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1  No. 07 ( 2021 ), Article ID: 44251 , 9 pages
10.12677/AP.2021.117205

居家养老模式下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李艳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1年5月26日;录用日期:2021年7月22日;发布日期:2021年7月2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空巢老人在老年人群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空巢老人由于缺少交流陪伴,对于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应对,更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多疑、孤独、失落、敏感等心理问题。居家养老作为最基础的养老方式,是大多数老人的选择。本研究以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为例,试图在了解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社区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

A Study on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Demand of Empty-Nesters under the Mode of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Yan L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May 26th, 2021; accepted: Jul. 22nd, 2021; published: Jul. 29th, 202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aging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the empty-nest elderly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re in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Due to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an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response for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the empty nest elderly are more prone to anxiety, inferiority, paranoia, loneliness, loss, sensitivity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s the most basic way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at home, it is the choice of the majority of the aged. Taking the elderly living at home in the Nanjing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needs of empty nest elderl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s well as its influencing factor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empty nest elderly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elderly in the communi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Keywords:Aging, Community Home Care, Empty Nest Elderl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近日,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该报告预测,到2022年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4%,实现由老龄化社会向老龄社会的转变;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数的27.9%。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我国老龄化趋势中又呈现出空巢化的特征,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当前老年人中空巢家庭比例 > 30%,城市空巢家庭比例 > 40%,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的家庭比例将增至90% (魏建群,程瑛,罗菊英,2015)。同时,生理因素(躯体健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婚姻状况和经济状况以及家庭结构均会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使其容易产生抑郁、孤独感、生活满意度低、焦虑情绪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轻生倾向,影响了空巢老人养老生活的质量(王颖,徐在福,于晓宇,2016)。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研究空巢老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对于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体系、推进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秦淮区及江宁区的6个社区,随机选取60岁以上的老人132位,其中空巢老人34例,非空巢老人98例。其中,空巢老人纳入标准为:年龄在60岁以上;无子女或有子女但不与子女同住,且子女探望频率低于每周1次(陶巍巍等,2019);居住于社区进行居家养老;能够独自阅读或在调查者的协助下完成调查问卷者;排除标准:① 有意识障碍者;② 有精神疾病或严重沟通障碍者;③ 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老人(穆丹,2018)。

1.2.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调查所采用问卷为研究者自己设计,共37个问题,问卷内容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心理健康服务意愿四个方面。研究者进入社区向老人发放问卷,原则上由老人自主完成问卷,若老人有疑问或不识字,由研究者进行适当解释,但不可透露个人倾向性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94.2%。其中空巢老人占比25.8%,非空巢老人占比74.2%。

对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者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了描述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比较时,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方法。

2. 社区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及需求供给现状

2.1. 样本基本信息

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基本信息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如表1所示。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empty-nest elderly and non-empty-nest elderly

表1.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一般资料比较

2.2. 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供给现状

2.2.1. 社区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供给状况调查

目前可实施的对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服务可分为以预防为目的的辅助性服务和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服务两大类。基于此,对南京市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供给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聊天解闷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娱乐活动。

调查发现,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娱乐活动、心理健康活动为主。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是众多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中覆盖率最高的一项,为59.1%,但是其中只有22.7%的服务供给主体是社区;心理健康活动和娱乐活动的覆盖率分别为22.7%和36.4%,均处于较低水平;而聊天解闷服务、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咨询的覆盖率均不足10%。

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覆盖率较低、服务质量较差、服务内容单一的特征,难以满足空巢老人的多样化需求。

2.2.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心理健康服务

本次调查走访了南京市玄武区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了解到其为社区老人提供的乐龄服务及价格如表2所示。

调研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以辅助性、预防性的为主,对于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服务,例如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咨询服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由于老人对于心理咨询的了解程度和需求较少,心理咨询室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没有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无法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根据2016年9约18日起正式实施的《江苏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基本实现全覆盖,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6000个。根据2019年1月3日南京市民政局公布的信息显示,南京市已建成509个AAA以上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护理中心。但是,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仍然不能很好满足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例如南京市老龄化最严重秦淮区共12个街道,112个社区,而截至2019年1月3日,共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7个,覆盖率仍然不足50%。

Table 2. Items and prices of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 for the aged

表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分项目及价格

资料来源:参观南京市玄武区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获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未来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供给主体,其服务水平逐年提升,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但是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所辐射的老人范围尚不足,许多社区空巢老人仍然难以就近享受到符合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务。且由于空巢老人对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市场较为分散,服务成本较高,供需匹配难度较大,大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以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为主,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人员。

3. 社区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比较

“是否为空巢老人”为分类变量,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于各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为等级变量,运用秩和检验比较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结果显示:空巢老人生活压力、孤独感较非空巢老人更强,心理健康状况、与子女关系较非空巢老人更差,但是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在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上并无显著差异(P > 0.05)。另外,空巢老人对于各种心理健康服务的偏好不同,在众多心理健康服务中,空巢老人对娱乐活动、心理健康活动等辅助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较大,而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档案等专业性、治疗性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小;而在辅助性的心理健康服务中,空巢老人对于娱乐活动的需求最大,在专业性心理健康服务中,空巢老人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最大。

3.2.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3.2.1. 数据分析

相关性分析:

以空巢老人对于心理健康活动的需求为例研究对于辅助性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以空巢老人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为例研究对于专业性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等级变量与等级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表3表4分别研究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可能影响因素。

Table 3.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1

表3. 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1

*.在0.05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Table 4.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2

表4. 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2

*.在0.05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进行假设检验:

“性别”为分类变量,“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包括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状况”均为等级变量,因此对数据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检验结果说明:

· 男性和女性对于娱乐活动的态度有显著差异(Z = −2.400, P = 0.016)。

· 男性和女性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具有显著差异(Z = −2.026, P = 0.043)。

· 男性和女性在对心理健康活动的需求、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同理,“对于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为分类变量,“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包括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状况”为等级变量,因此对数据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检验结果说明:

· 对于心理健康档案的态度不同的空巢老人在心理健康活动需求方面具有显著差异(Z = 7.955, P = 0.019)。

· 对于心理健康服务态度不同的老人在心理健康活动的需求方面具有显著差异(Z = 9.645, P = 0.008)。

· 对于心理健康服务态度不同的老人在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方面具有显著差异(Z = 10.269, P = 0.006)。

3.2.2.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及秩和检验结果发现,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满意度、与子女关系、孤独感以及生活压力(P <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身体健康状况越好、经济状况满意度越高、与子女关系越好、孤独感及生活压力越低的老人,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3.2.3.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以及秩和检验的结果,空巢老人对于心理健康活动的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对娱乐活动的态度、对于心理健康档案的态度和对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P < 0.05),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娱乐活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持积极态度、对于心理健康档案和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的老人,其对于心理健康活动的需求更大。

空巢老人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对于娱乐活动的态度、对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P < 0.05),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比男性更大,且对娱乐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持积极态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的老人,对于心理健康活动的需求更大。

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存在易怒、多疑、失落、敏感等情绪的空巢老人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偏见,否定心理健康服务的积极作用,拒绝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封闭自己。

这说明空巢老人中存在着一类“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但是不愿意寻求科学的、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帮助,他们产生的焦虑、自卑、多疑等情绪一般情况下依靠自己进行疏导,对于心理健康的概念抵触、害怕,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病”等同,因此害怕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害怕因此受到身边人的歧视和孤立,不愿意表达自己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导致心理问题逐步加重。这类人群虽然不愿意表达出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但是更加迫切的需要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介入。

4. 建议及对策

4.1. 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其服务专业化

居家养老是养老体系的基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为居家养老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重要主体。社区长久以来对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的服务人员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应对,且一些社区文娱设施老旧破损,缺乏组织老年活动的条件。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居家养老体系中一股新的力量,凭借其场地、人员、资金上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有需求的空巢老人提供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也可以凭借其完善的健身、娱乐设施吸引社区老年人,增强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刺激空巢老人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因此,政府要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采取场地支持、财政补贴的方法鼓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通过等级评定促进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3A级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老年文化、娱乐、健身等文体服务覆盖率100%。

4.2. 社区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建立心理健康大数据系统

社区是否发挥其在居家养老中的基本职能对于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但是目前许多社区仍然不具备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的基础,社区掌握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不足。因此,社区应首先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帮助老人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另外,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支持下,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体育锻炼等服务,建立一个有利于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外部条件。同时,社区应积极引入政府及社会的力量,发挥其在老人与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中介作用,帮助建立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大数据系统。精准识别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是确定其服务需求并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前提,建立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大数据对于预防、改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3. 重视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

第一类自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但抵触心理健康服务的特殊群体,一方面要加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要依靠心理健康大数据主动对其进行识别,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另一种特殊群体是重点空巢独居老人(80周岁以上的空巢独居老人;60~79周岁之间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独居老人),这些老人不仅对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等服务的需求较大,且由于长期缺乏陪伴,加上身体机能退化,更容易产生孤独、价值感低等情绪,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社区和政府要给予特别关注。南京市民政局2018年出台措施,要求落实社区工作者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每周至少上门或电话联系2次,且重点独居空巢老人精神关爱服务签约的覆盖率达90%。对于重点空巢独居老人,应做到身体健康护理和精神关爱服务并重。

4.4. 加快时间银行建设,推进互助式养老模式发展

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从事公益服务的时间进行存储,待自己需要时换取他人服务的一种互助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具备有效缓解养老压力、有针对性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及变革传统的养老观念等优势。虽然近年来时间银行模式在我国得到重视并在部分地区推行,但仍面临“公众参与度低、服务队伍建设不力、计量标准不统一跨区兑换受限、政策法规缺失”等问题(陈功,王笑寒,2020),需要政府宏观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加紧时间银行模式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4.5. 加强家庭关爱和社会参与

家庭关爱对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促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街道社区应督促子女经常回家看望空巢老人,维持与老人的良好家庭关系,子女不仅要做到精神上关爱老人,也要做到经济上赡养老人,提升空巢老人对于经济状况的满意度,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另外,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要坚持有偿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积极联系社会志愿组织和养老组织,提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养老服务行业的意识。同时,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引入到社区居家养老实践中,让老年人能够发挥其特长、施展其兴趣,这对于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具有积极作用。

文章引用

李艳. 居家养老模式下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A Study on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Demand of Empty-Nesters under the Mode of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A Case Study of Nanjing[J]. 心理学进展, 2021, 11(07): 1839-1847. https://doi.org/10.12677/AP.2021.117205

参考文献

陈功, 王笑寒(2020). 我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理论学刊, (6), 132-140.

穆丹(2018). 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6(12), 1885-1888.

陶巍巍, 李青文, 史美丽, 王立娟, 王慧, 李紫徽(2019). 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孤独感与社会参与水平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 39(21), 5363-5366.

王颖, 徐在福, 于晓宇(2016). 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服务模式的构建. 同行, (9), 339.

魏建群, 程瑛, 罗菊英(2015). 社区退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3(10), 1593-159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