. 11. 太宰治. 斜陽[M]. 东京: 新潮文庫, 2003.

  12. 12. 陈秀英, 国防. 请求言语行为的原型范畴调查——基于礼貌程度和语境依赖的研究[J]. 外语教育, 2017(1): 91-9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