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Vol. 11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7115 , 13 pages
10.12677/JC.2023.114151

信息管理语境下B站收藏夹“吃灰”现象分析

——以青岛某高校大学生为例

冯佳琪,张佩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3年8月29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3日

摘要

本文从质性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在信息管理语境下大学生在B站的收藏行为,并对访谈对象的收藏夹“吃灰”现象进行了跟踪研究。使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经过从调查者微信中抽取、访谈对象推荐,最终共抽取17名访谈对象,采取半结构化访谈,运用电话采访的方式,对这17名访谈对象的B站收藏夹使用情况以及收藏夹的“吃灰”情况进行调查,以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方式,并对编码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最终归纳出了60个初始概念,18个概念范畴,并归纳出了2个主范畴,最终提炼概念,结合框架形成了各范畴之间关系的导图。通过研究发现,本文提出如下观点:大学生在B站收藏夹的信息管理行为受到主观与客观双重因素影响,“收藏夹吃灰”行为作为结果易于出现在收藏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主观因素在大学生针对收藏夹的信息处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信息焦虑;同时发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在收藏夹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是对新媒体时代宏观信息管理行为的具体补充与拓展。

关键词

信息管理,B站,收藏夹,吃灰,媒介素养

Analysis on the Phenomenon of “Eating Ash” in Bilibili’s Favorite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king Students of a College in Qingdao as an Example

Jiaqi Feng, Pei Zha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Beijing

Received: Aug. 29th, 2023; accepted: Dec. 6th, 2023; published: Dec. 13th, 202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ses college students’ favourite behaviours on Bilibili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nducts a tracking study on the phenomenon of favourites “eating ash” of the interviewees. Using the snowball sampling method, after being extracted from WeChat and recommended by the interviewees, a total of 17 interviewees were finally select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nd telephone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the favourites on Bilibili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of the favourites “eating ash” of the 17 interviewees, and the theory of rootedness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 Using the rooting theory as the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the open coding, spindle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and the theoretical saturation test of the coding, 60 initial concepts were summarised, 18 conceptual categories were summarised, 2 main categories were summarised, and the concepts were finally refi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egories was formed with the framework of the introductory diagram. Through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viewpoints: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ehaviours in Bilibilifavourites are affected by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and “favourites eating ash” behaviours are easy to appear as a result in all aspects of the process of favouriting, and subjective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favourites, especially information anx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strong sense of anxiety about their favourite information. Subjective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their favourites, especially information anx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their favourites. This paper is a concrete addi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macr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ehaviour in the new media era.

Key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 Bilibili, Favourites, Eating Ash, Media Literac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研究背景

21世纪初,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数量的增长速度上升到指数级,海量的信息充斥网络世界,以爆炸的信息量作为成长背景的当代大学生对信息时代有着深刻的体验。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指的是那些一出生就伴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熟悉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产品和各种应用服务,习惯在其中生活、学习和工作 [1] 。伴随着各种社交媒体的兴起,新型媒介不断发展迭代,传播也变得触手可及。在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Z世代年轻人熟悉各类电子产品的使用,习惯了有电子产品伴随的学习和生活。与此同时,B站作为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迭代,成为年轻人学习的首要阵地。大批专业科研机构、高校教授入驻B站,如今,B站已逐渐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线上大学”。各类信息需求在B站都可以得到满足,为收藏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信息的高速爆炸让人目不暇接,在信息逐渐碎片化且快节奏的今天,“吃灰”成为了网络热词,收藏夹“吃灰”的现象也逐渐普遍,用户的信息管理行为也变得愈加重要,文章期望通过对“吃灰”现象的原因以及行为动机进行探究,发掘大学生在收藏夹“吃灰”行为背后的焦虑,对新时代媒介素养的内涵进行补充。

2. 文献综述

收藏作为自古以来便存在的人类行为,在近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过程中逐渐向网络世界迁移,目前并无关于收藏的统一定义,金芳曾在2013年探讨了关于幼儿的收藏行为,通过家庭和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幼儿的收藏行为进行研究。

进入信息爆炸的21世纪以来,信息量的指数型增加趋势使得身处信息爆炸漩涡之中的大学生深受其影响。大学生作为大众信息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的学习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使他们的网络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活跃在各类信息平台中。正是大学生信息权力的主体性打破了传统信息垄断的情况,多层面、多视角、多路径以及多渠道的信息来源,使大学生群体拥有强大的信息管控力和传输力,全面提升了对信息阐述、反馈和糅合能力 [2] 。

与此同时,信息爆炸在带来史无前例的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李旭,刘鲁川,张冰倩在认知负荷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倦怠及消极使用行为研究中指出,处理过载的信息容易产生“信息疲劳综合征”,表现为分析能力丧失、不断搜索更多信息、焦虑和失眠症状加剧,以及决策时自我怀疑、倦怠等。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信息过载给用户带来压力和负担,通过思维抑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不情愿使用意向 [3] 。因此,文章认为,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收藏夹吃灰现象,需要将出发点落在使用者的日常使用动机以及心理上。因此文章基于信息管理的角度,运用扎根理论为方法,从用户角度出发解读大学生主体的B站收藏夹吃灰现象。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文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扎根理论为线索,同时配合Nvivo11软件进行研究。扎根理论是质化研究中建构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弥补了实证研究中过于程式化的研究过程,可以帮助研究者采用归纳方法从现象中提炼出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 [4] ,扎根理论是由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二人出版了《发现扎根理论》一书,此后又出版了一系列著作阐述这种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主要是以比较为思路,采用各种手段收集资料,从资料和经验事实中发展概念、命题和理论,不断为各领域的研究者所运用 [5] 。

本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通过微信平台,对身边的微信好友进行滚雪球抽样,选择拥有B站收藏夹使用体验,并且正在青岛市就读的17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对17名访谈对象的采访资料进行编码,主要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在大范围的一手资料中进行归纳,得出了研究的主范畴。最终从分析中提炼概念,对比假设,从信息存储的角度,结合访谈结果,形成了大学生基于B站收藏夹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行为模型,样本的选取遵循平衡原则,17名访谈对象年龄在21~23之间,全部就读于青岛市高校,年级分布于大三和大四。男性7名,女性10名,文科专业10名,经济类1名,理工类7名。访谈以电话访谈、微信文字聊天访谈的方式进行,每次访谈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并挑选本次访谈中的14份深度访谈记录作为编码来源,另外3份作为对照,对所选取的14份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

3.2. 编码分析

3.2.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指将访谈所得内容进行整理,将每一份访谈内容打散,形成尽可能多的类别,在将元素进行分类时选择最贴切的类别放入,直至分类达到饱和,在此过程中,不断比较,不断进行完善,逐句编码。对相似项目进行归类,直至形成最初的范畴。如表1所示,经过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得出了60个初始概念和18个概念范畴。

Table 1. Open coding categorization

表1. 开放式编码范畴化

3.2.2. 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指的是在开放式编码所建立的编码之间建立联系,并提出更加抽象的概念,如因果联系、差异联系、干预联系等 [5] 。本文通过对开放式编码所形成的18个概念范畴进行聚类整理、归纳形成2个主范畴,并明确主范畴以及副范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概念框架的理论支撑,如表2所示。

Table 2. Spindle-type coding category

表2. 主轴式编码范畴

3.2.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指的是在上一步发展出的概念之间,找出最主要的核心概念,确定概念之间的故事线,让这个核心概念尽可能多地统领研究资料。本文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得出整体范畴后,归纳出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个主范畴,选择性提炼出了“收藏夹吃灰现象的影响因素”这一核心范畴。根据得出的范畴建立起了基于B站收藏夹的个人信息处理和利用行为的故事线,见图1图2。带星号的步骤为易于产生“收藏夹吃灰”现象的节点,这些节点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基于此提出了收藏夹的吃灰现象是由个人主观以及平台的客观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其中,包含“需求”、“成本”、“记忆”因素的主观因素为主导原因,而“位置”以及“平台规则”则是影响收藏夹吃灰现象的客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中的“位置”因素与主观因素中的“记忆”因素互相影响。个人对B站收藏夹的使用行为属于个人信息管理,访谈发现,收藏夹的回顾频率与受访者个人的媒介素养呈正相关,部分媒介素养较高的受访者的收藏夹表现出高流通度、高清理频率的倾向,同时,对收藏夹“物尽其用”的受访者在其他媒介的信息管理行为也表现良好。

4. 研究结论

4.1. 个人信息处理行为

其中,主体在进行B站收藏夹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不同阶段中,主观因素同时发挥着积极和消极作用。过程中的每个节点都可能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而走向“吃灰”,而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正是收藏夹吃灰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

Figure 1. A behavioral model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ased on Bilibili favorites

图1. 基于B站收藏夹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模型

Figure 2. An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behavior model based on Bilibili favorites

图2. 基于B站收藏夹的信息利用行为模型

从信息存储的角度,个人信息管理的核心操作是输入–存储–输出,因此完整的个人信息管理行为主要包括3个过程:信息发现/再现行为(Finding/Re-finding activities)、信息保存行为(Keeping activities)、元层次行为(Meta-level activities) [6] 。

4.1.1. 信息的发现和保存行为

最初的信息发现行为和信息保存行为既受客观因素影响,也受主观因素影响。主观因素往往会积极促成收藏行为的发生,即个体倾向于保存特定信息到收藏夹。而诸如时间一类的客观因素往往也倾向于促成收藏行为发生,“我有时候当下来不及看了,就把它先收藏起来,想着以后看。(访者12)”当下时间的紧迫与信息的未知性往往会促成收藏行为的发生。

4.1.2. 元层次行为

收藏夹的后续“吃灰现象”主要涉及元层次行为,主观因素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研究默认元层次行为不受客观因素不一致干扰。元层次行为是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需求与信息之间的桥梁。(占南)主要涉及元层次行为的其中四个层面:(1) 信息组织,对信息归入文件夹组织或标签组织进行思考;(2) 信息维护,包括信息备份、更新和着眼于短期或者长期保存的格式转换;(4) 测量和评估,即对当前个人信息管理时间要素的利弊进行测量,并对可以替代的方案进行评价;(5) 有意义,可理解。需要知道拥有哪些信息和这些信息应用的需求 [6] 。

4.1.3. 信息组织

即对收藏夹内容的分类行为。个体在将某项信息收进收藏夹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对内容进行分类;二是不分类,收进默认收藏夹中,如图1所示。在默认客观因素一致的情况下,分类的个体出现收藏夹吃灰现象的概率远远小于收进默认收藏夹的个体,并且每个受访者的收藏夹中都存在部分不常清理的默认收藏夹“灰色地带”,由此说明,分类是影响收藏夹吃灰与否的重要因素。

4.1.4. 信息整理

体现在收藏夹信息管理中的行为便是对收藏的内容进行回顾、分类和清理,如图2所示。回顾主要包括两个行为:一是对所收藏内容进行消化,满足了收藏的动机;二是不消化所收藏内容,直接导致收藏夹吃灰现象的出现。信息清理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清理失效视频。这种清理行为会给个体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清理完失效视频就会感觉自己的收藏夹就整齐了。”但尚未发现此行为对收藏夹吃灰有影响。二是清理吃灰视频,此行为是对“收藏夹吃灰”现象的消极性适应,并且在受访者身上容易重复出现。

4.2. 收藏夹吃灰原因

4.2.1. 需求

需求是导致收藏夹吃灰现象的主要因素,无论是从正向或是反向来解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体根据需求选择收进收藏夹的信息,也根据需求有选择地学习收藏夹中的信息。在时间成本的挟制下,收藏夹的容量大于个人所能掌握的信息的容量,因此,“当下用到”是促使个体打开收藏夹学习所收藏内容的最大驱动力,尽管这种学习行为在某些少数时候会被搜索引擎“截流”。

4.2.2. 成本

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是阻碍个体对所收藏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因素。依据施拉姆的或然率公式,当收藏夹内的信息消化所需的费力程度越高,用户就需要付出更长的时间和精力或进行更高的心理建设。

4.2.3. 记忆

收藏夹的使用频率严重依赖个体的记忆,个体收藏过特定信息后,当再遇到需要特定信息的情景,只有记起曾经收藏过相关内容,才能促使个体去收藏夹寻找并学习消化特定内容。

4.2.4. 技术

搜索引擎技术使得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尽管搜索引擎的内容与收藏夹的内容是相互交叉又不可替代的,部分受访者表示,即使收藏夹中已有相关信息的视频,个体还是会倾向于使用搜索引擎寻找。除非收藏夹中的相关内容质量非常高。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时效性和内容的质量是决定使用与否的重要因素。

5. 研究总结

收藏夹作为各大信息类应用程序所开发的日常功能,本身是为了使用者更好地管理海量信息,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原本便利信息处理的工具却渐渐趋向于“吃灰”,违背了其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初衷。根据文章的访谈研究发现,在所受访的17位大学生中,有2位受访者形成了系统规范的个人信息管理体系,其余受访者没有形成较有体系地应对信息时代数据爆炸现象的个人策略,较少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个体的适应性管理。同时,部分受访者还展现出多平台差异化的收藏夹信息处理模式,如受访者6表示,自己不会对B站的收藏夹进行处理,但对抖音的收藏夹会定期清理。在媒体环境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信息处理与媒介素养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学习辅助技能之一,也是新时代青年人才媒介素养的体现。

文章引用

冯佳琪,张 佩. 信息管理语境下B站收藏夹“吃灰”现象分析
Analysis on the Phenomenon of “Eating Ash” in Bilibili’s Favorite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J]. 新闻传播科学, 2023, 11(04): 1024-1036. https://doi.org/10.12677/JC.2023.114151

参考文献

  1. 1. 谢笑. 信息弱势群体: 信息权利、信息消费和信息扶贫[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 33(3): 16-22.

  2. 2. 孟德娜.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1): 37-39. https://doi.org/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1.011

  3. 3. 李旭, 刘鲁川, 张冰倩. 认知负荷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倦怠及消极使用行为研究——以微信为例[J]. 图书馆论坛, 2018, 38(11): 94-106.

  4. 4. 黄莹, 杨莉明. 职业群体对于微信的社会性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新闻界, 2018(11): 64-72. https://doi.org/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8.11.009

  5. 5. 陈阳.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209-210.

  6. 6. 占南. 基于扎根理论的个人信息管理行为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6(15): 11-20. https://doi.org/10.15941/j.cnki.issn1001-0424.2016.15.003

期刊菜单